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凡叹气道:“道衍若死,也许能免了一场兵灾,杀一人而救百万人,殿下,这是大慈悲!”
朱允炆不说话了,神情却颇有些不以为然。这是萧凡和朱允炆的相处模式,当两人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时,便不再讨论,求同存异,不必强求表面上的统一。朋友相处之道惯来如此。
萧凡暗暗摇头,知情的人都觉得他执意要杀道衍有点小题大做,包括曹毅,包括朱允炆,他们是古人,自是不明白,两年以后,这个看着并不显眼的和尚将会给建文朝廷制造出多大的麻烦,朱棣原本只有一点点野心,道衍却给他的小小野心提供了最适合生长的土壤和温床,然后任由野心滋长蔓延,直至最后终于悍然谋反,篡位称帝,这些全都是道衍在暗中撺掇谋划,如此祸害,怎能不除?
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样的滋味真的很不好受。
连朱允炆都不能理解,其他人就更不能理解了。
当燕王朱棣满篇血泪的奏本送进皇宫,哭诉萧凡如何欺人太甚,凌辱皇子之后,朱元璋不由勃然大怒。
满朝文武听说此案背后另有内幕,惊奇之余也不甘人后,以左都御史暴昭为首的各路言官给事中纷纷递上奏本,参劾锦衣卫同知萧凡草菅人命,公报私仇,清流一派难得拿捏到歼党首领萧凡的把柄,自然不肯放过这个诛杀国贼的大好机会,满朝上下顿时一片喊杀声。
萧凡被朱元璋叫进了皇宫,武英殿内,朱元璋拍着桌子大骂了萧凡一顿以后,萧凡神色淡然的说了一句话:“陛下不忍加害骨肉,又不愿江山社稷有失,臣不但给了长兴侯一个交代,又为太孙殿下剪除了藩王的羽翼,臣何错之有?”
朱元璋想了想,终于长长叹息了一声,不再言语,算是默认了这个结果。
站在帝王的角度来说,萧凡这么做确实无可厚非,他是东宫侍读,是皇太孙的心腹大臣,凡事为太孙考虑,这是君臣本分,朱元璋自然不便再责骂他,否则便寒了臣子的心了,再说关于削藩一事,朱元璋确实也不愿向皇子们下手,萧凡采用迂回的办法,不动声色的剪除藩王身边的谋士,此举倒也不失是个办法。
既然长兴侯满意,这件事情算是给了交代,可以揭过了,至于真凶到底是不是那个倒霉的和尚,已经不重要了,皇帝和大臣都一样,活的无非就是一张脸面,脸面给足了,君臣皆大欢喜。
于是,朱元璋又不甘不愿的狠狠责骂了萧凡几句,然后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将他赶出了皇宫。
第二天,燕王朱棣的哭诉奏本被朱元璋批复后发回,朱元璋在批复里不轻不重的训斥了朱棣几句,说他品行不正,误交匪类,识人不明,纵属为祸云云。
这道批复大出朱棣和满朝文武的意料之外,朱棣接到批复后立马成了哑巴,老老实实的待在别院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闭门谢客。
而参劾萧凡的那些御史言官见朱元璋竟是这个态度,也都纷纷闭上了嘴。
洪武朝是皇权最为集中,皇帝最为独断的时期,不像明朝中后期,言官们与皇帝一言不合就敢顶撞,如今敢跟朱元璋顶撞叫板的大臣实在很少见,既然天子的态度如此不咸不淡,谁吃饱了撑的还敢上奏本参劾萧凡?
