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美国人那里是担心我们残害曰本人,而是怕我们把曰本国内的青壮劳力都抽光了,他们国内和阿拉斯加铁路没人修罢了。”陈平一边说,却一边直皱眉。
这段时间他忙于李默提出的新军事构架,虽然早听说了要修入藏铁路的事情,但却一直没机会来亲口问问,让他疑惑的是,入藏铁路的难度谁都知道,可这次英明惯了的李大少爷似乎听不见任何意见,在报纸上登出来后,很多学者都上书缓建,甚至还写了联名信给首相府,请李恩富来劝说皇上,可出乎意料的是首相府这次不仅保持了沉默,而且积极主动的帮着去联系曰本征召劳力,这让他非常奇怪。
“嗯,办的不错。”
李默笑了笑,忽然走道大地图前,指着下场的马来半岛说道:“你一会再去联系李先生,就说我有心修建克拉地峡大运河,你请他立刻派特使前往暹罗商讨,另外还是老样子,登报,招人,去欧洲宣传。”
克拉地峡运河?!李默才刚说完,陈平就豁然站了起来,但两人似乎都没看到他,李秀峰更是点点头立刻走了出去。
望着大地图上被李默刚才勾了一下的克拉地峡,陈平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这可不是一般的地方!
克拉地峡是马来半岛上最窄的地方,这两年的确有人提出过在这里开凿运河,把它打造成东方的苏伊士,尤其是德法等过非常热心,甚至还找到了暹罗国王商讨,差点就取得了开凿权,但最后因为英国的出面干涉,暹罗才最终没有答应开凿。
英国人干涉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一旦克拉地峡大运河开凿成功,就可以让从印度洋前往亚洲的距离直接缩短一千多公里,可以节省大量的运费和时间,可那样一来话必将使得马六甲海峡地位下降,这对目前扼守住了亚洲咽喉的英国来说是极大地威胁。
英国之所以从新华撤离,除了因为此时没办法开第二战外,与他们控制了新加坡,扼守住了马六甲海峡也有关系,因为只要守住这里,新华还是只能在远东闹腾,无法前往英国最核心利益所在的印度洋!
根据情报,远东舰队去印度修正后,英国已经开始在新加坡囤积重兵,之前驻扎在香港和上海的军队都进去了新加坡,至今那里已经拥有了足足十万陆军。
除了陆军外,他们还开始加固哪里的岸防设施,根据在马六甲海峡巡逻的驱逐舰汇报,这段时间英国不断将大量岸炮等设施运往新加坡,还开始在哪里修建新的炮台,此外还至少运去了三千枚水雷,并且首次布置了类似渔网的防雷网,以防止遭到潜艇的偷袭。
远东的失败,已经让英国明白了遏制新华的重要姓,也害怕新华进入印度洋威胁核心利益,所以他们准备打新加坡打造成第二个直布罗陀要塞的心思已经很明显。
现在要去开凿克拉地峡,这就等于是挑战英国的最核心利益!
暹罗位于越南和缅甸之间,土地富饶物产众多,还因为英法互相牵制,所以才没有遭到入侵成为别人的殖民地,但现在新华打败了英国,压的法国龟缩在越南,称霸远东的形势很明显,暹罗自古和中华交好,一旦李默开后,只要能提供足够的武力保障,暹罗或许还真会被说动。
而且还有法国,法国一直很热心修建克拉地峡大运河,这个消息如果被他们知道,恐怕立刻举双手支持,再加德国意大利等国也不满英国控制了新加坡,所以一旦这股风暴起来,那恐怕就是一场谁也无法遏制的风暴!
这可不是玩笑,如果英国没有中华级战舰技术还有可能靠军事威慑达成手段,但英国第一艘无畏号已经在建造中,一旦下水完成测试,以英国的能力造个几十艘根本不是问题!
布尔虽然还在消耗英国,但以英国强大的财政优势,胜利只是迟早的事情,一旦英国从布尔漩涡中脱离出来,在配合他们疯狂的造舰能力,恐怕。
陈平咽了咽口水,皇上疯了吗?
私人修建一条世界上最艰难的铁路本来就已经很疯狂了,现在居然又要去开凿克拉地峡大运河,他是不是觉得自己钱太多了?或者是干脆是觉得自己这位参谋长太清闲了,准备找点事情给自己做做?!
一北一南,两大浩大的近乎无底洞的工程,皇上啊,你到底想干什么?!你要是觉得钱没处花,建造个三五十艘战列舰也好啊!
“元寿,觉得我的计划怎么样?”李默似乎没看到面色阴沉,就差哭出来的陈大参谋长,忽然嘴角一勾,从桌上拿起笔猛地在地图上划了两道巨大的弧线,然后将笔尖猛的指在印度上,笑道:“你说,如果有一天英国起床后忽然发现,自己国王的王冠就要掉了,会怎么办?”
陈平眼中猛然炸开道道精芒……
(未完待续)
------------
三八七 大西北的未来
两条虚构且是目前新华国内综合实力取法完成的两大工程,但只要一提出来,它们注定就会牵动英国乃至世界的神经。
道理很简单,因为印度!
印度是个人口大国,也是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大英帝国一半的钢铁资源都来自那里,如果把英国在远东的利益看做一,那么在印度就是一百!
甚至更多!
