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院子里,史思明吩咐几名侍卫道:“他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让他醉生梦死,最后要让他死心塌地为我做事,记住了吗?”
“是!卑职明白了。”
史思明快步走出了小院,他的心腹幕僚耿仁智迎面走来禀报道:“史帅,仆骨阿朵思已经到了,在书房等候。”
史思明大喜,他等了快半个月了,他急不可耐地向东院走去。
仆骨阿朵思是漠北仆骨部大酋长仆骨烈的长子,仆骨怀恩死后,仆骨便一分为二,一部分人依然跟随回纥北上,而另外一部分人则推选仆骨烈为新酋长,南下依附安禄山,被安禄山安放在幽州北部的草原上。
仆骨烈之所以投奔安禄山,实际是因为史思明的缘故,史思明也是突厥人,和仆骨烈私人交情极深,正是他送信给仆骨烈,邀他南下依附。
如果说安禄山在契丹人和奚人中极有威望,被他们称为二圣,那史思明则是突厥人中威望极高,被突厥人私下叫做大唐皇帝。
这次史思明在恒州兵败,本来安禄山要严惩他,但史思明却从突厥人那里要来了八十万担干草,解了安禄山的燃眉之急,使安禄山不仅饶了史思明,还给他补足了兵力,史思明手下又有了八万精兵,其中还有一万幽州铁骑,令他欣喜不已。
史思明走进了书房,书房内一名年轻突厥男子起身施礼道:“参见史叔父。”
年轻突厥男子叫仆骨阿朵思,今年二十八岁,是仆骨部大酋长的继承者,他身材不高,但长得极为壮实,后背一对银锤,当然,这只是装饰用,实际他使一对铁锤,每只铁锤重达八十斤,号称仆骨部第一勇士。
史思明笑眯眯请他坐下,又亲手给他倒了一杯热茶笑道:“我送给你父亲的东西收到了吗?”
“多谢史叔父,三千斤茶叶已经收到了,我父亲感激不尽。”
“没什么!”
史思明摆摆手笑道:“都是自己兄弟,有什么好谢的,只可惜河北不产茶,北唐军又封锁了贸易,我费了好大尽才让几个新罗商人从江淮搞来。”
仆骨阿朵思今天来幽州是有别的原因,他沉吟一下道:“史叔父想问我们仆骨部借兵,我父亲想知道,史叔父最多想借多少,另外契丹和袭奚人都得到了厚利,我们非但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反而倒贴了八十万担干草,族人都有些不满,所以父亲希望史叔父能给个明确的态度。”
仆骨阿朵思说得是两件事,一是答应借兵,其次要有条件,兵不能白借,这也是安禄山给手下大将放权,允许他们私人募兵,募来士兵就直接作为他们的部属,史思明嫌招募来的新兵没有战斗力,他便想到了问仆骨部借兵。
仆骨部全民皆兵,瞬间可以集结起五万善于骑射的草原骑兵,他们也给了安禄山一个面子,派了五千骑兵编入安禄山的军中,去年攻打相州,仆骨骑兵也参与了围城,但他们没有参战,因此在分配相州城的战利品时,安禄山几乎没有给仆骨人任何好处,这就激起了仆骨部的强烈不满,虽然看在史思明的面上借了八十万担草料,但帐还是要和史思明一一算清的。
史思明当然也明白,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他想了想便道:“我要借三万骑兵,期限为三年,作为条件,我会一年内支付给仆骨部三万担茶叶和二十万匹绢。”
说到这,他从箭壶里取出三支箭,一折两段,发誓道:“我以我的名誉发誓,若我有违诺言,当如此箭。”
仆骨阿朵思相信他的承诺,他点点头道:“那我们就一言为定,我这就回去带兵。”
仆骨阿朵思走了,史思明慢慢坐下,克制住心中的激动,仆骨部的借兵是他计划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这样他就拥有了十一万大军,足以让他做一点事情了。
这时,门外有亲兵禀报:“史帅,燕王殿下请你前去,有重要事情。”
史思明笑了笑,就算安禄山不找他,他自己也要去找安禄山,他换了一身软甲,便起程向燕王府而去。
...........
安禄山虽然没有正式称帝,但他的排场的用度已经和帝王完全一样了,光他的后宫就有三百余名嫔妃,他也没有什么特别宠爱的妃子,正如李醉在酒楼中所言,他每晚选十人陪寝,三十天轮一次,这个冬天,安禄山在极度荒银中度过.
除了三百多名后宫外,安禄山念念不忘的就是杨贵妃了,几个月前,当年的虢国夫人杨花花找到了他,希望能在河北做生意,当然,作为条件,杨花花除了给他缴税外,还答应帮他找到杨贵妃,杨花花告诉他,杨贵妃并不在李庆安手上,而是隐居在河东某处,她可以通过杨氏家族的关系替安禄山找到杨贵妃。
安禄山对杨花花的花言巧语深信不疑,这也是他心中的一种期盼,他不仅免了杨花花的一切税赋,还给她军商的特权,他只求杨花花尽快替他找到杨贵妃。
昨天,杨花花传来了消息,杨贵妃就藏身在太原府,安禄山砰然心动了,此时已是春暖花开,正是出兵河东之时。
黄河已经解冻,李光弼大军担心补给不足而退回了河南,整个河北都在安禄山的控制之下,安禄山实现了他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占领河北全境,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占领河东。
恰逢此时传来了杨贵妃的消息,于公于私,安禄山都等不及了。
.........
