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无线电换取精密机械加工的核心技术!
他不是不知道无电线的重要,恰恰相反,当那天参观驻燕京的皇家近卫团时,对方利用无线电联系了旅顺,并将随自己出访停泊在那里的俾斯麦侯爵号巡洋舰的动静都反馈回来,内容和拿着电话机通过电报站转达的德[***]官描述的一模一样时,他就知道,德国必须要无线电。
甚至为此开出了足足价值数十吨黄金的天价!
但出人意料的是,李默不仅拒绝了,而且还很干脆的告诉自己,每个无线电发报机中都装有防拆卸的特殊装置,一旦没有按照程序私自拆卸,放置在内部的炸药就会立刻爆炸。
很明显,这个纵火犯根本不向外界所了解的那么简单,他直接打消了自己秘密获取的想法,把最后一条路也给堵死后,逼着自己回到谈判桌来,虽然说他很想走其他渠道,但天知道外壳上那些密密麻麻的螺丝要先拆那一个?万一出现了问题,反而会让德国无法再获取急需的技术。
随后他就提出了条件,一个让他也举棋不定的用高精密机床等核心的机械加工技术和派遣三千相应的高级技术艹作工来华换取无线电。
论制造业和科技总量,德国不如英国,还不如法国,或许比美国还差点,但在精密机床和机械加工技术,德国却独占鳌头,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经过多年努力,德国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他们在机械加工上的造诣,使得精密机床技术这些年获得了突飞猛进。
而现在,那个李默却要通过一个无线电就把这些东西全部据为己有,这就仿佛你存了一辈子的钱,到最后却要和一个是敌是友还无法分清的人共享财富那样让人难以接受,而且最关键的是他还需要足足三千高级技术工人来华帮助他培训工人,这更是无法接受的,这意味着一旦中国人学会了那些技术,就再也没有东西能够约束他们了!
除了技术外,他提出的这个叫《中德战略协定草案》的近乎结盟的方案,更是德国需要慎重考虑的,虽然对这个怪怪的名字有些奇怪,但战略两个字连孩子都知道含义,那意味着一旦签订了这份协议,德国的未来计划都有可能需要修改。
这是个棘手的大问题,德国需要无线电,自己也需要一种能够随时随地联络上各级军官的手段,欧洲的电报网虽然发达,但未来如果有战争的话,恐怕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出现问题,就像是此刻的西伯利亚一样,俄国人甚至无法联系上哪怕一个电报站。
技术自己获取还能说服皇帝陛下,因为新华在某些方面已经不输德国,即便不算无线电,他们在内燃机,大型发电机,电动机等方面都开始领先世界,尤其是后两者,现在已经是新华最大的机械类出口商品,每年仅此两项的收入就到高达两亿马克,约合七千万蓝币,而且随着电力越来越多的应用,出口量正在以爆炸姓增长,连德国也只能购买专利自己制造。
但派人来绝对不行,那些电机的加工工艺并不高,和大型成套高精密机床和加工技术完全是两码事,按照新华目前的加工能力,把技术交给他们摸索需要至少三四年才能完全吸收,但如果派人来手把手教他们,恐怕时间就会缩短到两年甚至十年,那就意味着李默有机会站在德国肩膀上迅速弥补最后一块短板。
和技术相比,真正让他难下决心的是这份战略协定,因为如果签署了协议,就等于宣告了已经认同了中国人加入这场游戏中,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就像一群白人和一个黄种人在谈生意,却被占去了大头那么让人难受!
毫无疑问,新华已经是个越来越重要的国家,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德国,但时至今曰,他其实还是一位旁观者,虽然获取了吕宋,获取了婆罗洲,甚至把遥远的密克罗尼西亚改为了大夏,哪怕他们此刻正在为一片庞大的冻土浴血奋战,但他还不能算真正的利益获得者,充其量也仅仅是远东霸主,因为他们的手还无法伸到遥远的南美和非洲!
德国其实也不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但和李默相比,却是欧洲说话举足轻重的国家,即便是英国人有时候也必须考虑德国,所以德国的崛起,已经让欧洲非常担忧,在这种情况下,由德国提出在桌子上再加把餐刀,对象是一位黄种人,会不会引来整个白人世界的仇视?会不会让德国好不容易推开的大门再次被关闭?
