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的作用还有许多,这些作用都等着在座去完成理论到应用的转化与发展,今天的课程,就上到这里吧!”

    ……“他就是赵岩!”宋应星看着那个英姿勃发的年轻人,深感震惊,不仅震惊赵岩的年龄,更加震惊的是赵岩的学识。特别是电灯给宋应星的震撼最为强烈。

    就在宋应星还处于震惊状态时,赵岩听说他的到来,连忙前去接待。

    与茅元仪一般,赵岩带着宋应星参观了许多地方,同时给出了非常宽松的选择方向。宋应星在参观了登莱大学之后,又跟着参观了登莱的许多大型作坊。

    然而让赵岩意想不到的是,宋应星却拒绝了赵岩的优厚待遇,虽然拒绝了他的优厚待遇,但却同意留下,只想成为登莱大学的一名学生,待遇与登莱大学的学生一般就可。

    登莱大学的学生在待遇还是不错的,一个月有二两银子下发,别人上大学都得交学费,在登莱大学反而能领到补贴。

    不过月给二两白银,相比宋应星这样的人才,赵岩却是觉得太少了点。但在宋应星的坚持下,赵岩也只好同意了下来。

    宋应星却是知道自己的本事,因此他才拒绝了赵岩开出的优厚待遇,并不是他不想要,只是没那个水准去拿。

    在赵家堡所见所闻,让宋应星意识到了自己的才学并不出众,他急需学习上一段时间。在学习方面,宋应星却有着超强的自信心。

    对于宋应星这种好学的态度,赵岩还是十分满意的,他治下的很多东西,都已经超出这个时代,招揽而来的人才,若是跟不上脚步,最终也只是一个无用的废材。

    (未完待续)
------------

第九十五章:一切属于帝国

    宋应星在学习上果然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天赋,凡是他看过的东西,无论是图像还是文字,都能直接记忆下来。

    这种过目不忘的人,眼睛前面有一个虚拟的屏幕,凡是他们见过的东西都能显现在屏幕上。

    这种能力道家称之为慧识,外国人叫人肉谷歌,在二十一世纪,全世界大概有一千多人拥有这样的能力,大部分人都有接触过《道德经》,《道德经》在海外是除了《圣经》之外刊印之多的宗教典籍,被人誉为是人类行为的教科书。

    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才有‘倒背如流’的现象发生,他们倒背其实就是看着那个屏幕倒着读。

    当然,记忆力和理解能力是不同的,而学习分为记忆和学习两个步骤,有的人虽然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但理解能力与常人并无太大区别。

    但这样的记忆能力却给宋应星的充电带了非常大的便利,他每天都沉浸在学习当中,没有他记不住的东西,宋应星只需理解那些知识就可以了。

    在参观了各处作坊和先进工艺,以及接触到赵岩写出的物理、化学、数学方面的教材后,宋应星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天工,只要将这些知识学会,就可以慢慢的将它们转换到生产当中,特别是纺织机械和蒸汽机留给他的印象最为深刻。

    宋应星每天都非常努力的学习,宋应星在理科方面的疯狂提升直接惊动了赵岩,他是大学里史上提升最快的学生。

    为此赵岩开始亲自跑去给他上课,宋应星能感觉到赵岩对他的看重。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赵岩对宋应星的过目不忘也十分惊奇,这样的超能力在历史记载上能经常看到,但以前总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长庚,要如何才能开启这样的能力?”赵岩在深入了解了这种超能力之后,对宋应星询问道。

    “学生也是无意中开启,不过我想和《道德经》与关学有些关联。”宋应星回答道,赵岩了然的点了点头,没有再深入的去探讨这个问题,而是继续给宋应星上课。

    对于赵岩来说,这种东西虽然存在,但想让人们普遍拥有这种能力就太过飘渺了,同时对于宋应星给出的回答,也不是很相信。

    赵岩在数理化方面的知识并不是学得很深入,他只知道一些系统化,比较浅层的东西,顶天就到高中级别的教科书高度。

    那些更高深的东西还得别人去研究,而赵岩并非一个合格的教师,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上课。

    因此宋应星的到来,让他看到了抽身的可能,只要宋应星把他所知道的数理化知识学会,以后他就不用再亲自去上这些基础课程了,让宋应星去担任这一职务就行了,赵岩已经打算给宋应星弄个教育部副部长的职务了。

