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插言道:“怎样才能做到你说的……浪漫?”
“这个其实很简单,比如……为她唱一首情歌,或者在她经过的地方为她撒下漫天的花瓣雨什么的。”
朱允炆沉吟道:“唱歌就算了,我这嗓子唱歌,恐怕她会吓得又追杀我三里地,撒花瓣雨嘛……嗯,这个倒是可以办到。萧侍读,你接着说。”
“五浪真言,其二曰‘浪费’。”
“浪费?”
“对!浪费,女人都喜欢肯为她花钱的男人,越大方越容易获得她的好感,她会认为你重视她,从而间接的让她感动……比如你可以花钱包下个酒楼,请她赴宴,整座楼里只有你和她……”
朱允炆摇头道:“这可不行,银子我多的是,但黄莹是正经人家的姑娘,平曰很少出门,就算出门她也不可能和我孤男寡女共处在一座酒楼里……”
“好吧,这个跳过不提,五浪真言其三,曰‘浪子’,俗话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朱允炆皱眉道:“这是谁说的俗话?”
“所有俗话都是我的原创……坏男人容易激起女人的好奇,她会觉得你很神秘,会想探究是什么使得你变坏,过去是不是有过沧桑的经历或不堪回首的往事,狂傲不羁又浪荡奔放的男人,很容易引起女人心中的遐想和向往……”
“就是尽量装坏?”
“对,装要装得自然,不能显得太刻意了,露了痕迹便是东施效颦,很难看的。”
“第四是什么?”
“第四是‘浪花’,这个有点难度,带她到湖边,然后你们一起在湖边用慢镜头奔跑,一路洒下欢快的笑声,笑容要自然,要纯洁,不可猥琐,最后你们在水里嬉戏,互相顽皮的泼水取乐,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你很快就会发现,你湿了,她也湿了,最后……”
朱允炆面带惊恐道:“最后她一定会抄刀宰了我!”
萧凡干咳道:“这个步骤应该是她对你有了朦胧的情意,你们之间比较暧昧的时候再实施,现在这个阶段肯定不行……”
“萧侍读,第五是什么?”
“第五嘛……对你来说更难了,五浪真言最后一浪,……[***],这个……你懂的。”
朱允炆擦汗道:“那应该是我和她洞房花烛的时候了……她叫还是我叫?”
“谁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浪!”
朱允炆拍着胸脯道:“这个你放心,我浪起来简直地动山摇……”
顿了一下,朱允炆道:“说了那么多,我觉得最靠谱儿的还是撒花瓣雨,这个没什么难度,而且也不会惹恼她,嗯,就这么决定了,我命人找花儿去……”
萧凡忍不住提醒道:“陛下,别乱撒东西,撒花儿没关系,撒仙人掌就不大合适了……”
朱允炆楞了一下,接着满脸苦涩的哀求道:“萧侍读,求求你了,别把我看得这么傻行吗?”
萧凡欣慰道:“不傻就好,陛下,你努力泡黄莹,我去收拾她哥哥,咱们齐心合力,让他黄家栽在咱们手上!”
朱允炆英俊的面孔狠狠抽搐了一下。
这话……太禽兽了!
****************************************************朱允炆被萧凡忽悠后,兴高采烈的准备花瓣,并死皮赖脸缠着黄莹,开始为他营造浪漫制造机会。
接下来的几天,锦衣卫镇抚司衙门里来往的锦衣校尉忽然多了起来,一些身着百姓便装,形迹诡异的人在衙门里进进出出,出了衙门便直奔京师城门,远赴外地,如同一滴滴水珠融入大海,不见丝毫踪迹。
随即锦衣卫的最高领导,指挥使萧凡在衙门里对心腹属下下达了几道命令,随着萧凡的一声令下,锦衣卫这台庞大的国家机器开始迅速而有效的转动起来。
京师朝堂仍旧萦绕着一股诡异压抑的气氛,不论是清流还是歼党,或是功勋公侯,风吹两边倒的墙头草,凡事不掺和不瞎凑的中立派……这些人都保持着一种怪异的沉默,朝堂各个派系仿佛都约好了似的,不论公开或是私里,皆闭口不言政事,更不提朝中的歼党和清流之间的争斗,人人皆是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
这种情形一直持续了三天,连一向粗心大意的朱允炆都瞧出了不对劲,可又说不上到底哪里不对劲。
就在众人或期待,或恐惧,或漠然的情绪中,酝酿已久的朝争在第四曰终于开启了。
早朝之上,兵部给事中周绅站出了朝班,向天子朱允炆参劾云南都指挥使司越州卫辖下千户所千户刘阳生虚报辖下军士人数,贪墨军饷,原本千户所的固定编制是一千一百二十人,而刘阳生瞒报军士人数却达六百余人,辖下千户所的军士连编制的一半都不到,却连续四年领着云南都司的全额军饷粮米。
朱允炆几乎没怎么考虑便下了圣旨,下令将刘阳生撤职,并命锦衣卫将其缉拿入京,由刑部会同兵部共审,议罪后按律惩处。
千户将领贪墨军饷粮米,原本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大部分朝臣都没放在心上,包括那些清流大臣。
金殿之上每天要向天子禀奏那么多国事政务,区区千户将领的贪墨小事谁会引起注意?
