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美国还掌握着世界最大的加工能力,拥有世界最大的钢铁企业,还掌握着数以亿计的对外贷款总额,拥有横扫世界的装备制造业能力,加上本身资源可以满足需求,以新华目前相当于美国百分之式的经济总量来看,所以至少在二十年内不用担心被挤下世界第一经济宝座。

    而且和美国出口的高价值商品相比,新华目前还仅仅是一个世界原料出口集散地,即便是出口一百万吨生丝和茶叶,美国也只需要造十艘大型远洋货轮就全赚回来了,但问题是这仅仅是美国,除了拥有世界最大殖民地的英国,和世界第二的法国外,其他国家都没有察觉,事实上他们已经离不开来自远东的原材料供应。

    “总有一天,世界会发现再也无法离开中国!”

    托马斯想起了十年前李默在琉球时对他说的话,说实话那个时候他心底还有些不以为然,但现在回过头来才发现,这些都慢慢的在变成现实。

    更可怕的是,李默是个极其自律的人,虽然他让人眼红的有了四个女人,但在事业上,却有着极为严格和缜密的计划,托马斯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见过那份他从加拿大时就开始逐渐准备的计划书,他不知道当时年仅十三岁的他是如何懂得制作如此详尽的计划书的,但上面那些文字如果传出去,足以让世界各国惊讶。

    当时连他在内,只有很少人知道他为什么要南洋,即便是此刻很多人还认为他是个疯子,是个对土地有着比饿狼还贪婪本质的纵火犯,是比俄国沙皇野心更大的土地狂人,但事实上他的根本目的却是希望把西南太平洋那些连绵不绝的岛屿,打造成世界最大的原材料库。

    当橡胶、白糖和烟叶在他那句“温水煮青蛙”的名言中以不为人察觉的缓慢进程开始涨价,当世界最大的伦敦和纽约期货交易所里这三宗大商品交易在托马斯矿业,美洲银行等在内的黑手艹控下起起落落,当李默利用俄国庞大的远征舰队扑向世界最大蔗糖和橡胶种植区的机会引爆了国际期货市场对原材料担忧所引发的上涨狂潮时,很少人知道其实在西比路岛之外,他已经悄然斩获了一场比那场让世界震惊的大海战更大的胜利。

    上亿美元的获利资金,正在美洲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缓步转移下,以贷款,收购等等手段,化整为零的悄悄输入远东,然后被他又拿去补贴工业,这样的投入比依靠民间和银行贷款方式的投资规模大了几倍,他正在用一种全新的,集中式跨越追赶的办法,一步步让那个古老的国家焕发新生。

    又是一声汽笛悠悠传来,打断了托马斯的思绪,他很快的整理好了公文包,准备迎接又一次的资本市场大波动,而这次波动的始发地却咫尺。

    费城的那场谈判看似只是中俄两国的事情,美国仅仅是调停方,但问题是如果战争的阴影还不能尽早散去,纽约建立起来的世界第一庞大资本市场又会再次陷入俄国远征舰队出发时,那种对原材料担忧而疯狂起落的境地中。

    托马斯出门前,从前台的抓起了一份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纽约时报,两个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

    刚刚回到英国的,比历史上在中途就被取代的索尔兹伯里首相终于在任职期满后下台了,其实索尔兹伯里的下台早在世界的预料中,他和保守的英国议会的冲突很深,原本在英布结束后议会就启动了弹劾程序,但最终却因为爆发了远东冲突,这位被英国戏称为“战争和铁血首相”才得意继续留任。

    接任他的是亨利-坎贝尔-班纳曼,一位有着深厚商业背景的自由党人士。

    大英帝国英国首相的更迭,势必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而第二个消息则更加剧了这种影响的剧烈程度。

    因为在费城举行的中俄谈判刚开始就陷入了僵局。

    看到那两个大大的“休会”两个字后,托马斯嘴角不由的勾起了一丝微笑,然后在几位“特殊”保镖的护送下,很显然,今天将是忙碌的一天。

    其实和托马斯理解的一样,无论是美国经济晴雨表的纽约股市,还是美国政斧都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沮丧中。

