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消息的那一刻,他就忍不住想要动手教训鸿坤他们。不过因为陈立青的计划,他暂时没有动手。接下来,他们俘虏鸿坤后,陈立军满以为真能够抓到背后凶手。可谁想到就来了一个‘战友’‘同志’随便一忽悠,他那扬起的拳头就无力落下。
反应过来被战友,同志欺骗了,他哪儿还能忍得住。
陈立青有些无奈大哥冲动的姓子,他知道陈立军生气什么,可是他在刚刚有了计划,于是他一边阻止陈立军,一边道:“大哥,就算是你现在把他找回来,鸿坤我们放走了,我们还有什么底牌。”
“放心,大哥,这件事不会这么算了,我已经有了计划,肯定会把这件事做好,并且接下来陈南生他们还要主动上门来找我们道歉。”
“恩?什么,你有计划?”陈立军一听,果然停止激动。
几个月相处下来,他已经知道陈立青的脑袋瓜比他灵光,听到陈立青有计划,他总算是冷静。
张显谟和陈立群也好奇的看过来。
“是的,我有计划,我的计划是这样的!”陈立青不掩饰,直接把刚刚想计划说了出来。
------------
第七十七章 挖墙脚
贵阳小十字白沙巷,张百麟家。
“老师,你真的要给我们捐三千元?”
客厅里,张百麟看着这许久不见的老师张显谟,神情有些激动。
因为此时的张显谟,他曾经的老师,自治学社的第一任会长刚刚带来了一个令他振奋的消息。
张显谟居然要给他们捐献三千元,给他们填补国民捐款任务的缺额!
瞧着眼前的老师,曾经的战友,张百麟激动后,一连握住张显谟的手:“谢谢老师!谢谢老师!有你的这一笔钱,我们自治学社将会力压任可澄那群人,这下我们自治学社的声势肯定会比以往要更大!”
“我们肯定能够鼓舞更多同志加入我们!”
张百麟其实是一个很有斗志的书生,自治学社发展到至今已经有十几个县快要一万多会员。有如此成就,离不开他那令人信服的口才和感染人的革命精神。在他的感染之下,贵州好多有志之士前来投奔,而他也没有让这些投奔的青年失望,一番口才和感染人的纯洁精神,使人心服口服,甘愿为改革出钱出命!
“石麒,不要激动。”看着这个学生的表情,张显谟又莫名的受到感染,不过想着陈立青出门时候的交代,他压下了心头的激动,说道:“这三千块我能够给,不过,他却不是我出的,他是我身边这位,陈氏火锅老板,陈立群,陈兄弟他要出钱的。”
陈立群在一旁点头,其实他好奇的眼神却一直没有离开过张百麟。这位和他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居然能够有这么大的能力,发展并管理那么大的社团,相比之下,陈立群反而有些惭愧。
“哦,陈氏火锅,就是最近几个月在贵阳很活的5毛钱一人的陈氏火锅吗?”坐在一旁的一个稍微年长的男子听到张显谟如此说,便好奇的看陈立群。
“见丑了,小小东西,上不得台面。”在这样一群人面前,陈立群不敢太过自信,连忙谦虚。
客厅当中虽然就只有他们四人,可通过刚刚介绍,他知道在场的人只有他学历最低。眼前刚刚发话的这位叫周培艺,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前几年在贵阳兴盛一时,传遍新思想爱国情艹的《黔报》就是眼前这男子一手创办,并且他还担任主编。
此时的周培艺仕途也正处于上升期,正担任贵州警务公所行政科科长,仕途正光明,算是巡抚沈瑜庆眼前的小红人了。陈立群自然不敢太过骄傲。
可周培艺并不是那种保守之人,相反,在他三年前还在贵州路矿公司工作过,对贵州乃至清国的工业有深刻认识。然后正是因为他深知好多人不太重视的工业,才在有心人的鼓励之下,创办《黔报》宣传思想。
因为只有打开人的思想了,才会有人认识到工业对贵州,对清国的重要姓,才有人去学习工业。
他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去做的,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创办报纸后他的命运便发生了改变。当然这些陈立群不太清楚,而此时的周培艺听到了陈立群这妄自菲薄的话,立即吃惊了。
“陈掌柜,你开玩笑吧,你们的火锅店如果是小东西的话,那我们贵州就没有其他东西能和这小东西相比了。”
“仅仅以五角钱任吃这一个主意,我就相信,我们中国没有谁比陈掌柜想的更远了。”周培艺佩服道:“五毛钱随便吃,你知不知道,光是在集市上去买一斤猪肉都需要两毛钱,你才收五毛钱就随便大家吃。这,我只有佩服了。”
周培艺对陈氏火锅的模式,赞不绝口。
“哦,这位陈掌柜就是陈氏火锅的老板?”张百麟听得周培艺这么一说,顿时好奇的看陈立群。
陈氏火锅,现在基本上有百分之五十的贵阳人吃过了,张百麟他们这一群人当然也吃过。当时他们一群进步青年份子还在感叹老板的慷慨和这生意怎么赚钱。谁想到今天就见到真人老板了。
“恩,我正是。”面对张百麟,陈立群保持足够的礼貌。
“陈掌柜想不到也是爱国之人,石麒在这里替我们国家谢谢陈掌柜的慷慨解囊了!”张百麟立即谢道:“有了陈掌柜您这一笔钱,你不知道对我们的意义有多大,对我们国家的意义有多大!”
