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开始摩拳擦掌,德法意奥甚至是俄国,都开始打小算盘,这其中既有德国人的嘲笑,也有法国人的暗自庆幸,也有意大利人对北非的愈加垂涎,甚至连半口气的奥斯曼帝国都在狂想等那艘订购的战列舰回来,是不是该把埃及夺回来了。
一场隔了半个地球,规模并不大的海战,却让整个欧洲都变得诡异莫测起来,这或许是李默也没有想到的。
面对这场风潮,和议会的发难,索尔兹伯里首相再也坐不住了,把海军第一大臣巴登贝格亲王和第三海军大臣费舍尔一起找了过来。
他们一位是执掌海军大权二十年的亲王,一位是海军技术的急先锋,是目前英国公认的海军炮术专家,但此时此刻,他们竟然都同时愁眉不展。
事实上,虽然新华海军在面对菲利特曼时打得很好,但这还不足以让英国感到担忧,真正令他们感到心悸的是,菲利特曼手中剩下的十几艘战舰,竟然被一种神秘的武器阻挡在了香港没法离开!
作为海军技术核心,费舍尔脑海里立刻想起了欧洲各国正在兴起的潜水舰,只有那种东西才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让远东舰队无计可施,但问题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好的法国也还远没有达到投入实战的程度,为何新华却能做到呢?
那个李默手中,到底还掌握着多少足够影响海军的技术!
费舍尔紧捏着拳头,现在谈论这些还有些早,目前最重的是是把菲利特曼和远东舰队带出香港,因为新华陆军已经快速在广州湾登陆,正在源源不断的向九龙进发,如果被他们攻陷九龙,占领香港并俘虏了战舰,那对远东舰队和英国都是一场大灾难!
派往支援远东舰队的三艘君权级暂时进入了新加坡,驻扎在埃及的同型号四艘也已经出发,它们将和前者一起组成一支舰队去救援远东舰队,但问题是,如果他们进入了南中国海后,会不会反而激怒了新华,最终发起进攻反而葬送了远东舰队和几万将士呢?
要知道从之前菲利特曼传回的电报看,李默对远东舰队已经是手下留情了,要不然就不会击沉了三艘主力舰后转而去对付那些本就是消耗品的小型军舰,如果当时它们把全部鱼雷都射向毫无防备的主力舰,那么现在英国或许根本不再需要考虑去救援的事情了。
新华人故意给了远东舰队一线生机,却又不断地从海上和陆上施加压力,作为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对这种外交语言其实非常清楚,李默这是想利用近万远东舰队的海军将士和数十艘战舰,在逼迫英国妥协,放弃远东利益!
索尔兹伯里揉了揉发涨的太阳穴,摆在他面前的是一道选择题,要么继续打下去,但这样做却要牺牲整个远东舰队,并且还将放弃目前已经被包围的上海和香港两地数万陆军将士。
妥协,则毫无疑问英国将失去在新华的所有利益,让英国颜面尽失,这是令所有英国人都难以容忍的。
“首相阁下,如果您允许的话,我准备派遣地中海舰队前往远东!”巴登贝格亲王虎目闪闪,犹如一位不死的老兵浑身都散发着余勇的气息。
“派遣地中海舰队!”索尔兹伯里首相和费舍尔都被惊呆了,但等两人刚刚站起来,金伯雷就已经猛地推开了房门。
“不,地中海舰队绝不能离开!”
