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希佩尔准备把望远镜对准蜂鸟时,突然脚下的桅盘猛的倾斜,当他握住扶手时,舰队已经开始了急速转向,同一时刻,远处的天边也涌起了大量的浓烟。

    “俄国人来了!”

    急促的笛声和警报声响成一片,目送着战鹰离开的水兵们以最快的速度跑到了战位,巨大的炮塔开始旋转,炮口急速的开始抬起,虽然看不到炮塔内的情况,但希佩尔脑海里还是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了一枚枚巨大的炮弹被塞入炮膛的场景。

    广西号的一号炮塔内,老炮手指着刚提升上来的一枚305毫米带帽穿甲弹破口大骂,因为他发现上面沾染了一片指甲盖大小的油污,虽然副炮手立刻小心翼翼的擦去了油污,但这位老炮手似乎觉得还不过瘾,居然脱下了衣服再擦了两下,直到确认能照出人影后才把它送进了炮膛,塞入了三块发射药。

    虽然从外形看,四艘吉林级的主炮和之前主力舰使用的仿意大利式主炮似乎没什么区别,但它们却是在获得了德国炮钢技术后,特别针对了穿甲弹研制的新一代舰炮,由于之前意大利舰炮并不具备全装药发射这种新式重型穿甲弹的能力,只能填装两块发射药,大大削弱了穿甲弹动能的优势。

    除了解决了穿甲弹的需要外,舰炮的速度也提升了不少,采用了高速电动卷扬机自动填装后,首次达到了每分钟两枚,已仅比德国刚研制出来的280毫米舰炮每分钟三枚稍稍弱些。

    当三枚待发弹全部填装好后,火控员已经从耳机里得到了飞机传来的坐标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炮手们开始调整角度,从外面看去似乎三门舰炮正在不断地上下摇摆。

    费舍尔虽然顾及风度没爬到桅盘上和观察哨抢地盘,但还是登上了最高的飞桥,似乎觉得不过瘾,最后还让人搬来了一把梯子架起来。

    从天边出现“乌云”他就意识到,无论罗杰斯特温斯特想干什么,战争也都将在很短时间内爆发,所以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新华舰队即将出现的方向,但没想到还没看到他猜测的“新式军舰”,六个黑点就陡然从镜片里飞速滑过。

    有苍蝇?

    费舍尔下意识的用手在镜头前挥了挥,却忽然发现这六个讨厌的“苍蝇”不仅没赶走,反而在瞳孔中急剧放大。

    那是?

    飞机!

    是的,是飞机!

    费舍尔和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人都想起了一年前新华忽然公布的飞机和那段无声电影画面,虽然之后各国都涌现出来了一些类似的飞机,而且有些还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都还没能完全实用化,但现在看到了什么?人家都装备舰队了!

    欧洲显然又落后!

    费舍尔和所有国家观察员虽然都有些呆滞,但谁都不认为飞机会改变战争的结果,顶多就是能侦察一下敌人的位置,而且即便是观察到后,还没办法立刻通知舰队,完全是在唬人。

    所以大家的注意力很快又集中到了飞机出现的方位,但当新华皇家海军十二艘主力舰跃出水面时,空气再次凝固,费舍尔更是身体一软,差点栽倒。

    一直站在旁边的西摩尔很能体会费舍尔的感觉,作为一位发誓要为帝国海军倾尽全力的斗士,一位目前大英帝国海军掌舵者,当他看到世界七号霸主再一次落后时,心里的失落是不能用语言来形容的。

    虽然距离还有一万八千米,镜片中的那八艘被各国都列入了名单的主力舰身影还有些模糊,但毋庸置疑的是,它们将再次掀起一阵海军狂潮!

    就在费舍尔头晕眼花的时候,俄国舰队甲板上却早已乱作一团,叫喊声,口哨声此起彼伏,士兵们手忙脚乱的冲上战位,转动炮塔,对准了新华帝国海军出现的方向。

    舰桥内,罗杰斯特温斯特更是瞪大了眼睛,他不明白,奥恰科夫号明明报告了新华海军八艘新式主力舰还在纳土纳岛,为何一夜间就出现在了这里,要知道两地相距足有四百多海里,就算是20节,也需要一天一夜才能抵达!

    “司令官,他们在靠近!”科洛涅大声的提醒着发呆的司令官,作为参谋,他觉得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帮助司令作出判断,喊道:“我们应该利用数量优势!”

