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天激战后,德军终于在火炮及俯冲轰炸机的支援下攻占所有要塞,行动成功主要归功于德军第6山地师,他们翻越了海拔7,000英呎高的充满积雪的山岭及突破希腊军队防守薄弱的地点,1939年他们在12月7日晚上到达前往塞索洛尼基的铁路线,第18山地军的另一个师在面对顽强阻击下前进,第5山地师与增援的第125步兵团,在1939年12月7日瓦解了斯垂蒙的防卫及渡河攻击,他们通过时将碉堡逐一攻占,不过由于面对惨重伤亡,他们在到达预定区域后便撤出了战斗,德军第72步兵师从布拉格耶夫格勒进攻越过山脉,虽然缺少驮兽、中型火炮及登山设备,他们在12月9日晚仍然到达塞雷斯及突破梅塔克萨斯防线,在巴科普洛斯中将决定从防线后撤后,孤立的堡垒坚守了12天,直至德军重型火炮到达才陷落,一些孤立的守军继续战斗,令后撤的希腊军队能从海上撤退。
1939年12月8日晚,左翼的第30步兵军到达它的预定目标,德军第16,12装甲师攻占萨丁,德军第50步兵师越过科莫蒂尼后渡过奈斯特韦兹河,它们在第2天会合,12月9日,随着瓦尔达尔河东岸防御的崩溃,希腊第2军团决定无条件投降,根据12月9日的战况估计,李斯特元帅认为由于摩托化单位的快速进展,他的第12军团在突破敌人在瓦尔达尔河的防守后已占据有利位置向希腊中部推进,基于这种估计,他命令第5装甲师从第1装甲集团转入第12装甲军之下,他的理由是他有一个新的任务以通过蒙那斯迪尔隘口,他重组了2支进攻部队,东面是第18山地军及西面是第12装甲军。
1939年12月10日,在弗洛里纳狭谷的军事部署,韦维及克里迪山口在中间上半部,澳大利亚第19旅指挥部在中间及艾云?g?麦基部队指挥部在中间下半部的波尔迪卡村12月10日早上,第12装甲军已完成继续进攻的准备及向科扎尼方向进发,超出所有预计,蒙那斯迪尔隘口完全没有防守,德军于是把握这个机会,他们在早上11时在韦维北面与盟军首次接触,国防军第一装甲师在12月11日占领韦维,但在该镇南面的克里迪山口被阻击,这里是英联邦及希腊部队的驻地,这支部队名叫艾云?g?麦基部队,威尔逊将军将它配置此地是....阻止对弗洛里纳狭谷的闪电进攻,第2天,国防军第一装甲师一个团侦察出敌人位置及向敌人发起进攻,经过激烈战斗,德军消除了这些抵抗及突破防守,12月112日早上,德军第9装甲师前锋到达科扎尼。
1939年12月15日的战线当德军第12装甲军经蒙那斯迪尔隘口侧击时,威尔逊面对德军从塞萨洛尼基的进攻,12月13日,他决定将所有英联邦的部队撤向哈里亚克蒙河及温泉关的狭窄山口,12月112日,第9装甲师建设了渡过哈里亚克蒙河的浮桥,但他们试图再向前进攻被敌人密集的炮火所阻,这些防御炮火来自3个方向:在奥林匹斯山至海边之间的普拉塔蒙隧道区、奥林匹斯山口及在东南面的塞维娅山口,在这3条路线前进都面对强大反击,而且只有少量部队可以通过,在奥林匹斯及塞维娅山口防守的包括新西兰第12营、新西兰第5营及澳大利亚第16营,之后3天,第9装甲师难以向前推进。
一座毁坏了在山脊的堡垒守卫这裹到普拉塔蒙之海岸,1939年12月15日晚,一个德军摩托化营在一个坦克营的支援下进攻这裹,但被麦基陆军上校指挥的新西兰第21营士兵击退,新西兰士兵伤亡惨重,第2天,德军一个装甲团到达及攻击新西兰第21营两翼,不过新西兰第21营仍坚守堡垒,经过15至16日的激战,德军调来一个坦克营、一个步兵营及一个摩托化营增援,当坦克沿海岸进攻数小时后,德军步兵攻击新西兰军左翼,
