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虽然没有伤及舰艏弹药库,但直接将整个舰艏切断,还诱爆了鱼雷舱,等到爆炸结束后,北达科他号已经像被切断了鼻子的小丑,数以千吨计海水瞬间就从伤口涌入,淹没了整个前甲板区,舰体后方都微微翘起,虽然它后面的3座双联305毫米舰炮还在炮击,但已经还毫无杀伤力。
由于三天前新关岛级首次表演是在夜晚,所以大家都对406毫米超级舰炮的威力没太大感觉,但这枚烈曰下的炮弹,却真正让人看到了它暴虐的威力。
如果说北达科他号仅仅是被炸断了舰艏还不算什么的话,那么海王星号面对的西蒙号,就无疑是一个可怕的暴君。
1点15分,这艘以新华西蒙省命名的战列舰,打出了第10轮齐射,此时距离已经拉近到了17000米,而且海王星号根本无心作战正在转舵拼命准备离开。
2枚一吨重的穿甲弹,葬送了这艘生于财政赤字,成为了独苗的战列舰。
第一枚穿甲弹击中了舰艉,从倾斜布置的203毫米水线主装甲带穿过,然后一路破坏并在进入了燃料舱爆炸,虽然战舰内所剩的重油已经不多,但却因为油舱弥漫这大量易挥发的油气,等到穿甲弹爆开后,顿时引发了大火,整个舰体后部都仿佛笼罩在了浓烟中。
第二枚则是真正致命的,这枚穿甲弹击中了舰体舯部的第二座烟囱,由于海王星设计独特,舰艏只有一座炮塔,舯部和艉部却各自有两座,所以这枚炮弹传入了烟囱后,不仅破坏了两个锅炉舱,使得海王星号下降到了8节,还因为解构破坏严重,又燃起了火苗,所以海王星号舰长不得不在下令注水舰艉两座炮塔抑爆后,又痛苦的下令注水中间两个弹药库。
5座炮塔一下子没了4座,海王星号已经基本废掉了,但西蒙号还没有罢手,或者应该说是无所事事下枪炮官故意为之,因为看到海王星号重伤减速后,西蒙号已经转舵去追乔治王子号战列舰了,可问题是追击路线恰好要绕过海王星号,于是在见到这艘19680吨的战列舰还没有沉没后,枪炮长再次对着它打出了7轮齐射。
后来证明,海这7轮齐射由于距离不断接近,所以一共命中了11枚,这种伤害别说海王星号了,就算是关岛级也承受不起,所以等到西蒙号终于绕开它,看到了逃跑中的乔治王子号时,这艘战列舰已经快让人认不出来了,不仅整个上层建筑都被削平,而且从头到尾都烧了起来。
令人诧异的是,这艘战列舰后来就这么在海上烧了一天一夜,最后甚至还被新华驱逐舰给拖回了努美阿,事后得知,英国舰长及时向五个弹药库注水,并且关闭了所有密封舱的举动,才创造了这个奇迹。
这种战场奇迹不存在复制姓,最起码乔治王子号享受不到了,在海王星号被虐杀后不到15分钟,速度只有16节的乔治王子号被西蒙号追近到了19000米。
其实威严级战列舰对新华海军来说是很有感情的,因为李默起家的第一代北极星级战列舰就是以它为模板,虽然威严级比北极星晚下水,但两种战列舰其实同出一脉,除了鱼雷外其它基本类似,连外形都非常相像。
所以老炮手们在开火时,还真差点把乔治王子号当成了北极星,以至于连续三轮齐射都神情恍惚没打中,直到第四轮齐射才开张。
但也就是这次开张,将406毫米超级舰炮的咆哮推向了最**,虽然9枚穿甲弹只打中了1枚,但就是这1枚却彻底葬送了乔治王子号,因为它击中了弹药库。
别说406毫米了,就算新式305毫米舰炮老式的乔治王子号也防不住,加上老式战列舰上普遍没有使用隔舱和防火门设计,所以炮弹轻而易举就钻入了前弹药库。
从出发开始,乔治王子号前主炮就只是现在交手打了十轮,弹药库内还剩下180枚炮弹,而且发射药也混在了里面,所以剧烈的爆炸瞬间就将16800吨的乔治王子号从舰桥位置撕开断成了两截,并在2分钟内就沉入了海底,最后全舰610人只逃出了22人。
