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虽然跳过张俊直接下的令,这是最让张俊不爽的地方,但希特勒的想法是好的,想把法国的舰队接收过来,而英国也是为了阻止德国获得法国舰队,也就立即对自己的盟友下黑手,本来就战败投降的法国,在遭遇盟友的背叛,如此情况下就连上帝也无法拯救他,法国海军的覆灭也就是常理之中的事情了。

    ……

    希特勒虽然没有搞到法国的舰队,德国的海军也就潜艇厉害点,所以德国海军根本不是英国海军的对手,但是国防军那帮龟孙子还是向希特勒提出了一个战略计划“海狮计划”。

    但是“海狮计划”能现在立即执行吗?

    绝对不能现在就执行“海狮计划”,当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德国空军能用于战争的飞机也就五千多架,光是英国就有三千架飞机,因为法国战役损失了一些,也有两千多架,同时英国还有美国运来的飞机,还有他本国生产的飞机,如此庞大的空中力量在加上英国海军。

    难道德国又要和历史上一样,去和英美苏三国拼消耗,德国绝对没有那个资格的,历史上的一些历史点评家也是这样说的。

    希特勒执着于对英伦的登陆作战就必须实施海狮计划,而海狮计划实施的前提是消灭英国皇家空军,而德国空军根本没有办法彻底干净地消灭英国空军,英国有美国这个头号帝国主义国家在背后支持,需要多少飞机美国佬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支援给英国的,历史不行,现在也是不行。

    登陆战最危险的时期不是初期登陆,而是登陆成功后不能孤立战场、快速补给,获得纵深突破能力。如果不能获得补给,初期胜利后,必将为补给能力更强的对手全歼。二战后期的诺曼底登陆战就完整诠释了这种战略。由于此时德国空军没有消耗完英国空军,而德国海军的运输船队规模太小,一次投送兵力不足,更缺乏再次补给能力,陆军重型装备无法大量同步登陆。空战后期,英国空军大规模袭击英吉利海峡沿岸港口和运输船只,逼得德国海军不得不疏散本已很少的运输舰船。这种情况下,登陆英国纵然初期成功,但无法坚守和扩大登陆场,属于战术行动,必败无疑。

    德军登陆后,英国的本土舰队已经反应过来了,只需要2天就可以集结主力部队,其可以很轻松的切断英吉利海峡德军的补给线。而德国海军的几艘袖珍战列舰根本就不是对手,估计是马上撤退,很难交战。而且英国本土空军可以很好的掩护海军,同时再布下大量水雷锁死登陆部队的给养。海军截断补给路线后分出一部分炮击德军登陆场。其他部队巩固防线,加紧封锁英吉利海峡。

    登陆的德军基本根本无法有效得到空军的支援,而已方火力相对不会太强。也无法大量携带重型火炮。所以对英军城市和防线的攻坚程度就会薄弱很多。同样,当时的坦克也基本上不会登陆太多。按一个师几百辆来算,一天消耗的物资就得按几百吨来计算。德军将领不会不考虑补给问题的。也无法强力攻坚和快速出击,德军势必陷入和英国守军胶着的态势。这对德军将领来说简直是恶梦一样。

    朋友们看到德军的陆军多强,战术多么犀利,军队多么勇猛。可是战争中成败的因素太多。可以这么说,如果英国本土舰队存在一天,希特勒选择去登陆英国本土就是错误的。既是不敢也是不能!无论派多少部队去,无论登陆成功与否,最后都是失败。并且是全军覆没。而登陆失败后,德军必将损失大量精锐部队。国内民众对战争的支持率、部队的士气等等都对德国是一个很严重的考验。

    所以大家不要为当年希特勒为什么没有全力登陆英国而感到不可思议或者可惜。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就算是你穿越回了那个年代成为希特勒。在英国本土舰队覆没之前,也会下达同样命令!张俊当然会在“海狮计划”没有执行前就终止它,而不是和历史上,等德国空军在“海狮计划”损失惨重才去终止它,当然张俊打算直接面见希特勒,张俊现在也感觉到自己与希特勒一些观点的冲突,虽然现在没有事情,但是张俊已经为自己的将来做好打算。

    没有战区制空权和制海权就强行登陆会造成怎样的结果我想当年纳粹的高级将领非常清楚.诺曼底登陆时盟军有着11比2的绝对优势兵力,并牢牢掌控了制空权和制海权,而且采取了相当严格的保密措施才最终取得胜利,即便如此尚且有11.8万盟军士兵战死疆场.何况当时德军的“飞鹰”计划没能完成,其海军实力又远在英国之下。

