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话未说完,便被吕蒙打断。

    “这是我唯一能做的!”

    (未完待续)
------------

第二十三章 赤壁之战,始

    众所周知,要取得一场胜利,战略布局自然是首重之重,其次才是战术。

    反过来说,倘若能看穿敌军战略目的,选择在最佳的时机投入兵力,那么胜利的天平自然会倒向这一面。

    就像周瑜做的一样……建安四年七月二十一曰,曹艹一方以司马懿与祢衡为主,率五千精兵从乌林强渡长江,至对岸赤壁一带。

    建安四年七月二十六曰,曹艹亲率水军强攻夏口,数千艘战船浩浩荡荡、蔽江而去。

    而同时,司马懿与祢衡亦按计行事,趁着刘备、徐庶等人率江夏水军抵御之时,猝然发难,直袭夏口。

    夏口守将张飞莽撞误事,竟不曾发现祢衡等五千精锐潜近夏口,猝然被攻,夏口失险。

    江夏太守刘琦听闻此事,心中大惊,当即点尽城中兵马,助张飞复取夏口,岂料祢衡见江夏大军至,心知无法抵挡,使了个金蝉脱壳,竟于半夜率军潜出夏口、直取江夏。

    没有意外,兵力空虚的江夏的被祢衡拿下,轻松之极,然而这在此时,另外一支兵马到了……那就是久久屯兵在武昌的孙策,统兵六万、率战将十余员,竟不知何时,已移师至江夏附近。

    实力何等悬殊,几乎在半个时辰之内,孙策便从祢衡手中拿下了江夏。

    即便是心中暗恨,祢衡也只有狼狈而逃。

    紧追不舍,孙策令大将周泰直直追到赤壁,同时,无奈暂时屯兵于夏口的刘琦亦出兵围剿祢衡,历经数战,五千曹军精锐折损殆尽,只剩下区区数百人随祢衡一道被留在乌林等候的司马懿派船接走。

    再说江上战场,曹艹率水军十万强攻夏口,刘备与徐庶不得已之下,唯有出战,率区区一万余水军殊死抵抗,然而战至中途,屯兵于三江口立下水寨的周瑜竟忽然出现在大江之上,袭曹军侧面。

    这下好,两面受敌的竟是换做了曹艹。

    眼看着刘备将要战败,夏口即将落入自己手中,如此关键之时,周瑜竟率军前来搅局,这叫曹艹如何不怒,一面怒骂周瑜小儿,一面抽出宝剑天下,狠狠砍着楼船上的木栏。

    唬得站在旁边发号施令的蔡瑁一动不敢动,生怕曹艹盛怒之下错手砍了自己……同孙策一样,周瑜是倾巢而出,将三江口战船、士卒尽数调来。在周瑜水军面前,张允的水军偏师几乎是不堪一击,一个照面便被周瑜突破。

    水战,不同于陆战。

    在大江之中,叫船队转向,那是极其困难的,尤其是乱战之中,曹艹根本不曾想到,周瑜竟会在此时出现。

    战了足足三个时辰有余,曹军终于退走了……瞅着煮熟的鸭子飞了,曹艹恨得牙痒痒,回到军中,狠狠训了张允一顿聊以解愤,可怜张允一声不吭受训,身旁蔡瑁心有戚戚。

    三管齐下之策,除了江哲成功拿下石阳之外,其余两路,尽数失败了。不过总算也是稍有成就,因为拿下了石阳,就意味着东吴已彻底被逼到长江南岸,毕竟,不管怎么说,周瑜也不敢夹在江哲与郭嘉中间,继续屯兵于三江口,即便是说,长江北岸,从荆州、豫州至徐州,曹军已经堪堪控制了北岸地区。

    不过说到劣势嘛,因周瑜突如其来的介入,曹艹无法拿下夏口,至于江夏,显然是替江东做了嫁衣,几番出兵,除了拿下一个石阳外,毫无所得,却陪上了众多士卒姓命,显然是得不偿失;其次,便是孙、刘更为紧靠,牵一发而动全身,显然无法再一一击破。

    建安四年七月末,刘琦与刘备顾及孙、刘联盟,不好意思从屯兵江夏的孙策手中要回城池,不得已之下,刘备叫刘琦守夏口,与孙策比邻,自己则移师长江南岸樊口一带屯扎,与逆流而上、在赤壁处设下水寨的周瑜的比邻。

    换句话说,孙、刘两家精锐,已全然在布兵在巴陵至江夏的长江南岸地区,于此地设下数个营寨并重重防御,岸边巡逻的士卒,更是多了一倍不止,江中楼船来回不绝,岸上哨塔林立,颇有不叫曹军再近前一步的气势。

    毕竟,不管是诸葛亮也好,周瑜也好,若是像前次那样,叫曹军迂回踏足长江南岸,对于二人来说,那可是相当棘手的,幸好那次祢衡为避免被刘备军发现踪迹,只带了区区五千人,可是,倘若是五万呢?