就在乔治王子号沉没的同时,姊妹舰汉尼拔号也已经打出了白旗,舰长在停止了抵抗后下达了弃沉船的命令,带领水兵们向靠近的中蒙号投降。
2点整,当12架来帮忙的龙牙抵达时,海面上已经看不到任何值得他们争抢的战列舰了,最后只能去争夺逃跑的巡洋舰。
而在相距不到50海里的另外两个战场上,同样展开了一场大屠杀,集中了9成龙牙,连部分大黄蜂战斗机都临时挂上炸弹来帮忙的疯狂进攻下,澳大利亚大舰队残余舰船根本无心抵抗。
由于所剩战列舰不多,几乎所有龙翼都希望打沉战列舰,最后柏勒洛丰号二号舰壮丽号甚至被连续7枚龙牙击中,即使450毫米鱼雷装药不过150公斤tnt,但这么多鱼雷还是让壮丽号当场沉没,而它所在编队的4艘威严级战列舰也遭受了疯狂进攻,其中2艘最后支撑不下去都挂起了白旗自沉。
这场海战中最大的收获是鲁莽号战列舰,作为柏勒洛丰级3号舰,当时它正带领被打散后的重新编队的2艘威严级战列舰,6艘巡洋舰,以及7艘用商船改装的辅助巡洋舰,在52架龙牙、12架大黄蜂、3艘长江级轻巡和2艘驱逐舰先后呼啸而至后,仅仅抵抗了半小时,舰长就下令在三王群岛50海里外的一处珊瑚礁浅去冲礁搁浅投降。
没人知道当时这位临时指挥官是怎么想的,根据他自己说,冲滩搁浅是为了拯救16艘军舰上的水兵,以免它们葬身大海,但问题是他几乎把这16艘军舰中的11艘,完好无损的送给了新华,尤其是其中鲁莽号战列舰,和4艘彩虹女神级巡洋舰以及悉尼号巡洋舰,根本没有受到任何损伤,最后他们都在夜晚涨潮后,被新华水兵牵引出了礁石区,并与十天后被带回了关岛,剩余的也在经过一番抢修后,大都被带回了新华当成废铁拆除了。
至于7艘轻伤的辅助巡洋舰也被带回,并在拆除了武器后卖给了新华国内船商,最后2艘甚至辗转到了战后的朝鲜,并一直被使用到了1955年才解体。
7月15曰,澳大利亚时间下午5点,第二特混舰队发回电报,全歼企图转移至新西兰的澳大利亚大舰队主力,在8天的缠斗中,共击沉/击毁和缴获战列舰16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8艘,母舰2艘,辅助巡洋舰和补给船9艘,包括克拉克斯顿和西摩尔在内的全部高级军官战死,舰队18565人,获救12988人,逃出3422人。
最后只有5艘巡洋舰/辅助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在两天后逃回了悉尼港,并在最后新华开始登陆后自沉于悉尼港内。
战后统计,第二特混舰队在这场海战中付出的代价简直是微乎其微,只有23架飞机被击落,其中7位飞行员死亡,1人失踪,其余都被救回,军舰更是无一损失。
当2天后澳大利亚大舰队残余军舰回到了悉尼时,紧随而来的新华第三特混舰队和第二特混舰队的3艘轻型母舰一起对悉尼实施了大轰炸,在连续五天的轰炸中,总计投下了超过650吨炸弹,其中包括致命的210吨燃烧弹,不仅半个悉尼都被付之一炬,也正式宣布澳大利亚成为了世界最大孤岛!
太平洋南大门,彻底对外界关闭。
(未完待续)
------------
六八五 关门(十二)
7月16曰,上午10点。
布列斯特要塞。
森严的要塞中央城堡内,长近20米的谈判桌两旁坐满了人,一边是以冯琪和德国外交大臣施特劳为首的同盟国代表团,而另一边是托洛茨基率领的俄国代表团。
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文件,两旁众人冷目以对,气氛凝重而压抑。
僵局,还是僵局!
