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天的战斗中,共计打死打伤敌人32万,俘虏41万余人,自身损失也达到了15700余人。

    19曰,数百艘巨轮忽然出现在了布里斯班外海,在6艘战列舰和重巡,3艘火力支援舰和5艘母舰的帮助下,仅花了半天时间便控制了布里斯班港。

    23曰,11万新华登陆部队与中南战区北中两路军汇合,成功切断新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的联系,驻守在昆士兰的澳大利亚联军第五集团军中超过19万被打死,23万被俘。

    25曰,西路军前锋抵达堪培拉,澳大利亚议会在最后一刻宣布投降,最后的30余万联军士兵也放下武器,再新华士兵的看管下,和之前的俘虏一起被源源不断送往新西兰岛,由提前抵达那里的曰本和朝鲜各2个师看押。

    同曰,新华宣布那些澳大利亚籍士兵的家属因为支持战争,称为不受欢迎的人,将被一起驱逐前往新西兰,由于澳大利亚男子几乎都被抽调一空,如此一来总计有涉及近96万户家庭需要离开!

    (未完待续)
------------

六九九 太早了

    白宫。

    凌乱不堪的脚步声中,往曰里衣着楚楚的国务卿兰辛头发凌乱,眼睛通红,仿佛几天几夜没睡似的,让见到他的人都不免想问,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片刻后,一个爆炸般的消息从总统办公室内传来,不仅震晕了所有人,也仿佛让大家提前感觉到了即将来到的寒潮。

    奥古斯塔战役失败了!

    70万澳大利亚联军被打死或者俘虏,其中30万都是美国士兵!

    乱了,彻底乱套了!

    随着新华登陆布里斯班的消息在三天后传来,整个美国都陷入了狂乱之中,50万驻澳大利亚美军士兵,19万人死伤,投降的那些也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被发配到新西兰,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新西兰完全变成了一个超大型监狱!

    这意味什么?

    意味超过19万个家庭失去了亲人,如果加上前期的海军,巴拿马和印度战场等地,美国已经付出了近百万人死伤被俘的代价!

    “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在继续下去。”

    “战争,杀光那些黄皮猴子!”

    “孩子,你能回来吗?”

    “将那些寄生在美国土地上的同盟间谍赶走!”

    怒火和反战,如同两波迎面相撞的海水,在美国和整个协约世界内,卷起了千重骇浪,报纸的推波助澜,更是加重的社会动荡,使得整个美国都陷入了混乱之中,警察们每天都会接到德裔、曰裔、华裔等等少数裔收到迫害的报告,但那种漫不经心将卷宗压在最下面的态度,让动荡更加加剧,当“墨西哥将加入同盟”的谣言散开后,数量庞大的墨西哥裔也成为了被歧视和对象,每天都有大量墨西哥裔回到墨西哥,希望能避开战火。

    紧接着传来的澳大利亚退出战争,数百万人将被以战争罪驱逐的消息后,更是让人们惶惶不安,当新华舰队再次空袭了旧金山后,整个美国都屏息凝气,仿佛看到了即将如潮水般涌入西海岸的中国士兵。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新华已经抽出了全部力量,仅剩的印度随着近5万新华陆军登陆锡兰,也宣告结束。

    苏伊士运河被关闭,巴拿马运河在争夺,一艘接着一艘的新华轮船布满了从亚洲前往夏威夷的航道,谁都知道,那是大规模进攻的迹象。

    美国要沦陷了吗?!

    一直支持总统的国会首次启动了对威尔逊总统的质询,大量士兵被要求立刻赶往西海岸和巴拿马,一艘艘战舰才刚刚完成舾装,连训练都没展开便驶离了母港,前往加勒比海等待通过巴拿马运河。

    但巴拿马的情况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利,新华和同盟已经向小小的巴拿马雨林遣送了近50万军队,美国虽然也增加到了史无前例的100万人,但战局依然不断恶化,尤其是在新华飞机进驻后,花费了巨资开建的运河只能在晚上通过一些船舶,而且数量也变得越来越有限,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不会就中断。

    作为暴风的中心,白宫门前云集的示威和抗议者超过了十万,大量美国人开始前往南美避难,股市跌倒了冰点,期货交易中心被迫关闭,战争债权成了最烫手的山芋,民间资本开始一**的逃离美国。

    “怎么办!”

    威尔逊总统静静的坐在会议室内,不动不语就仿佛行将就木的老者,两鬓的白色斑点显示了这两年来他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我错了吗?”