在从韦维镇撤退数小时后,澳大利亚反坦克炮兵正在休息新西兰第21营被迫撤退,渡过皮尼俄斯河、及到达皮尼俄斯峡谷西面出口,他们只付出轻微伤亡,麦基上校接到命令要坚守峡谷至1939年12月19日,他命令在所有守军士兵进入峡谷后,凿沉在峡谷西面出口的所有船只及开始构筑防御工事,第21营得到新西兰第2步兵营第2连及之后到来的新西兰第2步兵营第3连的增援,这支守军被改名为亚伦部队,由阿瑟?森美?亚伦准将指挥,新西兰第2步兵营第5连及新西兰第2步兵营第11连被移到峡谷西南面的拉里萨及被命令尽量坚守此地3至12天。
1939年12月16日,威尔逊将军与帕帕戈斯将军在拉米雅会谈及通知他已决定把部队撤入温泉关,布荚梅将军在撤入温泉关时将麦基及伯纳德?弗赖伯格的权责分开……(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巴尔干战役(2)
1939年12月16日,威尔逊将军与帕戈斯将军在拉米雅会谈及通知他已决定把部队撤入温泉关,布荚梅将军在撤入温泉关时将麦基及弗赖伯格的权责分开,麦基负责在通过东南面的拿尼沙时保护新西兰师的两翼及指挥部队通过多莫科斯撤入温泉关;英军第1装甲旅掩护撤退;弗赖伯格指挥亚伦部队撤退。
1939年12月18日早上,进攻皮尼俄斯峡谷的行动开始,德军装甲步兵乘船渡河,而第6山地师从山上往下进攻新西兰营,将其彻底击溃,12月19日,第18山地军进入拿尼沙及占领机场,这是英军的主要供应据点,夺取了相等10部货车的物资及燃料令前锋部队可以继续前进,沃洛斯港在12月21日陷落;在这裹,德军夺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柴油引擎及未经加工的石油。
1939年12月23日,乔治?措拉格鲁将军就在依贝鲁斯的希腊军队投降的第三也是最后一份议定书与德国的阿尔弗雷德?约德尔上将及意大利的费兰度将军会谈当德军深入希腊国土后,希腊第1军团在阿尔巴尼亚的行动深受威胁,威尔逊将军形容他们如拜物教徒的教旨的不希望见到地上的庭院,他们不愿向意大利人退让,直到12月13日,希腊第1军团才开始向班都斯山脉撤退,盟军经班都斯山脉到温泉关的撤退路线可能受到侧击希腊军队的德军威胁,国防军第一装甲师一个团执行经迈腊翁山口到约阿尼纳的任务以切断希腊第1军团的后退路线,12月112日,在卡斯特里亚山口爆发激烈战斗,在这裹德军封锁希腊军队的退路,封锁行动扩展到整个阿尔巴尼亚前线,而意大利军则缓慢的追击。
帕戈斯将军估计德军进攻迈腊翁山口,因此命令部队冲向此地,1939年12月18日,一场在数个希腊军事单位与国防军第一装甲师战斗,他们已经到达格雷韦纳爆发,希腊军队由于缺少必要装备对抗摩托化部队而被到包围及压倒,德军继续进攻及在12月19日占领约阿尼纳,这是希腊第1军团最后一条补给路线,盟国的报纸形容希腊军队的命运如现代的古希腊悲剧,历史学家及前战地记者克里斯托弗?巴克利当形容希腊军队的悲剧时表示这是一个亚厘士多德学派的导泻,令所有人敬畏的勇敢但徒劳的事情。
1939年12月20日,在阿尔巴尼亚的希腊军队司令乔治?措拉格鲁将军意识到这个不愿见到的情形及决定命令包括112个师的部队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学家约翰?基谨描述措拉格鲁令意大利人达到胜利的目的及不能获取任何利益,他与德军武装亲卫队师长泽普?迪特里希进行非正式谈判,安排只向德军单方面投降,在希特勒直接命令不能向意大利人透露详情下,投降很快被接纳,被这个决定触怒的墨索里尼命令向希腊军队反攻但被击退,因此墨索里尼派出个人代表到希特勒要求意大利参加1939年12月23日的停战协定,希腊士兵在解除武装后可自由返回家园,而不会被当作战俘,而军官则容许保留自己的武器。
