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两人一一饮而尽,韩越是第一次喝酒,他咂了两口,也憋着气将酒喝了,李庆安又要倒酒,韩进平却抢过酒瓶给他满了,又给自己和儿子倒了一杯,他见儿子满脸通红,便用筷子敲了他头一下笑骂道:“谁叫你一口喝了,慢慢喝,再多吃点菜。”

    李庆安喝了几杯酒,便对韩进平道:“老韩,有些话本来我不想说,但我既然和你坐在这里喝酒,就不得不说了,你看看你这家,都穷成什么样了,你清廉,我举双手赞成,但你好歹是五品官,我临行时特地在少府寺查过,杭、苏、常、润、扬,这五州的太守月俸是十贯,加上官廨钱八贯和纸笔补贴两贯,一个月的俸料就是二十贯,禄米就不提了,长史略减,你的月俸应该是十六贯,你至少应该还是上百亩的永业田,老兄,不少了,可你还是过得这么穷,你让我的脸往哪里搁,想帮你一把,可又怕伤你自尊,不帮你嘛!又觉得对不起你,你说说,我该怎么办?”

    韩进平苦笑一声道:“将军说得没错,其实家里的钱按理也够用了,可我有个烂毛病,喜欢收集书,这些年搜集了上万册书,我至少一半的俸料都用来买书了,娘子也不埋怨我......”

    刚说到这,他儿子韩越插口道:“爹爹,娘怎么不埋怨你,只是不当你的面埋怨罢了,有时候娘都恨不得把你这些书一把火烧了。”

    韩进平愣住了,半晌,他摸摸鼻子道:“是吗?你娘从来不说,我以为他不埋怨呢!”

    李庆安哈哈大笑起来,指着韩进平摇头道:“老韩啊!老韩,今天若不是我来,你这一辈子都被瞒在鼓里了,好了,我就满足你这个烂毛病,明年三月,你进京述职,我把老皇帝李隆基的藏书都搬出来,随便你挑选,看中一千本,我送你一千本,看中一万册,我送你一万,如何?”

    “那怎么可能,那是可皇室的书。”

    “狗屁皇室书,堆在大明宫里都快霉烂了,我是不要他的书,宁可自己重印重刻,你究竟要不要?不要我就一把火全烧了。”

    “要!要!可千万别烧。”

    韩进平大喜,李隆基的书一定是孤本、绝本,一定都是他梦寐以求的那些书,他怎么能不要,他只恨不得现在就进京去拿书。

    “但我有一个条件。”

    李庆安又道:从今以后,你不准再买书,好好地用俸禄养家,我已经决定了,从明年元曰开始,所有职官的俸禄向上加五成,也就是说,你的月俸将提高到二十四贯,年底还有禄米,够你养家糊口了,去买点好茶,去多买几个茶杯,给自己娘子买几件首饰,别再那么窘迫了。”

    “我知道了,我能从安西活着回来,已是不易,会好好善待家人。”

    李庆安心中畅快,他一口气又连喝了四杯,端起酒杯,他不由想起了当年戍堡的兄弟,最早救他的孙马头升为校尉,在怛罗斯之战中阵亡,贺严明在石堡城之战中战死,他当年为火长时的九名手下,现在只剩下三人健在,其余弟兄全部阵亡。

    他心中有些伤感,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叹息道:“如果戍堡弟兄们不是跟着我,我想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会死,我心中无比愧疚。”

    韩进平给他倒了一杯酒,劝道:“我倒以为大部分兄弟都和你无关,当年高副帅来戍堡时把你带走了,而只有我和贺严明跟着你,其余弟兄基本上都和你无关了,他们后来陆续阵亡,也是因为安西战争不断,作为军人,能死在战场之上,我觉得这是他们的幸运。”

    李庆安端起酒杯,又一饮而尽,摇摇头道:“话虽这么说,但想起来心中总是有点难过。”

    李庆安很久没有喝酒了,今天一连喝了十几杯酒,加上心中有愁绪,酒意一下子涌上了头,端起酒杯将酒缓缓洒在地上,道:“这杯酒,就算是我给九泉下的弟兄们敬一杯,愿你们在九泉下安息。”

    韩进平感觉李庆安有些喝多了,见他又要给自己倒酒,便按住了他的酒杯,道:“将军,你不要再喝了。”

    “不!你别管我,我今天心里高兴,而且和故人喝酒,不知以后我还有没有这个机会了,来,我们再喝,你们两个,再去买几壶酒来,今晚我要和老韩不醉不休!”

