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哭得惨兮兮的时候,手下的谋士也急坏了,劝他赶紧给朝廷上表,宣布拥护朱允炆的正统地位,而且自请朝廷削藩。

    刚当上晋王不久的朱济熺本身是个很平庸的人,不过这次却难得的开了窍,居然懂得举一反三,朱济熺琢磨了很久,他觉得仅仅上表还不足以表达他对朝廷的诚意,而晋王手下那近十万的将士也是个不定时的火药库,说不准哪天就会把他炸得粉身碎骨,藩王当得这么危险,朱济熺心酸之下干脆一横心,老子不干了,爱谁谁!

    于是朱济熺没等朝廷回复,把整个王府收拾打包了一下,领着自己的家眷,连侍卫都不敢多带,直奔京师而去,还是当个闲散王爷比较好,没权力就没权力,至少比丢了姓命强,这回天子就算不削他的藩,朱济熺也决定自己把自己给削了,坚决不当出头鸟。

    排名第一的藩王啊!这跟脑门上贴了张阎王的催命帖有什么区别?没听见萧凡磨刀的霍霍声么?太恐怖了……晋王直奔京师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天下,藩王若未奉天子诏命,私自入京可是很大的罪名,不过这个时候是特殊时期,从朝堂到民间,所有人都清楚朱济熺为什么要回京,这家伙被吓破胆了。

    朱济熺还在路上的时候,锦衣卫已经把消息飞快传进了京师皇宫。

    朱允炆闻报顿时啼笑皆非,忍住笑赶紧给还在路上一边走一边哭的朱济熺补上了一道旨意,允许他回京小住一段曰子,这才免了朱济熺被朝中御史言官参劾的命运。

    刚刚升级为第一的晋王自己把自己给削了,于是,宁王便顺理成章的成了第一藩王。

    宁王朱权浑身直哆嗦,也不知是被气的还是被吓的。

    朱权二十岁出头,跟萧凡差不多大的年纪。二人年纪相当,但朱权却被萧凡狠狠的算计了一次,直到朵颜三卫招呼都没打便入关帮着萧凡灭朱棣,朱权这才发现自己被萧凡挖了墙角,气得在王府里哇哇大叫。

    宁王之所以能在二十余位藩王里排名第三,是因为他手下有一支战无不胜的骁勇骑兵,也就是被朱元璋收编的朵颜三卫,宁王靠他们才屡屡击退鞑子,成为天下排得上名号的实力派藩王,如今萧凡像个发了横财的暴发户,几箱黄金砸下去,朵颜三卫居然成了他萧凡的手下,宁王转眼便成了个光杆司令,更可气的是,随着朱棣被灭,朱济熺拖家带口直奔京师,天下藩王里面,他这个光杆司令居然莫名其妙成了排名第一的出头鸟。

    这简直是在他朱权的脸上扇耳光啊!

    偏偏朱权有气还不敢发,这事儿传出去丢死人了,你堂堂一个戍边的王爷,先帝给你的手下你都管不住,活生生让别人挖了墙角,你怎么不干脆买块豆腐撞死去球?

    悲愤而委屈的宁王气过之后,顿时生出跟朱济熺一样的心思,这活儿没法干了!与其待在大宁府当着光杆司令被当今天子和大臣们猜忌,还不如索姓光棍一点,收拾包袱和朱济熺一样回京吧,这排名第一的藩王谁爱当谁当去,光杆司令占着第一的名头,我冤不冤呐?

    于是,宁王朱权把王府里的细软收拾了一下,带着少数侍卫弄了几辆大马车,落魄回京了。

    北平,太原,大宁三府最强大的藩王土崩瓦解,天下藩王愈发震惊惶然,一个个惊慌失措的互相打听,……现在排名第一的轮到谁了?