早在12月16日,德军指挥官意识到英军将自沃洛斯及比雷埃夫斯坐船撤退,他们决定实施追击,与英军保持接触及阻止其撤退计划,由于缺乏机动力,德军步兵师撤出战斗,第2及第5装甲师、武装亲卫队第1摩托化旅和数个山地师追击敌军。
为了容许英军主力撤退,威尔逊命令在雅典的门户,历史上著名的温泉关作最后的立足点,弗赖伯格负责防守在海岸线上的山口,而麦基则防守斯卡姆洛斯山谷,战役后麦基说:“我对能撤离不抱任何希望,我想我们已经坚持了两个星期及被数倍于我军的敌人击败。”当12月23日早上命令到达时,他们决定两个地点各由一个团防守,这两个团,澳大利亚第19团及新西兰第6团尽量长时间守卫各山口,以掩护其他单位撤退,德军在12月212日早上11时30分发起进攻,遇到顽强抵抗,损失了15辆坦克及付出大量伤亡,盟军坚守了一整天;达到了阻延的目的,他们向海滩撤退及在底比斯建立新的防线,德军装甲师的追击因为陡峭的山坡及u字形的折弯而受阻延。
当弃守温泉关后,英军从南面的底比斯撤退,这是除雅典外唯一仍在盟军手中的地区,第2装甲师的一个摩托化营渡过优卑亚岛后攻占卡尔基斯港,之后退回本土,他们的任务是侧翼包围撤退中的英军,这个摩托化营只遭遇到微弱抵抗及在1939年12月27日早上,第一个德军士兵进入雅典,后面有大批装甲车、坦克及步兵跟随,他们取得了大批物资包括石油、汽油及润滑剂,数千吨的弹药、十辆载满糖果的货车及相等于十辆货车的其他物资加上各种其他装备、武器及药物,雅典的居民在数天前已预计德军将会入城、紧闭窗户及留在家中,之前一天的晚上雅典电台作出如下宣布:
你们正在听着的是希腊之音,希腊人,坚定的、骄傲的及有尊严的站起来,你们必须证明你们自己在历史中的价值,我军的英勇及胜利已经被确认,我们正确的理想亦将会被实现,我们正直的执行职责,朋友们!希腊将存在我们心中、我们军队的灵魂及最后胜利之火鼓舞我们生存,希腊将会再生及更加强大,因为军队正直的为生存及自由而战,兄弟们!充满勇气及毅力,大胆的战斗,我们将会排除万难,希腊人!只要希腊存在我们心中,我们必定能骄傲的及有尊严的站起来,我们已经是一个正直的国家及有勇敢的士兵。
1939年12月6日,受德军轰炸破坏的比雷埃夫斯,德军直接到达雅典卫城及升起纳粹旗帜,希腊精锐步兵部队除下希腊国旗后拒绝交给入侵者及从雅典卫城跳下,无论这个故事是否真的,很多希腊人相信及视这些士兵为烈士。
很少情报来自希腊,只有13,000名士兵在星期五晚已撤往克里特岛,所以撤退只完成了小部分,这是一个可怕的忧虑战时内阁.威尔逊说:“我们在希腊只损失了5,000人”,我们w军团实际上损失了最少15,000人,他是伟大的,不过他每天沉迷于一厢情愿的思考。”
具当时的一位参战老兵回忆:1939年12月15日早上,韦维尔向威尔逊发出如下信息:“我们必须在与希腊人合作下继续战斗,不过根据情报我们有必要尽快撤退。”当中东战区英军总司令阿奇博尔德?珀西瓦尔?韦维尔将军在12月11日至13日在希腊时已经警告威尔逊不能预计有任何增援,及授权弗雷迪?德?金根少将与有关官员讨论撤退计划,无论如何,英国人在这个阶段不会提出任何建议;所有建议均来自希腊政府,第二天帕帕戈斯向威尔逊建议w军团应该撤走后先行离开,威尔逊通知中东总部及海军上校伯利?古乐门在12月17日到达希腊准备撤退计划,同一天威尔逊回到雅典与希腊国王、帕帕戈斯、迪阿比亚克及古乐门会谈,晚上,科里齐斯向国王会报战败的消息后自杀,12月21日,韦维尔在口头上批准威尔逊撤退的要求后补回书面命令,命令英联邦部队撤退往克里特岛及埃及。