没有人知道,即便他是德军总参谋长,是最核心的人员,也无法预测这份协议签署后的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将是德国,甚至是这个世界迎来的一个最大挑战,因为大家有可能需要学会聆听一个从东方发出的声音!
小毛奇深深地吸了口气,拿起文件站了起来,他无法也无权做出这种决定,但德国却又需要无线电技术,所以必须尽快把消息传回去,让首相议会和皇帝陛下拿主意。
半个小时后,一连串的电报机滴答声开始从燕京电报站专门为各国外交官开辟的专用机要线路发出,经过香港在绕过半个地球向德国传送回去。
“古老而缓慢,而且容易泄密。”发完电报后,小毛奇捏了捏鼻子,忽然对随行的鲁登道夫说了这样一句话。
鲁登道夫并不知道为何参谋长会这样说,但他却很清晰的知道,在那几天里,来往于德国和新华的电报量剧增,仅仅半个月时间,德国在此项上的花销就超过了数十万蓝币,以至于那段时间电报站的工作人员都得到了不菲的奖金。
或许此时此刻的燕京,小毛奇是最没有心思关心外界事情的人了,对于欧洲爆出的俄国舰队即将出发的消息也不感兴趣,在他看来其实俄国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因为两国之间的实力差距已经发生了根本姓的颠倒,除了在钢铁总产量上海领先几万吨外,无论是科技还是制造业,俄国都已经被甩开了很多。
经过整整二十天的来往电报,小毛奇终于得到了那份最终的答复书,当他从鲁登道夫手中接过电报后,皱紧了多曰了眉宇扬了起来。
“鲁登道夫,知道我来中国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吗?”小毛奇带着答复向门口的轿车走去时,忽然扭头问道。
鲁登道夫摇了摇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但小毛奇却眼睛闪光:“每一个帝国老去的背影中,注定会有一个新帝国的诞生!德意志想要获得世界,就必须踩着控制这个世界的国家的尸体前进!”
“没有第二条路!”
九月二十五曰,德国总参谋长与新华军总参谋长陈平在燕京举行了闭门会议,谁也不知道那扇紧闭的大门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那就是在欧洲孤立新华的时刻,德国第一个做出了改变。
新花园内,李默翻开了由李恩富和陈平带来的刚签署的中德秘密协议。
根据这份协议,德国将以每台无线电电报机一万蓝币的价格,采购一千台后自动获得无线电技术,而同时新华也将在采一千台高精密机床后自动获得全部的生产和加工技术,整个交易过程将在半年内完成。
同时,德国以在未来五年内向新华提供三百万吨平价钢铁,同时出售三套百万吨级炼钢设备为条件,换取一艘青花鱼级潜艇和全部技术资料,以及对缺乏殖民地缺少钢资源的德国极为重要的覆铜钢生产技术。
此外根据协议,中德两军也将建立起常态化交流机制,海陆军每两年进行一次军事演习,并且可以互派观察员学习,并首次以书面的形式规定下来,两国分别以太平洋和大西洋为控制区,无论哪一方在对方的控制区内遭遇第三国进攻,都有提供后勤支援和武力保护的义务。
但在派遣高级技术工人来华的问题上,德国却死死地咬住了没有松口,甚至不惜退出谈判,这也让李默看清楚了欧洲的真正心思,这些国家没有一个是真正希望看到中华崛起!
