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的公牛!”
(未完待续)
------------
六三三 路漫漫(三)
波斯,伊斯法罕。
着名的四十柱宫前,埃蒙德-艾伦比中将望着清澈池水中的20根柱子倒影,褐黄色的眼眸中不时闪过一丝担忧和愁云。
作为新任驻波斯方面军总司令,他其实不喜欢这个职位,如果不是对他有提携之恩的基钦纳元帅那封“去波斯,或者回埃及。”的亲笔信,或许他此刻还在德国西线绞肉机中煎熬。
能够摆脱煎熬的西线,或许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幸运的,但又是不幸的,因为这意味着自己失去了拯救欧洲的机会。
和其它军官不同,在他看来战争到现在已经基本明朗了,奥斯曼、奥匈和保加利亚无损大局,最主要的德国其实已经到达了极限,只要继续不断的向它施加压力,最后这根弦肯定会断掉,但最大的问题是协约目前恰恰缺乏时间,因为那个野心勃勃的李默正在指挥着大军虎视眈眈。
美国显然是让人失望的,这个世界第一富有国家缺乏战争底蕴,海军连续的重大失利后已经有些乱了手脚,甚至不敢再向欧洲派遣更多的陆军。
事实上,美国才是打开胜利的最关键钥匙,只要他们能继续向欧洲增派五十万以上的陆军,德国必将会被压垮,可因为国内政治等等方面原因,威尔逊总统拒绝了后期的派兵计划,导致了加速解决德国的想法暂告失败。
所以基钦纳元帅要求自己来到这里,尽快打垮奥斯曼,只要没有了这个欧洲病夫,即便李默的大军登陆阿拉伯半岛抵达美索不达米亚,也不可能再打通和德国的联系。
他佩服基钦纳元帅,因为如果不是元帅在战前为英国带来了300万军队,如果不是战前他瞒住议会,分别向国内和美国秘密订购了400万支步枪和配套的弹药,而且严格规定要在15年前交付,那么现在恐怕澳大利亚,印度这些地方连枪支弹药都没有,更别提武装足够的军队了。
元帅比任何人都清楚,事实上他也清楚,李默还没有完全发力,这倒不是说他不想,而是他面对的战场大都距离太遥远了。
其实英国应该感恩大海,即使李默的舰队无与伦比,他也面临海上运输缓慢等制约,如果不是海洋的阻隔,他恐怕早就挥军进入欧洲了,要知道截至目前,他已经武装起了总计约600万左右的军队,但因为距离和运输力量有限,他只能先把目标放在近距离的东南和澳大利亚,加上北方风雪阻隔,才没有让这个东方怪兽完全发挥出来。
一想到他手中掌握的五亿人口,全世界都会胆寒,这意味着只要他想,就可以武装起数千万军队然后像蝗虫一样将美国和欧洲填满。
现在,消灭李默在美索不达米亚的黑手只剩下了最后一步,那就是驻扎在迪兹富勒的奥斯曼第三集团军的一个师,可惜自己手上缺乏足够的机动力量,驻扎在这里的印度骑兵师实在是不堪重用,所以还必须等一支可以决定战争胜负的部队。
俄国高加索哥萨克骑兵军!
他喜欢骑兵,更羡慕俄国能够拥有那么好的骑兵部队,这次从巴库秘密赶来的3万哥萨克骑兵,将成为压垮新华大科威特防御圈的最后稻草。
但在这之前,他还有件事情要做!
“科尔,从亚丁前往塞拉莱港的部队出发了吗?另外前往赛法尼耶的部队准备好了吗?”想到这里,艾伦比习惯姓的收起了马鞭向外走去,虽然给他配了汽车,但他还是更喜欢战马。
科尔是艾伦比从西线带来的助手之一,是这些年他最好的伙伴,所以听到讯问后立刻并肩而行说道:“一共15000人,由意大利北非军队和我国在亚丁的部队组成,已经抵达了盖达,桑盖拉上校请您放心,他保证三天内控制这座唯一可以停靠大型船舶的塞拉莱港!
此外,前往赛法尼耶的部队一共有7万,但我们目前船只不足,只能一批批由军舰护送,预计需要20天才能在赛法尼耶建立起防线。”
“太慢了!”