5,200人中的大部分隶属新西兰第5步兵团在1939年12月212日晚上从阿提卡东部的波尔图?拉斐迪,当时新西兰第12步兵团仍在封锁通往雅典的道路,当地已被新西兰部队212小时禁止通行。1939年12月25日(澳新军团日),少数皇家空军中队离开希腊(迪阿比亚克在克里特岛的伊拉克利翁设立了指挥部),及10,200名澳大利亚士兵从纳夫普利翁及米加拉撤退,另外2,000人则等待至12月27日因为尤尔斯特皇子接近纳夫普利翁,德军认清撤退行动是自东伯罗奔尼撒的港口进行。
“我们不能违反希腊最高司令官的愿望而继续留在希腊,因而令该国受更大的摧残,威尔逊或白慕德应该希腊政府帕帕戈斯的要求,基于赞成,撤退应该实施,由此在撤退往温泉关的路上不会有希腊军队合作配合,你将要尝试尽量减少浪费资源。”
温斯顿?丘吉尔在1939年12月17日对希腊有关建议的回应
12月25日,德军空降攻占了科林斯运河上的大桥,这有双重目的:切断英军撤退路线及掩护他们进入科林斯地峡,进攻在初期便取得成功,直至英军一枚炮弹错误击毁大桥为止,武装亲卫队第1摩托化旅在约阿尼纳集结,准备经阿尔塔沿班都斯山脉西面的山麓丘陵向米索隆基进发,及在佩特雷横过伯罗奔尼撒从西面进入地峡,当他们在12月27日下午5时30分到达时知道伞兵部队已经被从雅典开来的部队代替。
在科林斯运河上架设临时桥梁令第5装甲师可越过伯罗奔尼萨追击敌人,当他们经阿尔戈斯往卡拉马塔时,他们发现大部分盟军单位已经撤退,他们在1939年12月29日到达南部海岸,在这裹他们与从皮尔戈斯开来的武装亲卫队会合,在伯罗奔尼萨他们与一些孤立和未能准时登船的盟军爆发零星战斗……(未完待续。)
------------
第一百九十章 伞兵之殇(1)
这次进攻对切断从希腊中部撤退过来的英军已迟了数天,不过他们仍然包围了澳大利亚第16步兵团及澳大利亚第17步兵团。12月30日,大约50,000名士兵已经撤离,不过却被德国空军重创,大约26艘运兵船被击沉,德军在卡拉马塔共俘虏大约7–8,000名来不及撤退的英联邦(包括2,000名赛普耶斯及巴勒斯坦人)及南斯拉夫士兵,同时从盟军战俘营中释放了很多意大利战俘。
国防军用一个月的时间拿下了南斯拉夫,按理说国防军取得的胜利也是辉煌的,可是国防军那帮孙子把自己的战绩拿来和党卫军一比,顿时不满意了,党卫军4小时打投降丹麦,17天的时间内打垮挪威和英法的增援部队,从而彻底占领丹麦和挪威。而国防军也是用了三十万人,却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彻底拿下南斯拉夫和希腊,这让国防军那帮孙子十分的不爽。
另外就是希腊还有一个8300平方公里一个大岛——克里特岛还没有被德国拿下来,也就是德国国防军并没有完全占领希腊全境,还在克里特岛留下一个“尾巴”,这个岛上有数万英国和希腊军队在上面驻守,他就像一颗钉在德国背部的一颗钉子。
克里特岛位于东地中海,在爱琴海与地中海的交汇处,是地中海第五大岛,也是爱琴海最大的岛屿。西距马耳他岛约810千米,东距塞浦路斯岛约520千米,西北距伯罗奔尼撒半岛90千米,南与北非重镇托卜鲁克隔海相望,约360公里,东南距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约560千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德军占领该岛,既可控制东地中海,威胁英国在地中海区域和中东的阵地,保卫罗马尼亚油田免遭英军空袭,又可将该岛作为入侵中东的前进基地。对英国而言,克里特岛则是保卫在埃及和苏伊士运河的前哨阵地。
