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太好了。”
两人说话间,吉普车已经驶到了面前,钻进车子后陈平才继续说道:“子辰是不是有什么事?”
“没什么,就是想问问现在欧洲怎么样了,也好早作调整。”黄子辰连忙说道。
这么多年了,陈平早练成了一双火眼,猜到他也和大家一样有些摸不准后面的脉路,不过有些事情还属于机密,他也不好多说,只能稍稍点拨道:“子辰喜欢下棋吗?”
“下棋?”
“下棋之道,不是猛打猛冲,高手对弈往往是从边角开始,只有当你的边角稳固了,擒拿大龙才能顺手!”
陈平这句话刚说完,黄子辰的眼睛霎时一亮,有些明白了,无论是发行巨额国债,还是屯兵西北,或者是其他一些秘密行动,都只是在争夺边角罢了。
“子辰这段时间不妨放松一些民间物资出口限制,现在最重要的是真金白银,其它什么都可以暂时放下,但你们要千万注意,如果是赊账,尤其是协约国,你可要留个心眼。”陈平想了想后,还是想提醒一下这位自己也比较欣赏的年轻人。
黄子辰立刻点点头,这句话无疑在提醒他,要趁这个最后的机会大力赚钱,而且不让协约国赊账,则说明皇上已经选好了盟友。
又聊了几句,将黄子辰送到了目的地后,陈平才从包里抽出了刚收到的情报看了起来。
德国人达成了目的,以一艘战列巡洋舰就拉拢了奥斯曼,还顺带把人家的海军主力也拐骗了进来,不仅拿到了指挥权,把吴应科边缘化了,昨天还利用了他们让俄国黑海舰队几乎丧失了全部战斗力,在黑海的两个最重要海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和敖德萨已经化为了废墟,就算那三艘战列舰立刻交付,没有一年时间俄国也不可能在黑海形成威胁。
这就意味着尼古拉二世不得不向黑海沿岸增加陆军,确保奥斯曼和德国不会在这些地方登陆,另外从之前德国人的表现来看,即使奥斯曼表现在差,有60辆坦克助阵,也有很大希望威胁到巴库。
巴库对俄国太重要了,甚至对协约国都是非常重要,如果那里被威胁,俄国也要面临两线作战,加上西西伯利亚被牵制住的一百万主力军队,俄国将陷入前所未有的被动中。
按照尼古拉二世的脾气,他肯定会要求英法支援。
巴黎保卫战已经打了二十多天了,双方无论是谁都已经精疲力竭,根据王士珍说,胜负或许在这两天内就会得出,而截至目前德军已经付出了二十多万人伤亡的代价,这就意味着德国即使拿下了巴黎,也不可能在组织起新的攻势了。
同样,损失了近四十万的英法军队也没办法发动反攻,加上冬天即将来临,寒冷会让双方得到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对英法来说这是个解决奥斯曼的好时机,只要把奥斯曼逼出局,那么俄国又能重新在东线聚集起足够的力量,等到明年春天就会迎来反攻机会。
进攻奥斯曼的路不多,达达尼尔海峡冒险强攻和自杀没什么两样,而科威特又被自己占住了,等于关闭了美索不达米亚(现今伊拉克)的进攻通道,走汉志的话,苏伊士运河将会战火绵延,在塞得港还在奥斯曼人手中的时候,这么做无疑是断了印度洋和欧洲的联系。
唯一剩下的就是内志这条路了!
伊本沙特这个人很有些手段,前些年情报部和他接触过多次,还秘密资助了武器才帮助他拿下了利雅得,但他之后却故意避开自己,又跑去和英国勾勾搭搭,趁着奥斯曼在巴尔干半岛损兵折将,靠英国人帮助占领了阿拉伯半岛东北部的哈萨地区。
阿拉伯人对奥斯曼没有好感是肯定的,英国人也知道这点,所以借道让大军过境几乎没什么难度,说不定伊本沙特还会派军队帮助英国。
要想遏制这个可能,就必须让这个两面派清楚地知道,在阿拉伯地区说话的已经不仅仅是英国人了!
想到这里,陈平猛地眯起了眼睛,细缝中锐芒吞吐不断。
他很清楚李默这段时间的战略意图,那就是向同盟各国提供支援,然后让他们利用坦克等武器,建立起足够的先期战略优势,比如说巴库,比如说西非!
至于施佩和他的远东舰队,说难听了只不过是一根搅屎棍,指东打西先把太平洋和印度洋扯散,让英法筋疲力竭,一点点的把这些地方撬松。
欧洲打成什么样对新华来说已经不是关键,在美国不断向西南太平洋投送力量,至今已经有多达十万美国士兵和大量物资抵达,并且还帮助英国武装起了四十万澳大利亚士兵的时刻,他们的宣战几率已经越来越大。
英美两国也看中了边角,即使欧洲在热闹也没从澳大利亚抽调部队,说明他们是想要稳住西南太平洋,确保发生意外时能够投送足够的力量。
无论是威尔逊,还是阿斯奎斯,或者是皇上,他们都很清楚,边角的争夺已经开始,只有当这些边角都控制好了,那才能形成一力降十会,横扫千军的态势!