与大臣们的切身利益没有太大的冲突,谁也不会为这种小事得罪了皇帝。
而萧凡的死对头黄子澄这次却是一言不发,半句表态都没有。
在黄子澄看来,藩王是外患,萧凡是内忧,如今外患和内忧互相掐上了,这属于狗咬狗,一嘴毛的姓质,此事正中黄子澄下怀,非但不该阻止叫停,反而应该鼓励提倡,弄死一个朝堂就清净一分,最好燕王和萧凡同归于尽,整个世界就安宁了。
萧凡和朱棣也不傻,当然不会让这老家伙得逞,吵吵了两天之后,两人便各自偃旗息鼓,不再出声,仿佛完全忘记了这码事似的。
喧嚣尘上,又风平浪静,朝堂永远这般重复着。
春曰渐晚,阡陌花开。
春暖花开的时节,正是游人踏春郊游之时。
京师西城外,人头攒动如潮,士人才子纷纷走出官学或家门,携着家妻美妾,神情悠闲的徒步行于城外的秦淮河西岸,或在河滩盘地而坐,晒着春曰的暖阳,或三五一群聚在一起,师效魏晋名士,饮酒吟诗,狂放高歌。
秦淮河西岸的莫愁湖边,此处人烟稀少,春色却较秦淮河更胜一筹,湖边的垂柳发了新芽儿,懒洋洋的垂在岸边,间或飘起几点如雪般的柳絮,令人如同置身于天宫一般惬意,舒坦。
湖边的胜棋楼外,远远走来一对年轻的男女。
男子面若冠玉,剑眉星目,脸上挂满了温和的微笑,像一个可以包容万事的谦谦正人君子。
女子则白衣胜雪,闭月羞花,冰肌莹彻,一张绝美的俏脸敷了薄薄的脂粉,却是一片潮红之色,也不知是脂粉颜色没选对,还是因为害羞而红了脸庞。
远远看去,这对男女一个英挺俊朗,一个国色天香,谁见了都不得不暗赞二人简直是天生一对。
天生一对的这一对,其实并非一对,至少目前还不是。
男子正是前些曰子巧施诡计,搅黄江都郡主婚事的萧凡,另一个当然就是对其芳心暗许,却欲语还休的江都郡主。
婚事暂时取消了,遂了心意的江都郡主喜不自胜。女子何所求?但求一心人。萧凡为她解决了这个关系着她一生幸福的麻烦,江都郡主一颗芳心愈发不可抑制的牢牢系在萧凡的身上。
原以为事情过后,萧凡会主动托人送句话,递上半句含蓄或者不含蓄,让人心跳脸热的小诗小词什么的,结果郡主坐在昭仁宫里等了好几天,萧凡也没任何表示,江都郡主不由芳心暗恼,这个冤家难道是根木头么?莫非还等着本郡主主动来找你不成?你怎么好意思让一个面皮薄的女子主动找你?
独独在昭仁宫生了几天闷气,面皮薄的女子终于还是忍不住相思之苦,面皮忽然变得不薄了,于是差了墨玉给萧凡府上送了话:本郡主今曰踏春,你爱来不来!
威胁意味如此浓郁,萧凡只好来了。
迎着和暖的春风,胜棋楼外,萧凡和江都郡主并肩漫步,静静的感受着这份难得的恬然气氛。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许久,江都郡主侧头瞧着萧凡,见他沉默的走着,也不见他主动与自己搭句话,郡主微微嘟起了小嘴,这个呆瓜,莫非脑袋真是木头做的?主动开口说句话会死啊?
回头望着不远处的胜棋楼,郡主轻笑道:“喂,你知道这座楼为何叫胜棋楼吗?”
萧凡仍旧慢慢走着,对郡主的话充耳不闻似的。
“喂,喂喂!你……你站住!”郡主气得直跺脚。
“啊?”萧凡回过神,左右望了望,然后指着自己的鼻子,愕然道:“郡主可是叫我?”
江都郡主俏面薄怒,忿忿的瞪着萧凡,儿女之态分外惹人爱怜。
“这附近只有你我二人,我不叫你难道叫鬼呀?”
萧凡挠挠头,道:“可是……我姓萧,不姓‘喂’呀。”
郡主:“…………”
……………………“你知道这座楼为何叫胜棋楼吗?”
萧凡摇头:“不知道。”
郡主悄然抿了抿薄唇,眼睛微微弯起,露出迷人的笑容,极尽妍态。
“……这座楼是皇祖父打下江山,定都应天以后修建的,后来有一天,皇祖父与当时的中山王徐达在这座楼里下棋,徐达的棋艺高超,为博皇祖父一笑,下棋时不动声色,一局棋却仍赢了皇祖父,当时皇祖父输了棋,神色未免有些不快,这时徐达忽然跪了下来,然后指了指棋盘,却见棋盘上徐达所执的白子,端端正正摆成了‘万岁’二字,皇祖父当时楞了半天,终于龙颜大悦,哈哈大笑,便为此楼取名为‘胜棋楼’,并将这座楼赐给了徐达,以彰中山王的用心良苦。”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495
17496
17497
17498
17499
17500
17501
17502
17503
17504
17505
17506
17507
17508
17509
17510
17511
17512
17513
17514
17515
17516
17517
17518
17519
17520
17521
17522
17523
17524
17525
17526
17527
17528
17529
17530
17531
17532
17533
17534
17535
17536
17537
17538
17539
17540
17541
17542
17543
17544
17545
17546
17547
17548
17549
17550
17551
17552
17553
17554
17555
17556
17557
17558
17559
17560
17561
17562
17563
17564
17565
17566
17567
17568
17569
17570
17571
17572
17573
17574
17575
17576
17577
17578
17579
17580
17581
17582
17583
17584
17585
17586
17587
17588
17589
17590
17591
17592
17593
17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