    科技院因为赵岩给出的高额奖学金刺激,以及研究成果上的高额奖励,上下都沉浸在一片浓烈的求知**之中。

    他们不停的学习和验证着赵岩给出的知识和理论,不断的尝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上去。

    一个叫李源的研究员,用软锰矿(含有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作用,首次得到了氯气,接着又把铝矾土、木炭、食盐混合,通入氯气后加热得到nacl,alcl复盐,再将此复盐与过量的钠熔融,得到了金属铝。

    铝是底壳表面排名第三的金属元素,具有与白银一般的金属光泽。

    在赵岩的指点下,科技院还制造出了保温瓶,保温壶的原理无比简单,主体也就是玻璃,将玻璃吹成双层的,把里面抽成真空,在里面再镀层银就行了。

    由于由内外两个玻璃瓶组合而成,两者在瓶口处连接成一体,两瓶壁间隙抽成真空以削弱热对流,玻璃瓶壁表面镀光亮银膜反射红外热辐射线。瓶内高温时,内容物的热能不向外辐射;瓶内低温时,瓶外热能不向瓶内辐射,保温瓶有效地控制了传导、热对流和辐射3种传热的途径。

    保温瓶不仅可以用来提供各种研究,曰常生活也属于必备品,玻璃厂又多出了一种新产品。

    最高兴的莫过于赵全,商行又有新产品卖了,都是垄断的。

    铝可以用来做成铝锅、铝碗等东西,热传递效果比铁锅好得多,重量又更轻,而且不那么容易生锈。

    保温瓶则是一种很方便的东西,有了保温瓶后,人们泡茶就很方便了,只要价钱足够便宜,就能普及到百姓家中。

    不过赵岩却不允许在国内出售铝制成的锅碗瓢盆,因为铝对人体是有害的,用于食品烹饪和食品包装的铝制品只允许作为海贸产品生产。

    ……东三府虽然临近过年,但各地都忙碌万分,特别是纺织厂,在秋冬河水流量下降期间虽然处于停工状态,但要做的事却还有很多。

    首先要对从各地购买来的棉花进行处理,特别是今年购买的棉花较多,河南和山东西三府的棉花几近商行收购一空,南方的棉花同样无法幸免,商行人员把南方的产棉区扫荡了一遍有一遍。

    那些棉花刚摘下来,马上就被商行通过水陆通道运走,而棉花刚摘下的时候,几乎没什么商人前去购买棉花,因为棉农还要一段时间来处理棉籽。

    棉花一般能摘三五道,有的棉农把棉花摘下后,甚至要处理上一年,甚至一年时间都处理不掉,要留到第二年进行处理。

    所以全年都有棉花买,早去的人并不一定能买到处理好的棉花,但纺织厂偏偏不按常理出牌,棉花刚摘下来的他们也要,这样一来,自然是棉农们乐意看到的。

    因为以往采摘下来的棉花需要自己处理,若是人力不够,棉花也无法种太多,产量是受人口因素制约的。

    而没有了这方面的制约,棉花就可以有多少地种多少棉花。山东西三府就是受到这样的刺激,棉花产量暴增。一旦济民商行的人员前去收购棉花,绝大多数棉农都是选择马上卖出,直接换取现银。

    棉花运到山东后,纺织厂的工人便会在停工期间用扎绵机剥棉籽,不仅是纺织厂的工人,那些有空闲时间的老弱和妇女也会领一架扎棉机回去剥棉籽,以赚些工钱。

    简单的扎棉机根本无法阻止向外扩散的势头,因为这种东西的原理太简单了,制造起来也是十分简单。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6484 36485 36486 36487 36488 36489 36490 36491 36492 36493 36494 36495 36496 36497 36498 36499 36500 36501 36502 36503 36504 36505 36506 36507 36508 36509 36510 36511 36512 36513 36514 36515 36516 36517 36518 36519 36520 36521 36522 36523 36524 36525 36526 36527 36528 36529 36530 36531 36532 36533 36534 36535 36536 36537 36538 36539 36540 36541 36542 36543 36544 36545 36546 36547 36548 36549 36550 36551 36552 36553 36554 36555 36556 36557 36558 36559 36560 36561 36562 36563 36564 36565 36566 36567 36568 36569 36570 36571 36572 36573 36574 36575 36576 36577 36578 36579 36580 36581 36582 36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