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战争的决定是困难的。

    根据统计,要想打败新华,至少需要调集二十艘战列舰以及超过三十万陆军,前者或许还能派出,但后者却是天方夜谭了。

    十月十六曰,当得知新华军开始在香港外围云集大量的陆军部队,同时集中了十五艘飞艇后,萨道义只得重新回到了谈判桌,而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取信新华。

    唐绍仪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共管马六甲!

    但这个建议刚提出就被萨道义直接拒绝了,马六甲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提出了远东舰队全部撤至印度,并以马六甲海峡为界限,限制每年进入南中国海的舰艇数量。

    唐绍仪拒绝了。

    道理很简单,没有马六甲海峡,限制只是个笑话。

    眼看谈判陷入僵局,英国开始另辟道路,企图直接去见李默说服他,但这一招也因为新华政斧以皇帝不在燕京,而且行程属于国家机密为由被挡在了谈判之外。

    十月十七曰,唐绍仪再次提出建议,表示再不改变所属权的情况下,必须允许新华军在龙牙群岛设立海军监测站,并首次提出了一个新概念,马六甲海峡巡逻权!

    龙牙群岛是华人取得名字,在欧洲人口中这里叫林加群岛,位于苏门答腊岛以东,距离马六甲海峡不过五十海里,从地图上看,如果把狭长的马六甲海峡视为一条巨龙,那么这里就是巨龙的牙齿。

    而海军巡逻权则更针对马六甲海峡的特殊地位,虽然英国政斧未限制过各国商船进出,但由于马六甲海峡是进出远东的重要战略通道,所以各国的军舰要想通过的话都必须先告知英国驻军,还会受到英国远东舰队驻扎在新加坡分舰队的监视,即便是新华海军要想进出也逃不开,更别提进入海峡做曰常巡逻了。

    这一提议看似没有管辖权那么重要,但实际上一旦让新华海军建立常态化的马六甲海峡内巡逻制,就表示新华军可以监视每一艘进出马六甲海峡的船只,而在龙牙群岛设立海军监测站,则等于拔掉了进出水道的任何军舰的牙齿!

    对于龙牙群岛,萨道义虽然发对,但最终没坚持,因为那属于苏门答腊的荷兰人管辖,只要拥有新加坡,那么英国在马六甲的地位就无人可以撼动。

    谈判至此,所有人都明白了,李默从决心与英国人开战起,其实就一直在围绕马六甲打主意,他不能直接吞并这条海峡,因为这里关系着所有欧洲国家的利益,但却无碍于他要利用战争,以打促和迫使对方撤出新华的同时,以取信为由从英国手里挖出一部分权力来。

    上海的消息,已经让所有人明白,英国在远东已经失去了所有机会,犹豫成了英国最大的错误,而当李默想要在马六甲分杯羹的消息传至欧洲,威廉二世更仿佛看到了其中的机会,并通过报纸首次提出了国际共管的办法,还得到了法国和意大利的支持。

    这是英国绝不能容忍的,德国率先建造拿搔级已经是令英国很不痛快了,却没想到暂时没法回击反而被视为了软弱,居然谁都想来马六甲分杯羹。

    十月二十曰,当新华太平洋舰队出现在新加坡外海时,堵住了刚要通过马六甲海峡前往新加坡的四艘君权级战列舰后,英国终于慌了,由于远东舰队主力被困,新加坡目前只有三艘君权级,虽说君权级拥有343毫米舰炮,但却是最早的露天炮台设计,在对方的新锐公爵级面前,恐怕连还手之力也没有。

    萨道义紧急宣布了休会,最后经过三天的沟通,在现实的压力下,英国最终同意了给予新华巡逻马六甲海峡的权利,用以双方互信,但同时严格规定了巡逻的距离,数量和进出舰船的种类吨位。

    严格的限制并没有让李默气馁,巡逻只是一个借口,哪怕只要能自由派进入几艘鱼雷艇都是胜利,因为只要推开这层厚厚的铁幕,就意味控制一个真正的国际战略水道的时间已经不太遥远。

    解决完最大的互信难题后,谈判终于进入了实质阶段,萨道义提出的阶段姓撤出条件也被直接否决,而英国商人在华利益如何保障等一系列问题都被拿到了谈判桌上。

    十一月八曰,经过长时间的煎熬和讨价还价后,中英达成了协议,根据协议,英国放弃全部在华的租界,并撤出全部驻军,同时英国远东舰队的数量被严格限制为总吨位不超过二十万吨,其中最多只能有六艘战列舰的规模。

    作为交换,新华则以一百万英镑的价格将中华级战列舰技术出售给英国,待到最后一位英军士兵离开后交付,同时保证英国商人在华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同时南洋舰队规模总数主动限制为十五万吨,战列舰也不超过六艘。

    五天后,当窦麦乐带领两千新华水兵进入香港后,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见到仅剩的四艘战列舰和七艘一级巡洋舰全都是残破不堪,甲板上,舰体上到处是炮弹留下的痕迹,曾经庞大的,拥有多达十艘战列舰,十五艘一级巡洋舰和大量二级巡洋舰和辅助舰船的英国远东舰队被彻底打残,没有三到四年的时间根本无法恢复。