“为什么?为什么!菲利特曼共和几万海军将士正等待着我们去救援,为什么不能让地中海舰队去?”巴登贝格亲王豁然起身,望着金伯雷怒气冲冲。
“因为这个!”金伯雷扬了扬手中的情报,将递给了巴登贝格亲王,后者看了两眼后脸上血色顿时全消,猛然跌坐在了椅子上。
“首相阁下,法国已经宣布从新华撤出全部军队,另外德国也与今早宣布将建造四艘拿搔级新式战列舰!”金伯雷深吸了口气:“此外,新华已经派人带来了消息,他们愿意将他们掌握的战列舰技术交给我们,只需要。”
金伯雷扫了眼几人,才重重说道:“我们撤离新华国境!”……
(未完待续)
------------
三七八 那一抹曙光
从炎热的夏威夷,一下子回到转凉的辽东,还真让李默还有些不适应,要不是这些年从未停止过锻炼,恐怕还真难适应那么大的气候反差。
一次环球之行,从出发到回家足足花了半年时间,这还是最后缩减了一些国家的行程,要不然还指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也让他体验到了什么叫恍如隔世的感觉。
虽然李默回来并未惊动多少人,但当东方公主号庞大的身躯缓缓靠上码头时,得知了消息后很多人还是如释重负的大松口气,此时他们才恍然发现,不知何时这位年轻,却放弃了集权,选择立宪把自己从国政中解脱出来的皇帝,还是用他无处不在的影响力成为了所有人的主心骨。
直至此刻,很多人才明白皇室并非是一个单纯的象征,他不仅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更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领导这个民族走上复兴之路的带头人。
只是很多人都奇怪,李默回来后的第一站竟然不是已经风雨满城的燕京,也不是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的旅顺海军总部,而是停靠在了深入渤海湾的新葫芦岛造船基地。
只有陈平等少数几人猜到了李默为何把这里作为回国的第一站,因为在英国也已经松口,并且把四艘君权级战列舰临时调往印度不在继续向马六甲进发后,等于是默认了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的办法。
可默认归默认,李大少爷自己都说过,谈判桌上得来的东西远没有打下来的可靠,英国和新华的仇恨已经埋下,即便把阉割的中华级战列舰技术出售给他们,也不可能真正化解。
即使谈判成功的话,也只能为新华至少争取两到三年的缓冲期,一旦熬过了缓冲期后,还是要看实力,所以正在葫芦岛船厂内建造的两艘战列舰和四艘正分别在大连和琉球建造的重巡,以及刚获得特别拨款,设计部正在连夜讨论方案的后两艘战列舰,就成了增加实力的关键!
运目望去,庞大的葫芦岛造船基地,让李默终于找到了后世工业辉煌时代的影子,连绵的厂房和船坞,让新华崛起的脚步正在变得愈加坚实。
李默对造船业的兴致是极其高昂的,这从他选择独资拥有大连和葫芦岛两大造船基地的北方重工就可见一斑,要知道这两大造船基地都是按照年建造二十万吨来设计的,虽然现在只完成了一半,但已经属于能在世界排得上号的造船基地。
从檀香山到琉球,再到大连和葫芦岛,李默用了近十年在外海转了个大圈,吸收海外华人培养了大批的技术工人后,如今他们正在自己的带领下陆陆续续回来,使得北方重工终于迎来了急需的技术工人,超过一万五千从檀香山,琉球归来的有经验的技工成为了北方重工最核心的力量,再加上正在这里接受培训的实习工,这里已经成为了新华最大的工业集团。
夏威夷船厂已经拆除大半,仅保留了两座船坞和一座小船坞,因为运输和造价等问题,目前那里已经不再承担主要的造舰任务,但由于战略位置重要,所以还是保留了造舰能力,并且还特意开始加强维护和保障能力,将它真正建成为太平洋上最好的海军基地。
李默不回燕京却来到葫芦岛原因很简单,随着德国祭出了拿搔级大宝贝,中华舰时代终于拉开了序幕,自己改变了历史岔道,原本的无畏变成了中华,悲剧的大英帝国仍旧被挡在了技术门槛前,随着德国得到了技术和图纸后,提尔皮茨和威廉二世已经按耐不住心底的那股躁动,尤其是当新华以战舰为本,崛起于远东,向世界再次昭示了海权的重要后,无形中也加速了这场变革。
如果是中华舰仅仅是引起了欧洲的慌乱的话,那么改名莱茵后,他的四艘兄弟拿搔再次全速启动,真正意味着全世界的前中华级战列舰全部过时!
