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前,随着远东最大的大连造船厂连续交付了三艘两万吨级的邮轮,声名鹊起的太平洋货运公司下属的太平洋邮轮公司,以十五艘,总计25万吨的庞大邮轮船队,首次抢走了世界第一邮轮公司的宝座。

    消息传至纽约,包括白星邮轮公司等在内的多家美国邮轮企业股票纷纷下跌,让很多投资客们损失惨重。

    辱骂,不屑和质疑充斥着整个交易所,因为在美国人看来,太平洋邮轮公司的世界第一水分太大了,首先就是其背后的新华帝国皇室背景,因为此时此刻谁都知道这家已经拥有近八十艘万吨货轮、十五艘邮轮,三十艘专用运油船和其他大量船舶的超级海上托拉斯企业的投资者是中国皇帝,而且中途它还得到了几乎是半卖半送的大量军队俘获的船舶,甚至最近由美国建造的五艘卖给俄国的二手万吨轮也被他们买下加入了船队,所以很多人认为它并不能算真正的商业化公司。

    但在托马斯和很多最顶级的商人看来,这种言论实在是太美国化了,虽然从总量上说,太平洋邮轮公司的十五艘邮轮只占到大西洋邮轮总数的二成,年运输量也远远不及大西洋两岸,但随着新华开始大规模移民南洋和密克罗尼西亚等地,走出国土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几百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爆炸,这其中超过一大半是要通过邮轮运送的。

    移民人数的增多,势必将增加海外和大陆的联系,等到移民总数突破千万,那么每年来往与沿海和海外省份的人数最起码也有五十万要流动起来,这又会给邮轮公司带来丰厚的效益。

    或许对别的国家来说凑齐全国人口也没法达到千万,但对新华来说却是轻而易举,尤其是目前从最北方的勘察加半岛,至最南端的中属几内亚岛,长达万里的海疆本身就提供了最佳的邮轮航线。

    而且美国和欧洲只看到了太平洋邮轮公司一家,事实上重新完善的香港招商轮公司,琉球海运公司和吕宋南洋运输公司,都是拥有数十艘船舶的新兴民营运输公司,他们除了海上货运外,也已经盯上了邮轮这一块,纷纷加大了对邮轮的投资。

    其实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失去了皇冠了,隶属于新华皇室和政斧同时控股的中甜糖业公司,在和古巴政斧达成了糖业贸易协定后,又因为新华控制了新兴的西南太平洋甘蔗种植区,在强有力的资金推动下已经控制了世界白糖交易总量的六成。

    而最大的皇冠则是橡胶,虽然南美也有橡胶,但由于建设太晚,很多还是小树苗,可那个人却从十年前就开始大量布局,在自己和自己较劲中不断刷新橡胶园的种植规模,现在更是把最大的原料产地西南太平洋几乎全揽入了怀里,使得新华年出口的天然橡胶总额达到了世界总需求的八成!

    这是个极为惊人的数字,意味着如果新华一旦禁止出口的话,全世界正在蓬勃兴起的汽车行业将全部失去轮子!

    没有轮子的汽车?

    托马斯戏谑的笑着,努力地试图在脑海里勾画出这幅景象,但还是想想不出那种可怕的场面。

    大中华烟叶公司,世界总产量的四成。

    南洋贸易公司,世界咖啡和可可产量的四成。

    至于刚刚整合起来的六家新华民间生丝股份公司,占据了世界生丝出口的五成!

    还有至今还潜伏在海面下,拥有巨量储备的寰亚石油公司。

    而且在茶叶,瓷器等等中国的传统产业上,他们都在急追而上,一家家小型企业在那个人的故意引导下,正在被政斧有规划的联合起来做大做强,都慢慢的开始加入到了世界贸易的竞争中。

    是的,美国还掌握着世界最大的加工能力,拥有世界最大的钢铁企业,还掌握着数以亿计的对外贷款总额,拥有横扫世界的装备制造业能力,加上本身资源可以满足需求,以新华目前相当于美国百分之式的经济总量来看,所以至少在二十年内不用担心被挤下世界第一经济宝座。

    而且和美国出口的高价值商品相比,新华目前还仅仅是一个世界原料出口集散地,即便是出口一百万吨生丝和茶叶,美国也只需要造十艘大型远洋货轮就全赚回来了,但问题是这仅仅是美国,除了拥有世界最大殖民地的英国,和世界第二的法国外,其他国家都没有察觉,事实上他们已经离不开来自远东的原材料供应。

    “总有一天,世界会发现再也无法离开中国!”

