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车库也打开了大门,嗡嗡的发动机声从里面传来了出来,片刻后一辆小巧的有着宽大雪板,使用了航空发动机和螺旋桨的“雪狐”雪地巡逻车被士兵们推了出来,眼看着就要出发时胡东突然想起忘记带酒了,又连忙钻回屋内将一个扁平的铝制小酒壶塞进怀里,这才和战友一起钻入了车厢。

    军规中执勤士兵是不允许饮酒的,但西北驻军在冬天里却允许喝一点酒,当然饮酒取暖是不科学的,可是为了照顾士兵们的心理,部队还是采购了一些烈酒。

    轻型巡逻车外面不是钢板而是铝板,里面加了层木板,虽然也有玻璃窗挡住寒风,可开起来的时依然透着浓浓寒气。

    胡东望了眼贴在车厢内的温度计,车内温度已经是零下30多度,外面寒风中还要低很多,这种对任何活动在外的生物来说,都是极其艰苦的。

    雪地巡逻车沿着边境墙一路向北,这道边境墙是四年来由数百万俄军战俘和涌入西西伯利亚用工作换食物的难民们修建的,根据规划这道边境墙将一直从巴尔喀什湖向北,沿着分界的额尔齐斯河要一直修建到鄂毕河,几乎把整个西北都包裹了起来,如果全部修好的话总预计长度据将超过4300公里,是一项堪比万里长城的超级大工程。

    不过和古人修长城的用料相比,边境墙的材料就差了很多,2米多高的墙体基本就是用干草加黄泥糊上去的,之所以要求不严,主要是因为这道墙根本不是用来御敌的,而是要清楚地划分国界,同时便于海关控制进出的人口,所以在用料上都是就地取材,只要求达到已经高度就行了。

    目前最重要的从鄂毕河绕道秋明至额尔齐斯河这段总长470公里的边境墙已经率先修好,像地堡和塔楼式的边境哨,在这道边境墙上每隔五十公里便有一座,各个哨所都用电话线串联起来。

    胡东他们的任务是巡逻负责的五十公里区,严防对面的俄国偷渡客,尤其是武装分子进入。

    在这里驻守两年了,胡东也是第一次感觉到这么冷,不过他还是仔细观察着窗外,因为对面俄国国内不太平,这一年多来经常有武装分子越境躲到这边来。

    纯白的世界里几乎看不到任何一丝异色,如果不是3米高的泥胚围墙,或许谁也无法分辨国境线在哪里,长时间观察非常容易得一种叫雪盲的病,所以每隔一段时间便要让眼睛休息片刻。

    眼看着自己的观察时间快到了,胡东摸出了酒壶准备灌一口解解馋,突然远处出现了大量杂色。

    “右边!”

    胡东的叫喊,顿时引起了车内战友们的注意,机枪手更是飞速掀开了顶盖,将机枪对准了右边。顶盖掀开后车内温度开始急剧下降,寒气差点把人冻僵,幸好巡逻车开始减速,寒风这才小了很多。

    巡逻车到达目标后,跳下车的胡东和战友们顿时倒吸了口冷气,只见到雪地上密密麻麻躺满了数百具尸体,他们大部分都蜷缩着身子,其中还有几位妇女垂着头,双臂环抱,似乎抱着什么。

    胡东走过去将一位妇女冻僵的尸体上的积雪扫开,然后便见到她怀中还抱着一位看起来只有两岁大小的孩子,失去了血色的小嘴和脸颊蜷缩在母亲怀里,头微微偏着,失神的大眼睛从夹缝里露出了半只,无助的看着天空,就仿佛不明白为何雪会那么大。

    一具具包裹在寒冰中的尸体,就仿佛矗立在莫斯科红场上的雕塑,向人们讲述国家动荡不安时普通人的困惑和血泪。

    “都是俄国难民。”战友走了过来拍拍胡东的肩膀,这样的事情他们已经见得太多太多了,他们什么都做不了,要怪只能怪这该死的天气,和对面发生的残酷战争。

    胡东点点头,重新背起枪登上了巡逻车,要怪只能怪他们在这个该死的天气里来西伯利亚,如果是春夏两季,这对母子或许还能被网开一面进入难民营。

    正当他从这对母子旁走过时,覆盖在母亲手上的积雪突然抖落了下来,胡东不相信冻成这个样子还能存活,所以立刻高喊一声:“戒备。”

    短短几秒钟后,所有人便看到东边雪线上出现了一片深褐色,数十辆大型雪地车出现在了远方,在雪地车的旁边还有成千上万蠕动着的人影。

    怎么回事?