    .........

    (未完待续)
------------

第六百二十一章 国有小人

    荆襄的李瑁也同样拥有十万大军,其中李瑁自领三万军镇守襄阳,其余七万军分驻荆襄各处要地,荆州、江夏、巴陵等战略要地,都有重军驻扎,随着他向东扩张,逐渐占领了庐、舒、寿各州后,他的兵力开始捉襟见肘,明显难以应付越来越大的地盘。

    为此,李瑁开始了扩军,命心腹大将张维瑾为募军使,在庐、舒、寿三州招募士兵,但哥舒翰并不赞成扩军,他认为兵在精而不再多,兵虽多而无良将,等于一帮乌合之众,李瑁不准,坚持募兵。

    哥舒翰又提出了五百军官名单,都是跟随他的多年的陇右老军,经验丰富,他们可提拔为将,统帅新军。

    哥舒翰的一番好意却遭到李瑁的猜忌,五百陇右军官他一个不用,而是从心腹张维瑾、赵奉章等人的军中提拔了数百名军官,任命为将军、中郎将、郎将,这些军官大多鱼龙混杂,很多都是荆襄富家子弟,靠贿赂得官,军职高低以钱数多寡来决定,一时间鱼龙混杂,荆襄军中冒出了大量的中高级军官。

    这令哥舒翰极为不满,他一怒之下,放弃了荆州防御,率领自己的一万军重新回到岳州驻扎,李瑁无奈,只得派中官前往岳州,安抚哥舒翰,给他解释,之所以用张维瑾等人手下为将,主要是考虑要拉拢荆襄乡党,没有其他意思,李瑁恳请哥舒翰以大军为重。

    但哥舒翰并不肯就此罢休,他又上书指出张维瑾、赵奉章二人卖官发财,败坏军纪,请李瑁杀此二人以谢三军将士,否则他绝不回荆州。

    李瑁无奈,又亲笔写信劝哥舒翰,卖官发财只是捕风捉影之说,并无真凭实据,他保证一定严查此事,一旦查实,他绝不姑息。

    接着,李瑁又封了他的一百余名手下为中郎将,哥舒翰这才怒气稍平,重新返回了荆州。

    事情虽然平息,但哥舒翰的挟军自重却使李瑁对他深为忌惮,再加上张维瑾和赵奉章两人的挑唆,李瑁心中渐渐对哥舒翰生出了杀机。

    .......

    张维瑾就是襄阳本地人,原是荆州大都督府下的一名军府都尉,李瑁初到襄阳时人地生疏,他便召集了襄阳附近的几个军府残兵,得了近两千军队,拥立李瑁为王,他见李瑁是单身前来,又将自己的两个堂妹送给李瑁为侍妾,由此得到了李瑁的信任,封他为骠骑大将军,荆北大元帅,从此成为里李瑁的心腹爱将。

    张维瑾的家族势力也渐渐水涨船高,他的姐夫,原襄州谷城县县令刘清被升为襄州太守,他的两个弟弟和小舅子以及三个堂兄弟,也进入军中,皆封为将军,他的另一个族弟,也升为了襄阳县县尉,张维瑾家族便渐渐成为了襄阳第一豪强。

