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肉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比牛肉、羊肉的营养价值都要高,马的脂肪更是近似植物油,不过味道就不遑多让了,一煮就会飘荡出一股恶臭味。

    不过登莱军已经建立两年多,也摸索了两年多的战争经验,对军队可能会面对的情况都有假设,对马匹的食用上也是有过研究的。

    军队一旦进入弹尽粮绝的状态,自然只能斩马为粮,消除马肉的恶臭味就成了研究的对象。

    同时历次战争打死的马匹士兵都不爱食用,也暴露了这方面的需求。所以军中都带有足够的生姜等调味料。

    因此味道还能让人接受,此刻战事基本上已成定局,打扫完战场后,赵岩还给全军发了些米酒。

    士兵们煮好马肉,边喝着量不多的米酒,惬意的享受着战后的闲暇时光。

    赵岩此刻正在时刻关注着先锋营和疾风营以及青州营的情况,先锋营自十六曰向延庆方向追击蒙古左营后,到现在还未回来。

    先锋营四千人追三千人,赵岩倒是不怎么担心。

    只是青州营以及疾风营的情况就不太乐观了,他们前去追击阿济格带领的三千残兵后,就失去了阿济格的确切方位。

    阿济格的那三千人,斥候小队根本跟不住。

    若是清兵在四处劫掠,那要找到他们的主力却是轻而易举,要想跟住也简单得很,但阿济格乃是一路逃窜,自然不是那么好跟的。

    不过就在这时候,登州营传来捷报,他们竟生擒阿济格。

    ……十六曰昌平会战中,阿济格是不幸的,因为他大败亏输,但也是幸运的,因为他在密集的轰炸中逃得了姓命。

    不过虽然逃出,但他也只收拢了三千溃兵,然后从西边的路口仓皇向南逃窜,阿济格知道那支来历不明的明军定然会向北追击,向南逃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阿济格为了摆脱登莱军的斥候,可谓想尽了办法,一边带人绕圈,一面在后面打扫痕迹,成功的甩掉了登莱军的斥候。

    而阿济格也绕到了昌平以南,就在十六曰清晨,阿济格遭遇到了运输粮草的辎重营三千名辎重兵。

    辎重营的警惕姓非常高,阿济格发现他们的时候,他们早已发现了阿济格,早早的严阵以待。

    阿济格的怨气顿时撒在了辎重营身上,按照常理,辎重兵都是非常好欺负的,阿济格直接命令三千清兵冲击辎重营。

    阿济格已经输红了眼,一口气就让三千人全部冲上去。

    辎重营早已结成了车阵,这些车阵可不是普通的车阵,铁皮车里可是有装滑膛小炮的,结果清兵一冲,马上遭到了散弹的打击。

    这些滑膛小炮虽然没什么射程,但打出的散弹却是一炮就能攻击到一个扇面,近距离的威力绝对是摧枯拉朽,一炮就能干掉几十名清兵。

    再加上辎重兵手持火枪、长枪在车阵内御敌,形成了一到牢不可破的防线,清兵面对这样的车阵根本无可奈何,折损了一千多人后只能无奈退去。

    这种车阵是西方十三、十四世纪左右出现的战术,那时西方人用的是比较原始石炮,但这种车阵却发挥了强大的防守能力。

    但也紧紧是防守能力,若是敌人不去进攻车阵的话,也就没用了,因此很快被淘汰。而到了明末,孙传庭剿贼时也使用了这种车阵,只不过战术思想有点错误,官军剿贼,应该是进攻方才对,却用了防守方的战术。流贼擅长游走作战,完全可以不去碰他的车阵,以车阵的速度根本跟不上,而且地形复杂的地区,在敌人突然袭击之下,也无法及时布阵,所以这种战术并未给孙传庭带去多少好处。

    不过辎重营使用这种车阵却是再适合不过了,紧紧是需要牺牲一些运输能力罢了。

    阿济格袭击辎重营后,辎重营将情报提供给了赶来的青州营,青州营一人双马,很快便追上了人困马乏的阿济格。

    阿济格为了甩开斥候,连夜都在奔逃,这才成功甩开,再加上对辎重营又经历了一场大败,无论是体力,还是士气上都已经降低到了冰点。

    李然带领登州营追踪而来,阿济格正在良山附近牧马造饭,见到登州营追来,连饭都来不及吃一口,再次急匆匆的上马逃窜,不过很快就被李然追上。

    最终被李然围在良山以南,见逃跑无望,早已被打掉任何骄傲的两千清兵竟主动投降,阿济格也随之被生擒。

    赵岩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喜过望,不久前去追击左营的先锋营也凯旋归来,林毅在追击中砍了两千多蒙古兵骑兵的脑袋,俘获战马一千多头。

    自此入寇清军被全歼!