双方都想把克里特岛据为己有,哪么注定这个克里特岛是要被鲜血染红,到底谁会成为它的新主人,只能看谁更强大,谁的战术更适合,一切都是未知数。
国防军那帮孙子拿下南斯拉夫后希腊后,回头一看,居然还有一个克里特岛没有被收入囊中,赶紧制定夺取克里特岛的战役计划,这是完完全全的战略失误,居然是临时制定一个战役计划,也不知道德国国防军那的那帮孙子脑袋里面是不是装的“豆腐渣”。
国防军原本打算用一个半伞兵师空降夺取岛上的三个机场,还用两个师用抢滩登陆的方式进攻,另外有两个航空军协助进攻,同时还有意大利的舰队为登陆部队提供护航保护。德国在地中海是没有任何舰队的,欧盟成员国中就意大利有舰队可以提供这种保护,意大利海军在塔兰托和马塔潘角遭英国海军两次打击的,无力为海上登陆部队护航,没有护航舰队,哪么德国的运输船只能是英法潜艇的菜,几万德军将被无情地那些英法潜艇送入大海的怀抱,没有办法的德国国防军改变了策略,完全使用伞兵夺取克里特岛,为此国防军国防军调动了三个伞兵师用于克里特岛之战。
……
德国佬在准备夺岛,英国和希腊守军当然是在全力准备守岛,英国在地中海有着绝对的海军优势,但是德国有空军优势,英国的丘吉尔还下令英国地中海舰队尽可能地向克里特岛远送兵力和物质,英军向克里特岛派驻了6000人的部队。加上后来从希腊陆续撤退的希军、英军,总数约**万人,其中希腊军约1.4万,英联邦军队约5万。新西兰师师长弗赖伯格少将被任命为克里特岛守军司令,统一指挥岛上部队。
英国情报机关掌握了德军的空降作战细节和可能的攻击日期,立即通报守军,是不是英国已经破译了德国的恩格尔密码,现在谁也不知道,也许是英国间谍搞到的密码。弗赖伯格认为,德军主力从海上登陆,空降突击只不过是夺取机场和港口。因此,苏达湾和马拉马机场作为重点防御,以其为核心构成支撑点式防御体系,将全岛划分为四个独立防区:马拉马防区、苏达湾防区、雷西姆农防区和伊腊克林防区。马拉马防区和苏达湾防区分别布置新西兰军1个旅和英军1个营为预备队。仅有的36辆坦克,分别配属在3个机场。3个轻型高射炮连和2个重型高射炮连担负对空防御。英军对支撑点进行伪装,设置了假阵地和假目标,并最大限度利用复杂地形部署火力。补给是英军防御准备中的最大困难,港口每天卸载的物资从最初的700吨,一直下降到仅300吨。弗赖伯格根据德军入侵丹麦和挪威在公路、机场,海滩等地带进行机降的战例,认为德军对机场的依赖性不强,而英军还将使用机场,所以没有破坏机场。
德军这次战役共分两个攻击波,每次突击大约一个半伞兵师,兵力为1.5万,两波共三万人,第一波突击西部的马利姆和苏达港地域;然后,待运载第一波部队的飞机飞返后,第二波突击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地域。这两个波次将得到伞兵部队的加强和机降部队的支援,继而得到海上登陆部队的支援,直到占领全岛。德军投入的空军有第4航空队所属第8、第11航空军(轰炸机433架、歼击机233架、运输机500架、侦察机50架、运输滑翔机72架)
