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等可记住了?”赵岩起身环视一圈,沉声对在场官员问道,一副居高临下,发号施令之态。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五十七章:撤军
“大将军教诲,下官谨记。”钱谦益第一个附和道,这次组阁会议,钱谦益对赵岩的气度甚是折服。
试问谁能在如此情况下,还公正的对各党策论进行公正的评价?若是换做他人,定然将齐党捧成第一,东林党绝对拿不到第一的。
“下官谨记……”
其他官员也纷纷出列应答道。
内阁组建会议很快结束,内阁名额全部确定了下来,赵岩控制一半的席位,同时控制着负责刑案的大理寺,更取得了‘大明盐运使司’、‘大明市舶使司’的职务,还取得了对殖民地的自由管理权。
同时赵岩可以向任何犯罪份子提起诉讼,加上控制了大理寺,就等于获得了尚方宝剑,只要抓住对方的把柄,就能随意的进行处置。
在这一点上,朝中官员根本没有一点察觉,他们对诉讼权的概念还十分模糊,不过已经有很多官员开始研读《大明律》了,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便会回过神来,不过到时也已经晚了。
赵岩此番的收获可谓无比巨大,心满意足之下,内阁开始运转的第五天,也就是十月初六,赵岩发布了三曰后撤军的布告。
山东军自从清君侧以来,已经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此时内阁一定,赵岩如约决定撤军,还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的。
京师的酒馆内一时热闹了起来,士子、官员、商人们都在热烈的讨论着赵岩撤军一事。
许多人都以为赵岩原先承诺的撤军,只是一句空话,定然会赖在京城不走,但事件往往还是出乎了人们的意料。
“山东兵马若是撤出京城,那内阁如何是好?皇上还不把内阁的人都砍了啊?”一名商人不解的在酒馆里说道。
“皇上若把内阁废除,大将军则会再次起兵讨伐,到时候朝廷若败,则皇上姓命都将堪忧莫测。”边上一名士子摇着纸扇说道,“只要山东军能压着朝廷各路兵马一筹,皇帝可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兄台说得在理,不过大将军的魄力,实在是让人出乎意料,若此番大将军直接取而代之,恐怕天下定要入大将军之手。”那名商人肆无忌惮的说道,丝毫不顾忌周围的人,现在锦衣卫都被解除了武装,随便他们如何说,都无人抓捕他们。
“沽名钓誉罢了。”边上一人不屑的说道,“谁人能对九五神器不抱窥探之心?”
“你这是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大将军东征西讨,只为大明平靖,大将军如何想,岂是你能估测。”
双方很快发生争执,酒楼内的人顿时围了过来,越来越多人加入争论,有的人认为赵岩乃是君子,有人则认为赵岩乃是沽名钓誉的逆臣。
但不可否认的是,赵岩撤军的布告一经发出,所有忠于明庭的人都松了口气,赵岩此番还算没做过份,这样的结果对于他们来说还是能够接受的。
赵岩此番即树立了威信,同样未和那些忠于明庭的顽固分子撕破脸皮,而崇祯虽然失去了行政权,但依旧有人身自由,同时还拥有大明兵权。
双方,在未来必然有一场空前绝后的大对决!
当赵岩的撤军布告一发出,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至于投靠谁,则要看双方的发展如何。
紫禁城内,王承恩将赵岩发出的布告呈给崇祯,崇祯看了之后也松了口气,平心而论,赵岩是一个即忠君,又不忠君,同时很有原则的臣子。
他是一个聪明人,他不愚忠,在达成目的后,便不再向前。面对这样的能臣,本应靠笼络来收取他的忠诚,但他却用错了手段。
此时的崇祯,虽后悔当初的打压行径,但他与赵岩已无和解之可能。
因为崇祯无法向赵岩和解,他已经失去了行政权,一个没有行政权的皇帝,在崇祯看来,根本就不是皇帝。
这叫他死后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崇祯每当深夜想起,心中都有一股深深的刺痛,他不止一次发誓,定要夺回原本就属于他的东西。
他还有翻身的资本,他手中还有兵权,同时他还有行动自由,他赵岩能做到的事,他也一定能做到。
崇祯想了很久,回首这些年来的经历,深深的自省了一番,为什么赵岩能在短短数年内,以山东一省之力,快速的膨胀到如此强大的地步?而他坐拥整个大明,又是为什么比不上赵岩,同时让赵岩在眼皮底下一天天的壮大?
又是为什么朝廷大军对建虏屡战屡败,而赵岩的山东军对上建虏却是势如破竹,为什么朝廷以全国之力围剿流贼,却依旧无法有效的镇压?
究其原因,还是天下官吏[***],以及军队的腐化。这又导致了许多结果的发生,例如水利失修而导致抗灾能力不足等等。
崇祯自省当中,并未重视土地兼并问题。
但无论他如何自省,现在已经没有他什么事了,因为行政权已经不在他手里,想再多也是无用。
如今他要想的,则是如何将朝廷兵马整合起来,形成一支能与山东兵马相媲美的军队,只有这样,才能够扭转颓势,夺回政权。
想要整合一支能与山东军想媲美的军队,首先必须有钱粮,而钱粮光靠内阁的拨款是不够的,这方面必然被卡掉大半。
所以必须学习赵岩的生财之道,以此来获得足够的钱粮。同时还需要大力研究火器,火器的强悍在崇祯的脑子里有着深刻的印象。
赵岩的山东军能够战无不胜,很大程度是因为他有强大的火器。同时拥有强大的火器,就算是京师如此强悍的城墙,也无法抵挡炮弹的轰击。
在城防上,若有强大的火器支援,敌人也休想攻进城。
崇祯想到今后的奋斗之路,开始针对这两点,潜心的研究起来。他不是一个人在研究,现在宫内的太监都在研究。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紫禁城内已经发生了两次火药爆炸事件,好在量不多,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
“皇上,皇上,赵贼说要把杨嗣昌放了。”
就在这时,曹化醇突然跑进来报告道。、“什么?”崇祯难以置信的问道,赵岩把杨嗣昌放了?这怎么可能?崇祯心里不信,曹化醇接着说道:“方才赵贼说杨嗣昌与建虏议和之事虽是有罪,然人才难得,令杨嗣昌戴罪立功,继续辅佐圣上治军。”
“杨嗣昌现在何处?”崇祯急问道。
“杨嗣昌还被关着呢!但赵贼说,若是皇上愿出五十万两去赎,他马上放人……”曹化醇报告道。
“……”崇祯一阵无语,但心中还是高兴了起来,虽然说杨嗣昌被赵岩逮捕后,孙传庭成他的谋臣,但孙传庭毕竟还要回陕西统领兵马,不可能一直待在他的身侧。
杨嗣昌可以救下,怎能让崇祯不为之心喜。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9415
49416
49417
49418
49419
49420
49421
49422
49423
49424
49425
49426
49427
49428
49429
49430
49431
49432
49433
49434
49435
49436
49437
49438
49439
49440
49441
49442
49443
49444
49445
49446
49447
49448
49449
49450
49451
49452
49453
49454
49455
49456
49457
49458
49459
49460
49461
49462
49463
49464
49465
49466
49467
49468
49469
49470
49471
49472
49473
49474
49475
49476
49477
49478
49479
49480
49481
49482
49483
49484
49485
49486
49487
49488
49489
49490
49491
49492
49493
49494
49495
49496
49497
49498
49499
49500
49501
49502
49503
49504
49505
49506
49507
49508
49509
49510
49511
49512
49513
49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