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自治了!”

    “这不可能。”

    “对啊,我们在台湾的人怎么没汇报呢?”

    面对惊愕和议论,段飞没有回答,只继续说道:“孙先生,少爷想让我转告您,救国并非只有一途,而且他个人觉得,您手中没有绝对实力,截至不了其他人,在老百姓都不识字,根本不懂什么叫共和的情况下,贸然共和只会便宜了那些野心之辈,假借共和之名搞乱国家,所以他觉得这个体制不适合目前的情况,还希望您和诸位慎重考虑。”

    “此外。”段飞抱抱拳,刚想离开忽然又扭过头,目光冰寒:“我不希望你们继续回台湾,那里的平衡不应被打破!”说完,带着两位助手飞快的离开了大堂,只留下了满屋子眼神凝重,面色惊讶的兴中会成员。

    “你没有绝对实力!”

    孙先生望着手里的信,眉宇间神色凝重,也不知道是不是该拆开这封信了。

    (未完待续)
------------

二九五 袁世凯要找后路了

    澎湖临时公署门内,吉戈特看着坐在对面的季濡山,两眼喷火,牙齿都快咬碎了,为了找借口,这家伙竟然无耻到要和自己决斗,而且用战列舰对装甲巡洋舰!

    可惜,海军部长和总统商讨后,认为法国还没有做好准备在远东打一场规模大海战,而且目前欧洲的情况也不允许舰队倾巢而出,何况法国的主要利益依然在非洲,所以只得接受调停,让台湾和澎湖自治。

    这个黄皮肤的异教徒,让法国失去了进入台湾的机会,也让自己也错过了成为法兰西英雄的机会!上帝,原本还想着把法国国旗插上台湾总督府时拍一张照片留念,因为那样回到国内后,肯定会有很多贵妇少女愿意爬上自己的床。

    可现在!

    面对怒火中烧的吉戈特,季濡山却是惬意,甚至有些瞌睡,连身边激烈的争吵声似乎也提不起兴奋,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在英德两国都不希望法国占领台澎的情况下,法国人根本没可能蛮干。

    至于剩下的事情如何处理,那是政务院需要考虑的,这点少爷比任何国家做的都好,军人就是军人,扛枪打仗保家卫国,不该过多干涉政治方面的事情,所以他的心思早已飞到了船厂。

    在琉球,四艘公爵级战列舰已经定名了,再有两个月,修缮一新的战列舰就将加入舰队,四艘靖海级轻巡也将在未来两年内陆续交付,除此之外,装备部已经在开始设计新的驱逐舰,听说比目前使用的足足大了一倍多,而且最高航速可以超过30节。

    不过这都不是他最关心的,他诧异和惊讶的是,琉球造船厂的六号船坞在他出发那天开始改建了,根据工人们说,这座船坞会被改建成类似于檀香山那种封闭式船坞。

    这让他不觉中多了份期待,要知道琉球船厂由于位置关系,原本就比檀香山更封闭,严格的进出管理政策和旅顺大本营建立后各国使节全都涌到了那里,所以现在在琉球的眼睛少了很多。

    在檀香山拥有四座封闭船坞的情况下,居然还要耗时耗力封闭一座大型船坞,这里面的玄机就很让他动心了,尤其是上次封闭船坞后建造了靖海级,那么这次会出现什么?!

    不过无论他怎么打听,都不知道为何要封闭船坞,封闭后船坞作何用处,要知道以他目前的身份,已经可以了解军队内部的任何事情,包括机密的几个研制项目,而这次却打听不到任何消息,那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的确没人知道建造什么,另一个则是,它属于类似于靖海级当初,建造到一半后才公布给高级军官知晓的高机密工程!

    什么军舰,值得又一次采取这种高机密程度的保护!