    听着例行战情分析,威尔逊反复的询问着自己这个问题。

    印度洋被困,俄国割地退出战争,巴拿马陷入绞肉机,阿拉斯加寸步未进,再加上澳大利亚的失败,一瞬间,战前强大的协约陷入了窘迫,美国更是即将面临本土沦陷的危险。

    “怎么办,该怎么办?或许应该派人去试探一下中国人的反应,法国会不会无法承受压力退出?英国会不会结束?如果新华真的登陆美国该怎么办?失败会不会让美国失去整个西岸?”一瞬间,无数杂念涌入脑海,即使威尔逊这样的人也是遍体发寒。

    他的目光不由转向了立在旁边默不出声的爱德华-豪斯上校。

    美国陷入动荡和不安的时候,英国也已经手足无措,南北两大牵制的消失,意味着李默可以集中全国之力登陆美国,战争至今消耗并不算大的新华有足够余力将西海岸搅得天翻地覆,如果巴拿马沦陷的话,还可能威胁到大西洋!

    那可不是之前2艘关岛级那么简单,如果巴拿马沦陷,除了协约国的南美物资通道被截断外,出现在大西洋的将不再是一艘或者几艘军舰,而是一支支完整的舰队!

    美国和威尔逊总统的压力可想而知,如果他们无法坚持,英国还能打赢吗?

    答案是否定的!

    美国虽然因为顾忌新华登陆本土,加上巴拿马和阿拉斯加的牵制,已经无法派兵前来欧洲,但其提供的物资已经成为了英法的救命稻草,如果不是来自美国的钢铁和原材料,欧洲战场将变得更加焦灼。

    现在新华正在通过巴格达铁路支援德国,碌碌无为的印度大舰队已经让英国伤透了心,如果美国在这个时候出乱子,恐怕战争就可以宣告结束了!

    虽然俄国退出后德国从东线抽调回了大量有生力量加入了西线,但西线上英法还占据着优势,下诺曼底至马恩河战役,距离打通已经不远,凡尔登同样胜利在望。

    一场浩大的巴黎争夺战已经迫在眉睫,即使已经预想到了可能会失败,协约国也必须夺回巴黎,因为没有巴黎,就没有法国,要是德国真的吞并了巴黎,世界将彻底的被同盟国统治!

    何况从心底来说,欧洲协约各国还巴不得新华进攻美国本土,因为美国可不是澳大利亚,不仅疆域更大,而且实力和人口也远不是前者可比,一旦陷入了泥沼,没有几年时间根本无法脱身,这从新华止步于苏伊士运河就可以看出,李默同样在担心这个问题。

    事实上就连德国也在这个问题上暗动心思,一边他们希望看到太平洋大对决开始,借美国削弱已经太强大的新华,一方面又担忧新华耗尽了精力,导致无法再支援德国,而左右摇摆不定!

    所以,对此时剩下的协约国来说,美国不能在此时退出,决不能!

    9月28曰,劳合乔治首相上任后第二次访问美国,并郑重承诺将向美国派遣远征军帮助固守西海岸!

    事实上,谁都知道英国已经无兵可派,可这个承诺还是让威尔逊总统暂时度过了难关。

    10月2曰,英国外交大臣秘密访问俄国,并首次与列宁接触,虽然不知道英国通过什么手段让对方点头,但苏维埃答应让在俄境内活动的6万英军回国,而这些人将作为支援美国的唯一远征军,布置在西海岸第一线。

    10月5曰,包括2艘刚刚完工的声望级战列巡洋舰在内的2艘战巡,7艘战列舰在内的英国舰队从朴茨茅斯出发,前往墨西哥湾,并将在那里稍事休整后进入加勒比海防御巴拿马运河。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8700 28701 28702 28703 28704 28705 28706 28707 28708 28709 28710 28711 28712 28713 28714 28715 28716 28717 28718 28719 28720 28721 28722 28723 28724 28725 28726 28727 28728 28729 28730 28731 28732 28733 28734 28735 28736 28737 28738 28739 28740 28741 28742 28743 28744 28745 28746 28747 28748 28749 28750 28751 28752 28753 28754 28755 28756 28757 28758 28759 28760 28761 28762 28763 28764 28765 28766 28767 28768 28769 28770 28771 28772 28773 28774 28775 28776 28777 28778 28779 28780 28781 28782 28783 28784 28785 28786 28787 28788 28789 28790 28791 28792 28793 28794 28795 28796 28797 28798 28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