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张维瑾的一种潜意识,他心中已经视李亨为皇帝了,因此李亨圣旨一到,他便毫不犹豫地跪下了。

    杨慎矜朗声道:“闻襄州忠义之臣张维瑾欲归正统,朕深为欣慰,为表彰其忠义,特封为襄阳郡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再加封礼部尚书,实封襄阳千户,钦此!”

    李亨为收买这个张维瑾可谓下了血本了,当年安禄山被封郡王时,都还没有尚书和开府仪同三司之职,现在全部给了张维瑾,实在是因为形势太紧急,若再不拿下荆州,江南之军就将全军覆没了。

    张维瑾心中大喜,重重磕了三个头道:“臣张维瑾领旨!”

    杨慎矜连忙把他扶起,又把密旨给了他,呵呵笑道:“郡王殿下,这下咱们可就同殿为臣了,我要先恭喜你了。”

    杨慎矜的一句郡王殿下,叫得张维瑾心花怒放,他捋着大胡子笑道:“杨侍郎太客气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圣上对我有什么吩咐,请尽管说。”

    “嗯!圣上是有任务交给你。”

    “说吧!圣上若想要李瑁的脑袋,我这就给你取来。”

    杨慎矜摇摇头笑道:“李瑁的人头不急。”

    “不要李瑁的脑袋,那圣上想要什么?”

    杨慎矜凑身上前,压低声音道:“圣上想先要哥舒翰的脑袋。”

    ......

    杨慎矜被带下去休息了,张维瑾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虽然他已经接受了李亨的册封,已经贵为郡王,但他并不傻,他知道李亨只是在利用自己,封他为郡王,李亨未必心甘情愿,现在他们是有求于自己,才这么低声下气,可如果一旦利用完了,又会怎样对他?李亨可是连自己儿子和孙子都不肯放过的人,会放过他吗?

    而且南唐迟早会被北唐所灭,这一点,张维瑾心里更加有数,他怀疑自己投降南唐,是否明智?

    这时,他的堂弟张忠走了进来,他见兄长忧心忡忡的样子,便问道:“大哥是不是担心李亨变卦?”

    张维瑾点点头,“我不仅仅是担心李亨反悔,还担心南唐迟早被北唐所灭。”

    “那大哥为什么不投靠北唐呢?”

    “投靠北唐,我能得什么?李庆安根本不把荆襄放在眼中,他手下人才济济,我最多当个将军,说不定还只得一个中郎将,如果从文,最多也是襄州太守,只有投降李亨,我才有封郡王的希望,我心里有数。”

    张忠是个街头混混出身,这种人做大事是没本事的,但他们却十分狡诈,更加务实,更会算计和保护自己的利益,他想了想道:“大哥,我觉得你也不用担心,只有你手中有军队,李亨不敢轻易动你,将来北唐灭了南唐,咱们张家再投降李庆安,一样可享富贵,大哥说对不对?”

    张忠的想法虽然简单,却说到了点子上,一下子提醒了张维瑾,他眯起小眼睛狡黠地笑了起来,就是这个道理。

    他又看了看桌上的几封信,这是杨慎矜给他的,是当初李庆安给哥舒翰药酒时的两人之间的几封往来信件,这些信件留在了哥舒翰的成都家中,被李亨抄哥舒翰家时得到。

    信中的内容很普通,只是叙叙旧情之类,李庆安关心一下哥舒翰的病情,但这些信件的本身就是很大的问题。

    李亨既然要张维瑾干掉哥舒翰,自然要把这些证据交给张维瑾,张维瑾想起哥舒翰逼李瑁杀自己,他不由暗暗一咬牙,也好!无毒不丈夫,既然哥舒翰三番五次要害自己,那就休怪他心狠手辣了。

    “好吧!你替我好好招待杨慎矜,告诉他,我现在就去见李瑁。”

    张维瑾简单收拾一下,便匆匆出门了。

    ......

    李瑁这些天也是颇为烦恼,他比李亨晚三天知道李庆安出兵进攻江南的消息,尽管如此,他还是非常紧张,李庆安在夺取江南后,会不会调过头攻打荆襄?