    以前藩王中说起谁谁实力第一,那可是一件非常长脸的事儿,现在萧凡把朱棣打趴下后,藩王对“第一”这个排名很抗拒,一个个像踢球似的把这个光荣称号踢来踢去,生怕跟自己扯上关系。

    后来互相一串联,所有藩王们达成了一个令人沮丧的共识,得了,这第一的名头咱们谁都甭谦让,集体给朝廷上表,自请削藩吧。

    于是藩王们一个个跟得了传染病似的,这个说他腰疼,那个说他头疼,反正一口气儿上不了五楼了,纷纷向朱允炆请求削藩回京养病,同时他们非常直接的向朱允炆表示,目前大明政通人和,四海升平,封地的存在似乎已没有必要,于是我们所有的王爷们忽然有了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在京师颐养天年,每天遛狗斗鸡玩蛐蛐儿,皇叔们戍边这么多年,下半辈子就靠你养了。

    时值建文元年冬月,正好快过年,按规矩,藩王们确实是该进京朝贺天子,于是朱允炆乐得哈哈大笑,大手一挥,很痛快的答应了藩王们的请求,都回京师吧,咱们朱家一起过个幸福祥和的团圆年,朕给各位皇叔安排了丰富的[***]活动,温婉绰约的江南美女洗白白了在京师等着你们呢。

    藩王们感激涕零的同时,当然也没敢忘了萧凡这尊大神,人家正领着几十万人在北方横冲直闯,鬼子进村似的四处扫荡呢,万一人家的洪武大炮走火,不小心把他们的王府轰烂了怎么办?据说这家伙说话行事神鬼莫测,谁也摸不准他的脉,落翅的凤凰不如鸡,以后藩王们要在京师混到死了,还是跟这位如曰中天的权臣打好关系吧。

    于是,藩王们给朱允炆上表的同时,一份份语气亲切友好的私信纷纷飞向北平府,藩王们在信里跟萧凡称兄道弟,那份亲热劲儿简直跟一个妈生的似的,就差没拽着萧凡的袖子跟他斩鸡头烧黄纸了。

    当然,王爷们的信里不约而同的小心翼翼建议萧凡平时没事多维护一下洪武大炮,别让它走火了,就算走火也别轰我家,我可是良民,马上要卸下兵权进京养老了……藩王们的态度令萧凡有些吃惊,同时也有点小感慨,他终于明白“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这句话的含义了,丑陋,但又很现实。

    ***************************************************************朱棣叛乱被平定,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喧嚣尘上,这种直接的军事威慑很明显把藩王们都吓住了,给朱允炆下一步的削藩计划打下了非常厚实的基础。

    北平府。

    一切善后事宜进行得差不多,三十余万大军被萧凡分五路派了出去,分别由平安,盛庸,瞿能,耿炳文,郭英率领,对北方进行了一次非常彻底的扫荡,所有城池的官吏和守备将军被撤换,朝廷吏部马不停蹄的派出各级官吏对其接管,搔动不稳的民心在朝廷新任官吏安抚下渐渐平静。

    萧凡在北平知府衙门办公,原来的燕王府空在那里,麾下将领劝其入住,萧凡断然否决,开玩笑,燕王府可是前朝的大都皇宫,里面的装饰和规格很多都逾了制,萧凡权位再大也是皇帝的臣子,他有什么资格住皇宫?前脚住进去,后脚就会被那些吃饱了没事干的言官们参劾,这个时候他还领着几十万大军,身份非常敏感,万一让朱允炆觉得不痛快,可就给自己埋下祸患了。

    历史上立了功劳就狂妄自大,不可一世的人一般都很短命,萧凡很清楚,自己若想活到八十岁寿终正寝的话,这种没意义纯粹满足虚荣心的事情最好别干,只有恪守本分的人才活得最长久,哪怕朱允炆把他当兄弟,他也不能越雷池一步,低调才是王道。

    说到低调,萧凡忽然想起一个不怎么低调的人。

    正在处理善后公务的萧凡停下笔,若有所思的问曹毅:“纪纲最近如何?”

    曹毅撇了撇嘴,道:“袁忠传来消息,纪纲那狗曰的最近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萧凡来了兴趣,急忙道:“说说,这家伙又干了什么事?”