所以,又有人把印度称为大英帝国的皇冠。
除了源源不断地资源和人口可以利用外,更因为它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显得举足轻重。他的国土深入印度洋,就像是亚洲大陆深入大海的一条腿,而另一条就是东南半岛。
就像东南半岛是印度洋进入太平洋的咽喉那样,印度无意识控制印度洋的关键,一旦英国失去印度,势必会波及到对印度洋的控制,那时候别说马六甲海峡了,波斯,中亚西亚,埃及,苏伊士运河乃至非洲都会出现巨大的危机!
所以对英国来说,失去了半殖民的新华,被打残了一支舰队或许还能忍得下去,但如果有人想谋夺印度,英国毫无疑问的会来拼命,哪怕丢失部分非洲殖民地也会来,这是毋庸置疑的!
入藏铁路刚提出,就会引起英国的剧烈反应,如果克拉地峡再搞一下,英国人真就不得安生了,就因为印度太重要了,重要到英国必须死保。
以目前的新华国力和技术能力,入藏铁路是不可能的,陈平知道,李默更知道!即便是克拉地峡大运河也是很艰难,但为何还要大动干戈,摆出一副势要搞出来的架势呢?
很简单,给英国人上眼药,牵制他,不让他把全部注意力都收回欧洲,要让他分心,让他时时刻刻担忧印度会不会成为别人的皇冠。
英国开始加强新加坡防御,希望打造出一个东方堡垒,就是为了把新华关在远东不让出来,又要把中华舰技术转交给俄国,就是为了给新华制造麻烦,甚至是消灭这个新生政权!
没有那个列强会在挨了一个新生国家的巴掌后不报复的,合着血咽下去只为了今后的反戈一击,如果不打回来,那就不是列强了!
所以李默才勾画了这条虚线,一条是从陆地威胁英国皇冠,一条更是直接把马六甲海峡废除!无论是哪一个,即使它不去修建,或者说摆出个大干特干的架势动动手,也会让英国辗转难眠。
这就是战略,战略的艺术!
俄国的西伯利亚铁路,就是悬在新华头上的一把刀,有了这条铁路,沙皇的几百万大军随时可以从北方的任意一点直扑下来!
美国正在修建中的,贯穿了整个加拿大的阿拉斯加大动脉,同样是把加拿[***]入了与他合作,也同时激活了庞大的阿拉斯加资源,连带着把加拿大国内的资源都吞下了一半。
如果不是李默搞出了托马斯矿业,提早了几年侵吞加拿大资源,把阿拉斯加铁路中途径加拿大育空河流域那一段给截断了,迫使这条大动脉中插入了一个属于新华的棋子,或许美国会把加拿大资源全部吞下去。
德国人一直想修建从德国至奥斯曼中东地区的铁路,也是为了利用铁路直接把手伸进埃及乃至苏伊士运河,打破英国的战略封锁。
这就是铁路的价值,二十世纪初的年代中,仅次于战列舰的威慑力就是铁路,尤其是一条条洲际大动脉,更是会牵动无数国家的神经,甚至爆发战争。
所以铁路也成为了一个个战略构想的最佳体现,这是门艺术,至少李默是怎么认为的,随手一点,我要修建一条入藏的铁路,修建一道进入印度洋的运河,就会让英国紧张!这就像是后世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时印度举国担忧,甚至之后的岁月里一直在炮制中国入侵印度的可能,并且向中印边境调集大军,不得安生!
列强是不会和你讲道理的,只有直接威胁到他的核心利益,他才看清楚形势,而且英国对藏省的垂涎不是现在才有的,十几年前英国就曾入侵藏省,清朝和藏民联手最终才打败了入侵,但这不代表英国就放弃了!
历史上的1904年,英国一直打到了拉萨,甚至最终抢占了布达拉宫,抢走了数以万计的民族瑰宝,当那些精美的艺术品被带回欧洲,引发了欧洲对那片神秘高原的兴趣,以至于百年之后欧洲人还始终对那里念念不忘,去支持一个令人厌恶,企图分裂国家的老喇嘛。
藏省太远,道路和交通实在是太差,无法维系一场大战的需求,而喜马拉雅山脉对面的印度,地理位置却好很多,而且那里还有英国人最忠实的猎狗,昔曰蒙古的后裔,天生好战,为了钱愿意杀光所有人的,廓尔喀战士!
所以未来那里肯定就会成为英国牵制新华的手段!
让李默最担心的是,几年后一旦新华和俄国大打出手,英国如果利用兵力真空的空隙,如历史上进入藏省洗劫一把的话,他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8489
128490
128491
128492
128493
128494
128495
128496
128497
128498
128499
128500
128501
128502
128503
128504
128505
128506
128507
128508
128509
128510
128511
128512
128513
128514
128515
128516
128517
128518
128519
128520
128521
128522
128523
128524
128525
128526
128527
128528
128529
128530
128531
128532
128533
128534
128535
128536
128537
128538
128539
128540
128541
128542
128543
128544
128545
128546
128547
128548
128549
128550
128551
128552
128553
128554
128555
128556
128557
128558
128559
128560
128561
128562
128563
128564
128565
128566
128567
128568
128569
128570
128571
128572
128573
128574
128575
128576
128577
128578
128579
128580
128581
128582
128583
128584
128585
128586
128587
12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