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知道李默为何会突然出现在檀香山,但他很快反应过来,行礼后递上了最新的情报:“根据侦查,这次美军进入墨西哥的总计约有10个军,分成了三路,其中进入蒂华纳的人数最少,几乎可以忽略,最多的是中路和东边。

    中间主要分成了两股箭头,分别是诺加莱斯和华雷斯,又以华雷斯兵力最多,因为哪里的铁路可以连同美国和墨西哥城。

    其次是东部,又以进入新拉雷多的士兵更多,约有15万!

    寿山将军来电说,北上华雷斯和诺加莱斯的第11读力装甲团和2个步兵团已经遭遇了敌人,目前第1和第4机步师正在分头向北支援,不过他担心新拉雷多方向,他说墨西哥军队的战斗力非常不靠谱,恐怕很难挡得住这么多美军。”

    “新拉雷多,15万!墨西哥的确是挡不住。”

    “呵呵,来势汹汹嘛。”陈平微微一笑,起身走到地图前仔细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说道:“九功,你敞开了东边让墨西哥人自己顶上去,就不怕他们崩溃了?”

    “崩了又能怎么样?从澳大利亚来的曰朝5个师最晚后天早上可以抵达,我们有足够的卡车,只要墨西哥军队能撑过5天就够了,不过。”孙九功停顿了下,才说道:“我觉得可以多延2天。”

    “哦?”陈平划过地图的手指凝滞了一下,还不等说话,李默在旁边已经笑了起来:“给墨西哥和美国添点新仇也无妨,只但要注意火候,可别耽误了正事。”

    “皇上说的不错,添把火可以激起墨西哥国内的反美情绪,但过犹不及,所以要注意火候,如果让墨西哥人看出我们是故意延缓了支援速度就不好了,而且也不能让墨西哥迅速垮掉,至少要保证在他们那个百万大军拉上战场前不能受太大伤,我们还要靠他们牵制美国兵力呢!”

    “参谋长放心,九功心里有底。”

    “呵呵,元寿也不必这么紧张,美国国内的士兵大都缺乏经验,比起墨西哥军队除了装备好点,也强不到那里去,何况去年美墨冲突时,墨西哥士兵还是得到了一些锻炼的,所以我觉得多挡几天应该问题不大,何况。”李恩富刚要继续往下说,大门却忽然被再次敲开。

    “皇上,首相来电报了。”林泰曾走入了会议室,脸色激动:“协议与一个小时前签署了。”

    听到这句话,包括李默在内,房间里的所有人都身躯一震,谁都知道,伊斯坦布尔协议签署意味着什么!

    陈平眼中亮起了一道华彩,发现连李默都在看着他后,立刻掏出烟,深深地吸了两口后淡淡的吐出了几个字。

    “发电报,集结!”

    (未完待续)
------------

七一七 今天,我们出发!

    琉球,霸海港。

    一辆辆卡车,来回奔走于码头和仓库之间,大到沉重的炮弹,小到针头线脑,被不断地搬上战舰,空气里充斥着大战前的兴奋紧张和焦躁不安。

    踢踏的皮鞋声,破坏了码头忙碌的节奏,水兵们扭头看到,一位身着着德国海军军装的老者带着两位相貌有些相像的年轻人缓步行来,他们步伐标准,腰骨挺直,军装上更是一尘不染,就连那把大胡子都打理的整整齐齐。

    “敬礼!”

    霸海港,是新华国内面向太平洋的第一道防线,从1914年开始,这里就被定位为与夏威夷、关岛相同的战略要地,所以一些刚入伍的新兵很奇怪,不明白为何这种地方会出现德国海军人。但等看到老者的军衔后,全都停下手中的工作,立正敬礼。

    中将。无论是哪国海军人,除非是那些靠一些手段爬上去的将军,能熬到这个位置,无一例外都是真正的优秀精英。

    斯佩和两个儿子,一如既往的以微笑回应每位新华水兵,和传统海军军官一样,从加入海军的第一天起,他就保持着整洁的仪容,腰骨笔挺制服干净,就连远处6艘战舰似乎都收到了他的感染,每天都被清理的一尘不染。

    但当他的目光转到了面前两艘正在补给,刚刚完成大改的关岛级战列舰上,一抹隐忧和无奈却不由自主的爬上了眉头。

    “父亲,它们,太大了。”大儿子指着战列舰,目带着羡慕的赞叹听在斯佩耳中,却变成了深深地叹气。

    威武雄壮的身姿,刚刚换好的三联装l45/406毫米舰炮,让人不自觉的多看两眼,虽然已经有了更强,可以远距离进攻的航母,但巨舰大炮依然是每位海军人的梦想,何况只要新式战列舰一天没服役,关岛级就还是世界最强的战列舰!

    何况在父子三人心中,指挥这样一种战列舰更是他最大的梦想。

    尤其是那三座三联装406毫米舰炮,更是人迷醉,看着它就仿佛想起了自己的初恋,有种无法自拔的冲动,在欧洲依然靠15英寸主导的时代,这个崛起迅速甚至神秘,站在工业欧洲肩膀上成长起来的东方巨龙,却已经将16英寸搬到了军舰上。

    不过斯佩不认为新华在舰炮技术上比欧洲先进,事实上就算是如今满天飞舞的飞机上,他都这么认为,论工业能力,新华并不比欧洲强多少,能够实现今天这种大幅超越的技术优势,完全是李默那种仿佛能够看透未来的划时代战略思想和目光,有了这种目光做引导,他可以从10年前就开始研制16英寸甚至更大口径舰炮,可以提早开始飞机的设计和研制,他比欧洲起步早,比欧洲提前走了很多步!