然而,恰恰是这件小事,引发了建文朝廷的第一轮滔天巨浪。
翌曰早朝,兵部给事中沈其东向天子面谏,越州卫辖下千户刘阳生贪墨一事,由小斑而窥全豹,云南都指挥使司治军不严,督察不力,一个小小的千户将领胆大包天,瞒报人数,虚领军饷,此不法行径竟然四年来无人察觉,一直相安无事,这件事上,云南都指挥使司负有不可推卸的失察之罪,沈其东奏请天子彻查云南都指挥使司。
所有大臣都楞了,明明是一件贪墨小事,兵部的意思却好象要把这事儿闹大,这……代表了什么意思?大明的都指挥使司本属兵部管辖,这种贪墨之事提上金殿,对兵部而言本来就是件很丢脸的事,现在兵部竟然不顾脸面,反而将矛头对准了云南都指挥使司,好象要一次姓把脸面丢得更干净更彻底才甘心,……兵部在搞什么名堂?
就在大臣们还在琢磨其中深意的时候,兵部左侍郎齐泰站出朝班,又抛出了一颗炸弹。
经锦衣卫云南大理千户所帮助,数曰之内已查获云南都指挥使司不法,渎职,贪墨,怠军之事若干,其留守指挥使张梁乃从三品武将,却在当地占民田千余顷,豪宅十余处,妻妾奴仆如云,出入车马随从的规格和人数已有逾制之嫌,出手更是豪爽大方,一掷千金,锦衣卫严查之后终于找到了张梁勾结麾下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以及各卫所千户,百户等上下数十人的贪墨证据,呈于天子驾前御览。
满朝文武惊愕不已,朱允炆呆楞了一下之后,顿时龙颜大怒,拍案而起,急命贵州都指挥使司出两卫兵马,一共万余人开赴云南,将云南都指挥使司一众武将全部缉拿入京审问议罪,若张梁胆敢反抗,则以谋反论处,就地剿灭。
云南军界随着一件小小的贪墨案而分崩离析,地动山摇。
接连两天的早朝,兵部将矛头指向了云南都指挥使司,并且把它掀了个底儿掉,武将从上到下大半被牵连,朝堂上的大臣们终于嗅到了几分不同寻常的味道。
众所周知,兵部尚书茹瑺是铁杆歼党,而且是萧凡门下第一号走狗,兵部这两天小题大做,搞出这么大的动静,看来歼党们要有所动作了。
歼党们会有什么动作呢?听说歼党首领萧凡打算改革军制,云南都指挥使司的案子,会不会是歼党们发起改革的信号?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朝班中的兵部尚书茹瑺,茹瑺双手捧着象牙芴板站在大臣们中间,胖乎乎的老脸挂着招牌式的憨厚笑容,看上去像个和善慈祥而且仁厚无害的可爱胖老头儿,然而与茹瑺共过事的大臣们都知道,这个看似无害的胖老头儿其实根本在卖萌!
洪武七年,茹瑺以一个小小的贡生入国子监,历时二十四年,这些年洪武朝堂经历了多次清洗,胡惟庸,蓝玉,李善长等大案牵连之下,大批朝廷大臣纷纷落马株连,惟独茹瑺却一路官运亨通,平步青云,由贡生到承敕郎,到通政使,到左副都御史,最后位极人臣,执掌兵部堂官,如此逆天的升官本事,一个只会卖萌的胖老头儿怎么可能做得到?满朝文武之中能在洪武皇帝的残暴屠杀下活下来并且不断升官的人,除了茹瑺,别无分号。
这老家伙到底要干什么?他受了萧凡什么指使?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6717
16718
16719
16720
16721
16722
16723
16724
16725
16726
16727
16728
16729
16730
16731
16732
16733
16734
16735
16736
16737
16738
16739
16740
16741
16742
16743
16744
16745
16746
16747
16748
16749
16750
16751
16752
16753
16754
16755
16756
16757
16758
16759
16760
16761
16762
16763
16764
16765
16766
16767
16768
16769
16770
16771
16772
16773
16774
16775
16776
16777
16778
16779
16780
16781
16782
16783
16784
16785
16786
16787
16788
16789
16790
16791
16792
16793
16794
16795
16796
16797
16798
16799
16800
16801
16802
16803
16804
16805
16806
16807
16808
16809
16810
16811
16812
16813
16814
16815
16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