    声音陡然让罗杰斯特温斯特清醒了过来,科洛涅说的不错,虽然新华拥有八艘新式主力舰,还拥有四艘公爵和八艘靖海级,但自己却拥有十八艘战列舰和十八艘一级巡洋舰,几乎是一比二的优势,所以抛弃了之前的想法,迅速下达了准备接战的命令,同时下令升起主桅杆升起安德烈旗。

    对面的龙国章也做出了调整,下令转舵五度,继续拉近距离的同时,命令第一战列舰和第三重巡分队提速到22节,撇开速度较慢的第二战列舰分队,全力抢占t字位。

    同时,吉林号也升起了著名的血云龙爪战旗,信号兵更是打出了一句后来被各国海军都广为传颂,堪比英国著名海军将领纳尔逊,并且被誉为新华进入帝国时代标志的话。

    “帝国在等待,去战斗吧!”

    (未完待续)
------------

四二五 大海战三,秒杀

    @@@@@@

    “帝国在等待什么?”

    “凯旋!”

    每艘见到旗语战舰,都知道这个答案,烈风中高高飘扬的血云龙爪旗,就是决战的信号!

    陡然的一刻。

    四艘吉林级和四艘大连级如脱缰的野马般脱离了编队,雄壮舰艏撞开的水花让各国海军观察员军目瞪口呆。

    “报告,距离一万七千米。”

    “一万六千米。”

    “一万五千米。”

    “一万四千米。”

    “一万三千米!”

    航海长一声紧接着一声的距离汇报声,让吉林号内气氛紧张起来,毕竟远处有十八艘主力战列舰,随着声音,大家的目光都转到了坚持不去司令塔,却叼着雪茄站在舰桥内的龙国章。

    “左舵五度,平行。”

    当向内偏斜的舰艏距离俄舰队一万三千米时,龙国章才终于下达了命令,偏转的舰艏立刻和对面的俄国舰队形成了两道平行线。

    舰艏的水花和不断放大的舰影,让罗杰斯特温斯特明白是走不了了,在无线电全部失效的情况下,他不得不继续采用老办法,下令第一、第二和第三战列舰分队以皇太子号为首列阵,三个巡洋舰分队插入内侧与战列舰编队形成双纵队,同时让剩下的小型巡洋舰分队保护运输舰先转向西比路岛。

    但龙国章可不想放走一艘俄[***]舰,立刻下令乐飞带领轻巡编队拦截俄小型巡洋舰和后勤舰船。

    下午一点整,在无望逃走后,这场发生在苏门答腊岛外印度洋上,距离明打威群岛中最大的岛屿西比路岛仅仅三十公里,被誉为西比路海战的第一枚炮弹窜出了亚历山大三世号的前主炮,咆哮的舰炮犹如一个信号,拉开了让人等待了大半年,甚至产生了窒息感的海战的大幕。

    曾是获胜最大希望的无线电指挥失灵后,依靠旗语传递消息的古老办法使得俄国舰队无法做到统一炮击,虽然已经形成了战列线的三个战列舰分队大都是统一的l40/305毫米舰炮,但炮声依然凌乱不堪。

    战列舰分队开火的同时,被分割在右侧的三个巡洋舰分队也发出了咆哮,整整182门口径190毫米以上的主副炮同时开火,使得蔚蓝色的大海上顿时卷起了一股黑色的飓风,弥漫的硝烟甚至人的视线都模糊起来。

    希佩尔死死的抓着望远镜,镜头里几个黑点呼啸着向吉林号砸来,十几秒的飞行看似很短,但在隆隆的炮声和剧烈心跳中却显得无比漫长。

    轰轰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8509 78510 78511 78512 78513 78514 78515 78516 78517 78518 78519 78520 78521 78522 78523 78524 78525 78526 78527 78528 78529 78530 78531 78532 78533 78534 78535 78536 78537 78538 78539 78540 78541 78542 78543 78544 78545 78546 78547 78548 78549 78550 78551 78552 78553 78554 78555 78556 78557 78558 78559 78560 78561 78562 78563 78564 78565 78566 78567 78568 78569 78570 78571 78572 78573 78574 78575 78576 78577 78578 78579 78580 78581 78582 78583 78584 78585 78586 78587 78588 78589 78590 78591 78592 78593 78594 78595 78596 78597 78598 78599 78600 78601 78602 78603 78604 78605 78606 78607 78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