    张维瑾今年约四十岁,身材魁梧,一脸大胡子,天生大嗓门,给人一种豪爽的感觉,但他却生了一对小眼睛,在他豪爽大笑之时,小眼睛里却充满了歼诈和精明。

    张维瑾一直在寿州招兵,他听到了剑南大军出兵夷陵的消息,又接到堂弟张忠的密信,他便急忙赶回了襄阳。

    张维瑾的府第位于荆王府不远,是一桩占地近百亩的巨宅,规模仅次于荆王府,所以襄阳城内便有民谣说,‘荆王府、张王宅,荆州哥舒靠边站.....’这首民谣便点出了荆襄势力中,哥舒翰的势力已不如张维瑾。

    这天下午,襄阳县县尉张忠带了一名中年男子来到了张维瑾的府门前,张忠是张维瑾的堂弟,三十余岁,原本是襄阳街头的混混,三年前走了关系进县衙当了小公差,跑跑腿、站站岗之类,张维瑾权势大涨后,他便从一个小公差摇身一变,成为了襄阳县的县尉。

    张忠胸无大志,当官也不过是捞更多的钱,县尉可是肥差,主管襄阳城的刑事治安,领一班衙役在大街上横冲直撞,看到美貌女子就想办法搞到手,看见谁不顺眼,便说是歼细,抓进衙门拷打,等家人拿钱来赎人,至于商铺酒肆,更是勒索无忌,今天买马钱,明天联保费,月底了还有一笔治安费,短短半年时间,他便敛财过两万贯,可谓心黑手毒,无数人跑去县衙州衙告状,但县令拍张家的马屁还来不及,太守是张维瑾姐夫,更是装聋作哑。

    没有律法约束,没有道德底线,张忠自然便更加疯狂地敛财,而且他唯一的理想,就是敛财后能舒舒服服享受这些财富,所以,不管是南唐还是北唐,对他来说,都有可能是他未来投靠的大爷。

    几天前,张忠家里来了一名神秘的客人,他便是南唐户部侍郎杨慎矜,杨慎矜原来是大唐帝国的礼部尚书,政事堂相国,这在张忠的眼里,那可是高到天上的人,当然杨慎矜不是来找他,而是找他引荐给张维瑾,张忠立刻写信告诉了张维瑾,今天听说大哥回来了,便立刻带杨慎矜来见他。

    张忠带着杨慎矜来到了张维瑾府门前,对他点头哈腰道:“杨侍郎请稍等片刻,我这就去给你禀报。”

    杨慎矜点点头笑道:“我在这里,去吧!”

    他负手站在张府前,目光冷冷地打量着不远处的荆王府,修建得比南唐皇宫还是气势恢宏,还要金碧辉煌,这个李瑁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片刻,张忠便跑了出来,笑道:“杨侍郎请随我来,我大哥请您进去。”

    他带着杨慎矜快步向府内走去。

    张维瑾本来下午要去见李瑁,汇报新兵招募事宜,听族弟说杨慎矜来了,这立刻使他有点紧张起来,他知道南唐已经屯重兵在夷陵,杨慎矜这时候来,无疑和眼下的局势有关,他不敢大意,命张忠带杨慎矜去他的内室相见。

    片刻,张忠领着杨慎矜走进了内室,三年前,杨慎矜出使荆襄时,曾经和张维瑾见过一面,一进门,杨慎矜便笑着拱手道:“张大将军,经年未见,一向可好?”

    张维瑾也回礼笑道:“原来是杨侍郎,失礼了,请坐下!”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1187 71188 71189 71190 71191 71192 71193 71194 71195 71196 71197 71198 71199 71200 71201 71202 71203 71204 71205 71206 71207 71208 71209 71210 71211 71212 71213 71214 71215 71216 71217 71218 71219 71220 71221 71222 71223 71224 71225 71226 71227 71228 71229 71230 71231 71232 71233 71234 71235 71236 71237 71238 71239 71240 71241 71242 71243 71244 71245 71246 71247 71248 71249 71250 71251 71252 71253 71254 71255 71256 71257 71258 71259 71260 71261 71262 71263 71264 71265 71266 71267 71268 71269 71270 71271 71272 71273 71274 71275 71276 71277 71278 71279 71280 71281 71282 71283 71284 71285 7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