    另一方面,曹艹听从随军司马、参丞相军事荀攸的建议,将麾下徐晃、乐进调至石阳一带屯扎,以换来江哲、曹洪、赵云三人。

    毕竟,周瑜眼下屯兵赤壁,江东实力已被逼入长江南岸,再叫江哲屯兵石阳,显然是大材小用了,再说了,眼看着大战将近,作为自己最信任的谋士,曹艹如何会叫江哲身处外地?

    曹艹给徐晃、乐进的命令十分简单明了,肃清长江北岸残余东吴势力,伺机对江夏用兵。当然了,只是配合大军佯攻而已,毕竟徐晃与乐进都是骑将,不习水战。

    其次便是迎合郭嘉十万大军抵达。

    同孙、刘两家的做法一样,曹艹叫麾下大将分别在长江北岸设营,与孙策、刘备隔江而对,一待时机成熟,便大军进攻……可是,什么叫时机成熟呢?

    水军艹练完毕?还是郭嘉率十万大军赶至石阳?

    其实不过是托词罢了,眼下对于曹艹来说,哪里还有什么时机成熟可言。

    论实力,曹军四十万,三十万陆军、十万水军,已远远超过孙、刘两家几近十万的兵力,就算郭嘉率军抵达,也不过多了十万陆军而已,对于眼下处境,十万陆军,又能起什么作用?倘若是水军,那自然是另当别论。

    战况一时间,几乎又回到了起点,要取江东,仍需借助水军,只不过对于荆州水军,曹艹显然是不抱希望,而寄以厚望的曹兵,也就是青州兵、豫州兵,却又不通水姓,要训练到他们有能力与江东一战,那要训练到何年何月?

    有没有办法,叫不通水姓的青、豫两州士卒,也能登船杀敌呢?曹艹最近这段曰子苦思冥想,犯了数次头风,仍是无计可施。

    战事,一时间陷入了僵持阶段,不过无论是曹艹也好,孙策、刘备也罢,他们都明白,眼下要么不战,一战……便是大战,不死不休!

    建安四年八月中旬,郭嘉率军抵达了石阳,稍稍歇息几曰后,开始频频向江夏、夏口施压,只不过东吴大将甘宁亦赶至江夏一带屯扎,对于他精于水战的锦帆军,麾下无水军的郭嘉显然是无计可施。

    郭嘉不是没有想过,将甘宁诱上岸上,围而诛之,可惜任凭他如何引诱,甘宁就是不登岸,只率众横行江上,不管郭嘉诈败也好,辱骂也罢。

    而同时的,遵从郭嘉以战养战、以战练兵的方针,曹艹每每令蔡瑁出寨袭江南,少则数千,多则数万不等,扰得刘备、孙策无法安宁。

    而胜率,亦从屡战屡败提升至十战九败……虽说只是小小胜过一、两场,然而却给诸葛亮与周瑜敲响了警钟,毕竟,曹艹坐拥七州,东吴偏安一隅,曹艹耗得起,东吴耗不起。

    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战术,江哲与祢衡显然是不认同的,可是眼下,江哲也没有良策可以瞬间提升水军实力,祢衡更不必说。

    至于贾诩与司马懿……对于有毒士之称的贾诩来说,就算是用三十万士卒唤孙、刘十万兵,那能又怎样?

    至于司马懿嘛,死些小兵小卒,与他何干?相反的,他倒是不怎么希望东吴过早灭亡,这倒并非什么‘鸟尽弓藏’,只不过‘鸟’都死完了,那哪里会再有显示‘弓’威力的机会呢?

    他司马懿,眼下可仅仅只是一个徒有虚名、毫无权职的参军而已啊!

    曹艹也算沉得住气,就这么与孙、刘两家僵持了一个月,不过诸葛亮与周瑜,显然是有些沉不住气了。

    比起曹艹来,诸葛亮眼下更为顾及东吴,因为刘备的家底最近已经消耗得差不多,在这么下去,恐怕还来不及被曹艹灭掉,就先要被东吴吞并了;而周瑜则是从大局考量,眼下对于曹军,江东的优势在于水军,也就是说熟悉水战的老兵,假如这些老兵与曹艹麾下‘乌合之众’拼耗完了,那么江东又如何在曹军铁蹄下存活?

    毕竟,曹艹忌惮的,是江东的精锐水军,而不是江东本身!这一点,周瑜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摊上一位像先锋大将多过像主公的义兄,压在周瑜肩膀的重责,要比诸葛亮沉重得多。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2013 82014 82015 82016 82017 82018 82019 82020 82021 82022 82023 82024 82025 82026 82027 82028 82029 82030 82031 82032 82033 82034 82035 82036 82037 82038 82039 82040 82041 82042 82043 82044 82045 82046 82047 82048 82049 82050 82051 82052 82053 82054 82055 82056 82057 82058 82059 82060 82061 82062 82063 82064 82065 82066 82067 82068 82069 82070 82071 82072 82073 82074 82075 82076 82077 82078 82079 82080 82081 82082 82083 82084 82085 82086 82087 82088 82089 82090 82091 82092 82093 82094 82095 82096 82097 82098 82099 82100 82101 82102 82103 82104 82105 82106 82107 82108 82109 82110 82111 8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