    因此,假如希特勒执意对英伦登陆作战只会招致失败。

    另外德国不能登陆英国本土,如果登陆英国本土,哪么现在只是送武器给英国和苏联的美国,就会立即跳出来,出兵攻击德国,如果这样,德国就是和历史上一样,一国之力挑战整个世界绝大部分武装力量,自己找死,张俊也拯救不了,张俊就是现在想跳下希特勒的战车都不可能,还是自己洗干净脖子,准备上纽伦堡的绞刑架吧。

    ……

    1940年7月22日,在法国小镇贡比涅,法、德两国签署停战协定。希特勒决定不在镇上著名的城堡举行签字仪式。仪式是在一节火车车厢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就是在这节车厢内,德国向协约国投降,希特勒认为德国曾在此蒙受了巨大的屈辱,也必须让法国人尝到这个滋味。

    张俊也是本来想劝告希特勒,不要在在使用那节记载着德法两国仇恨和屈辱的车厢来让法国签字投降,可是张俊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和希特勒纠缠,因为张俊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找签字后的希特勒谈心,让希特勒终止“海狮计划”。

    德国的条款比历史上可好多了,主要是张俊在波兰和乌克兰等前敌对国家实行的,成功的民族宽松政策,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才让希特勒没有生出军事占领法国的心思。

    德法条约的主要内容就是法国自愿加入欧盟,加入到反抗英美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正义行列,以德国为首的欧盟是正义国家行列吗?

    法国新总理菲利浦-贝当元帅接受了这些条款。没有法国人指责说这些条款太刻苛。

    贝当任新政府总理不到一周。保罗-雷诺因拒绝与希特勒签定停战协定而辞职之后,由贝当组成了新的内阁。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他雄辩的讲演中,呼吁法国坚持抗击希特勒的战斗。但贝当对此毫不理会。

    丘吉尔在对议会发表的演讲中说:“如果我们勇敢地抵御希特勒,整个欧洲就会解放,全世界便可走上阳光灿烂的广阔原野。但是如果我们失败了,整个世界包括美国在内,包括我们所熟悉所关切的各国,将陷入一个新黑暗时代的深渊。”

    丘吉尔意识到他的讲演不能阻止德国人的侵略。因为他也承认,法国战役已经结束,英国战役即将开始,西方文明的存亡在此一战。

    英德双方都宣称自己的正义的一方,是文明的捍卫者,和平的缔造者,而英国此时是世界上最大的殖**义国家,而德国为了自己民族的生存空间,把战火烧遍了欧洲的每一个角落,他们是正义的吗?

    ……

    张俊在法国小镇贡比涅的一家旅馆内,见到了希特勒:

    “嗨!希特勒。”

    “我的小萝卜头,你打的不错,非常的漂亮,我就知道你不会让我失望,你来找我有什么是吗?”

    “当然我的元首,我想,我想……”

    “说吧,你这次为德国取得了如此巨大的荣誉,我应该奖赏你,所以我决定晋升你为党卫军元帅军衔。”

    希特勒这次可是大方了,当然国防军那边因为法国战役而晋升军衔的也会更多,比如古德里安也将晋升为元帅军衔,只要德国的军官能打胜仗,希特勒都不会在军衔上吝啬的,历史上也是这样。

    张俊想不到希特勒突然抛给自己一个桃子,并且这个桃子还比较大,但是张俊还是必须说出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希望希特勒停止执行“海狮计划”。此时的德国的的确确没有办法和这几个国家同时开战,德国只能全力对付一个,同时积蓄力量,等待与英美两国进行战略决战,但前提就是必须一棒子把苏联的斯大林给敲死,让德国可以获得苏联无尽的资源,这个是德国取胜的唯一条件和希望。

    “嗨!希特勒,感谢伟大元首的栽培之恩,职部将永远忠于神圣的德国,忠于伟大的元首,今天我想给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元首提一个建议,那就是立即停止海狮计划,让我们腾出手来,一举解决苏联,然后利用苏联无尽的资源和人力,财力在回头与英美两国进行战略决战。”