虽然中德都作出了让步,但还是没能让托洛茨基满意,事实上无论两国做出多大让步,对他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他宁愿继续战争,也不想签署这份丧权辱国的合约。
因为根据这份合约,俄国将向德国割让包括整个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和包括布列斯特在内的三分之一白俄罗斯!
虽然比德国之前还要加上爱沙尼亚,和整个白俄罗斯领土已经减小很多,但依然要让俄国割让出100万平方公里土地,并且交出2800万人口和全国近4成的资源、铁路和重工业。
除了德国外,俄国还需要向奥匈帝国割让37万平方公里土地,奥斯曼帝国也将获得包括石油重镇巴库和巴统在内的半个阿塞拜疆区。
当然,这里面还少不了胃口最大的中国人,即使作出让步后的条件,也需要从亚马尔半岛开始,沿着鄂毕河南下,然后弯到秋明最后在并入巴尔喀什湖的东哈萨克地区,连接上新华目前的国境线,虽然没有要中亚一寸土地,但近四分之三的西西伯利亚已经没有了,整整220万平方公里土地要交给中国人!
如果不是俄国绝不同意中国人进入乌拉尔山,而德国也不同意以乌拉尔山划界,或许整个西西伯利亚和中亚都会被吞并或者间接吞并。
虽然西西伯利亚那一带没什么资源,天寒地冻人口稀少,和德国要求割让的精华不同,但那毕竟是俄国国土!
除了土地外,俄国还将在未来15年内赔偿总额高达45亿卢布的战争赔款,其中德国15亿,新华15亿,奥匈、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将各自拿到5亿。
作为外交政治家,托洛茨基很明白,如果签订了这份合约,就意味着俄国和世界的联系被隔断,除非协约国能获胜,要不然俄国未来将从世界主要国家,变成彻彻底底的欧洲二流国家。
虽然列宁和很多中央委员认为,俄国退出势必将引发世界各国的革命浪潮,未来会有很多国家和俄国走到一起,他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世界,但他还是很担忧。
“托洛茨基阁下,不知道您今天考虑好了没有,如果没有的话,我们不如散会喝喝咖啡,或者去找点乐子,而不是继续在这里干坐着。”见到托洛茨基脸色阴晴不定,冯琪端起茶,吹了口淡淡说道。
“是的,其实我更愿意让军队来说话,而不是在这里和您浪费口舌。”德国外交大臣施特劳同样趾高气昂,可心底有多虚其实他自己知道,西线德军已经精疲力竭,如果再不能将东线军队调过去,恐怕巴黎就危险了。
两大巨头开口后,奥匈、保加利亚代表纷纷表示不想再纠缠,甚至奥斯曼代表也做出了强硬表态,干脆利落的说奥斯曼愿意派大军继续沿着高加索深入,直至打到顿河。
托洛茨基冷笑以对,如果没有中国人帮助,靠奥斯曼的老爷兵能不能保住自己国土还难说呢,还想打到顿河?!
但当他扭头看到冯琪嘴角的微笑,却不敢有任何大意,据说霍尔木兹海峡这几天内就将通航,依托塞拉莱港,马斯喀特、索科特拉岛和上月被攻占的马尔代夫群岛,新华海军其实已经对英美印度大舰队实施了包围,他们被压缩在了很小范围内活动。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790
7791
7792
7793
7794
7795
7796
7797
7798
7799
7800
7801
7802
7803
7804
7805
7806
7807
7808
7809
7810
7811
7812
7813
7814
7815
7816
7817
7818
7819
7820
7821
7822
7823
7824
7825
7826
7827
7828
7829
7830
7831
7832
7833
7834
7835
7836
7837
7838
7839
7840
7841
7842
7843
7844
7845
7846
7847
7848
7849
7850
7851
7852
7853
7854
7855
7856
7857
7858
7859
7860
7861
7862
7863
7864
7865
7866
7867
7868
7869
7870
7871
7872
7873
7874
7875
7876
7877
7878
7879
7880
7881
7882
7883
7884
7885
7886
7887
7888
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