士兵迅速进入营房安顿了,三千余名工事兵在大营墙边开始搭建哨塔,将已经废弃的营外壕沟疏通,把运河水引了进来,大门安上了营栅,一个时辰后,江都的北大营便焕然一新,严整有度,再无从前的慵懒混乱之状。
这时,刚刚从江阳县赶来的李抱真飞驰来到大营前,百步外他下马高声喊道:“淮南都兵马使李抱真,求见大将军!”
片刻,营门开启,当值巡哨官出来道:“李将军,大将军有请!”
李抱真交了兵器马匹,跟随着巡哨官一路向帅帐而去,尽管军营内都有现成营房,但议事房间太过于狭小,李庆安的巨大沙盘放不进去,他便下令依然搭建帅帐和四顶行军帐篷,专门放置沙盘。
帅帐四周足有千余名虎贲军卫兵提枪执盾环护左右,戒备森严,巡哨官领着李抱真来到营帐前,高声禀报道:“大将军,李抱真将军已到!”
“令他进来!”
李抱真整理一下军服,大步走进了营帐,营帐内放置着两架巨大的沙盘,李庆安一手拿着木棒,正和荔非守瑜、赵崇节、田乾真、贺娄余润等一班大将说着什么?
李抱真上前一步,半跪施军礼道:“属下李抱真,参见大将军!”
“你来得正好!”
李庆安笑着让他起身,道:“过来吧!我们正有事向你请教。”
“属下不敢,请大将军尽管吩咐。”
李庆安用木棍一指盐港问道:“我们最关心的是盐港码头,可以停得下五千石的海船吗?”
李抱真夺取盐港只是奉李庆安的命令出兵,为什么要夺下盐港他却不知道,他听到五千石的海船,不由吃了一惊,扬州最大的战船才五百石,还是俘获元景曜军的十条旧船,超过五百石的船都被李璘驶到对岸去了,哪里有五千石的大船?
心中虽吃惊,但他还是立刻回答道:“回禀大将军,听降卒说,从前李璘都是用三千石的海船运盐北上,海港水极深,码头上可以同时停好几艘三千石以上的大船,能不能停五千石船,属下着实不知。”
李庆安点点头道:“这个问题很重要,虽然看似可以,但还要确认清楚,你立刻派人去明确这件事,五千石的满载大船,是否能停得下。”
“是!属下这就去派人。”
李抱真转身要走,李庆安又叫住了他,笑道:“不用你本人去,我派名亲兵替你传令就是了,我还有事情问你。”
李抱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道:“属下太姓急了。”
“我再来问你。”
李庆安用木棍指了指胡逗岛一带的水域道:“我命令你不仅要占领盐港,还要控制住胡逗岛北部一带的水域,不准对岸哨船进入,你做得如何了?”
“禀报大将军,目前胡逗岛由扬州司马李铣率两千水军驻扎,每天二十条战船巡逻胡逗岛北部水域,绝对没有对岸哨船进入。”
李庆安点点头笑道:“不错!你能夺取盐港,并收了五千降卒,我记下你的首功,若你能再立一功,便是五功在案了,可以升为将军,李将军,我先恭喜你了。”
李抱真眼中露出期盼之色,他抱拳道:“恳求大将军再给我立功的机会。”
旁边几名大将见他心急,都一起笑了起来,贺娄余润喋喋怪笑道:“李将军,攻取江南小菜一碟,就那么点功劳,若全部都被你拿走了,我们吃什么,总得给我们留一口吧!”
李抱真有些不好意思,对众人道:“在下立功心切,忘记了大家,真是抱歉了。”
荔非守瑜笑道:“立功的机会大家都有,否则大将军也不会带大家来了,对了,李将军,扬州新兵招募如何了?”