    不过他的担忧很快就解除了,长安有官员写信告诉他,李庆安攻打江南只是因为长安物价暴涨,江南物资难以北运长安的缘故,河北安禄山未灭,李庆安不可能多线作战。

    可李瑁的担忧刚刚解除,又传来了李亨御驾亲征,十万大军已经兵临夷陵的消息,这让李瑁刚刚落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他随即下令哥舒翰进军枝江,准备迎战李亨大军,不料哥舒翰却上表说,枝江城小,难以防御南唐大军,还是应据守荆州才是上策,竟拒不遵令,驻守荆州不动。

    很快有荆州密报过来,说哥舒翰是因为他不肯杀张维瑾和赵奉章,心中怀恨,所以才按兵不动,这让李瑁十分恼火,但他又无可奈何,这时李瑁也意识到自己太依赖哥舒翰了,哥舒翰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里。

    李瑁没有心情听歌看舞,他将自己关在书房中研究地图,他心中十分忧虑,上一次李亨大军东进,是得到了李庆安的助兵,李亨才被迫撤回巴蜀,而这一次,李庆安自己都在打江南,无论如何是不会再帮助他了,李瑁没有一点信心。

    这时,门外传来了侍卫的禀报:“殿下,张将军来了,紧急求见殿下。”

    张维瑾来得正好,他也正想和他商议应对李亨之策,便道:“让他进来!”

    片刻,张维瑾走进书房,跪下行礼道:“臣张维瑾叩见殿下。”

    “张将军请起吧!”

    李瑁的王妃在长安,他在襄阳有两个宠爱的偏妃,都是张维瑾的妹妹,因此张维瑾可以算得上是他的大舅子,也是他最为信任的心腹,张家虽然在襄阳有些横行霸道,但李瑁并不当回事,只要张维瑾能替他排忧解难,其他事情都不重要了。

    李瑁叹了口气道:“张将军,局势对我不利,我忧心忡忡啊!”

    张维瑾却微微笑道:“殿下,我怎么觉得局势是对我们有利呢?”

    李瑁精神一振,连忙道:“此话怎么说?”

    “关键是殿下太看重李亨的实力了,事实上,高仙芝一倒,剑南军便不足为虑,席元庆和赵崇玼投降了李庆安,贾崇瓘被贬到南诏,剑南军的三员猛将都不存在了,还何惧之有?”

    张维瑾的话非常中听,确实是这么回事,李瑁心中的紧张情绪也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他点点头笑道:“而且兵力上我们有十五万大军,李亨只有十二万军队,哥舒翰说得也有道理,荆襄军善水战,剑南军善山地战,应该在荆州一带与对方作战,这是扬长避短之策。”

    张维瑾摇了摇头,“殿下错了,若殿下听信了哥舒翰之言,必将死无葬身之处。”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李瑁有些不高兴地问道,张维瑾说得太难听了,什么叫死无葬身,这让李瑁心中很不爽。

    “殿下,他不肯去枝江,就说李亨会打荆州,这是他一厢情愿,李亨的剑南军不善水战,为什么要去打荆州,难道他们不能直接打襄阳吗?那时哥舒翰会来救殿下吗?不会,绝不会,他会趁机率领水军东去,去投奔他的新主子。”

    “什么率军东去?什么投靠新主子?你把话给我说清楚了!”

    “殿下,我为何从寿州匆匆赶回来,就是臣得到了绝密情报,哥舒翰已和李庆安有了勾结,他要出卖殿下,将荆州水军送给李庆安。”

    李瑁大吃一惊,“你这话可有什么依据?”

    “有!臣有证据。”

    张维瑾将哥舒翰和李庆安之间的信件递给了李瑁,又道:“这是哥舒翰的亲兵偷出来的信件,他身受重伤,赶到寿州将这些信交给臣,还告诉我.....”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4417 54418 54419 54420 54421 54422 54423 54424 54425 54426 54427 54428 54429 54430 54431 54432 54433 54434 54435 54436 54437 54438 54439 54440 54441 54442 54443 54444 54445 54446 54447 54448 54449 54450 54451 54452 54453 54454 54455 54456 54457 54458 54459 54460 54461 54462 54463 54464 54465 54466 54467 54468 54469 54470 54471 54472 54473 54474 54475 54476 54477 54478 54479 54480 54481 54482 54483 54484 54485 54486 54487 54488 54489 54490 54491 54492 54493 54494 54495 54496 54497 54498 54499 54500 54501 54502 54503 54504 54505 54506 54507 54508 54509 54510 54511 54512 54513 54514 54515 5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