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媛,带公子去休息吧!”那妇人朝边上的丫鬟说道。
“是,夫人。”那丫鬟长得娇俏,柔柔的声音十分动听,领着赵岩下去了。
;
------------
第二章:融入时代
赵家村外的空地上,只见一个年轻人正在那举着石锁,只见那重达数十斤的石锁,被他轻松的举起。
那年轻人连续举了数十下石锁,终于支撑不住,将那石锁往地上一扔。
边上围观的人群顿时叫好。
什么“公子神威”“公子神勇无敌”的赞叹声响成一片。
此人正是穿越过来的赵岩,来到这地方已经半个月了,大抵了也习惯和适应了环境。
这地方位于黄县南部的山区,这片山区并不是很大,周围都是平原,不过胜在偏僻,孔有德叛乱时没怎么波及到里面。
他对自己现在的身份也了解的差不多了,自己附身的这家伙也叫赵岩,出生在这赵家村。
他老子是附近一带的大土豪,家有良田几千亩,在这赵家村铸了个小堡。
原本自己附身的这家伙体质很弱,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他附身后却好像有着使不完的力气,举起两个三十多斤重的石锁也丝毫不绝得吃力。
现在他这体质,好像非常变态。
半个月下来,也融入了赵家村的生活。
这赵家村是赵家盖的,村里住的都是佃户,赵家和其他土豪有些不同,赵家依靠的是家丁提供的武力,没有宗族的武力在内。
原来他那个便宜老子早年是福建漳浦过来的,和漳浦赵家也断了联系,在这山东并没有宗族的武力可以依靠。
他那便宜老子能创下这分基业,也是不太简单的角色。
这山东自万历后期开始,就是灾荒不断,灾荒下来匪盗就多,想要在这山东立足,没点武力是不行的。
赵家能不被匪盗搔扰,也得益于养的那上百个家丁,大多都是练家子的,加上这山间的小堡,来几百个土匪也是不怕。
面对家丁的恭维,赵岩不可置否的笑了笑,个人就算再变态,也不可能和千军万马抗衡,什么神威无敌有点扯了。
只能说身体好,做事方便。
赵岩拍了拍手,转身回到屋子里,外面的家丁见他走了,也各自继续艹练,他们练的都是一些单打独斗的把式,与正规军有一定的差距。
这时赵全匆匆走了进来,赵全就是那个带着赵岩回赵家村的家仆,自从原来的管家在黄县遇难后,就属他的资格最老,因此成了赵家新的管家。
“公子,佃户的情况基本上已经统计清楚,原本赵家有一千户佃农,现在只剩下两百多户,眼看过两个月就要播种,没人的话,明天恐怕收不上粮食。”赵全将刚统计出的结果向赵岩汇报道。
孔有德叛乱之后,登州一片萧条,赵家也只是依靠这山中的小堡自保罢了,赵家的很多佃户都是自己形成村落的,毫无悬念的被孔有德给劫掠了,佃户死的死,逃的逃,现在也不剩下几个了。
赵岩皱着眉头,问道:“我们现在还有多少粮食?”
“仓库里有一万多斤麦子。”赵全说道。
“如果我们招募流民来耕种的话,够不够撑到明年麦收?”赵岩想了想问道。
赵岩这想法却把赵全给吓了一大跳,连忙摇头说道:“公子,这万万使不得。先不说撑不到明年麦收。这些粮食可是留着救命用的啊!万万动不得啊!”
“那你说怎么办?”赵岩无奈的问道。
“……”赵全默然半响,说道:“老奴也没办法。”
富贵人家哪不囤积粮食?而且有些富贵人家根本用不到那么多的粮食也死命的囤,粮食本来就不多,这么一囤就更不够用了。
人饿死了,生产遭到破坏,就陷入了一个恶姓循环。
“这事先放一边,一会再想办法。你马上派几个人去南方找红薯,让他们快点把红薯找回来。”赵岩表现出了雷厉风行的风格,想到就做,越快越好。
在这明末,最缺的自然是粮食。地瓜那东西营养还好,就是蛋白质缺了点,配合蛋奶什么的也差不多。
要想在这明末站住脚,得尽快发展。否则满清一入关,自己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
只要有粮食,自己可以收拢流民,然后把他们组织起来,一部分安排生产,一部分用来组建军队。
“红薯?那是什么东西?”赵全不明所以,纳闷的问道。
“就是一种亩产很高的粮食,长得像蔓藤一样,吃的部分长在地下,吃起来会甜……我画个样子给你吧!”赵岩正说着,赵全猛然说道:“公子说的可是地瓜?就是亩产上千斤,甚至几千斤的那种东西吗?”
“对,就是那种东西,也叫地瓜。”赵岩不由大喜,问道:“你见过?”
“小时候跟老爷在漳浦时见过,那东西在福建很多,以前有任巡抚推广过那东西。一般都是穷人家才吃的,有的也把那东西拿来喂猪。”赵全以前是赵岩他那便宜老子的书童,也是从漳浦那过来的。
“好,派几个人去福建,尽快把地瓜弄回来。”赵岩点了点头,笑道:“这地瓜亩产几千斤,种上一亩就顶十几二十亩的小麦,现在各地灾荒不断,我们只要多种地瓜,就不用怕被饿死,而且卖粮食的话也能赚上一大笔银子。”
“这个……此事公子请慎重,前些年陕西官员就曾推广过地瓜,结果却引发民变……”赵全满头大汗的说道。
“无妨,我们又不是要推广到全山东。会引发民变也是因为百姓不了解地瓜的好处,我们先弄回来种在自己的地里,最起码粮食不用愁。”赵岩却是不知道这事,略微一想便知道了关节。
毕竟地瓜这东西进入中国不久,老百姓都不认识那东西,如果官方强制姓的推广,自然会激起民变。
满清对百姓的压迫比明朝高出十倍不止,天下大乱之后,满清竟然还能收上比明朝还对的田赋,这就可以证明事实了。之所以能让老百姓在那样的压迫下没有大规模的反抗,主要还是这地瓜的功劳,康乾盛世,其实叫地瓜盛世更为合适,一个个百姓吃地瓜吃得面黄肌瘦……
“好,那老奴明天就派人启程去福建把地瓜寻来。”赵全点了点头,同意了下来。
“大概多久才能回来?”赵岩问道,“能不能赶在明年开春前?”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9416
19417
19418
19419
19420
19421
19422
19423
19424
19425
19426
19427
19428
19429
19430
19431
19432
19433
19434
19435
19436
19437
19438
19439
19440
19441
19442
19443
19444
19445
19446
19447
19448
19449
19450
19451
19452
19453
19454
19455
19456
19457
19458
19459
19460
19461
19462
19463
19464
19465
19466
19467
19468
19469
19470
19471
19472
19473
19474
19475
19476
19477
19478
19479
19480
19481
19482
19483
19484
19485
19486
19487
19488
19489
19490
19491
19492
19493
19494
19495
19496
19497
19498
19499
19500
19501
19502
19503
19504
19505
19506
19507
19508
19509
19510
19511
19512
19513
19514
1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