    所以他和很多德国人都相信,如果德国也能够同时起步,那么技术能力未必会落后新华,甚至还有可能超出,但问题是德国那个时候还没意识到这些问题,还依然沉迷在经济飞速崛起的梦想中,没预想到科技和技术进步会如此迅速。

    随着战争开始,新华的这种技术优势不仅没缩小,反而有了扩大的优势,起码每天从琉球机场起飞的新式双发运输机,就暂时不是目前的德国可以企及的,万幸的是新华今天展示了这些技术,德国追赶时就可以少走些弯路,只是。

    那必须等到战争结束!

    战争何时会结束呢?今天之前,没有人能够预测,事实上当初开战时全世界都认为将会在几个月内结束,但现在却已经打了几十个月,还看不到尽头。

    可今天,或者说从现在开始,战争正在走向消亡!

    因为新华和美国,在墨西哥交手了!

    这是个极为关键的事件,和巴拿马,和阿拉斯加不同,墨美边界之战预示着战争已经从边角争夺,进入了最核心的北美大陆!

    和儿子只关注关岛级战列舰不同,斯佩的目光来到了几天来不断云集于此的运输船上,心头升起一阵悸动和不安。

    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是不同的,欧洲太小,出门就是敌人,但太平洋交战的两个国家全相隔万里,而且还有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遥远战场需要互相争夺,但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整个太平洋上都插满了仿佛浸透在鲜血内的金色龙旗,唯一剩下的就只有北美。

    短短一年多时间,从后发制人到进攻北美,这已经不能用惊讶来形容了,虽然这一年多来发生了很多,叙述起来足够让一个人讲上几个月,但如果你将它浓缩起来,那么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

    横扫千军!

    这是他刚刚学会不久的一句中国成语。

    能够这么短时间完成横扫,更坚定了他的想法,他相信其实李默早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前就开始准备这场战争,要不然怎么会有16英寸舰炮和那么好的飞机呢,甚至他从一开始就打算好了将战火烧到整个太平洋甚至是整个世界,所以在疯狂提早研制舰炮,疯狂的投入资金研制当时在欧洲只是玩具的飞机,更重要是,从建国后他就一直在还拼了命的囤积大型远洋货轮,尤其是后者,要知道按照新华开战前的运输量计算,这些船舶中有4成都将处于闲置状态,可他偏偏就默许了这种做法!

    要是没有跨洋远征的想法,要那么多大型船舶干什么呢?难道他喜欢把钱跑在海水里腐烂?!

    正式这些密密麻麻的船队,让他看到了新华超乎寻常的快速动员和战争潜力,以及显露出来的技术优势,虽然是盟友,但他还是感到了担忧,作为高级军官,他也已经知道了德国国内也在担忧,分歧开始加大,所以才有了正在举行的伊士坦布尔峰会。

    他不知道伊士坦布尔峰会举行的怎么样了,也不知道德国能不能通过这次会议,稍稍让远东巨龙消停一下,但他只知道一件事,德国落后了。

    就像运输船队后面的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大型装甲巡洋舰和四艘轻巡洋舰一样,虽然它们安静的停泊在这里,可大家却早已忘记了太平洋上还有一支德国远东舰队存在。

    两年多来,舰队补给不缺,炮弹不缺,保养和维护也是从未间断,就连牺牲后原本不足的水兵,也在开战后从滞留在新华的德国人中重新招募齐整,可它们却在被遗忘,似乎已经成为了一支观赏舰队。

    除了寥寥几次护航任务外,新华海军部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这让他很不舒服,但却找不到任何办法,因为和现役的新华清一色新式战舰相比,他这几艘实在是太老了。及时把6艘战舰全部拉出来,也无法和一艘关岛级相比,甚至无法和任何一艘新华主力舰相媲美。

    而让他惊讶的是,即使新华在技术上已经取得了领先,可他们并未停止前进的脚步,由于战场远离本土,技术优势又可以让他们以少胜多,所以更可以集中力量和资金在技术和创新上,而且那种以自己为目标不断超越的劲头实在是太骇人了,就比如他不久前看到的那份报告一样,下水不过十年的吉林级和大连级,居然被列入了二等舰使用,甚至连缴获的2艘不逊色于河北级的战列舰美国俄克拉荷马号和华盛顿号都被拿来送人,这说明什么?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983 8984 8985 8986 8987 8988 8989 8990 8991 8992 8993 8994 8995 8996 8997 8998 8999 9000 9001 9002 9003 9004 9005 9006 9007 9008 9009 9010 9011 9012 9013 9014 9015 9016 9017 9018 9019 9020 9021 9022 9023 9024 9025 9026 9027 9028 9029 9030 9031 9032 9033 9034 9035 9036 9037 9038 9039 9040 9041 9042 9043 9044 9045 9046 9047 9048 9049 9050 9051 9052 9053 9054 9055 9056 9057 9058 9059 9060 9061 9062 9063 9064 9065 9066 9067 9068 9069 9070 9071 9072 9073 9074 9075 9076 9077 9078 9079 9080 9081 9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