这对于拥有世界最大前中华级战列舰群的英国来说,无疑是个极大地震动,就像当初飞艇首次翱翔德国上空那样,英国人出门前都不忘记抬头看看天空。
当拿搔级开建的消息传出,除了已经开工的八艘爱德华七世级外,英国果断宣布了停止建造几级战列舰的建造,开始组织力量全力攻克技术难关,但科技这个东西很奇怪,或许你突破过去后会发现其实很简单,但突破的过程有时是几秒,有时甚至是几十年。
即便是费舍尔这样的海军创新者,也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完成,而德国显然已经把这项技术捂得死死地,提尔皮茨不知道李默会不会把技术卖给英国,但起码他必须保证自己这边不泄露,而法国虽然朦胧出现了,但要想装到大口径舰炮上也起码还要一年时间实验和改进,所以他们倒是不急,依旧一心一意在搞丹东级和潜艇,甚至还把几个大型船坞专门辟出搞潜艇,大有不追上李大少爷脚步不罢休的架势。
美国想法简单,四周没太大威胁,还不算很急,所以我没技术不怕,因为我不差钱,所以三艘缅因级还没下水,就立刻上马五艘弗吉尼亚级,那种独特的一级主炮和二级主炮共同一座炮塔的天才创意,实在是太具有美国“精神”了。
原本英国也不差钱,但布尔战争的耗资已经快要让英国政斧发疯了,要不是李默和德国连续不断释放出的海上威胁,索尔兹伯里首相甚至都有砍掉海军预算的想法了。
或许英国可以用一些利益从奥斯曼帝国换取技术,但问题是奥斯曼订购的新战列舰需要两年后交付,那时候即便英国拿到了技术,四艘拿搔级也已经下水,再加上莱茵号,英国将比德国落后足足五艘!
五艘!
这可不是多建造十艘爱德华七世级就可以对抗的,何况爱德华七世级也不便宜,造十艘耗资巨大的废铁,谁愿意?
虽然李默在远东给了大英帝国难堪,甚至可以用扇了个耳光来形容,但实际上这些年随着李默控制长江以北,并利用经济渗透和南方人民意识的逐渐觉醒下,英国在中国的大量矿产和工厂都已经被收购甚至兼并,利益早已大不如前,何况英国最核心的利益还是类似于印度,南非和埃及这样的殖民地安危。
如果出动地中海舰队,英国有信心打赢这一仗,但目前英国已经在布尔投下了一亿英镑军费开支,而且不知道还要继续投下去多少才能最终获胜,并且即便海军获胜,从菲利特曼电报中提及的新华海军表现来看,也会损失不小,而且目前英国也已经投入足够的陆军推翻新华政斧,最终结果就是再花几亿英镑,打一场不能彻底把新华绞杀,并最终被法德俄等国拿去一大部分利益的战争。
最可悲的是,一旦海军消耗过大,就更加无力应对德国的挑战,即使突破了技术壁垒,也没法建造更多的新式战列舰了。
目前的局面是,李默打了英国一个耳光,还绑架了英国远东舰队和几万将士做人质,曰不落帝国虽然有心用最强大的武力解救出他们,但背后却来了一柄寒光闪闪的短刃,而且在画面之外,一大群英国猎人还在被野兽包围着无法脱身。
即使这个苦果再难咽,英国政斧也必须先考虑挽救出远东舰队和几万将士,何况李默还抛出了新战列舰技术为诱饵。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0405
80406
80407
80408
80409
80410
80411
80412
80413
80414
80415
80416
80417
80418
80419
80420
80421
80422
80423
80424
80425
80426
80427
80428
80429
80430
80431
80432
80433
80434
80435
80436
80437
80438
80439
80440
80441
80442
80443
80444
80445
80446
80447
80448
80449
80450
80451
80452
80453
80454
80455
80456
80457
80458
80459
80460
80461
80462
80463
80464
80465
80466
80467
80468
80469
80470
80471
80472
80473
80474
80475
80476
80477
80478
80479
80480
80481
80482
80483
80484
80485
80486
80487
80488
80489
80490
80491
80492
80493
80494
80495
80496
80497
80498
80499
80500
80501
80502
80503
8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