    这其中最失望的无疑是威廉麦金莱遇刺后的继任者美国总统费尔班克斯,作为威廉麦金莱时期的副总统,他有着和前任同样的野心和渴望,但他却接手了一个可以说是糜烂的摊子。

    古巴战争未竟全功,使得美国丧失了走出国门的最佳机会,而新华帝国在太平洋上的咄咄逼人态势,又使得这位总统在继续向中南美渗透还是向太平洋进军的选择上犹豫不决。

    国内的问题同样糟糕,威廉麦金莱首次提出的反垄断托拉斯法案还没有实施就遇刺身亡,虽然凶手自称是一位自由主义者,但其中的内幕其实很多人都很清楚,那些经济寡头们并不喜欢那部法案。

    所以费尔班克斯一缓再缓,最终在去年终于下定决定继续实施推动法案时,却没想到此时却传来了中俄开战的消息,当庞大的俄国远征舰队出发后,对原材料和远东局势的担忧,使得美国金融界风声鹤唳,连带着实体经济也大受影响,那家读力的美国黄金联邦储备委员会,不顾政斧反对连续下调了对美国经济预测和展望,更加剧了这种动荡和不安。

    所以美国是最早介入中俄之间的国家,但问题是当时俄国舰队正在浩浩荡荡杀过来,双方谁也不会去听美国的意见,那时美国才意识到自己的国际地位!

    直到俄国远征舰队抵达西比路岛,世界第三海军用了六个月航行到远东,却只花了两天就折戟沉沙,才让他和整个美国幡然醒悟,强大的经济实力并不代表强大威慑力。

    当西比路岛海战的结果传至美国,金融界松了口气的同时,美国政斧却却陷入了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恐慌中,李默那个疯子已经取得了西北太平洋,还在继续向西南太平洋上渗透,而因为檀香山和存在,东太平洋也正在慢慢被笼罩在铁幕中。

    美国正在被有意无意的卷入一场谁也无法预测的军事竞赛中,无论是经济还是制造业水平,美国都不害怕这种竞赛,可在科技尤其是军事科技上,美国别说和李默比了,就是和欧洲比都远远不如。

    当新华帝国八艘新式主力舰只用了五十秒就用摧枯拉朽的主炮,击沉被誉为俄国和法国双重骄傲的皇太子号战列舰后,世界仿佛被狠狠砸了一锤子,无数国家的领导人,无数的海军将领都陷入了焦躁和深思中。

    英国和德国率先启动了第二代战列舰的研究和建造,法国果断的抛弃了潜艇,放弃了小型鱼雷制胜的理论,也加入了其中,意大利、奥匈帝国、甚至奥斯曼帝国都在继续努力,而堂堂的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却因为技术不足,不得不继续建造老式的战列舰。

    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

    所以当俄国远征舰队全军覆没,俄国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暴乱,和安加尔斯克会战结束后,费尔班克斯立即派出了国务卿约翰海伊前往燕京,这个速度甚至比索尔兹伯里的卸任访问还要快。

    因为美国知道,如果再不想办法牵制李默,如果让李默的军队继续向西打通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这个进入西伯利亚的大门,甚至推进到乌拉尔山的亚欧交接点叶卡捷琳娜堡,那么新华帝国的陆地威胁将彻底消失,李默就可以全心全意的把所有目光都投入到太平洋上,已经迟缓的美国将被彻底的扫出太平洋!

    所以,美国需要俄国,甚至比欧洲更强烈,所以费尔班克斯在派出了约翰海伊做代表调停中俄战争后,又立刻联系了英法两国,向尼古拉二世提出了停战贷款的保证,同时源源不断地军火船也已经待命准备随时起航,希望等待谈判结束后帮助尼古拉二世镇压国内暴乱。

    但问题是谈判才开始三天,就停摆了!

    而且还是无限期的休会!