    ……(未完待续。)
------------

第两百八十章 苏联前线

    希特勒听张俊这样说,刚才还阳光灿烂的脸瞬间阴暗下来,张俊心里同样是忐忑不安,也不知道希特勒会做怎样的决定。

    希特勒沉默不语,慢慢地坐到椅子上面,开始思考,而张俊也是小心翼翼地矗立在房间中央,张俊感觉到时间犹如一个世界哪么漫长。

    “我的小萝卜头,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是国防军坚决要打,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就是从法国战役来看,英法联军也就是豆腐渣一样的军队,根本不可能是咱们德**队的对手,所以咱们的海狮计划还是会执行。”

    张俊没有办法了,自己亲自出面劝说希特勒,都没能改变希特勒的意见,看来这个海狮计划是必须执行的了,此时苏联境内的“莫斯科战役”也在几天前打响,因为希特勒抽调了大量的空军参加法国战役,使得苏联前线的飞机就两千多架去了,而苏联的飞机数量已经超越德国,虽然苏联现在的先进飞机数量还是比较少,美国主要援助英法了。

    但是英美苏三国的武器生产能力是德国的五倍,比如一架德国飞机揍下五架英美苏三国的飞机,然后他也被击落,这样的一比五的战绩,也只能算是消耗战,德国拿什么去消耗,德国绝对没有那个资源和财力,何况是两线用兵。

    张俊无法继续劝说希特勒,随机对希特勒提出了辞呈:

    “伟大的元首,我保留我的意见,我认为此时咱们是绝对不能执行海狮计划的,如果元首一定要坚持执行,我只能选择辞职,我请求元首批准我辞去西线总司令的职务,然后带着党卫军去支援苏联前线,因为现在法国境内就有两百万的国防军,完全用不着党卫军的部队了,请元首批准我的请求,我们苏联前线的党卫军因为兵力不足,现在正在陷入苦战,就连意大利党卫军也在苏联的重重包围之下拼命坚持,我知道他们已经快到了最后的时刻了。”

    希特勒略微考虑了一下,就同意了张俊的请求,当天下午张俊就开始组织大量的火车运送自己的党卫军部队,欧洲发达的铁路系统,在运送兵力方面的的确确很方便,当然党卫军的空军部队是带不走的,被希特勒留了下来,参加“海狮计划”。直升机部队被张俊带走了,反正国防军那帮孙子也不知道这种利器的使用方法,留给他们只能是浪费。

    统帅部总参谋长被任命为西线总司令,凯瑟琳还是空军总指挥,其余的人事变动不大,张俊在法国战役期间,任命的那些指挥官大多都是国防军的人,所以也没有必要更换。张俊根本就不留恋权力,这让本来就十分不喜欢张俊的那些国防军**,也不得不佩服张俊的品格。

    ……

    百万大军的运输,这个任务可是非常的重,实在忙不过来的张俊理所当然地想到了德国“三**客之一”――党卫军总领袖,希姆莱元帅,张俊现在也是元帅军衔,但张俊只管打仗的武装党卫军,绝对不会去插手希姆莱的地方党卫军的一些事务,里面的猫腻也肯定有的,但张俊只会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哪管别人瓦上霜。

    张俊请希姆莱当然是为了运输的事情,所有火车全部被希姆莱下令征用,全部用来运输党卫军士兵和武器装备奔赴苏联前线。本来需要半个月运输的,结果希姆莱一出马,只用了十天的时间,张俊就抵达了斯大林格勒前线,提前了五天的时间。同时张俊还携带了大量的rpg火箭筒,现在每个已经出了88.9毫米的“巴祖卡”,所以张俊也没有必要隐瞒了,当然国防军的那部分张俊也是不会克扣的。

    现在的时间已经是7月28日,距离苏联的严寒天气十月份,只有整整的四十多天了,当然张俊准备的防寒的物资也是够的,但是德国的机械化部队要在苏联的冰天雪地下作战,的确很难,苏联的严寒差不多要让德国的进攻能力减少七成以上。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088 8089 8090 8091 8092 8093 8094 8095 8096 8097 8098 8099 8100 8101 8102 8103 8104 8105 8106 8107 8108 8109 8110 8111 8112 8113 8114 8115 8116 8117 8118 8119 8120 8121 8122 8123 8124 8125 8126 8127 8128 8129 8130 8131 8132 8133 8134 8135 8136 8137 8138 8139 8140 8141 8142 8143 8144 8145 8146 8147 8148 8149 8150 8151 8152 8153 8154 8155 8156 8157 8158 8159 8160 8161 8162 8163 8164 8165 8166 8167 8168 8169 8170 8171 8172 8173 8174 8175 8176 8177 8178 8179 8180 8181 8182 8183 8184 8185 8186 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