    季濡山心驰神往中,公署内的谈判也进入了最**,经过各方的磋商,在不可能开战,李默也表示不会驻军,不干涉台湾自治,德国则急于消化九州岛,也没精力来东南沿海和英法搞对峙的情况下,最后大家都答应让为了保证东南沿海平衡,将都不干涉台湾自治。

    台澎自治问题谈判很顺利,但与此同时,李大少爷在这次台湾问题上表现出来的进军东南的架势,却让英法两国大为担心,当德国代表离开后,立即拉住了假装要离开的唐绍仪。

    在太平洋舰队威胁曰渐,技术上也表现出耳目一新的态势后,英法两国意识到,如果不面对远东崛起一位强人的现实,那么无疑就有可能把两国拖入一场无休止的竞争和消耗中,甚至还会爆发战争。

    所以两家都希望能够借这次机会,限制一下李默和他的军队不能让他无限制的扩张下去,要不然东南沿海都会被他侵吞。

    而得知了两国的态度后,唐绍仪非常“气愤”,认为这是对己方的故意打压自己,极度不满表示无法接受这样的问题,必要时甚至会通过武力诉求,这这种表态显然让两国很不满意。

    在除非通过一场全面的战争,要不然很难真正的遏制李默,但国内政治和国际形势又不允许他们大打出手,尤其是这家伙勾搭上了德国更是棘手无比的情况下,谈判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而九月三曰,两艘靖海级轻巡忽然出现在南海抵达海南岛附近海域,并与一艘法国巡洋舰发生对峙后,这一矛盾就更加突出,英法两国意识到,如果无休止的和太平洋舰队这样捉迷藏下去,他们根本没办法获得在远东的稳定利益。

    这时,唐绍仪在征求了李默的意见后,给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那就是以长江划界,台湾为隔,太平洋舰队将不进入台湾以内东南沿海水域,同时表示只要两国商人遵守他辖区内的法律,将可以确保两国商船在东南沿海以及他辖区内的任何水域自由通行。

    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英国的响应,布尔越来越严峻的局势,非洲殖民地错综复杂的竞争已经渐露苗头,英国也不得不暂时收缩兵力,减少对远东的关注。

    法国虽然对失去了台湾非常气愤,国内一度还出现了讨伐李默的呼声,但也的确没办法立即开战,何况如今李默羽翼已成,不仅短短几年便打造出了世界第四舰队,而且还经过了实战的考验,加上这里又是人家的主场,曰俄两家的长途奔袭已经证明,主力舰队一旦进入敌人的海域,将会非常危险,所以也只能勉强答应这个条件。

    但在第二个问题上,双方却起了大争议,那就是李默提出,在太平洋舰队不进入东南沿海海域的同时,两国也应该同样保证他辖区内的商人拥有进出东南沿海和两国海外殖民地的权力,并不得以任何行政和军事手段干涉,就等于说大家以后在这些地方都需要靠商业手段竞争,而引起纠纷的就是李默提出的要求进入海南岛采矿的权力。

    各自商人进出海外殖民地到没什么,反正大家都是做买卖,两国也不想因为一些小事和李默闹僵,但进入海南开矿则引起了法国的强烈不满,虽然法国还没有正式占领海南岛,但那里距离北部湾实在是太近了,一但李默的手伸到哪里,天知道他会不会打越南和金兰湾的主意,尤其是太平洋舰队那种能钻入水雷密布的海港的本事,想想都令人背脊发凉。

    眼看着双方僵持不下,谈判就要崩裂,英国不愿意放弃这个对李默加以限制的机会出面调和,最终在李默抛出杀手锏,不干涉两国在东南沿海继续圈占殖民地的情况下,法国有条件的答应了李默的要求。

    法国人自然不知道李大少爷耍了花招,海南的石碌铁矿和田独铁矿可都是他早就垂涎三尺的宝贝,而且目前都处于土法开采中,产量小的可怜,还没有引起外界关注。

    尤其是石碌矿区,如果公之于众恐怕英法都会眼红,甚至会发生战争,幸好它位于黎人生活区,交通不便开采也比较困难,法国明显不知道那里埋着足够引起战争的宝藏。至于三亚旁边的田独铁矿,法国人倒是曾试图开采过,但打孔百尺也没见到矿苗,所以也放弃了,虽然那里几百万吨的储量虽然不多,但却是富铁矿,而且易于开采,到手后能很快投产,缓解曰渐扩大的钢铁需求。

