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刘三吾这位德高望重的博学鸿儒,再牺牲几个无足轻重的副主考官,随便给他们安个什么杀头的罪名,推翻榜单重新取士,最后皆大欢喜,萧凡肯定会立功被嘉奖,北方举子们肯定会对这位铁面无私的锦衣卫同知萧大人感恩戴德,满朝文武则敢怒不敢言,洪武朝再次恢复一团和气……自己能这么做吗?

    萧凡问自己。

    当然不能!原因很简单,刘三吾不该死,他没错,一个对学问认真的老头儿,充其量只是有点不讨人喜罢了,但他并不能因为认真而死于非命。

    萧凡不介意做歼臣,但他不愿做一个连人姓都泯灭了的歼臣,那样的人可以为个人的名利,官位,利益不顾一切的杀人请功,可是萧凡做不到,前世他打劫都秉持着“劫财不劫命”的善良原则,要他杀一个没犯错的人,对不起,他还没黑到这种程度,哪怕是朱元璋的意思也不行。

    萧凡的心徒然沉重了许多,这一次,也许不得不忤逆朱元璋的意思,自己会有什么下场?

    ——不管什么下场,他只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萧凡再抬头时,目光已满是坚毅。

    回到镇抚司衙门,萧凡叫来了曹毅和袁忠两名千户,然后将朱元璋的圣旨告诉了他们,并让他们马上将缇骑派出,四处暗中调查民间对于科考一案的反应,以及各主考官有没有徇私舞弊的情况,有没有行贿受贿的行为等等。

    二人肃然领命。锦衣卫调查侦缉是最拿手的,相信很快会有回报。萧凡心里清楚,实际上这次的科考清白得很,肯定查不出什么犯法违纪的罪证来,不过该做的样子还是要做足了,哪怕知道没结果,但看在朱元璋眼里,至少能证明自己是个认真办事的人。

    萧凡心里沉甸甸的,他现在很烦恼,这件案子看似平常,但朱元璋那冷如刀锋般的阴鹫目光在他脑海中不断闪过。

    朱元璋在等待,等待自己高高举起屠刀,按照他的意志,杀一批人来平息这个事情,笼络北方举子的人心。

    刘三吾也在等待,这个心思单纯的老人在等着锦衣卫的调查结果,以此证明他的清白,期望朱元璋给他一个公正的评断。

    身为这件案子的主办官员,萧凡该如何做?事到如今,案子已不像表面上看去那么简单明了,往深了说,这是一次皇帝和臣子的碰撞,是真理与帝王之术的对立,是学术和政治两个极端无法避免的矛盾接触。

    看似简单的案子,实则凶险万分,萧凡若处置不当,以朱元璋的为人,必然会毫不犹豫的杀了萧凡。

    萧凡是朱元璋留给孙儿身边的肱股之臣,他的立场非常重要,一个肱股之臣首先要做到的是什么?那就是体察上意,服从帝王的意志,这是最重要的,若萧凡做不到这一点,朱元璋必定不会留他姓命,对朱元璋来说,大明的江山社稷比什么都重要,他不会在朱允炆身边留一个阳奉阴违的肱股之臣,对朱元璋来说,这是个祸患。

    事情很简单,萧凡面临两个选择:构陷刘三吾,杀了他,合了朱元璋的心意,萧凡不但能保命,还能立功。另一个选择就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杀刘三吾,如此一来,朱元璋必然龙颜大怒,萧凡姓命不保。

    萧凡扶着额头陷入了深思,他在思考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保住刘三吾的老命,也能保住自己的小命……思索良久,萧凡黯然叹息,行走官场,如置身地狱油锅,每一步暗含凶险杀机,哪有那么多两面讨好的事?

    午门上方的五凤楼传来悠扬的钟声,一下一下撞击在萧凡心头,敲得他浑身颤抖不已。生平第一次,他遇到了人生的严峻考验。

    下午,一名宦官进了镇抚司衙门找到萧凡,朱允炆于会宾楼请他一晤。

    萧凡不敢耽误,急忙起身去了。

    匆忙带了几名锦衣校尉,如今的萧凡坐锦衣卫第二把交椅,位高权重,出入虽不敢说扈从如云,至少有资格带几名随身侍卫了。

    急匆匆走到城西,萧凡神色凝重的进了会宾楼。

    会宾楼是一座新开的酒楼,以前朱允炆带他来过一回,萧凡还记得这座酒楼的堂内布置以及营销手法很是熟悉,将他以前在江浦醉仙楼当掌柜的招数全数套搬过来了,这位会宾楼的掌柜如此生搬硬套,真有些让人哭笑不得。

    进了会宾楼,萧凡留下锦衣校尉们守在大堂,他自己上了二楼的雅阁。

    朱允炆的侍卫正守在二楼的楼梯间,见萧凡来了,便将他领到一间雅阁的门口,推开门,却见朱允炆背对着门,正出神的凝望着窗外的繁华闹市。

    听到声响,朱允炆回过头,朝萧凡笑道:“你来了?坐吧。”

    萧凡上下打量了一下雅阁,嗯,感觉很熟悉,连雅阁的布置都跟江浦的醉仙楼相似,真想认识一下会宾楼这位神奇的老板,然后问问他是不是只长了眼睛却没长脑子,生搬硬套到这种程度。委实很不容易。

    彼此的交情用不着那一套虚假的寒暄客套,萧凡坐下之后,朱允炆开门见山道:“丁丑科会试一案,皇祖父交给你侦办,你打算怎么办?”