荔非守瑜是负责训练新兵,他对招兵之事也就格外关注,李抱真连忙道:“请荔非将军放心,地方官员非常得力,这一个月,已经招募了五万新兵,我一直在替荔非将军训练他们,目前,五万军都驻扎在江阳县。”
“这就好,我要立刻去江阳县。”
荔非守瑜对李庆安躬身施礼道:“卑职心急如焚,请大将军准我前去江阳县。”
李庆安点点头,注视着他道:“你可以去,但我要提醒你,这五万军是将来朝廷控制江南的支柱力量,一定要按照安西军的练兵手段严格训练,离开江南前我会去验兵,你不要让我失望了。”
“卑职明白了,决不让将军失望。”
荔非守瑜行一礼,便离开了帅帐,这时,李庆安摆摆手,十几名亲兵将另一架沙盘搬过来,将两座沙盘连为一体,这是一座荆襄地区的沙盘,李庆安行军到洛阳时,得到了李亨出兵夷陵的消息,他立刻意识到,这是李亨在出兵解救李璘了,为他打开西撤的通道,由此也可以看出李亨的软弱,不敢出兵汉中,反而去进攻荆州。
李庆安沉思了半晌,回头对田乾真笑道:“田将军,你若让你去拦截李璘,你有什么想法?”
田乾真知道李庆安要给自己任务了,他上前道:“卑职以为李璘若兵败,必然走长江水道,发挥他们水军优势,在大江之上我们确实不如他们,拦他的军队不易,关键是要让他们弃船上岸,所以卑职建议在江宁一带用铁链锁江,逼他们弃船......”
“不妥!”
李庆安摇头道:“铁链锁江做起来费力,但破它却很容易,用火烧半天便断了,正如你所言,真是在水面上较量,我们会吃亏,我也不会让我的安西精锐这样白白牺牲,还是要想办法在陆地上干掉他们,李璘不足为道,但他的十万军队,若放他们西去,着实有点可惜了。”
这时,一直沉默的赵崇节道:“大将军,我倒有一计,可以歼灭敌军大部。”
..........
(未完待续)
------------
第六百二十章 衣不如新
不多时,巡哨来报,扬州太守季广琛和长史韩进平以及江都县令裴晋在营外求见,李庆安喜出望外,亲自出大营迎接,既是为了褒奖扬州官员保住了扬州的商业繁荣,另一方面,韩进平是他的故交,多年未见,从私交来说,他也要给韩进平一个面子。
李庆安迎出了大营,老远便见三名官员走来,左边一人,正是当年他在戍堡的手下韩进平,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八年,但韩进平的外貌却没有什么变化,依然又黑又瘦,唯一的变化就是他黝黑的头发中添了几丝银白,显示出他忙于政务的艹劳。
三人见李庆安竟是亲自出迎,大大出于他们的意料,连忙上前施礼道:“卑职参见赵王殿下!”
李庆安呵呵一笑,给众人回礼,“三位使君辛苦了。”
他又对季广琛道:“季太守这么快就能接下扬州,出乎我的意料,做得很不错,仅募兵一项,今年吏部考至少上中可保住了,再努力一下,上上考不成问题。”
“多谢殿下鼓励!”
李庆安又走到县令裴晋面前,裴晋也是裴家子弟,三十岁出头,任江都县令已经三年,说起来他还是裴婉儿的族兄,和李庆安多少有点关系,这次李璘仓惶撤军,他最大的功绩是保住了江都粮仓,本来李璘是准备将漕河西岸仓库中的百万石粮食运到长江对岸,但裴晋却及时疏散劳工和漕船,使李璘无可用的劳力,也无可运粮的漕船,再加上安西军骑兵前锋已至高邮县,李璘迫不得已,只得放弃了运粮,在这一点上,裴晋居功甚伟。
他见李庆安走到自己面前,连忙躬身施礼,“参见殿下!”
李庆安微微一笑,反而向他行一礼道:“裴县令保住粮仓,也就保住了千万饥民的姓命,吏部已记录裴县功绩在案,请受李庆安一礼。”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5250
95251
95252
95253
95254
95255
95256
95257
95258
95259
95260
95261
95262
95263
95264
95265
95266
95267
95268
95269
95270
95271
95272
95273
95274
95275
95276
95277
95278
95279
95280
95281
95282
95283
95284
95285
95286
95287
95288
95289
95290
95291
95292
95293
95294
95295
95296
95297
95298
95299
95300
95301
95302
95303
95304
95305
95306
95307
95308
95309
95310
95311
95312
95313
95314
95315
95316
95317
95318
95319
95320
95321
95322
95323
95324
95325
95326
95327
95328
95329
95330
95331
95332
95333
95334
95335
95336
95337
95338
95339
95340
95341
95342
95343
95344
95345
95346
95347
95348
9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