    眼看着休战期即将结束,硝烟又开始弥漫,费尔班克斯亲自出马,致电英法德意奥等国,最终在他的串联下,燕京和圣彼得堡同时答应在休战一个月。

    与此同时,新华帝国外交大臣唐绍仪却马不停蹄的赶到了华盛顿,在美国国会用娴熟的英语,发表了“世界,应该学会聆听东方。”的著名演讲,他在演讲中毫不客气的指责了俄国在数百年间不断侵吞西伯利亚的事实,谴责了一些国家无视一个拥有四亿人口大国的声音,并且表示新华目前的所作所为只是在收复故土,而且新华愿意在各国的监督下,在未来一年内裁撤超二十万吨以上的军舰,但最后他也表示,这一切都基于目前的谈判,如果在这一个月内双方依然毫无进展,那么新华将立刻退出谈判,转而寻求军事解决。

    这是个威胁,却是个不得不让世界聆听的威胁,后来的史学家一致认为,如果说龙国章那句著名的“帝国在等待!”,拉开了新华乃至世界进入帝国主义的大幕,那么唐绍仪的那篇“世界,应该会学聆听东方”,则代表了世界从此开始认真聆听东方的声音。

    随着唐绍仪的话,单边的,多边的谈判一场接着一场,从圣彼得堡到巴黎,从伦敦到华盛顿,从费城到燕京,整个世界都差点要被卷入了进来,而让人奇怪的是,在国内暴乱不断升级的情况下,俄国谈判代表谢尔盖维特伯爵,却至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话,也宁愿继续僵持。

    这个情况,开始让美国大感棘手,也更加焦躁不安,谁也不知道这位全权大臣到底在打什么注意,纷纷开始转向尼古拉二世,但维特的一封电报却使得尼古拉二世也不再管谈判,而是转头专心对付起了国内开始向农村蔓延的暴乱。

    谢尔盖维特的电报很简单,只有很短的一句话,“如果陛下不再信任我,请撤换我的全权职务。”

    这位俄国财政大臣,谈判全权代表到底在搞什么鬼?

    费尔班克斯想不通,龙国章想不通,还在前线的赵龙也想不通,就连俄国国内都出现了一片对维特的口诛笔伐,想不通他为何竟敢眼看着俄国陷入越来越剧烈的动荡,看着暴乱从城市蔓延至农村,看着新华陆军在西线不断集结,却继续无动于衷,他到底想干什么?

    “元寿,你说这个谢尔盖维特到底在搞什么鬼?他虽然是俄国首屈一指的权臣,尼古拉二世也把他视为心腹,但他就真的不怕我们杀入叶卡捷琳娜堡?”龙国章趴在办公桌上愁眉苦脸,一半是因为谢尔盖的怪异举动,另一半却是因为手上那批缴获的俄[***]舰。

    陈平微微一笑:“怎么卖不出去?”

    龙国章苦笑摇头,这么多老军舰,如果放在以前绝对是比诱人的蛋糕,但问题是中华型新式战列舰的威力被世界各国看到后,鬼才愿意买这些老家伙。

    除了将几艘排水量较小的防护巡洋舰借中泰友好卖给了泰国外,他又亲自跑了趟朝鲜,“推销”了三艘后,那些大家伙几乎都没有买家询问,这可愁坏了他,因为他还想着大赚一笔,再造几艘主力舰呢。

    “放心吧,再有几个月就会有人抢着要了。”陈平神秘的笑了笑。

    “抢着要?”龙国章无言以对,白了眼陈平,那意思是信你才见了鬼呢,主动地返回了话题,问道:“元寿,你还没回答我的话呢?”

    陈平捏起报纸,看了两眼后嘴角一勾:“可惜,这个人生在了俄国,如果在其它国家,那就是位不得了的人物。”

    “为何这么说?”龙国章更惊讶了。

    “因为他的眼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谈判,而是越过了谈判桌,开始利用这个机会为俄国争取足够的利益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0236 80237 80238 80239 80240 80241 80242 80243 80244 80245 80246 80247 80248 80249 80250 80251 80252 80253 80254 80255 80256 80257 80258 80259 80260 80261 80262 80263 80264 80265 80266 80267 80268 80269 80270 80271 80272 80273 80274 80275 80276 80277 80278 80279 80280 80281 80282 80283 80284 80285 80286 80287 80288 80289 80290 80291 80292 80293 80294 80295 80296 80297 80298 80299 80300 80301 80302 80303 80304 80305 80306 80307 80308 80309 80310 80311 80312 80313 80314 80315 80316 80317 80318 80319 80320 80321 80322 80323 80324 80325 80326 80327 80328 80329 80330 80331 80332 80333 80334 8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