    是谁在这个季节里大规模集结?!

    胡东踩着过膝的积雪,示意战友们躲在巡逻车后才迈步迎了上去,片刻后一辆同款的“雪狐”飞驰到了他面前,然后一位素未谋面的少校走了出来。

    “士兵,这里到最近的关隘还要多久?”

    “报告长官,向南20公里就可以到达。”胡东敬礼说完后,又看了看上校身后,才装着胆子问道:“上校,你们这是。”

    “他们,要回国作战了。”

    顺着上校的手指,数以千计踩着雪橇,穿着没有标志的军用棉衣的俄国士兵开始从胡东他们身边经过,他们每个人都被胡东身后凝固的冰雪雕塑惊呆了,厚厚的口罩上不断冒出大团白雾,即便没有任何对话,还是能让人感觉到他们内心的紧张和不安。

    和这些突然冒出来的俄军一起前进的是两百多辆雪地运输车,从深深地雪痕来看,车厢内肯定也被塞满了。

    “回国作战?”

    战友挤到了胡东身边,望着这些如迁徙候鸟般远去的俄军士兵,虽然三年前大家还是生死相对,但作为战士还是默默地祝同行们好运。

    属于帝国的战争已经结束了,但远还没到马放南山的时候,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和新格局也没有定型,地区冲突正变得愈加严重,最让世界揪心的便是发生在欧洲的两场内战,由于中德双方的较劲,加上之前协约国成员的掣肘,两场内战依然还看不到尽头。

    而其中作为中德分界和屏障存在的俄国内战,更是以牵涉大,人员多,死亡数字惊心动魄而让世界瞩目。

    1920年2月,西西伯利亚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里,在新华境内秘密训练了两年的俄国士兵在前俄军战俘在新华西北军区的调度下,越过边境线悄悄进驻了叶卡捷琳娜堡,同时大约50位俄国最好的拥有极地探险和北极圈航行经历的船长和探险家在高尔察克的联络下连同他们的家属秘密抵达天津,他们将成为新华组建中的南北极探险科考队的一员。

    至3月底,总计有4.5万曾被认为已经被关在了新华战俘营无法回来的俄国士兵回到了祖国,由于新华参谋部早就已经做好了干涉俄国的打算,并在去年夏季向被誉为西西伯利亚枢纽的鄂木斯克要塞输送了大量武器弹药和粮食,所以虽然即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低温,依然通过用雪地运输车及其它运输方式,向高尔察克领导的俄国保皇军输送了约500门大炮、十万支步枪以及大量弹药,其中还包括了从美国缴获的大约15万枚毒气弹。

    由于是在最寒冷的集结输送部队,加上又深入了西西伯利亚新华境内,列宁为首的苏维埃红军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直至4月初才得到情报叶卡捷琳娜堡发现异常。

    但此时为时已晚,经过一个冬季的准备,加上开春后新华又通过火车从更后方的托木斯克以及巴尔喀什湖向高尔察克运送了大约70万吨的粮食和大量燃油,甚至还向他提供了150辆从美国缴获的可媲美猎豹的福特2型坦克,使得保皇军彻底摆脱了武器粮食短缺的问题。

    4月15曰,得到了大量援助的高尔察克集结了12万大军从车里雅宾斯克出发,向驻守在乌法的伏龙芝部发起猛轰,在新华提供的50架双翼猎鹰轰炸机和两辆铁道装甲车的帮助下,以毒气弹开路,经过连续七个昼夜的猛攻以死亡1.4万人的代价终于拿下了乌拉尔山西侧重镇乌法,并迫使伏龙芝部后退了两百余公里。

    得到乌法被拿下的消息后,曾被斯大林亲自率领部队打得以及喘不过气来的邓尼金部也积极响应,并且纠集了10万残兵猛攻伏尔加河战略要地伏尔加格勒。

    乌法的丢失对列宁和苏维埃中央委员会来说简直就是当头一棒,革命委员会根本没想到已经残喘一息的高尔察克大军会死灰复燃,加上从战场缴获的武器也分析出,他很可能已经得到了新华的帮助,所以一边再次派遣斯大林亲自督阵务必要死守伏尔加格勒,防止邓尼金和高尔察克汇合,一边在国际上强烈谴责新华干涉俄国内政,并不断派出外表团前往欧美寻求帮助。

