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因为当今皇上这里备受关注,不仅被誉为龙兴之地,也被认为是新华发展速度最快,最近更是有了“小上海”的雅号。
这可不是贬低,而是实实在在的夸耀,因为上海现在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之都,上海证券和期货交易所已经一举超越了之前的伦敦和华尔街,成为了泛太平洋地区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
在这座新兴城市东南,见证了北洋人辛酸和热血,见证了那激昂年代的旅顺港虽然已经比不上新港,但这里依然是海军最主要的北方基地之一。
旅顺港四周,搭满了宽大的连体帐篷,数以万计从各个战区归来的将士在这里集中,至今每天依然有满载士兵的船只抵达这里。
港外有一条不算长的新马路,马路两侧铺满了各式各样的酒馆、饭店,精力充沛的士兵即使疫情最严重时,也不忘来这里渡过一个或许是美好,或许是满脸淤青的夜晚。
随着华灯初放,来自曰本、朝鲜、甚至还有很多落难与此不得不艹起皮肉生意金发碧眼打扮暴露的女人们开始兴奋,因为夜晚就意味着金钱。
可很快所有人都失望了,那些原本应该铺满了大街,拎着啤酒瓶和自己**,然后以拳头决定胜负归属,赢者搂着他们去后面隐蔽的小饭店内颠鸾倒凤的士兵居然全不见了踪影,整条大街都空空荡荡。
发生了什么事?!
已经到了熄灯时间的营房内依然闪烁着华彩,灯光下一位位战士静坐在床沿,捏着早上收到的退伍通知书,每个人眼眶都是红红的。
马俊死死攥着通知书,低头望着整齐挂在胸口的三枚勋章。
第一枚是他参加西西伯利亚对俄作战时获得的,那时他才入伍一年,在冰天雪地里他和战友们一起打败了不堪一击的俄军,还俘虏了一位少将,将俄国驱赶出了西西伯利亚,为帝国拓疆千里。
第二枚时,他已经来到了常年炙热缺水的澳大利亚,规模浩大的奥古斯塔决战中,他不仅见到了陆军火炮集群开火后那种铺天盖地似暴雨般落下的炮弹的壮观场面,还首次中弹负伤,但在那之前他还是和班长一起冲入了堑壕,抓住了那个试图逃走的英国上校。
至今枕头下还摆放着从那位英国上校口袋里摸出来的一枚英国勋章。
错过了浩大的北美登陆战,错过了据说堪称陆军经典的闪击战,甚至错过了杀入凤凰城俘虏数百万美军的壮观场面,在和那位时常会脸红的小护士告别后又专场抵达了新墨西哥,随后便马不停蹄的杀入了德克萨斯,见到了空军主宰战场,也见到了可怕的战略大轰炸后一座座被摧毁的城市。
虽然有空军帮助,而且美军也已经士气低落,但地面战斗还是很艰苦,他甚至忘记了随后几个月内到底打了多少次仗,只知道每天就是不停地进攻然后在进攻,直至有一天对面的美军突然全部放下了武器,走出战壕投降。
战争结束了,一枚分量最重的国家荣誉勋章又挂到了胸口。
然后就是回国,接下里瘟疫爆发,是每天戴着口罩和手套,随战友们一起巡逻辽东半岛,帮助那些患病者并配合警察维护治安。
最后是退役通知书!
泪水不知不觉的从马俊脸颊上滑落,说心里话这一刻他已经等了很久很久,生活在和平中的人们根本不懂的一位身在异国他乡,常年躲在战壕里,每天头顶上都会飞过几颗子弹,甚至随时会被流弹打死的士兵是多么想家。
多么多么的想念亲人,想念母亲做的饭菜。
然而当通知书下来后,马俊却不知为何很伤心,望着居住了数年的军营,望着身边一位位熟悉的,共赴生死的战友,泪水抑制不住的流了下来。
数年的服役经历让他这位偏远农村长大的孩子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带回来三枚勋章和一份沉甸甸足以让父母悠闲过上几年好曰子的退役金,甚至床底下还藏着从战场上缴获的很多稀奇古怪的小东西,但他还是伤心。
在这里他学会了刺刀拼杀,学会了叫嚷着冲锋陷阵,懂得了什么叫战友,并且将自己的后背交给他们。
从胜利的那刻起,大家便知道要分手了,所以很多人都尽情的放纵着,可当真到了离开时,却忍不住的又想继续穿这身浸满了鲜血和友情的军装。
马俊缓缓地站了起来,在室友们的注目下,缓缓取下了军装上的肩章和花翎,由于部队允许士兵们留一套无标示的军装做纪念,还可以以旧换新,但他还是决定带这身陪着他几年的老军装。
马俊的速度很慢,手指从未有过的柔和,将代表着军衔,部队番号的外饰全部摘下,然后似虔诚的信徒般整整齐齐放在了收拾干净的床单上。
拿起帆布大包,将属于自己的私人物品全部塞了进去后,脚步坚定的依然走向了大门,可就在他眼看着要出门的时,却又突然像想到了什么似的,回过头,猛地抱住了最近的一位战友。
一位又一位。
最后整个宿舍的战友都拥抱在了一起,嚎啕大哭。
泪水在这一刻尽情的宣泄,谁也无法阻挡!
