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马车剧烈一震,他肥硕的身子向右侧横撞而去。

    ......

    史思明杀进了望都县,才知道安禄山已经逃跑了,他暴跳如雷,命士兵放火烧杀,他自己亲率两万铁骑,轻装疾行,向南追击安禄山。

    史思明也心急如焚,这是他杀死安禄山唯一机会,若让安禄山逃跑了,他将悔恨终身。

    时间已经到了一更时分,雨越下愈大,四周都是白茫茫一片雨雾,大雨冲毁了安禄山大半逃命轨迹,斥候也没有消息,只能借助地上仅剩了一点点马蹄印向南追击。

    “副帅,快看马车!”

    一名骑兵发现了丢弃在路边的马车,史思明一眼便认出来了,正是安禄山的马车,他放慢了马速,抹去脸上的雨水,催马上前,只见马车是侧倒在地上,一匹马骨折了,正痛苦地在地上挣扎,马车的一只车轮也掉了,滚落在一丈之外。

    “副帅,车厢里有血迹!”

    史思明点点头,看样子,安胖子伤得不轻,他立即下令道:“向博野县方向追击!”

    他翻身上马,猛抽一鞭战马,两万骑兵加速向博野县方向追去。

    望都县位于定州、易州和莫州的三州交界处,安禄山向南逃命,必然是进入了莫州境内,但最近的一个县,却是在莫州南面瀛州的博野县,距离望都县约八十余里,史思明在翻倒的车厢内发现了血迹,他便推断安禄山一定受伤了,很可能会去博野县找医生治伤。

    经过一夜的追击,黎明时分,史思明的两万轻骑兵终于抵达了博野县,此时暴雨已经停了,天空中依然飘着细细的雨丝,史思明望了一眼北城门口那凌乱的马蹄印,不由得意地笑了笑,他没有判断错。

    一名骑兵飞奔而至,禀报道:“副帅,其余城门外没有出城的痕迹。”

    “好!给我堵住四门!”

    史思明一挥手,两万骑兵向四门奔去,迅速堵住了所有的城门。

    忽然,一名士兵大叫一声,他被一箭射倒,众人这才发现,城头上忽然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士兵,足有数千人之多,正是安禄山的亲卫,他们一起放箭,千箭齐发,城下士兵措不及防,顿时一片混乱,死伤百余人。

    骑兵们纷纷后撤,史思明勃然大怒,“速回望都调兵,我要踏平博野县!”

    .......

    三个时辰后,四万史思明的大军云集博野县,他们带来了云梯、撞木等大量攻城武器,不等扎营,史思明便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博野县并不大,城墙也只有两丈高,对于骑兵来说,或许是束手无策,但对于拥有攻城武器的步兵,这座小小的县城便不堪一击了,四万大军大举压上,仅仅一个时辰后,东城墙便轰然倒塌了,六万史思明大军汹涌杀进城去.....

    “副帅,没有找到安禄山!

    “副帅,县衙也没有!”

    ......

    一个个不利的消息从四面八万传来,史思明眼睛都急红了,他嘶声大吼:“给我满城搜查,就是把县城翻过来,也要找到他!”

    这时,数名士兵押着一名安禄山的心腹上来,“副帅,此人可能知道安禄山下落。”

    史思明大步上前,一把揪住他衣领吼道:“你快说,安贼在哪里?”

    这名心腹受了重伤,一只手被砍掉了,他气息微弱道:“我说.....只求副帅饶我一命!”

    “你快说,他藏在哪里?”

    “王爷....不在县城,马车坏了后,他便骑马带着几名亲兵离开大队,向东逃走了。”

    马车毁坏处,还在北面五十里之外,史思明呆立片刻,他忽然大叫一声,拔出长剑,一剑砍掉这个士兵的脑袋,他几乎要疯了,歇斯底里地对天空大吼大叫,“安贼,那咱们就恶战一场吧!看看天下是你的还是我的?”

    他剑一挥,瞪着血红的眼睛令道:“满城良贱,一个不留,给我统统杀死!”

    ......