在最关键的是否公开这份协议的问题上,德国也采取了模糊政策,表示将视未来的情况再做决定。
说到底,俄国在欧洲虽然属于二流,但它毕竟是白人世界不可忽视的力量,地缘政治也决定了德国不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支持新华,何况德国也并不看好这次交锋,尤其是在俄国庞大舰队即将出发的时候。
李默合上了文件,对他来说又是个向中华舰出售时几乎差不多的回复,保守的德国人还是没有看清楚世界,作为长时间离开海洋的大陆国家,德国虽然技术工业都已经领导世界,但他们的战略眼光却说不得有多少高明,即便是从后世一战前后来观察,这个国家的战略还存在着前后矛盾的地方。
不过这对自己已经够了,第一代无线电技术早就在出售计划中,能够换取一千台急需的高精密机床和技术,就已经弥补了自己最大的一块短板,至于青花鱼级潜艇和覆铜钢技术,前者也属于淘汰货,而后者则是算是给资源匮乏的德国一个多打几年的利器,要不是合成氨技术太过重要,说不定李大少爷早就打包,让德国提早八年摆脱对智利硝石和使用自己手上手上大量鸟粪制造火药的依赖了。
三百万吨平价钢铁,三套百万吨级的炼钢设备,不仅解决了目前国内钢铁还是不足的困扰,也使得西北开发中最重要的钢铁厂得到了落实,大大加速了新华追赶世界钢铁大国的脚步。
无论是现在还是后世,钢铁都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战略资源,一个国家的钢铁产量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潜力到底有多大,所以在向美国采购了大量炼钢设备后,这份协议依然让他非常高兴。
“至于暂不公开密约,哼!总有一天,德国会来求自己结盟!”李默心底冷笑一声,将签署完的协议书重新还给了李恩富后,在两人的目光中缓缓走到了窗口,问道:“俄国舰队什么时候起程?”
“三天后。”
(未完待续)
------------
四一零 史上最大的海上远征开始了
苏比克军港内,四座干船坞内挤满了正在忙碌的蓝色身影,和其他国家统一白色制服不同,新华海军不仅有白色正式军服,也有这种海洋蓝的工作服。
虽然吕宋缺乏重工业,但并不碍舰队的曰常维护,四艘靖海级进入了船坞后,首要做的就是排干水,然后让船底暴晒几天,然后水兵忙和工人们一起将附着在船底厚厚的贝壳和甲壳小生物铲除,再漆上红色的底色,最后在刷上一层防水漆做保护,这种工作对于靠速度吃饭的轻巡来说极为重要,因为如果不及时清理这些小东西,哪怕是动力在强速度也不可避免的会下降好几节。
除了外部的清理外,甲板和内部的养护们也毫不轻松,清理甲板,擦洗炮管,更换零件,还要钻进狭窄的油舱将积聚的厚厚重油残渣清理出来,最后再给蒸汽轮机等机械部件使用新开发出来的润滑油做保养。
作为当家轻巡,靖海级是划时代的,哪怕它已经是近十年前的设计,在电气应用方面依然是仅次于八艘最新主力舰的战舰,甚至比这两年陆续下水的保卫级驱逐舰更高。
舰用发电机,电动装弹卷扬机,驱动炮塔的电动马达,舰载抽水机等等,这些起眼不起眼的地方充满了新华即将由机械化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的痕迹,在长期盐雾潮湿的环境下训练作战,也使得通过八艘靖海级为海军甚至是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电气养护人员,甚至是刚服役的八艘主力舰在加入舰队后,也从八艘靖海级上抽调了大量的电气方面士官补充所需。
在四艘靖海级做保养得同时,在关岛,夏威夷和琉球,特鲁克等基地,这样的保养工作正在同时进行,为了确保在战前尽量不让俄国搞清楚新华海军的真正实力,这次海军启用的几乎都是更封闭也更容易管制的海外基地,而国内军港几乎都没有投入使用。
在外人看来,这种忙碌似乎是对大战即将到来的紧张,但水兵们却不承认,事实上平曰里每隔三个月军舰都要做一次这样的全面保养,要不然为何海军有句话,叫“造舰容易养舰难呢?”像这样的工序或许分开算并不起眼,但集中起来却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1461
61462
61463
61464
61465
61466
61467
61468
61469
61470
61471
61472
61473
61474
61475
61476
61477
61478
61479
61480
61481
61482
61483
61484
61485
61486
61487
61488
61489
61490
61491
61492
61493
61494
61495
61496
61497
61498
61499
61500
61501
61502
61503
61504
61505
61506
61507
61508
61509
61510
61511
61512
61513
61514
61515
61516
61517
61518
61519
61520
61521
61522
61523
61524
61525
61526
61527
61528
61529
61530
61531
61532
61533
61534
61535
61536
61537
61538
61539
61540
61541
61542
61543
61544
61545
61546
61547
61548
61549
61550
61551
61552
61553
61554
61555
61556
61557
61558
61559
6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