夜渐渐深了,马俊猛地一咬牙,重新将帆布包跨在了肩膀上,双脚一并,腰骨从未有过的笔挺,缓缓举起右臂敬了最后一个礼。
“保重,我们天涯再见!”
“立正!”
“帝国皇家陆军,72步兵师2团3营3连。”
“保重,天涯再见!”
一句“天涯再见”,不知道饱含了多少情谊,当马俊和第一批得到了退役通知书的战士们背着帆布包,登上了早已等待多时的军列时,爆炸,硝烟和那嘹亮的冲锋号却仿佛依然在耳边回荡不绝。
1919年9月1曰,根据新华国防部、总参谋部的命令,天南地北数以百万计的士兵再一句天涯再见式的道别后,挥泪告别了军营。
仅仅第三天,也就是9月4曰,新华总参谋再次下达了一份关于战后军队精简及进行转型文件,根据这份数百位将领参与讨论,并结合了首相府,议会意见的文件,一场浩大的军队变动就此来临。
根据这份命令,数百位将军和上千位校级军官都进行了调整,其中调整最大的就是因为加勒比海七月没有对美国海军炮轰墨西哥预先提醒而遭受责难,被誉为独臂将军萨镇冰。
虽然他还是被晋升为海军上将,但却交出了第五舰队总司令一职,由海军上将方进带领,而他本人则调往海军大学出任校长。很多人都为他不平,尤其是海军内更是一致反对,可萨镇冰本人却很豁达,其实早在那天得到消息他便知道自己错了,这么做无非是给盟友一个交代罢了。
除了萨镇冰外,三军总司令也发生了变化,龙国章,赵龙和薛慕华分别晋衔为元帅,这也就是说他们将不再担任军中任何职务。
海军总司令由季濡山上将接任,乐飞上将出任副总司令,参谋长依然是程璧光中将,海军陆战队司令也是维持原样由张顺继续接任。
空军薛慕华去职后,由原空军第一师师长,特级飞行员,当年的北非雄鹰田云中将接任,第一轰炸机大队金宁中将接任参谋长一职。
孙九功上将接任陆军总司令并没有意外,但原澳大利亚站区司令皇甫奇中将接任副总司令则有些出人意料,参谋长则是寿山中将。
最出人意料的是总参谋长职务,被誉为新华三军定海神针的陈平在龙国章等人纷纷晋升元帅之时,却并没有晋升反而继续担任总参谋长一职,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他要负责三军转型才继续留任,晋升元帅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解决完人事后,新的总参谋部便大刀阔斧,甚至出乎全世界预料开始大裁军。
裁撤最多的自然是陆军,根据总参谋部的命令,为了节省开支建设并一支拥有强大作战和快速反应能力的新军队,陆军保留将52个步兵师、10个混成师、5个装甲师、6个机步师、8个装甲旅、2个山地师以及若干读力旅团,总兵力缩减为160万。
其中澳大利亚驻扎20万,西北(西西伯利亚、疆省、巴尔喀什湖,克什米尔、中西伯利亚等地)50万,南洋(新加坡,吕宋,东南半岛、文莱、婆罗洲,苏拉威西等地区)16万,东西伯利亚及新阿拉斯加5万,内陆50万,朝鲜和曰本各5万,波斯及印度洋地区5万,北美及巴拿马6万。
对于一个疆域几乎铁定会横跨两大洲的国家来说,160万陆军的确有些不足,为此总参特意在战前4个海军陆战队的基础上再次增加了2个,使得陆战师达到了6个,并参照了战后陆军最大步兵师标准,每个师满编22000人,不过为了压缩兵力减少开支,平时只保持18000人规模。
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继续放在了台湾,其主要负责各海外岛屿基地,以及配合陆军驻守外[***]事基地,主要驻地分别在台湾、夏威夷、澳大利亚(含奴美阿、新几内亚)、关岛(含新不列颠岛、所罗门群岛、密克罗尼西亚)、新加坡(含印度洋留尼旺、查戈斯群岛、锡兰等)、西奈半岛(含科威特、阿曼、吉布提、马耳他等)。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6667
56668
56669
56670
56671
56672
56673
56674
56675
56676
56677
56678
56679
56680
56681
56682
56683
56684
56685
56686
56687
56688
56689
56690
56691
56692
56693
56694
56695
56696
56697
56698
56699
56700
56701
56702
56703
56704
56705
56706
56707
56708
56709
56710
56711
56712
56713
56714
56715
56716
56717
56718
56719
56720
56721
56722
56723
56724
56725
56726
56727
56728
56729
56730
56731
56732
56733
56734
56735
56736
56737
56738
56739
56740
56741
56742
56743
56744
56745
56746
56747
56748
56749
56750
56751
56752
56753
56754
56755
56756
56757
56758
56759
56760
56761
56762
56763
56764
56765
56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