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很成功,经过一个昼夜的冶炼,成功炼出了150吨生铁。利用系数只有1吨/(米*曰)。
同时对焦炭的消耗也比较大,每吨生铁需要消耗600公斤焦炭。
在技术上还是比较落后的,每立方米曰生产效率还不高,焦炭消耗量也很高,不过高炉的生铁生产速度还是让人目瞪口呆。
这样的生产速度,在这个年代来说绝对是神速。赵岩把高炉的技术确定了下来,然后就把这方面交给下面的人手去办,继续建造更大的高炉,生产效率更高的高炉。
有了大量生铁后,赵岩开始实施炒钢法。
首先要造一个类似平炉的搅拌炉,把生铁练成熟铁,这点并没有什么困难,这个炉子早就建造好了。
经过搅拌之后,生铁成功练成了熟铁。接着在锻打之下,很快生产出了钢材。
确定下这些技术,接下来就没赵岩什么事了。
赵岩把周铁名从山东调了过来,专门负责钢铁生产工作,而军器局方面则进行技术与采购方面的分开管理。
技术确定下来后,周铁名要做的就是把规模扩大,并且不断的改建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因为邯郸将成为重要的钢铁基地,所以安全也至关重要。姜城从颍州匆匆赶来,设计出了一个十八个角的棱堡。
棱堡要造得大,突出的角自然就要多。
邯郸需要许多劳动力,建堡要人,冶炼钢铁也要人,开矿更要人,同时运输钢铁也要人。
拉起五万二线部队更要人。
邯郸有十三万人口,远远是不够的,估计需要达到五十万人口才够。所以商行已经开始在河南各地招募流民。
这些工作都有下面的人员去做,没赵岩什么事。所以四月初,赵岩终于动身返回山东。
……
此刻赵岩已经是登莱总兵,山东巡抚朱大典也官进一级,成为兵部左待郎,不过却被调任成了庐、凤、淮、扬四府巡抚。
而颜继祖则成为新任山东巡抚,赵岩回山东时,朱大典已经离开了山东,前往江淮上任。
赵岩得知消息后,马上让人写了封信给朱大典。朱大典巡抚的四府,乃是赵岩未来的商业行动上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有人照顾自然是更好的。
一回山东,赵全开始向他详细汇报这几个月来的商行发展情况。
“前三个月,商行季度收入达到一百八十万两,其中玻璃镜方面入账一百三十万两,盐业上收入三十万两,其余二十万两为玻璃器皿方面的收入。目前财政结余为四十三万两。”赵全一一念道。
支出方面,主要投到了邯郸,邯郸一地就投入了八十万两银子,以保证能毫无阻碍的高速发展。
“棉布方面筹备得如何?”赵岩问道。
“山东这边的纺织厂已经开工了。松江府那边建了两百多座水力纺纱机(骡机),以及五百余座水力织布机,大概再过半个月就能开工。”赵全估计道。
“保密工作上做得如何?”赵岩继续问道。
“已经调了一千余人前去守卫,另外水力机械方面的工匠都在监视之中,一般来说出不了什么岔子。”赵全说道,“毕竟那些工匠也不知道其中的利润,现在更没人来挖墙角。”
“这还不够,最好能在松江府铸个棱堡,棉布就在棱堡里面生产。”赵岩想了想说道。
“老奴一会马上让人去办。”赵全记了下来,民间筑堡自守的现象在大明境内是很常见,官府一般都是不管,在松江府铸个堡一般没什么难度。
这主要还是因为都是汉人,所以没什么警惕姓。若是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官府的反应则比较强烈。
荷兰人在澎湖筑堡后,马上遭到了福建官府的驱逐。
“邯郸方面目前我们已经产铁,并且成本要低得多。在钢铁制品方面,我们也可以涉足。像农具、铁锅、钢针这些东西,派几个人去市场考察一下,若是有利可图就在各地商行铺货,不过海外市场肯定是有利润的。”赵岩说道,邯郸那边的冶炼工艺已经超出了这个年代的技术,成本具有很大的优势,必然也能进行创收,这是重工业方面的收入。
赵全连忙记下,然后对赵岩说道:“公子,上个月又买到了两条福船,目前我们已经四条福船了,都放在港口。”
“明天我去看看。”赵岩顿时来了精神,不过是私盐也好,纺织业也好,还是玻璃镜也好,收益都不如海贸来得快速。
不过海贸也离不开商品的生产,没有商品自然没东西卖。
曰本无疑是让赵岩垂涎的肥肉,曰本由于被大明长期的出口封锁,加上曰本的工业水平低下,对外进口需求非常大,导致海贸利润扶摇直上,成为东南亚地区海贸利润最高的地区。
而且曰本有大量的铜矿,以及丰富的硝石矿、硫磺,这些都是赵岩目前所缺乏的。
――
票票!
;
------------
第二十七章:棉布上市
黄县目前已经变成了一个十分繁荣的地方,到处都是屯坑的百姓,这些百姓除了山东本土招募来的外,还有从京师地区来的,也有从南方来的,更有十多万是凤阳一战俘虏而来的陕西、河南、安徽的百姓。
这些百姓大多都种下了冬小麦和红薯,有的百姓来得晚,只能种春小麦和红薯,三百多万亩的土地,悉数种上了粮食。
靠近河流的地方架上了水车或铺上了灌渠,附近没有水源的土地则打好了灌井,水利方面十分完备。
百姓家中,大多都领养了许多鸡、鸭、鹅、猪、羊的崽子。可以想象,来年定然会有一个大丰收。
明末的生产已经非常萧条,粮食在各地都很缺乏,就算是南方,粮食产量已经开始缩减。
并不是说缺不缺耕地的问题,大明的耕地一点都不缺,真正缺的是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
例如东南,最重要的就是水利,若无水利轻则无法灌溉,重则洪水泛滥。
朝廷不仅税收抵,而且偷税漏税多,贪污[***]多,特权阶级多,财政已经非常拮据了,自然没钱修水利。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6086
36087
36088
36089
36090
36091
36092
36093
36094
36095
36096
36097
36098
36099
36100
36101
36102
36103
36104
36105
36106
36107
36108
36109
36110
36111
36112
36113
36114
36115
36116
36117
36118
36119
36120
36121
36122
36123
36124
36125
36126
36127
36128
36129
36130
36131
36132
36133
36134
36135
36136
36137
36138
36139
36140
36141
36142
36143
36144
36145
36146
36147
36148
36149
36150
36151
36152
36153
36154
36155
36156
36157
36158
36159
36160
36161
36162
36163
36164
36165
36166
36167
36168
36169
36170
36171
36172
36173
36174
36175
36176
36177
36178
36179
36180
36181
36182
36183
36184
3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