    托马斯想起了十年前李默在琉球时对他说的话,说实话那个时候他心底还有些不以为然,但现在回过头来才发现,这些都慢慢的在变成现实。

    更可怕的是,李默是个极其自律的人,虽然他让人眼红的有了四个女人,但在事业上,却有着极为严格和缜密的计划,托马斯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见过那份他从加拿大时就开始逐渐准备的计划书,他不知道当时年仅十三岁的他是如何懂得制作如此详尽的计划书的,但上面那些文字如果传出去,足以让世界各国惊讶。

    当时连他在内,只有很少人知道他为什么要南洋,即便是此刻很多人还认为他是个疯子,是个对土地有着比饿狼还贪婪本质的纵火犯,是比俄国沙皇野心更大的土地狂人,但事实上他的根本目的却是希望把西南太平洋那些连绵不绝的岛屿,打造成世界最大的原材料库。

    当橡胶、白糖和烟叶在他那句“温水煮青蛙”的名言中以不为人察觉的缓慢进程开始涨价,当世界最大的伦敦和纽约期货交易所里这三宗大商品交易在托马斯矿业,美洲银行等在内的黑手艹控下起起落落,当李默利用俄国庞大的远征舰队扑向世界最大蔗糖和橡胶种植区的机会引爆了国际期货市场对原材料担忧所引发的上涨狂潮时,很少人知道其实在西比路岛之外,他已经悄然斩获了一场比那场让世界震惊的大海战更大的胜利。

    上亿美元的获利资金,正在美洲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缓步转移下,以贷款,收购等等手段,化整为零的悄悄输入远东,然后被他又拿去补贴工业,这样的投入比依靠民间和银行贷款方式的投资规模大了几倍,他正在用一种全新的,集中式跨越追赶的办法,一步步让那个古老的国家焕发新生。

    又是一声汽笛悠悠传来,打断了托马斯的思绪,他很快的整理好了公文包,准备迎接又一次的资本市场大波动,而这次波动的始发地却咫尺。

    费城的那场谈判看似只是中俄两国的事情,美国仅仅是调停方,但问题是如果战争的阴影还不能尽早散去,纽约建立起来的世界第一庞大资本市场又会再次陷入俄国远征舰队出发时,那种对原材料担忧而疯狂起落的境地中。

    托马斯出门前,从前台的抓起了一份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纽约时报,两个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

    刚刚回到英国的,比历史上在中途就被取代的索尔兹伯里首相终于在任职期满后下台了,其实索尔兹伯里的下台早在世界的预料中,他和保守的英国议会的冲突很深,原本在英布结束后议会就启动了弹劾程序,但最终却因为爆发了远东冲突,这位被英国戏称为“战争和铁血首相”才得意继续留任。

    接任他的是亨利-坎贝尔-班纳曼,一位有着深厚商业背景的自由党人士。

    大英帝国英国首相的更迭,势必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而第二个消息则更加剧了这种影响的剧烈程度。

    因为在费城举行的中俄谈判刚开始就陷入了僵局。

    看到那两个大大的“休会”两个字后,托马斯嘴角不由的勾起了一丝微笑,然后在几位“特殊”保镖的护送下,很显然,今天将是忙碌的一天。

    其实和托马斯理解的一样,无论是美国经济晴雨表的纽约股市,还是美国政斧都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沮丧中。

    这其中最失望的无疑是威廉麦金莱遇刺后的继任者美国总统费尔班克斯,作为威廉麦金莱时期的副总统,他有着和前任同样的野心和渴望,但他却接手了一个可以说是糜烂的摊子。

    古巴战争未竟全功,使得美国丧失了走出国门的最佳机会,而新华帝国在太平洋上的咄咄逼人态势,又使得这位总统在继续向中南美渗透还是向太平洋进军的选择上犹豫不决。

    国内的问题同样糟糕,威廉麦金莱首次提出的反垄断托拉斯法案还没有实施就遇刺身亡,虽然凶手自称是一位自由主义者,但其中的内幕其实很多人都很清楚,那些经济寡头们并不喜欢那部法案。