    萧凡端起桌上的酒杯一饮而尽,然后愁眉苦脸道:“我是这样想的啊……首先把刘三吾那老家伙抓进诏狱,还有那帮无聊的副主考官,也统统抓进诏狱,然后严刑拷打逼供,让他们自己承认考前收了多少举子的贿赂,最后栽他们一个收贿贪墨之罪,全部枭首诛族,原来的贡士榜单全部推翻,嗯,大功告成!”

    朱允炆倒抽一口凉气,不敢置信的瞪着他道:“你……你你,你怎么能这样?你这不是构陷同僚吗?这是伤天害理呀!”

    萧凡慢慢吞吞挟了口菜,嚼巴两下,然后抬眼瞧着一脸愤慨的朱允炆,一本正经的指着自己的鼻子道:“殿下,你瞧瞧,仔细瞧瞧……”

    “瞧什么?”朱允炆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

    “仔细瞧瞧我这张英俊的脸。”

    “怎样?”

    “你没发现我这张英俊的脸被这件破案子愁得都扭曲了吗?”萧凡叹了口气,又仰头喝了杯愁酒,道:“我若真按刚才说的那么办,至于现在愁成这样吗?”

    朱允炆顿时转怨为喜:“我就知道你不是那种心肠狠毒的人,这样伤天害理的事儿你肯定下不了手的,我的眼睛没看错人。”

    萧凡没精打采道:“你夸我一句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什么事都不用管,我怎么办?陛下要我办这件案子,他的深意你还没明白吗?”

    朱允炆想了想,不确定的道:“你刚才说的处置办法,莫非……便是皇祖父的意思?”

    萧凡点点头,默然不语。

    朱允炆顿时俊脸变得红润,浑身微微颤抖,连声调都变得愤慨起来:“为什么?皇祖父为什么要这么做?偌大的大明江山,每天要发生多少事!难道每发生一件事就要杀这么多人吗?这岂是仁君所为?我若踏着这满地的鲜血登上帝位,这个皇帝让我如何做得开心?”

    萧凡冷冷道:“因为陛下要给你留一座稳固的江山,因为陛下必须杀了这批人,才能平息北方举子的众怒,才能收天下士子之心,因为你的皇祖父疼你爱你,让你无忧无虑的当好一个皇帝,为了这个目的,杀再多的人都是值得的。”

    朱允炆闻言顿时如被人狠狠敲了一棍似的,愤慨的神色顿时变得颓靡。

    “刘三吾,刘老先生……难道非死不可吗?”朱允炆浑身无力的道,声音嘶哑无比。

    萧凡点头道:“刘大人若死,对这件事无疑是最好的解决办法,皆大欢喜。”

    朱允炆缓缓摇头,他两眼通红,咬着牙道:“刘老先生不能死,他对我有恩,我当上太孙,全因他对皇祖父说的一句话,此恩尚未报,他怎么能死?”

    “他说过什么话?”

    朱允炆吸了吸鼻子,道:“当年我父懿文太子早薨,群臣于东阁门前恸哭,皇祖父悲痛之中召问群臣储君之事,刘三吾上前进言曰:‘皇孙世嫡承统,礼也。’于是皇祖父从其言,立我为皇太孙……”

    萧凡恍然点头,难怪朱允炆对丁丑科会试一案如此重视,前些曰子锦衣卫杀了几十名大臣也没见朱允炆如此激动,原来他与刘三吾还有这层渊源。

    萧凡叹了口气,情况越来越复杂了,刘三吾若不能死,死的就该是他这位锦衣卫同知了……朱允炆眼眶蓄满泪水,两眼通红的望着萧凡,道:“萧侍读,刘老先生不能死,你一定要想办法救救他,他对我有恩,我不能不报……”

    萧凡闷闷的点头,道:“我想想办法吧……”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9212 49213 49214 49215 49216 49217 49218 49219 49220 49221 49222 49223 49224 49225 49226 49227 49228 49229 49230 49231 49232 49233 49234 49235 49236 49237 49238 49239 49240 49241 49242 49243 49244 49245 49246 49247 49248 49249 49250 49251 49252 49253 49254 49255 49256 49257 49258 49259 49260 49261 49262 49263 49264 49265 49266 49267 49268 49269 49270 49271 49272 49273 49274 49275 49276 49277 49278 49279 49280 49281 49282 49283 49284 49285 49286 49287 49288 49289 49290 49291 49292 49293 49294 49295 49296 49297 49298 49299 49300 49301 49302 49303 49304 49305 49306 49307 49308 49309 49310 4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