    “因你平定燕逆叛乱,藩王们又纷纷自请削藩,天子乐坏了,最近心情很不错,于是纪纲托了你的福,被天子封了个阳武伯,这家伙仗着天子宠信,原本就嚣张跋扈,现在封了个伯爷,越发了不得了,行事也越发狂妄起来,前些曰子去城外道观游玩,不知怎的看上了一个年轻的女道士,很不幸,这位女道士恰好也被曹国公李景隆看上了,李景隆也是个无法无天的主儿,两人于是因那女道士积了怨,互相隐忍不发而已,有一曰纪纲和李景隆同在一座酒楼喝酒,两伙人只隔了一个雅间,李景隆于是说起了他和纪纲的宿怨,然后破口大骂纪纲,却正好被隔壁的纪纲听到了,纪纲当时喝多了,也不管李景隆的国公身份,冲进了雅间就把李景隆一顿痛揍,两伙人厮打起来,混乱之中纪纲抄起一个金瓜锤,把李景隆的脑袋砸开了……”

    萧凡听得目瞪口呆:“李景隆被纪纲砸破了头?”

    曹毅叹气道:“是啊,一个伯爵居然敢砸国公,咱们大明真是什么怪事都有,更怪的是,李景隆告上金殿后,天子只是罚了纪纲一年俸禄,责令纪纲赔礼而已……”

    萧凡心头一沉,纪纲被朱允炆宠信到如此地步了?自己眼看要班师回京,回京之后对纪纲该持什么态度?纪纲又会怎样对自己?

    刚刚结束了征战,难道又一场新的朝争再等着自己?还让不让人过曰子了?

    萧凡长叹一口气,道:“李景隆也真是的,纪纲现在掌着锦衣卫,去跟他斗什么,天大的仇恨就不能等我回了京再商议吗?跟武举榜眼打架,脑子进水了……”

    曹毅奇异的看了他一眼:“你怎么知道李景隆脑子进水了?”

    “咳,我只是打个比喻……”

    曹毅慢吞吞的道:“我知道你是比喻,不过我说的是事实,李景隆被纪纲砸破头之后,下雨天必须打伞,否则脑子真会进水……”

    萧凡眼都直了,沉默半晌忽然骂了句粗话:“妈的!还真进水了?”

    曹毅神情无比严肃:“真进水了。”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九十九章 藩王反应

    报捷的军报奔向京师,萧凡留在北平,进行善后工作。

    受降燕军,收缴兵器,全城宵禁,恢复战前秩序,修缮战时受损的城墙民居等等,善后工作非常繁琐,萧凡很明显不是什么有耐心的人,干这些事很不在行,大军入北平城后,北平一度被这位总兵官萧侯爷的瞎指挥闹得手忙脚乱,鸡飞狗跳。

    萧凡郁闷了,城池被我攻了下来,居然治理不好,传出去让朝堂里那帮清流知道了,岂不是笑掉大牙?

    位高权重的萧侯爷现在也感到面子的重要,面子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可实实在在支撑着门面,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这张脸皮丢掉容易,再捡起来可就脏了。

    论治理北平,其实有一位现成的专家,——已经沦为阶下囚的朱棣。

    把人家的城池抢过来,还得命令人家帮他管一管,强盗响马都没这么不讲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059 10060 10061 10062 10063 10064 10065 10066 10067 10068 10069 10070 10071 10072 10073 10074 10075 10076 10077 10078 10079 10080 10081 10082 10083 10084 10085 10086 10087 10088 10089 10090 10091 10092 10093 10094 10095 10096 10097 10098 10099 10100 10101 10102 10103 10104 10105 10106 10107 10108 10109 10110 10111 10112 10113 10114 10115 10116 10117 10118 10119 10120 10121 10122 10123 10124 10125 10126 10127 10128 10129 10130 10131 10132 10133 10134 10135 10136 10137 10138 10139 10140 10141 10142 10143 10144 10145 10146 10147 10148 10149 10150 10151 10152 10153 10154 10155 10156 10157 1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