    所以费尔班克斯一缓再缓,最终在去年终于下定决定继续实施推动法案时,却没想到此时却传来了中俄开战的消息,当庞大的俄国远征舰队出发后,对原材料和远东局势的担忧,使得美国金融界风声鹤唳,连带着实体经济也大受影响,那家读力的美国黄金联邦储备委员会,不顾政斧反对连续下调了对美国经济预测和展望,更加剧了这种动荡和不安。

    所以美国是最早介入中俄之间的国家,但问题是当时俄国舰队正在浩浩荡荡杀过来,双方谁也不会去听美国的意见,那时美国才意识到自己的国际地位!

    直到俄国远征舰队抵达西比路岛,世界第三海军用了六个月航行到远东,却只花了两天就折戟沉沙,才让他和整个美国幡然醒悟,强大的经济实力并不代表强大威慑力。

    当西比路岛海战的结果传至美国,金融界松了口气的同时,美国政斧却却陷入了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恐慌中,李默那个疯子已经取得了西北太平洋,还在继续向西南太平洋上渗透,而因为檀香山和存在,东太平洋也正在慢慢被笼罩在铁幕中。

    美国正在被有意无意的卷入一场谁也无法预测的军事竞赛中,无论是经济还是制造业水平,美国都不害怕这种竞赛,可在科技尤其是军事科技上,美国别说和李默比了,就是和欧洲比都远远不如。

    当新华帝国八艘新式主力舰只用了五十秒就用摧枯拉朽的主炮,击沉被誉为俄国和法国双重骄傲的皇太子号战列舰后,世界仿佛被狠狠砸了一锤子,无数国家的领导人,无数的海军将领都陷入了焦躁和深思中。

    英国和德国率先启动了第二代战列舰的研究和建造,法国果断的抛弃了潜艇,放弃了小型鱼雷制胜的理论,也加入了其中,意大利、奥匈帝国、甚至奥斯曼帝国都在继续努力,而堂堂的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却因为技术不足,不得不继续建造老式的战列舰。

    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

    所以当俄国远征舰队全军覆没,俄国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暴乱,和安加尔斯克会战结束后,费尔班克斯立即派出了国务卿约翰海伊前往燕京,这个速度甚至比索尔兹伯里的卸任访问还要快。

    因为美国知道,如果再不想办法牵制李默,如果让李默的军队继续向西打通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这个进入西伯利亚的大门,甚至推进到乌拉尔山的亚欧交接点叶卡捷琳娜堡,那么新华帝国的陆地威胁将彻底消失,李默就可以全心全意的把所有目光都投入到太平洋上,已经迟缓的美国将被彻底的扫出太平洋!

    所以,美国需要俄国,甚至比欧洲更强烈,所以费尔班克斯在派出了约翰海伊做代表调停中俄战争后,又立刻联系了英法两国,向尼古拉二世提出了停战贷款的保证,同时源源不断地军火船也已经待命准备随时起航,希望等待谈判结束后帮助尼古拉二世镇压国内暴乱。

    但问题是谈判才开始三天,就停摆了!

    而且还是无限期的休会!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9059 99060 99061 99062 99063 99064 99065 99066 99067 99068 99069 99070 99071 99072 99073 99074 99075 99076 99077 99078 99079 99080 99081 99082 99083 99084 99085 99086 99087 99088 99089 99090 99091 99092 99093 99094 99095 99096 99097 99098 99099 99100 99101 99102 99103 99104 99105 99106 99107 99108 99109 99110 99111 99112 99113 99114 99115 99116 99117 99118 99119 99120 99121 99122 99123 99124 99125 99126 99127 99128 99129 99130 99131 99132 99133 99134 99135 99136 99137 99138 99139 99140 99141 99142 99143 99144 99145 99146 99147 99148 99149 99150 99151 99152 99153 99154 99155 99156 99157 9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