“石麒在这里拜谢陈掌柜了!”说着,张百麟竟然郑重的站起来,竟然就要感谢起来。正是吃过陈氏火锅,张百麟才更加清楚的知道陈氏火锅的火爆,刚刚三千块他还有些担心陈立群拿不出来,可陈氏火锅这四个字出来,他就知道,他这笔捐款到手了!
陈立群立即慌了:“不是,百麟兄,先不要……”
他捐款是真,可他还有条件啊!他连忙看向张显谟。
张显谟也连忙过来:“石麒,先不要忙感谢,陈掌柜愿意捐款,其实也是有些条件的。”
“有条件?”
张百麟和周培艺看陈立群的眼光立即就变了,商人逐利,刚刚对陈立群有些好感,难不成陈立群捐款一点钱也想要获利不成?
“是的,有些条件。”陈立群不太好意思看着两人的变化,而张显谟就没有不好意思了。
他点头后,见两人有些态度有些变化,就解释:“不过石麒和素园你们两人也不用担心立群,他这些条件并不苛刻。”
周培艺和张百麟继续看着张显谟。
“是这样的,立群兄其实也是一个爱国之人,他也在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张显谟道:“不过立群兄振兴中华并不是像是石麒和素园你们这样,立群他觉得实业才能救中国,所以,他最近在平越开办了一所学校,名字叫平越农业小学,旨在教授大学新式农业技术,提高我们粮食的产量。”
“在上海,我们中国人被曰本人称之为东亚病夫,可是,我们为什么会被人叫东亚病夫?”张显谟自问自答道:“那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中国人吃都吃不饱,哪儿有其他力气来长身体。”
“而那些欧洲人,曰本人,他们不用担心饿肚子,欧洲人他们每天都还要喝牛奶,必吃牛肉。就是因为他们吃的那么好,身体比我们中国人强健了,他们才会比我们强大。”张显谟看着陈立群。
“而立群他就是这样想,他想尽他的努力,让我们国家的种植技术提高,让人人有牛奶喝,人人餐餐有肉吃。这样下去,我们中国人才真的强壮起来,再也不用担心会被叫东亚病夫。”
一番简短的话,张显谟把陈立群塑造成了一个农业曲线救国的商人。
这一番解释,让张百麟和周培艺两人眼中的那一抹不喜,迅速转变了。
特别是周培艺,他一下子激动道:“真的吗?立群兄,你居然也是这么想的?”他也曾想过工业救国,可是身边太多人愚昧了,让他不得不先办报纸来开启他们的思想。而现在,站在他面前的陈立群就是这样一个实业救国之人,周培艺怎么不激动。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108
7109
7110
7111
7112
7113
7114
7115
7116
7117
7118
7119
7120
7121
7122
7123
7124
7125
7126
7127
7128
7129
7130
7131
7132
7133
7134
7135
7136
7137
7138
7139
7140
7141
7142
7143
7144
7145
7146
7147
7148
7149
7150
7151
7152
7153
7154
7155
7156
7157
7158
7159
7160
7161
7162
7163
7164
7165
7166
7167
7168
7169
7170
7171
7172
7173
7174
7175
7176
7177
7178
7179
7180
7181
7182
7183
7184
7185
7186
7187
7188
7189
7190
7191
7192
7193
7194
7195
7196
7197
7198
7199
7200
7201
7202
7203
7204
7205
7206
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