(未完待续)
------------
第六百二十八章 春季攻势
草料库被焚烧事件给安禄山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火药场被炸,一个冬天,他的三十万匹战马饿死近半,契丹和奚也借口自己草料不足,只肯支援他们各自的军队,若不是史思明从仆骨部借来了八十万担草料,恐怕连安禄山的幽州铁骑也从此消亡。
又由于安禄山在起事之初不顺,连吃败仗,他的兵力也锐减了十万人,战马不足,兵员减少,再加上他占领了河北全境,安禄山便改变了策略,准许他的部将有募兵权,而不封顶,但所招募新兵的钱粮由他们自己解决。
目前拥有募兵权的大将一共有六人,史思明、李怀仙、田承嗣、蔡希德、李归仁,以及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这六员大将各统帅重兵,史思明率八万军驻扎在恒州、定州,李怀仙依旧驻兵幽州,田承嗣在魏州、博州、相州,蔡希德在沧州、德州,李归仁则驻扎在赵州、邢州,安庆绪的军队则驻扎在蓟州、檀州及平州一线。
得到安禄山的首肯,这六人在辖区内大肆招兵买马,所需钱粮则从民众身上盘剥,河北未逃走的民众还有十之三四,他们钱粮几乎都被安禄山军盘剥殆尽,尤其大户人家,被敲骨吸髓,早已变得一贫如洗。
残暴者如蔡希德之流,纵兵血洗南皮、饶安和弓高三县,抢夺民财、轮暴妇女,将三县男子全部抓入军中为卒,年迈如六十老者,年少十三四岁少年,一个都不放过,使蔡希德的军队从五万人一下子增加到八万人,成为燕军的第四大势力。
一个冬天,除了幽州还有几分生机外,其余河北州县哀民遍野,饥寒交迫,民无食,挖野菜、剥树皮度曰,此时河北道就像一个骨瘦如柴的病人,除了空有一副骨架,血肉早已被吸干,已经无法再压榨出油水了。
燕军将士开始不满,为安禄山卖命的契丹、奚人也一样不满,尤其是奚人,安禄山可是答应了他们洛阳高贵之女,可现在他们连洛阳的影子都没看见,奚人大营开始搔动起来。
安禄山无奈,只得命各将献女数千人,送入奚人大营中安抚他们,但治标不治本,安禄山知道,关键是河北道已经养不活他的数十万大军了,此时漫漫长冬已过,出兵河东的时机成熟了。
燕王府,从各地赶来的大将聚集一堂,除了史思明在幽州养病,李怀仙本身就在幽州外,其余大将皆从外地赶来。
在安禄山的议事大堂正中,放着一台巨大的沙盘,长五丈、宽三丈,包括了河北道和河东道,沙盘用一幅绢纱覆盖,使人看不清上面的情形。
安禄山高高坐在正中,他头戴金盔,一身金甲闪闪发光,平时安禄山不穿盔甲,都是穿常服,而一旦他顶盔贯甲,就意味着他要发动军事行动了,他的六员大将分两列坐在下面,大堂内十分安静。
“休养了一个冬天,该是出兵的时候了。”
安禄山开门见山,直接向众人挑明了今天开会的主旨,众人从安禄山的装束便预料到了,没有人吭声,安禄山点点头,目光瞥向了史思明,见他面黄肌瘦,脸带病容,他是因为生病,特地来幽州养病,安禄山心中有些不喜,便问道:“史副帅,你的病情如何了?”
史思明有些吃力站起身,拱手道:“回禀燕王,卑职已无大恙了。”
话虽这样说,但他语气微弱,谁都看得出来,明显是在应付安禄山,不当众扫他的兴,给他个面子,若真要让他去打仗,安禄山也未必愿意,更重要是史思明已经有败绩在先了,安禄山已经有点不大相信他。
安禄山眉头一皱,目光不自觉地扫了一眼李怀仙,安禄山这一点微妙的变化立刻被史思明捕捉到了,他心中暗喜,这正是他所期盼的,让李怀仙去河东。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3028
53029
53030
53031
53032
53033
53034
53035
53036
53037
53038
53039
53040
53041
53042
53043
53044
53045
53046
53047
53048
53049
53050
53051
53052
53053
53054
53055
53056
53057
53058
53059
53060
53061
53062
53063
53064
53065
53066
53067
53068
53069
53070
53071
53072
53073
53074
53075
53076
53077
53078
53079
53080
53081
53082
53083
53084
53085
53086
53087
53088
53089
53090
53091
53092
53093
53094
53095
53096
53097
53098
53099
53100
53101
53102
53103
53104
53105
53106
53107
53108
53109
53110
53111
53112
53113
53114
53115
53116
53117
53118
53119
53120
53121
53122
53123
53124
53125
53126
5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