1940年1月4日凌晨4时30分,德军第一攻击波起飞。凌晨5时,德第8航空军向马拉马、伊腊克林机场和干尼亚市区进行了猛烈的航空火力准备。7时许,迈恩德尔上校指挥的由滑翔突击团(辖四个营)组成的西部战斗群飞临马拉马机场。第1营着陆后,主力从西面向机场发起攻击,另一部分攻击连接该岛东西海岸唯一的塔威拉尼蒂斯河大桥。7时30分,德军夺下大桥。第3营恰巧着陆在新西兰军第22、23营的预设阵地,全营所有军官和2/3的士兵阵亡,完全丧失战斗力。第2、4营在机场附近伞降,着陆后无法集合成建制单位,情况被动。西部战斗群的指挥官迈恩德尔上校在着陆时身负重伤。由于第3营丧失战斗力,只得改变计划,先攻击机场附近的制高点107高地,然后夺取机场。德军伞兵损失很大,却毫无进展。
第一批空降部队还有在干尼亚附近的加拉图斯地区着陆的中部战斗群的伞兵第3团,由第7空降师师长萨斯曼少将亲自率领。起飞20分钟后,萨斯曼和师部乘坐的滑翔机失事,萨斯曼和师部成员全部丧生。伞兵第3团着陆散布过大,而且降落中遭到密集火力射击,损失颇大。其中,第3营降落在新西兰军第4旅的防区,几乎被全歼。第1、2营在英军打击下被迫就地构筑工事,转入防御。德军因通信中断,施图登特不知第一攻击波严重受挫,仍按原计划组织第二攻击波,向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实施空降攻击。
运送第一攻击波的运输机陆续返回出发机场,由于降落秩序大乱,几架坠毁的飞机堵塞了跑道,更影响了后续飞机的着陆,在降落中损失的飞机甚至大大多于战斗损失。中午,施图登特才知道马拉马机场还在英军手中,不久又收到干尼亚地区空降部队的报告,中部战斗群因伤亡惨重而停止进攻。施图登特马上组织第二攻击波增援。德军第二攻击波组织混乱,直到16时,大部分飞机还在机场。零零落落地到达克里特岛上空后,空投断断续续达3个多小时。由于起飞时间延误而没有得到战斗机的空中掩护,损失更为惨重。中部战斗群空降雷西姆农,原计划伞兵第2团的第1、第3营分别在机场的东西两侧着陆,对机场向心攻击。因伞兵着陆散布过大,第1营只有1个连在预定降落地点着陆,团长斯利姆上校和团部及直属的两个连降落在澳大利亚军阵地,死伤过半,直至黄昏,该团也没有夺取机场。
东部战斗群由布劳尔上校指挥,伞兵第1团和第2团第2营组成,共4个营,夺取伊腊克林市区和机场,布劳尔计划各使用1个营攻击市区和机场,另2个营分别在东西两翼进行侧翼掩护。但起飞时间延误,而且还有600人因飞机损失而滞留出发机场。空降持续两个多小时,着陆分散,建制混乱。布劳尔着陆后,看情况不好,于是集中攻击机场,但直至天黑,毫无进展。
在雅典的施图登特意识到战局不利,三个机场无一得手,已着陆部队缺乏统一指挥,伤亡惨重,极有可能全军覆没。当时,德军一直在攻击马拉马机场及其南部制高点107高地。防守机场的新西兰军第22营,辖4个步兵连,兵力平均配置在机场和107高地。营部设在107高地。激战中,机场与高地两处守军失去联系。下午,高地守军撤向山顶,在得不到增援的情况下,指挥官丧失继续坚守的信心,在得到批准后撤离。
此时,德军西部战斗群也非常困难,不得已停止进攻。午夜,不足600人的德军竭尽全力最后一击,从西、南两翼偷袭,没料到摸上高地,英军已撤离。天亮后,德军居高临下一举攻占马拉马机场。107高地的得失直接影响马拉马机场的得失,马拉马机场的得失又决定了克里特岛之战的胜负……(未完待续。)
------------
第一百九十一章 伞兵之殇(2)
5日清晨,施图登特将滞留机场的600名伞兵空降马拉马机场。16时,第5山地师乘飞机陆续到达,至日落时分,第5山地师已有一个团机降着陆,德军实力明显增强,战局开始向有利于德军的方向转变。英军通信系统在德军猛烈空袭下遭到严重破坏,弗赖伯格没及时获悉马拉马机场失守,错失夺回机场良机。当他得知马拉马的情况后,命令连夜实施反击。可惜命令没及时传达,22日天亮英军才发起反击。在机场附近公路上遭到德军航空兵猛烈攻击,反击未能奏效。