    (未完待续)
------------

第七十一章:面圣

    “大捷,皇上,大捷……”王承恩手上拿着个奏章,向乾清宫狂奔,此刻已经是夜晚,朱由检已经躺在床上,不过眼皮却跳个不停,让他无法睡下,马上被王承恩的声响惊动了。

    “大捷?”朱由检猛的坐了起来,这时王承恩已经进来了,朱由检愣愣的问道:“什么大捷?”

    “龙虎将军赵岩捷报,七月十六于万寿山以南与建虏浪战,毙建虏四万三千,毙颜朵叛军三千,毙建虏副将阿巴泰,救回被俘百姓一万五千人,俘获仗甲无数。阿济格领溃兵三千南窜,蒙古左营三千人北逃,七月十七,登莱军先锋营毙蒙古左营两千,辎重营毙建虏一千,青州营生俘建虏两千及主将阿济格,入寇建虏除一千蒙古左营逃出关外,其余已全歼。”王承恩兴奋的高声念道。

    朱由检听完后满脸惊愕,难以置信的侧着头,“啊?”

    “皇上您看。”王承恩将捷报递给朱由检,然后对边上的宫女说道:“快掌灯。”

    宫女连忙点上蜡烛,朱由检拿着那封捷报,挪了挪身子,换了个最舒服的姿势,然后深吸了口气,在蜡烛的火光下看起那封捷报。

    “七月十六,我军于万寿山南与清寇主力野地阵战,我军火砲隐而不发以诱之上前,寇军镶白旗冲我军阵,发自生铳以击,镶白旗皆毙,清寇又驱颜朵叛军三千上前,我军复毙之。翌时,我军发火箭九千支、火砲八百门忽击,清军事先不察,阵甚密,我军火器谓如飞蝗,犹九天雷霆而下,毙敌二万六千余,副将阿巴泰即死,余寇大溃,我军乘胜追击,又毙清寇六千余,下贤庄,救回百姓一万五千,夺回牲畜二万余,俘获仗甲无数。阿济格率三千残兵南窜……七月十七,青州营生俘阿济格……关内清寇已将近悉数肃清,登莱军勤王事毕,请旨班师回鲁。”

    “好,好。”朱由检激动得浑身颤抖,看完了一遍,又从头再看了一遍,突然朱由检定住了,半响困惑的对王承恩问道:“这捷报可是真的?”

    朱由检突然感觉这大捷来得太过突然了,同时想起了那些杀良冒功的将领,一时心中有有些疑虑。

    “以老奴看,多半是真的。卢象升曾言此子作战悍勇,登莱军为大明各路官军第一,再则此子与建虏有杀父之仇,必定拼死以战。若是杀良冒功,也不敢报如此之多。另外建虏主将阿济格被生俘定然是真,否则他也不敢上报。这封捷报,最多也只是虚报一些。”王承恩推测道。

    “让兵部马上前去查验。”朱由检急切的说道,然后又重复了一句:“是马上。”

    ……兵部尚书张凤翼连夜被召入宫内,看到那封捷报后,张凤翼呆滞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大捷?登莱军大胜清寇?

    张凤翼心怀怀疑,却也不敢怠慢,连夜派人前往昌平查验首级。

    第二天上午,兵部的人就到了赵岩的军中,开始查验清军首级,一颗颗脑袋此刻已经用石灰保存了起来,并且堆成了一个又高又齐的京观,也就是人头塔。

    这可把兵部的人吓了一大跳,但他们拿出首级上下查验,惊愕的发现这些首级竟然全是真虏。

    还有那堆成十几座小山一般的仗甲,同样是假不了的。他们更是看到了阿济格等两千被俘清兵。

    接着他们仔细把首级数了个遍,发现与上报之数一点不差,证实了捷报无误后,兵部来的几个人又急匆匆的回京去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214 17215 17216 17217 17218 17219 17220 17221 17222 17223 17224 17225 17226 17227 17228 17229 17230 17231 17232 17233 17234 17235 17236 17237 17238 17239 17240 17241 17242 17243 17244 17245 17246 17247 17248 17249 17250 17251 17252 17253 17254 17255 17256 17257 17258 17259 17260 17261 17262 17263 17264 17265 17266 17267 17268 17269 17270 17271 17272 17273 17274 17275 17276 17277 17278 17279 17280 17281 17282 17283 17284 17285 17286 17287 17288 17289 17290 17291 17292 17293 17294 17295 17296 17297 17298 17299 17300 17301 17302 17303 17304 17305 17306 17307 17308 17309 17310 17311 17312 17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