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过誉了。”赵岩刻板试的应了一句。
“岂会过誉,我大明臣子万万,又有何人能大破建虏?”一场大胜让崇祯心情万分舒畅,往曰的憋屈随之烟消云散,“来人,给爱卿赐座,爱卿给朕好好说说大破建虏过程。”
皇帝要听详细战报,赵岩应诺了一声,然后座在了太监搬来的椅子上,在朱由检的询问下,讲述此战过程。
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赵岩皆是一清二楚。赵岩叙说时,两边的大臣也都凝神聆听,登莱军如何大败清军,在他们看来实在太多困惑之处了。
“登莱军有四万五千大军?”温体仁这时听到赵岩称述勤王规模时,突然插嘴问道,崇祯的目光也突然一凝。
四万五千人,远超一名总兵的带兵限制。
“登莱军只练有万余人以备攻辽,其余人马皆是临时抽调各地乡兵而成,若无四万五千人马,岂能胜之?”赵岩镇定淡然说道:“国难当前,登莱百姓群起响应,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皆慷慨赴战。”
“好,好一个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朱由检赞叹道,接着又扫了一眼朝中大臣,冷哼道:“若众位爱卿皆有登莱百姓万一,天下岂会败坏如斯?”
崇祯和群臣的矛盾果然深重。赵岩听到崇祯的称赞后有些莫名其妙,半响才想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貌似还没出现,自己一不小心就剽窃了。
群臣听到崇祯的暗讽,皆是不吭声,不做声,温体仁同样如此,场面一时十分寂静,崇祯看向赵岩,说道:“赵爱卿继续讲。”
赵岩又继续叙述会战经过,听得崇祯在龙椅上心情澎湃,十分过瘾。听完整个会战过程后对赵岩问道:“清寇主将阿济格可曾押至?”
“清寇主将阿济格已押至京城,其余清寇首级、仗甲皆已运至。”赵岩回答道。
“好,诸位爱卿随朕出宫检阅。”崇祯起身说道。
“臣遵旨。”众臣应诺道。
“赵爱卿随朕左右。”崇祯对赵岩点名道,赵岩拱手道:“是。”
崇祯在锦衣卫的保护下,带着一群几百名大臣,朝紫禁城外行去,赵岩则乘马伴随车驾之旁,其待遇让许多大臣都为之眼红。
赵岩在崇祯车驾旁时,赵岩就为明朝皇帝感觉悲哀,出生后就住在皇宫或者十王府,当皇帝的多半没有出城的机会,教育也是那些大臣的廷讲,那些大臣天天拿孔孟之道来教育皇帝,这孔孟之道经历各代的修改,已经彻头彻尾的变成了愚民的工具,这本是统治者用来驾驭民众的,竟反被施加到了统治者身上,实在是悲哀至极。
对这皇位,赵岩却没多大的想法,当皇帝还不如当军阀自在,起码那些烂账不会算到自己头上。
此刻的赵岩,更加坚定了当军阀的决心。
(未完待续)
------------
第七十二章:三年复辽
皇帝车架、文武百官浩浩荡荡的出了紫禁城,前往太庙,到了太庙外,便见到一群锦衣卫正在忙碌的摆放着仗甲、兵器,同时也在认真的叠放着京观。
兵器、铠甲皆整齐摆放,足有七八万副铠甲,分扎甲、棉甲、锁子甲三种,这些铠甲大部分都一定程度的破损,可见战况之惨烈。
崇祯面带笑意,带着众臣上前参观,不时拿起缴获的仗甲观看,文武百官也对着这些缴获和首级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带阿济格。”一名锦衣卫指挥使大声喝道,只见一辆囚车拉了进来,上面关着一个手戴枷锁脚闩铁链,脑后留着一根金钱鼠尾的满人,车后还用绳子绑着两千多清兵,一个连着一个,串成一大串。
囚车里的人正是阿济格。
这时阿济格突然大喊大叫起来,满嘴叽里呱啦的不知道说些什么,崇祯冷哼一声,“大难临头,竟还如此嚣张,真是野姓不改。”
“陛下不如把这些建虏悉数砍了,以血祭奠列祖。”赵岩建议道,在他眼中这些清兵如同猪狗一般,杀了便杀了。
“好。”崇祯听了热血沸腾,对礼部尚书说道:“将这些建虏悉数斩首,以血祭奠祖宗。”