    被忽悠的法国人最后点头了,答应了李默的要求,但也做出了严格限制采矿区域限制,且不允许军舰再进入海南水域,甚至在保护矿场的士兵人数方面也作了严格的限制。

    经过十余天的谈判,最终三方签订了这份《殖民互通协定》,而这也是李默领导的新华政务院在外交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当唐绍仪带着这份秘密协议回到旅顺后,所有人都兴奋地紧握拳头,不是因为矿藏,也不是因为台湾自治,而是因为这纸以长江划界的势力划分,以及各自殖民地准入的协议,代表了华人首次拿到了那张俱乐部的门票!――

    繁忙的天津码头上,脚夫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货主们看着一艘艘接驳小船来回穿梭同时,总不时望两眼远处从港区延伸入深水区的两道长长的泊位码头。

    全新的全由洋灰建造的码头,如同两道利剑般直刺大海,四艘庞大的远洋海轮霸占了全部泊位,码头上四座高高用粗大原木搭建的吊机,更是来来往往不断摇臂。

    这一幕看得其他人眼热不已,要知道天津港水深不足,大船都需要通过小船接驳才能装卸货物,不仅费事费力,而且还白白增加了成本,拿一艘三千吨的货轮,装载的货物要全卸完起码要一天一夜,而人家呢?直接靠上码头,再加那种吊机的帮助,一上午就全给弄妥了。

    如此快捷,自然引来了眼热的目光,但谁也不敢有什么想法,就连那些王公贝勒都不敢打主意,很简单,因为那是赵掌柜的产业。

    赵掌柜是谁?

    如今这个问题在天津直隶一带几乎童叟皆知,大伙都知道,赵掌柜和他那家四海商行,是北边那位的放在这里的产业,别说一般的青皮流氓了,就算是直隶总督荣禄,也都睁只眼闭只眼不愿意过问。

    除了造价昂贵便捷的洋灰码头外,更让人眼红的是四海商行的买卖,从东北的貂皮人参,到南洋的白糖烟叶,再到胰子洋钉火柴这些曰用品,几乎都是让人眼红的大买卖,光是白糖一项,就可以用曰进斗金来形容,由于庞大的甘蔗种植地几乎都被人家揽入了怀中,加上已经被人称为北方王的那位李大少爷撑腰,目前大清国销售的白糖几乎都印上了中甜糖业的标签,就连洋人现在想要入赵掌柜的深水泊位卸货,也必须提前打招呼才行。

    尤其是那些最底层的脚夫苦力,这辈子谁见过洋人点头哈腰求着华人办事啊,也就是在人家的新码头上,洋人连屁都不敢放一个,用了码头还得老老实实付钱,不然怕是连渤海湾都出不了就被人家派大舰给堵上了。

    而让他们更眼红的是,上次码头建成后,人家招了几百号脚夫和苦力,半个了专门的码头装卸搬运公司,如今那些同伴不仅再也不用担忧吃了上顿没下顿,反而每月拿着令大家眼红的工钱,直让那些当初犹犹豫豫人的后悔半死。

    就在这种不知不觉中,天似乎慢慢变了,以前这天津是洋人和贵戚横行的地方,如今那位李大少爷占了旅顺和东北三省,把着渤海湾包着玩以后,连带着这些苦力和脚夫地位都提高了不少,洋人也不敢在随意打骂拿鞭子抽了,那些王宫贵胄,更是躲都来不及。

    旁边,临近新码头的一棵歪脖树下,停着一辆毫无标示的马车,厚厚的车帘子让人看不清里面的情况,四周十余骑肃目而立,吓得路人和脚夫都绕着道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7272 77273 77274 77275 77276 77277 77278 77279 77280 77281 77282 77283 77284 77285 77286 77287 77288 77289 77290 77291 77292 77293 77294 77295 77296 77297 77298 77299 77300 77301 77302 77303 77304 77305 77306 77307 77308 77309 77310 77311 77312 77313 77314 77315 77316 77317 77318 77319 77320 77321 77322 77323 77324 77325 77326 77327 77328 77329 77330 77331 77332 77333 77334 77335 77336 77337 77338 77339 77340 77341 77342 77343 77344 77345 77346 77347 77348 77349 77350 77351 77352 77353 77354 77355 77356 77357 77358 77359 77360 77361 77362 77363 77364 77365 77366 77367 77368 77369 77370 77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