    由于欧美都处于大战后的恢复期,英美法三国自顾不暇,西班牙更是自己都在内战,德国也被流感弄得大伤元气,而且威廉二世也对列宁没有任何好感,加上德国统帅部认为新华不会那么傻让俄国复辟,所以仅仅以低价出售了一些武器装备表示支援。

    5月20曰,前俄国皇室长公主奥尔佳携弟弟,也是沙皇继承人的阿列克赛突然出现在了乌法,并以俄国皇室的名义向通过各种渠道抵达乌法、叶卡捷琳娜堡和乌拉尔山一带的百姓问好,还送去了大量药品和食物。

    销声匿迹许多年的俄国皇室突然出现,不仅仅让列宁坐立不安,也让世界各国都对这对姐弟的遭遇产生了好奇,为了还给世界一个真相,奥尔佳和阿列克赛最终在叶卡捷琳娜堡会晤了前来的各国记者。

    在记者们的一再追问下,奥尔佳长公主明确表示,当年尼古拉二世是因为叛乱不得不暂时离开了俄国躲避到了乌拉尔山隐名埋姓,因为路途艰苦加上环境恶劣,几年的躲藏让沙皇夫妇身患重病,最终不得不以政治难民的身份答应了新华的条件,卸下皇位以普通人的身份开始在新华接受身体治疗。

    根据奥尔佳公主的描述,皇室原本不愿意再回来,但鉴于内战已经严重伤害到了俄国普通百姓,所以为了早曰结束战争,让俄国重新回到世界大家庭,尼古拉二世拿出了沙皇数百年的积蓄向新华采购了武器和装备交给了高尔察克上将。

    5月26曰,就在结束采访后的几天,阿列克赛以俄国皇室继承人,新任沙皇的名义在叶卡捷琳娜堡,在数十万俄国人面前宣誓加冕新一任沙皇,同时发誓要打败将国家搞得民不聊生的叛乱者。

    与此同时阿列克赛沙皇也宣布,新的俄国将作出改变,将以新华和英国为榜样成立真正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沙皇将会把权利交给由人民选举出来的议会,以结束因为读才而带来的弊病。

    年轻的阿列克赛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了全俄国资产阶级的欢迎,高尔察克和邓尼金为首的保皇军更是宣誓效忠,根据不完全统计,在短短一年内通过各种渠道抵达乌拉尔山沙皇控制区的俄国人就高达400余万。

    新任沙皇也的确兑现了诺言,在加冕后不久便成立了临时议会,并且军政大权都授予了政斧和议会,自己则经过“再三思考”后,以陪伴父母和求学的名义,暂居新华直至大学毕业。

    沙皇重新现世的消息,让俄国愈加动荡不安,鉴于列宁在签署丧权辱国的布列斯特合约时,答应的尽快恢复和平,将面包送到每个人手里的诺言并未兑现,反而因为红军的强行征粮,肆意屠杀等行为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感,虽然嘴上不敢说,但很多人都开始怀念沙皇时期的大俄国年代。

    与列宁和苏维埃内部混乱不同,得到了沙皇正式任命,并且拿到了大批援助的高尔察克意气风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后,再次集结了15万大军配合向伏尔加格勒发起进攻,试图打开缺口和邓尼金汇合。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7589 27590 27591 27592 27593 27594 27595 27596 27597 27598 27599 27600 27601 27602 27603 27604 27605 27606 27607 27608 27609 27610 27611 27612 27613 27614 27615 27616 27617 27618 27619 27620 27621 27622 27623 27624 27625 27626 27627 27628 27629 27630 27631 27632 27633 27634 27635 27636 27637 27638 27639 27640 27641 27642 27643 27644 27645 27646 27647 27648 27649 27650 27651 27652 27653 27654 27655 27656 27657 27658 27659 27660 27661 27662 27663 27664 27665 27666 27667 27668 27669 27670 27671 27672 27673 27674 27675 27676 27677 27678 27679 27680 27681 27682 27683 27684 27685 27686 27687 27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