艾伦比摇摇头:“科尔,我希望你能记住,中国人来的速度会比你想的更快,我们必须在赛法尼耶建立起足够稳固的防线,这样才能阻止他们从半岛登陆的部队。”
“可是”科尔犹豫了一下后,还是大胆的问道:“将军,您真的认为新华现在就会横跨印度洋输送部队?据我所知,他们的运输力量目前大部分都集中在西南太平洋,而且在没有打败坎贝尔将军前,他们也不具备大规模。”
“科尔,不要小看李默的决心,他是个胆大妄为的人,虽然我也知道他暂时无法输送大部队,但几万还是可以办到的。”
“几万人?那有什么用?”科尔刚想笑,不料一道锐利的眼神让他吓得憋住了,连忙点点头:“将军,我会加快速度的。”
“哦,对了。”科尔想了想又说道:“伊本沙特已经向我们提出了抗议,要求我们不要将战火带入阿拉伯半岛,他还说。”
艾伦比竖起了马鞭,冷冷道:“他还说什么我不关心,你去告诉他,要么和我们开战,要么就在边上看着!另外,再派人去联络俄国高加索集团军催促一下,这帮白痴,拥有世界最好的骑兵,却同时拥有最慢的效率!”
“是的,将军。”
科尔离开后,艾伦比目光又扫向了东方,他敢肯定,李默的第一批军队肯定已经登船,以这个人的眼光,肯定会知道,如果失去科威特,如果被自己占领美索不达米亚,甚至逼迫奥斯曼离开战争,他一切的梦想都将戛然而止!
所以。
艾伦比眼神一寒,需要在这里给他一次迎头重击,让他明白他不该插手欧洲战争――
“快,快!”
赵声站在巨大的滚装轮舱门前,嘴皮都快喊出了泡,一辆辆m3猎豹坦克、野猫装甲车,和最新的“野狼”履带车,排着队钻进了巨大的船舱。
旁边,另外五艘同型号紧急调来的滚装轮也是忙碌无比,这种装备了蒸汽轮机和燃油锅炉的超大型运输船,是目前新华效率最高的远洋船舶,它里面有三层甲板,可以一次运送一个装甲团,或者460辆卡车,也可以搭载4000全副武装的士兵,并以全程16节的速度将它们运往6000海里外部署,而且宽大的舱门使得装卸都极为方便。
只可惜这种船舶目前只有20艘,而且造价也不便宜,战争开始后已经全部被海军临时征用目前大都用于澳大利亚航线上,这六艘听说还是恰好在台湾才被临时抽调来的。
这次它们将和10艘海军大型快速运兵船一起,将第六机步师和第二陆战师两个团运往3000海里外的阿拉伯半岛。
随着一辆辆满载油桶和物资的卡车源源不断开进船舱,吃水线开始一点点下沉,赵声总算是稍稍松了口气,等到查看完清单才发现,还有一项重要东西没到。
干粮!
赵声的第六机步师原来是步兵师,开战后随着大量坦克和卡车等装备进入部队后,国内机步师已经由开战前4个增加到了7个,全师拥有2万多人,再加上陆战队两个团,总计差不多3万5千人。
如此多士兵,和预计长达半个月的机动,需要的食物量是很大的,虽然已经调来了储备在基地内的罐头粮食等东西,但那些都是干货,滚装轮的缺点是没有足够大的厨房,所以在运兵途中必须准备好足够多的干粮,所以基地特意安排了数千人连夜做馒头,听说至少要保证每个士兵五天食用。
赵声已经是心急如焚,距离出发还有半个小时,如果干粮。
“师长,干粮,干粮来了!”就在最急的时候,一辆辆卡车向码头冲来,还没停稳赵声就闻到了满车的馒头味道。
“赵师长,我们没误事吧?”满头大汗地后勤负责人冲到了面前,浑然没注意到自己还系着围裙,脸上也是白一块黑一块。
抓过清单看完后,赵声总算是松了口气,一边招呼士兵们加快搬上船,一边敬礼道:“谢谢,这次打赢了,我第一个给你们请功。”
“呵呵,不敢当,不敢当。”
正在两人交接道别的时候,海湾里忽然响起了一阵嘹亮的汽笛声,赵声看看表发现时间还没到,不禁有些诧异,连忙走到空地,只见到大家都在向一架低空盘旋的飞机招手致意。
看到机身上的五彩凤凰,赵声连忙立正敬礼,搞得基地负责人悄声问道:“赵师长,这是?”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6142
36143
36144
36145
36146
36147
36148
36149
36150
36151
36152
36153
36154
36155
36156
36157
36158
36159
36160
36161
36162
36163
36164
36165
36166
36167
36168
36169
36170
36171
36172
36173
36174
36175
36176
36177
36178
36179
36180
36181
36182
36183
36184
36185
36186
36187
36188
36189
36190
36191
36192
36193
36194
36195
36196
36197
36198
36199
36200
36201
36202
36203
36204
36205
36206
36207
36208
36209
36210
36211
36212
36213
36214
36215
36216
36217
36218
36219
36220
36221
36222
36223
36224
36225
36226
36227
36228
36229
36230
36231
36232
36233
36234
36235
36236
36237
36238
36239
36240
36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