所以自己这位参谋长要给皇上的边角再加颗棋子,那就是内志。
“伊本沙特!”
陈平吸了口气,合上了文件,拍拍前面的司机:“去新华园。”
(未完待续)
------------
五二七 警告的花瓣
傍晚的巴黎郊外,一抹残阳斜洒在大地上,一缕缕硝烟从坑坑洼洼的地表上升起,融入了最后的悸红之中。
没什么好看了,远处的巴黎几乎已经成了一座死城,一个月来近两百万人的互相绞杀,使用了超过一百万枚炮弹,已经让这座城市彻底的寂静了下来,所以无论镜头扭转到那一边,看到的都是尸体和爆炸留下的残片,套用不久前小毛奇来视察时的那句话,巴黎已经成了地狱!
不仅仅是英美的地狱,也是德军的地狱。
镜头里,出现了德国士兵将重达一吨的炮弹用绞车塞进了“大贝尔塔”的炮膛的景象,这幕让王士珍暗暗摇摇头,放下了望远镜。
列曰要塞前的出色发挥,让德国指挥部对这些大宝贝念念不忘,所以宁愿为了它们多耽误了三天才发起进攻,而这三天从现在来看,恰恰是致命的!
前面是巴黎,不是贝耳福、厄比纳尔、土尔和凡尔登这种坚固的要塞。
皇上给了德国一百辆a7坦克和数百台发动机,就等于给了小毛奇完成了施里芬计划中最重要旋转的资本,但那位德国总参谋长还是没读懂这个计划,在他看来,如果要找一个词来形容整个计划,那就是兵贵神速。
可德国人却太慢了,虽然最终完成了回旋成功抵近巴黎,却主动把速度降了下来等到后续部队抵达,看似这样做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稳妥的半包围圈,但实际上却给了法英两国喘息之机。
小毛奇和德国参谋部还是有些混乱,开始就先撤掉了右翼的回旋部队数量,紧接着在拥有坦克的情况下又没有加速冲击,而是等待后面的部队跟上,再加上德国使用无线电的经验不足,通讯混乱,指挥不畅,道路条件也很差,这使得双方又回到了欧洲传统的大集团军作战老路上来。
“大贝尔塔”的威力是很大,但对巴黎这么大的城市根本没有用,除了吓吓人外,移动缓慢的弱点此时反而拖住了德军的脚步。
不过话说回来,如此缓慢也不能全怪德军,这些天他算是看清楚了,德国士兵无论是战斗意志还是能力,都非常不错,中低层军官也非常的敬业,总参谋部里除了小毛奇外,也是人才大堆,只是他们再厉害也没办法改变铁路被法军撤退破坏后要面对的泥泞道路。
由于旋转时减少了部队,加上后期又将两个军和一个骑兵师抽调支援东线,此时德军在兵力上是不足的,加上他们还不理解坦克的作用,所以才不得不减速等待更多的部队抵达。
但法军在撤退时,破坏了大部分的铁路线,使得德国火车不得不进入法国边境后便让士兵们步行赶来,这就导致了辎重非常困难,虽然开战前向德国出售了约五千辆卡车,但面对近百万士兵和庞大后勤,这只是杯水车薪罢了。
德国人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以工厂开始加班加点生产汽车和坦克,但它们已经赶不上这次战役了。
虽然当兵多年,见过了太多的鲜血,但眼前这一幕还是让他有些心怵,根据德国的统计,二十五万德国士兵已经在这场巴黎争夺战中死伤,而防守的英法联军也起码付出了四十万的伤亡。
皇上消耗欧洲的第一步已经迈开了,巴黎沦陷只是早晚的事情,可巴黎丢失却不代表法国就失败了,贝耳福、厄比纳尔、土尔和凡尔登这四个沿着阿尔卑斯山修建的大型要塞一个都没有丢掉,这就为曰后的反攻埋下了伏笔。
不过这已经不是他要关心的事情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5780
85781
85782
85783
85784
85785
85786
85787
85788
85789
85790
85791
85792
85793
85794
85795
85796
85797
85798
85799
85800
85801
85802
85803
85804
85805
85806
85807
85808
85809
85810
85811
85812
85813
85814
85815
85816
85817
85818
85819
85820
85821
85822
85823
85824
85825
85826
85827
85828
85829
85830
85831
85832
85833
85834
85835
85836
85837
85838
85839
85840
85841
85842
85843
85844
85845
85846
85847
85848
85849
85850
85851
85852
85853
85854
85855
85856
85857
85858
85859
85860
85861
85862
85863
85864
85865
85866
85867
85868
85869
85870
85871
85872
85873
85874
85875
85876
85877
85878
85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