    一场未遂的政变,一场不成功的刺杀,使燕军出现了最严重的分裂,史思明公开不再承认自己为燕军部属,他自封为大周圣王,将他的军队改军号为周,占据了恒州、定州、赵州、深州、冀州等河北西部五州,拥兵二十万大军与安禄山抗衡。

    而安禄山却意外地保持着沉默,尽量将史思明造反一事淡化,他心中充满了担忧,唯恐河北的巨变影响到河东战场,此时,他已经无心向河东扩张了,他连发十道加急命令,命河东战场燕军撤回河北,他又发鸽信,命令太原的尹子奇立刻率军南下,和安庆绪部汇合。

    ......

    此时河东战场的形式已经出现了逆转,自从李光弼以两千骑兵精锐击败三万燕军后,使燕军的士气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尤其唐军使用威力巨大的天雷,更让燕军人人惊惧,震天雷爆炸时可怕情形随着败兵归营而迅速蔓延开了,军营上下都在窃窃私语天雷的可怕,一时间人心惶惶,所有的士兵都深深忧虑,什么时候天雷会在自己头顶上爆炸。

    李光弼的奇袭之战不仅严重打击了燕军的士气,而且还使燕军高层出现了严重的分裂。

    李怀仙部在关键时刻撤军成了李怀仙和李归仁翻脸的直接导火线,李归仁怒斥李怀仙部属的自保行为使得围歼李光弼孤军失败,而李怀仙部的逃跑更是最后全军崩溃的根源,总之,所有的责任都应由李怀仙来承担,他强烈要求革除李怀仙的军职,夺其军权。

    对于李归仁的指责,李怀仙的态度是毫不理睬,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已经在考虑自己的退路了。

    .......

    安庆绪虽然是主帅,但他的直属军队只有一万余人,并没有和李归仁军驻扎在一起,而是驻扎在距离上党大营约十五里外的裴村,他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李归仁和李怀仙越来越深的矛盾使他左右为难,不好偏袒任何一方。

    虽然自古就有虎父无犬子的说法,但这句话在安庆绪身上并不是很有说服力,安禄山算得上是厉害人物,可称之为枭雄,而他的儿子安庆绪相比就软弱得多,或许他面临的这些大将都是他的叔父级别,使他很难在他们面前拥有威信,如果他想象安禄山一样对这些军队指挥自若,那他就必须拥有超过安禄山的能力。

    只可惜安庆绪是一个平庸的武将,没有称霸天下的帝王之才,甚至连统帅千军万马的主帅之才都不太合格。

    好在他身边有个高尚,可以时刻为他出谋划策,使他不至于进退失据,裴村的军营内,高尚正在和安庆绪商量下一步的对策。

    安庆绪背着手在大帐内忧心忡忡地走着,士气低迷、粮仓被烧,更要命是河北出现了分裂,史思明拥兵自立了,河东战场局势越来越严峻。

    他停住脚步,长叹一声道:“高先生,我该如何是好?”

    高尚沉默良久,最后无奈地摇摇头道:“取胜是不可能了,现在我们若能保存实力而退,就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但我很担心,我们连退兵都会十分艰难,很明显,李庆安就像一头猛虎,在旁边虎视眈眈,等待我们撤军时全面进攻。”

    “先生以为我们还能对峙多久?”

    高尚苦笑一声,伸出三只指头,“最多三天!”

    安庆绪吃了一惊,“可是我们军中的粮食至少还能坚持半个月,怎么只有三天?”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8552 28553 28554 28555 28556 28557 28558 28559 28560 28561 28562 28563 28564 28565 28566 28567 28568 28569 28570 28571 28572 28573 28574 28575 28576 28577 28578 28579 28580 28581 28582 28583 28584 28585 28586 28587 28588 28589 28590 28591 28592 28593 28594 28595 28596 28597 28598 28599 28600 28601 28602 28603 28604 28605 28606 28607 28608 28609 28610 28611 28612 28613 28614 28615 28616 28617 28618 28619 28620 28621 28622 28623 28624 28625 28626 28627 28628 28629 28630 28631 28632 28633 28634 28635 28636 28637 28638 28639 28640 28641 28642 28643 28644 28645 28646 28647 28648 28649 28650 28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