“是。”
礼部官员连忙前去安排。
……当天下午在太庙举行了一场庄严肃穆的祭告仪式,历时将近五个小时,两千清兵和阿济格在太庙外被斩首,以血祭奠大明列位先皇。
“登莱总兵山东盐运使赵岩,扬我大明国威,保京畿平靖,封太子少保,授建威将军印,总理山东军务。”这时崇祯突然决定道。
“谢吾皇隆恩。”赵岩连忙半跪下去。
温体仁等一干文臣互相观望了一阵,温体仁摇了摇头之后,无人反对。
此刻谁都能看得出,反对这个封赏的绝对没什么好下场,赵岩的军功摆在那里,想反对也没有理由。
太子少保,这只是一个荣誉称号。不过建威大将军可是正一品,已经凌驾于大明所有能战武将之上了。
(前文有误,龙虎将军是正二品,非最高)崇祯好似早有准备,太监马上把建威大将军印呈了上来,由崇祯亲手交给赵岩,赵岩接过大将军印,宣誓道:“臣定当拼死以报国恩。”
“赵爱卿有此决心,朕心甚慰。爱卿明曰将有功将士名单呈上,朕再一一封赏。”崇祯对赵岩说道。
当晚赵岩与张步云等人连夜起草名单,将此次会战有功将领名单一一成列,就功勋上的审评早有各连教委提交,此刻起草倒也甚是简单。
此战各营表现都非常好,能全歼入寇清军,也靠各营相配合,因此赵勇、王文岳、林毅、吴永亮、李然以及骑炮营营长薛青、辎重营营长贺顺文并列头功。
此外还有斩获首级的斥候,则按照个人计功。此外阵亡的十五名士兵,以及其他负伤士兵也在名单之上。
列于名单之上的将士,就达到了一千多人,几乎涵括了所有基层军官。
第二天赵岩即将这道名单提交兵部,张凤翼看着这份名单甚是惊异,分得首级最多的将领,竟只有三颗。
一千多人分得的首级加起来不过两千多颗,那还剩下四万多首级跑到哪里去了?
难办的张凤翼,连忙进宫向崇祯请示,崇祯看了也是纳闷,忙召赵岩入宫。赵岩如了乾清宫,崇祯不解的问道:“赵爱卿,这份名单上功劳如何分算?”
“启禀陛下,登莱军为防临阵割首,杀良冒功,因此平时剿匪、剿贼不算首功,以防滥杀。对异族作战,虽算首功,然首功除斥候外,其余不算入个人,而是视各营表现而分,此次于清寇作战,各营表现皆可,独辎重营表现最为难得。名单上之人,乃各级军官,按登莱军内的赏罚制度,军官只可分得普通兵员一倍至三倍首级,不可超出三倍。”赵岩回答道。
崇祯想了想问道;“如此论功,诸将可有怨言?若未登名单者如何赏赐?”
崇祯对这次大胜还是很重视的,认为赏赐不可吝啬,以免将士生怨。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5336
35337
35338
35339
35340
35341
35342
35343
35344
35345
35346
35347
35348
35349
35350
35351
35352
35353
35354
35355
35356
35357
35358
35359
35360
35361
35362
35363
35364
35365
35366
35367
35368
35369
35370
35371
35372
35373
35374
35375
35376
35377
35378
35379
35380
35381
35382
35383
35384
35385
35386
35387
35388
35389
35390
35391
35392
35393
35394
35395
35396
35397
35398
35399
35400
35401
35402
35403
35404
35405
35406
35407
35408
35409
35410
35411
35412
35413
35414
35415
35416
35417
35418
35419
35420
35421
35422
35423
35424
35425
35426
35427
35428
35429
35430
35431
35432
35433
35434
35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