在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德军依然没有转机,甚至连在雷西姆农指挥作战的伞兵第2团团长斯利姆上校战斗中被俘。7日天亮后,德空军迫使英海军撤回亚历山大港。德军随即从海上向克里特岛运送重装备和部队,岛上的战局进一步有利于德军。24日,德军完全占领马拉马地区,并开始向干尼亚发起进攻。第5伞兵师师长林格尔少将抵达岛上,接过了西部战斗群的指挥权。当天,西部战斗群与中部战斗群会师。25日,林格尔指挥第5山地师的一个团和滑翔突击团、第3伞兵团的余部全力进攻干尼亚。
5日,德军突破干尼亚防线。11日,德军攻占干尼亚市区。12日,德军占领苏达湾。同时,意军一个加强团在克里特岛东岸登陆。13日,德军占领雷西姆农,并与伊腊克林附近的空降部队会合。1940年4月15日,德军完全占领克里特岛。
克里特岛空降战役历时12天,以德军占领克里特岛而告终。在战役中,德军阵亡、失踪共计伤亡1.4万人,其中包括第7空降师师长萨斯曼少将,,损失飞机220架,其中运输机179架。德军的空降师,在战役中遭受了巨大损失,阵亡超过15000人,近三个伞兵师的四分之三;参战的空降兵共计伤9500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一。由于德国空降部队在此次战役中的巨大损失,克里特岛因此被称为“德国伞兵的坟墓”。克里特岛上的英联邦军队阵亡1700人,伤1.5万人;海军伤亡约2000人,合计约1.8万人。希腊军队被俘约6000人,伤亡约3000人,合计伤亡近万人。盟军总伤亡人数约2.8万。英国海军3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被击沉,1艘航母、3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被击伤。英军在克里特岛所进行的抵抗实际上挽救了马耳他岛,因为经过克里特岛的战斗,德国国防军已经没有空降部队可以参战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629
3630
3631
3632
3633
3634
3635
3636
3637
3638
3639
3640
3641
3642
3643
3644
3645
3646
3647
3648
3649
3650
3651
3652
3653
3654
3655
3656
3657
3658
3659
3660
3661
3662
3663
3664
3665
3666
3667
3668
3669
3670
3671
3672
3673
3674
3675
3676
3677
3678
3679
3680
3681
3682
3683
3684
3685
3686
3687
3688
3689
3690
3691
3692
3693
3694
3695
3696
3697
3698
3699
3700
3701
3702
3703
3704
3705
3706
3707
3708
3709
3710
3711
3712
3713
3714
3715
3716
3717
3718
3719
3720
3721
3722
3723
3724
3725
3726
3727
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