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
无数的炮弹开始在贝蒂舰队身边炸开,舍尔带领的德国主力舰队终于抵达了,这回轮到贝蒂开始死了命的往回跑,什么战术,什么机动都是已经成为了没用的东西,只剩下跑,跑回已经出现在不远处的主力舰队中间。
出发时的5艘战巡,如今只剩下了三艘,其中塞德利茨号整个上层都几乎看不到了,希佩尔不得不派几艘驱逐舰护送这艘看起来随时会沉没的巨兽先回去。
让人称奇的是,损伤如此严重的塞德利茨号竟然在两天后逃过了英国海军的层层堵截,回到了德国,但遗憾的是因为资源短缺,直至战争结束它都没有被修复。
一艘艘雄壮的战舰撞开冰冷海水,从悬挂着满旗开始沉没的吕佐夫号身边驶过,每位德国海军将士都咬着牙,含着泪,敬礼致敬,然后转身走入自己的战位,用粗大的炮口锁定了迎面而来的那片巨大“乌云”团!
现在是2比3(当时英国公主号没沉,只能算损伤,冯-德-坦恩号已经被鱼雷击中开始下沉),他们还领先着,而且所有人都相信,会一直领先!
(未完待续)
------------
六六三 华彩十分钟
北海,5月16曰,下午3点55分。
英国装甲巡洋舰防御号和武士号抵达了刚才的交战区,它们绕过一艘在海面上燃烧的英国驱逐舰,死死盯住了5000码外,漂浮在海面上,翻露出肚皮,上面挤满了等待救援的德国水兵的威斯巴登号轻巡洋舰。
然后,舰长下令了开火!
这是一种不齿的行为,因为敌人已经毫无还手之力,但杀红了眼睛的大不列颠爵士们早已把所有风度和骑士精神扔到了九霄云外。
远处的德国主力舰队上的士兵握紧了拳头,他们红着眼睛,看着战友在炮火中死去,却因为还没迫近到炮击距离只能旁观,一道道锐利而冰寒的目光,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般,蕴涵着毁天灭地的怒火,所有德国将士都被激怒了!
远处,近3万吨的拉米伊号战列舰上,杰利科心底不喜欢这种行为,但却没有阻止这种行动,因为他需要激怒德国,让他们来决战,而不是逃走。
前后左右,19艘全部由新式战列舰组成的舰队奔驰着等待出击,4艘拦截归来的虎级战巡和3艘圣文森特级战列舰绕了个弯,并未直接插入编队,而是紧贴在了他们左侧呈侧翼掩护编队。
16英里外的巴伐利亚号战列舰身边,同样云集了23艘钢铁巨兽,闪烁的灯语犹如圣诞夜晚的星星般繁杂而璀璨。
所有主力舰携带的水上飞机都已经升空,木质机身承受不起巨炮的冲击力,炮战中只会成为引火物,但当飞行员们从天空往下看时,他们每个人身体内的肾上腺素都开始飙升。
近50艘钢铁怪兽,开始向中间某一点急冲,上百艘小军舰如同忠实的护卫猎犬围绕在它们身边,之前战巡编队的纠缠,让此时此刻的英国本土大舰队和德国公海大洋舰队都已经不可能转身离开,因为战舰转弯是需要时间的,让战列舰编队缓慢的敌人主阵前转弯,无疑是极其愚蠢的事情。
现在他们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用炮火,杀出一条血路!
时间正一分一秒过去,每分钟两支舰队的距离就可以拉近3000英尺,舰艏不约而同开始偏斜,事实上这么庞大的编队,速度相等的情况下,无论是谁一开始都不可能抢到至关重要的t字位,所以他们都开始向丹麦海岸线方向机动,如同两条互相吸引的长龙,等待并肩时刻的到来。
每位看到这一幕的人都头皮发麻,战前疯狂的海上大竞赛促成了这次对决,数年来经济实力、工业程度、技术水准的较量,情报人员和指挥官无数次的刺探和谋划,成千上万名水兵的艹练,两个国家的命运和荣誉,一切都将在短短几小时得到裁决。
各种各样的旗语和舰旗开始从每艘船的桅杆上升起来,大的、小的,三角的、正方的、丝绸的、亚麻的,似乎所有人都用盛装来庆祝郁闷终于要到头了,400多门重炮,近800门副炮横目冷对,双方都毫无顾忌的将炮口指着对方,数着时间,等待抵达那条无形却重要的线。
吴应科深深地吸了口气,这是一笔大得令人无法想象的赌注,无论是英国还是德国,都拿出了目前可以拿出的全部,在无法撤退,自愿或不自愿被拖入决战的情况下,其实不仅仅是交锋的两个国家,连正在世界各处绞杀的协约和同盟都被牵扯了进去。
就如此刻弥漫在北海上空的迷雾和硝烟,没人能知道下一秒钟胜利女神会倾倒在谁的怀抱里,但有一点毫无疑问,无论是谁获胜,都将改变欧洲的战争走向!
“26000码!”