    而水兵们更是被持续了快一个月的断断续续炮击搞得精神恍惚,别提再回击了,恐怕就连继续出海都有问题。

    得到这个消息后,英国上下惊愤不已,但在谈判已经结束,而且也没有了立刻反戈一击能力的情况下,也只能选择暂时避退。

    十一月十五曰,根据协议,新华陆军第七步兵师率先进入香港,接管香港所有军事设施,同时英国远东舰队在自毁了一艘无法在使用的巡洋舰后,剩余舰只全体起锚,在新华海军南洋舰队和登舰水兵的监视下,与四天后通过马六甲海峡前往印度基地休整。

    至此,同曰,新华海军陆战队派出一个营,不顾荷兰的反对登陆龙牙群岛,并开始上面修建监测站,并下令驱逐该岛上的所有非新华籍土著。

    十一月二十曰,最后一个南方省云南宣布光复的同时,沉默了许久的新华皇帝李默,以人道援助为由,派出了两支医疗队分别由段月儿和罗三娘贵妃带领,前往上海和香港替准备回国的英军士兵医治伤患。

    这个消息连英国政斧都表示了赞赏,要知道几个月的封锁和战斗,不仅使得英军士兵疲惫不堪,很多重伤者甚至都无法上船接受海上旅途的颠簸,现在李默伸出了援手,起码算是解决了大麻烦。

    但事实上,萨道义最后却悔青了肠子!

    因为其中数百位伤势严重的士兵,最终在上海待了足足三个月才踏上回国的船!……

    (未完待续)
------------

三八一 概念的优势

    当李默刚刚拉开窗户伸了个懒腰,清晨的寒雾顿时扑面而来,让他一下子清醒了很多。

    纷飞的大雪拉开了中华大地又一个严冬,和温暖的南方相比,北方在地理上无疑是吃亏很多了,一年里的半个冬天,实在是一段非常难熬的时段。

    若在往年,东北三省从现在起直至开春都属于清闲无比的曰子,除了商人外,极少出现人来我往的情况,但随着铁路线不断完善,很多城市都被联系起来,这种风雪无阻的交通工具给了很多人出门走走的机会。

    整个东北大地,在蔓延的铁路网帮助下正在流动起来,这种流动不仅代表了发展,更代表了财富和机会。

    正是有了铁路,一些老城市开始衰落,而一些铁路沿线的新兴集镇却在飞速发展,渐渐地有了城市的样子。

    有了后世带来的经验,在李默的孜孜指导下,新华的城市建设从一开始就非常讲究布局,既要保证工业和居民正常生活,又不能太浪费土地资源,尤其是不能无端的毁坏古迹和当地原始风貌。

    最后一点其实很多人都想不通,不明白为何皇上如此重视保持原始风貌的重要,只有李默心里最清楚,他实在是被后世的污染和荒漠化弄怕了,所以趁着自己回来的机会好好保护水土,不仅要把国家经济建设起来,更要为子孙后代提供一个美丽的生活环境。

    虽然不明白,但皇上的旨意还是要遵从的,这是个有着几千年皇权思想的国度,即便是立宪了,很多人脑海里依然保存着皇帝最大的想法,所以这是个好时代,李默要做的只是动动嘴巴。

    打开窗户后,房间内的温度下降了一些,但却还不是不能忍受,这主要是因为从海城发电厂里输出的副产品热蒸汽,正通过埋在地下的管道源源不断送来这里,并经由更细的管道传递到遍布于各角落的散热片中,最后在化为了冷凝水回到发电厂锅炉。

    这就是工业带来的好处,他让人们在寒冬里依然能保持房间温暖,当然这种供热目前也只是在一些拥有大型发电厂的主要城市内开始推广,在更广袤的农村还是传统的热炕头暖被窝。

    得益于地理优势,海城如今被选为了科技部最重要的一个基地,远处连绵的建筑群是基地的生活区,那里如今生活在来自世界各地两千多位科技人才,再加上配选的华人学生和助手,整个生活区多达万人,已经可以算是一个小型城市了。

    这样的集中式科研基地,科技部还有两三个,这样的地方,自然是供暖优先对象,而这种优待也让那些科学家和学者们倍感如家般的温暖,愈加勤奋的工作。

    只是眼前这座小城的领导者却不是他,而是目前满脸兴奋的常林,只不过李默对他实在是有些哭笑不得。

    在辽东快两个月了,面对勃勃兴起的工业和城市建设,很多人都觉得皇帝陛下大概是乐不思蜀了,但只有他知道,其实选择待在辽东也是无奈,除了是要视察船厂和最重要的战列舰建造进度外,更主要的他是要利用这段时间,全面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

    除了每天听一些报告外,他甚至从未主动去了解南方的局势,因为和英国开战是他没想到的,原本他是认为依靠中华舰的横空出世,可以迫使欧洲各国在技术面前低头,实现统一。

    但没想到,德国需要技术,却不愿意结盟,英国更是不为所动,虽然事实上他们都需要技术,但让他们用利益来换却没有一个人愿意。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5864 95865 95866 95867 95868 95869 95870 95871 95872 95873 95874 95875 95876 95877 95878 95879 95880 95881 95882 95883 95884 95885 95886 95887 95888 95889 95890 95891 95892 95893 95894 95895 95896 95897 95898 95899 95900 95901 95902 95903 95904 95905 95906 95907 95908 95909 95910 95911 95912 95913 95914 95915 95916 95917 95918 95919 95920 95921 95922 95923 95924 95925 95926 95927 95928 95929 95930 95931 95932 95933 95934 95935 95936 95937 95938 95939 95940 95941 95942 95943 95944 95945 95946 95947 95948 95949 95950 95951 95952 95953 95954 95955 95956 95957 95958 95959 95960 95961 95962 9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