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毅叹了口气,这位大明皇帝陛下……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圣明天子的模样,今曰这事若让朝堂那些言官御史们知道,不知明曰有多少骂他是无道昏君的奏本飞进皇宫……“打劫天子的人安排好了吗?”

    曹毅朝不远处的草丛一指:“在那儿趴着呢,我已经吩咐好了,天子和那女的一过来,他便上去打劫,当天子大发神威时他只准默默挨打,不准还手,最后还得落荒而逃……”

    萧凡点头:“狗血是狗血了一点,不过这招用来勾女皆无往而不利,招数不怕老套,管用就行。”

    正说着话,远处踉踉跄跄跑来一个人,白色儒衫凌乱不堪,神情分外狼狈。

    萧凡眼尖,一望之下不由大吃一惊,失声道:“陛下……你怎么了?”

    众人也吓了一跳,一齐围了上去。

    朱允炆鼻青脸肿,脸上却泛着幸福的笑容,犹自嘿嘿傻笑不已。

    萧凡左右看了看,道:“黄莹呢?”

    朱允炆嘿嘿傻笑道:“送她回去了。”

    “回去了?那咱们策划的英雄救美……”

    “已经救过了……萧侍读,你的法子真管用,原来英雄救美还得搭上苦肉计才有效果,果然如你所说,男人,就得对自己狠一点……”

    萧凡满头雾水:“陛下……你说什么呢?”

    当下朱允炆将刚刚的经过细细分说。

    “……你安排的那个打劫的,下手确实狠了点儿,不过念在他助朕勾女有功,赏他黄金百两!”

    萧凡和身后众人皆一脸古怪之色。

    朱允炆奇道:“你们干嘛都这副表情?”

    干咳两声,萧凡悠悠道:“陛下,臣等确实安排了打劫的,不过……那人就在这里,哪儿都没去……”

    朱允炆楞住了:“这么说,朕刚才碰到的那个人……”

    萧凡咳了咳,道:“他真是打劫的,陛下威武。”

    ……………………“陛下……你哭了?”

    “……太残暴了!”

    “陛下息怒,你能活着回来,只能说是生命的奇迹……”

    “奇迹你妹啊!快把他抓起来,诛他九族!”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七十二章 燕王起兵

    建文元年三月。

    北平燕王府侧门大开,十余道身影悄无声息的走出了侧门,手执燕王朱棣的手令虎符,趁夜出了北平城,奔赴城外燕军各大营地。

    燕王府仍如往常一般平静无波,朱红色的大门漆光锃亮,门前广场上,两排鲜衣甲士执戈而立,一队燕军军士来往巡梭警戒,举手投足皆剽悍精干之气,百战沙场的边军将士浑身带着一股肃杀刚硬的意味,门庭巡逻亦如敌阵冲锋一般气势凌人。

    王府大门前一片静谧,一切跟往常一样,平静而有序。

    只有王府内的燕军将士们最清楚,平静,往往酝酿着毁天灭地的暴风雨。

    午时二刻,一队身披黑甲,神情肃穆冷凝的军士在燕王府左护卫指挥朱能的带领下,进入了王府侧门,他们手臂上缠着一条丝带,丝带是红色的,红得像新鲜的血,夺目,刺眼。

    王府内院已被清理一空,所有宦官,宫女,仆役一律不准入内,朱能领着大约五十人的队伍一路直行到了王府内堂外院的花园中。

    内堂门口,道衍眯着眼,双手缩拢在宽大的袍袖中,见朱能已到位,道衍神情不变,只是淡淡的朝他点了点头,朱能会意,双手平伸,向下虚按,五十人动作一致,唰的一下全都匍匐在茂密的花园矮树丛中。

    早春时节,百花绽放斗妍,万紫千红的王府花园内,一瞬间杀气冲云天。

    未时一刻,燕王朱棣穿着暗黄王袍,黝黑的面庞一如往常般刚毅,他负着双手,在道衍和大将张玉的簇拥下,慢吞吞的走进了内堂。

    跨进门槛的那一刹,朱棣仿佛不经意的回头,目光朝花园暗影处淡淡一扫,花园内人影幢幢,金铁之光若隐若现。

    朱棣眼角微微抽搐,雄伟的身躯顿时停在门槛上。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今曰这一念,种下的是善因还是恶因?

    杀伐果决的朱棣,这一刻犹豫了,他突然发现自己担当不起这样沉重的后果。

    跟在他身后的道衍和尚看出了朱棣的犹豫,道衍有些急了。辅佐明主,颠覆江山,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才能,这是他毕生的夙愿,他的夙愿需要面前这位魁梧伟岸的明主帮他实现,明主怎可犹豫不决?

    道衍低宣了一声佛号,缓缓道:“王爷,君权天授,天亦择人,一念至此,知行通达,凡人多生忧怖,殊不知修罗屠刀之下亦可证菩提,江山易主,天命所归,王爷勿再犹豫踯躅。”

    朱棣闻言点了点头,眼中浮起决然,抬腿迈步,一脚跨过门槛,踏进了内堂,脚步坚定沉稳,毫不迟疑。

    这一念,酝酿了十几年,终于走出了第一步,朱允炆,且让老天来选择谁是真正的真命天子吧!

    道衍跟在朱棣身后,看着他沉稳的步伐,道衍老迈的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未时三刻,燕王府门前晃晃悠悠停下两顶官轿。

    轿帘掀开,北平布政使张昺,北平都指挥副使谢贵二人走出官轿。

    二人相见,各自客气的互相拱手寒暄几句,眼神交会处,皆露出心领神会的意味。

    他们的官职是朝廷委派,委派他们在北平为官,最重要的职责便是监视燕王的一举一动,发现异常后,立马联络潜伏于北平的锦衣卫密使,由锦衣卫将情报飞鸽传递入京师。

    张昺和谢贵二人既食君禄,自然一心忠于朝廷天子,在北平任职的这一年多,他们忠心的执行着天子的嘱托,不敢稍有麻痹懈怠。

    可是人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警惕了这么久,这一回他们却还是懈怠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0979 20980 20981 20982 20983 20984 20985 20986 20987 20988 20989 20990 20991 20992 20993 20994 20995 20996 20997 20998 20999 21000 21001 21002 21003 21004 21005 21006 21007 21008 21009 21010 21011 21012 21013 21014 21015 21016 21017 21018 21019 21020 21021 21022 21023 21024 21025 21026 21027 21028 21029 21030 21031 21032 21033 21034 21035 21036 21037 21038 21039 21040 21041 21042 21043 21044 21045 21046 21047 21048 21049 21050 21051 21052 21053 21054 21055 21056 21057 21058 21059 21060 21061 21062 21063 21064 21065 21066 21067 21068 21069 21070 21071 21072 21073 21074 21075 21076 21077 2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