航海长的叫喊声,打断了吴应科的思绪,换算成公制是24000米不到,在平静的太平洋上,这个距离已经可以开火,但在北海,还需要15分钟。
舍尔下达了第一个命令:“开始计算炮击顺序,各舰跟随旗舰运动,”他扫了眼吴应科,远东的一次次海战都已经证明,这条生命线的重要:“不得擅自脱离战列线。”
吴应科看到了投来的目光,微微一笑。
舍尔的选择是正确的,利用更好的火控和防护,将摧枯拉朽的主炮集中起来一个一个点去横扫,是发挥德国炮术优势的最佳选择,但在吴应科和新华海军眼中,这位雄心勃勃而卓有能力,勤奋而且意志坚定的指挥官却有一个先天的劣势,就是他既想打败英国,引领德国海军突围,却又无法接受一场很可能付出惨重代价的胜利,因为他清楚,英国拥有比德国更好的战略资源和储备。
舍尔选择了集中炮火,那么杰利科呢?他拥有舰炮数量和口径上的优势,劣势是弹药和战舰的防护能力,该如何选则呢?
当吴应科有种飞入拉米伊号冲动的时候,杰利科已经从海图桌抽屉里拿出了一本厚厚手册,褐黄色封皮上《本土舰队战斗条例》几个大字赫然入目。
杰利科炮术军官出身,和英国另一位炮术天才约翰费舍尔一样,他深信集中的炮火是一切海战的决定因素;所以他上任后编制了这本厚达70页的《本土舰队战斗条例》规定,要求将所有战列舰排成单列并占据有利位置,他认为只有这样本土大舰队才能发挥最大威力。
他曾经认为这是他唯一的作战方式!因为之前他认为,“本土大舰队是帝国目前仅有唯一的支柱”,因此自身舰队的安全在他头脑中占第一优先位置,哪怕放弃战斗机会也要保障舰队安全,将主力分散成几个集群进行快速穿插在他看来是绝对不能容忍的,那等于提供对方各个击破的机会。
但现在,却不得不做出一个选择。
集中还是分散?这就是问题所在。
数万官兵等待着命令,近百艘敌舰正在快速靠近,杰利科承受的压力是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百年前,纳尔逊爵士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用了2小时决定最终的布阵,留给他的时间却只有10分钟!
杰利科静静的站在罗盘前,眼神在罗盘和海图之间游走,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抉择之色游移不定。
单列纵队可以最大程度集中炮火,但这个阵型下交战的主动权在德国手中,自己无论是机动还是追击,都必须跟随德国舰队的运动轨迹,但此时此刻海上的迷雾和硝烟,却让掌握机动选择权的一方更占优势,这就是说一旦舍尔不想打了,他可以接烟雾和黄昏为掩护撤走。
以前,舍尔想走他不会拼死拦截。现在,不列颠帝国需要做出牺牲。
“编组。”
杰利科语速飞快,2艘复仇者级战列舰和4艘女王级被编为为第一战队,这6艘拥有15英寸巨炮的大家伙,将成为他手中的核心,3艘猎户座和3艘圣文森特第二战队,4艘乔治五世第三战队,4艘铁公爵第四战队,2艘巨人和4艘虎级战巡第五战队。
司令塔内,众人静静地聆听着命令,心头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他们都很熟悉杰利科,他是坚定地集中式炮火战术支持者,现在却将编队散开,意味着这将是一场惨烈无比的大战。
杰利科的手指在5支战队上滑动着,一旦舰队散开突击,对面的德国佬就拥有了各个击破的机会,所以在被击破前,他需要一个磁石!
一个很可能在几分钟内就全军覆没的炮弹磁石!
“第四战队!”
简短的四个字从杰利科口中蹦出的同时,就意味着4艘铁公爵级战列舰回到斯卡帕湾的机会已经不到3成,在外人看来或许此时应该用最弱的第一战队或者速度快的第五战队,但只有熟知海战的人才明白,如果没有强大的防护和炮火,磁石只是送上门去的大礼包,而铁公爵级战列舰因最早安装了新型通讯及火力控制系统,一直是舰队的上任旗舰,是目前仅次于第一战队的武装!
但他们,将面对至少160门重炮,直到10分钟后其余四支战队完成分割突击!
“20000码!”
“开始吧。”
报数刚刚结束,杰利科就收回了手指,那一瞬间航海长皮特上校甚至看到了颤抖。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1122
101123
101124
101125
101126
101127
101128
101129
101130
101131
101132
101133
101134
101135
101136
101137
101138
101139
101140
101141
101142
101143
101144
101145
101146
101147
101148
101149
101150
101151
101152
101153
101154
101155
101156
101157
101158
101159
101160
101161
101162
101163
101164
101165
101166
101167
101168
101169
101170
101171
101172
101173
101174
101175
101176
101177
101178
101179
101180
101181
101182
101183
101184
101185
101186
101187
101188
101189
101190
101191
101192
101193
101194
101195
101196
101197
101198
101199
101200
101201
101202
101203
101204
101205
101206
101207
101208
101209
101210
101211
101212
101213
101214
101215
101216
101217
101218
101219
101220
1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