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制品并非只有玻璃镜一种,其他的玻璃制品的种类是非常繁多的,既然玻璃镜的时常保不住多久,那就重点研发其他的玻璃制品,不断的推出新产品。

    赵岩随后还亲自到玻璃厂走了一躺,玻璃厂已经迁出了赵家堡,设在了赵家堡外面。

    赵家堡外面没有城墙,但却发展的非常快,一条条的街道已经在赵家堡外面建了起来,同时周围还有许多工厂。

    有没有城墙已经无所谓,山东一片平靖,连个毛贼都难遇到,城墙实在没什么用。

    随着赵岩的势力不断扩大,赵家堡作为他的行政、军事中心,自然是愈发繁荣,周围的地价不断攀升。

    要想在赵家堡外面买一栋宅子,起码需要上百两,越靠近赵家堡价格越高。

    赵家堡内部,则是有价无市,那里的地皮是赵岩的,他基本上不卖地皮。城外的地皮则是私人的,可自由买卖。

    现在全山东的地皮,大多都是私人的,除了赵岩手下的纺织厂、养殖场、军器局之类的机构和工厂所占土地才属于他。

    赵岩分下去的田产,也逐渐都属于个人了,只要耕种满三年,那五十亩地就是私人的。但农业地要改用必须上报审批,审批通过了才能该为他用。而买卖上,要把分配到的田产卖掉必须上报原因,若是移民、转业什么的,马上就可以通过。

    而那些自耕农原先所拥有的土地,则无需审批。

    赵家堡周围的地产,已经审批过了,方圆十里内的田产可以自由买卖。赵岩几乎不在这上面收什么费用,后世的高房价让他感觉恐惧。

    世界这么大,住个房子没那么难吧!就算是人口十三亿。

    在政斧不征收费用的情况下,地价只会按照市场价格波动。所以现在赵家堡的地块虽然涨得较快,但也不那么离谱,远远比不上京城的地价。

    赵家堡的建筑风格,可以说是在大明独树一帜的。

    已经有很多建筑使用钢筋水泥,盖起来的房屋很像后世的房子,但外观上并没有西方人的那种风格,工匠们在房屋的外面加入了许多原有建筑的风格,雕龙刻凤是少不了的。

    赵岩住的屋子就是这样的,结果遭到了许多人的效仿,这些房子和后世的房屋基本上没什么差别了。

    钢筋混凝土浇筑,里面是白色的墙壁,还有明亮的玻璃窗。赵家堡的建筑用玻璃没有打什么图案,毕竟在赵家堡,不用别人把这些玻璃拿去做玻璃镜。

    来到玻璃厂,玻璃厂里十分忙碌。

    里面的工人正在烧制玻璃,工匠们熟练的将玻璃溶液吹制、压制成一个个玻璃制品,玻璃镜并不在玻璃厂里加工,而是在赵家堡内加工。

    经过四年的发展,玻璃厂的规模已经发展得很大了,员工数量达到五千多人,每天都能产出大量的玻璃。

    最赚钱的还是玻璃板,玻璃板可以用来做镜子,还可以用在建筑上,因为透光姓非常好,所以很快在山东的建筑行业普及开来。

    其次就是工艺品,随着工匠的技艺愈加精湛,各种各样的精美工艺品随之出现,这些工艺品的销售量已经开始大幅度攀升。

    虽然质感上不如琉璃、玉器、瓷器,但由于玻璃工艺品价格低,市场还是非常广阔的,在大明虽然卖不到太高的价钱,但在海外的土著眼里,这东西比黄金还值钱。

    玻璃板和工艺品之后,就是用于其商品包装上的了。

    最先采用玻璃的商品,是登莱的红薯酒。但事实证明,红薯酒并不好卖,这东西喝上去就像是白开水加酒精,在大明只能走低端市场。

    但由于价格低,包装较好,销量还是比较大的,但利润却是没有多少。

    红薯酒的包装很快启发了山东的酒商,也跑来玻璃厂订购玻璃瓶,陆续出现了三个使用玻璃瓶盛装的白酒品牌。

    由于玻璃瓶成本低,卖相好,除了酒之外,还有许多食品类的东西采用了玻璃瓶的包装。

    山东的商品品牌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出现。

    自从赵岩的《工商规鉴论》出现后,许多商人都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姓,大明各地都刮起了一阵品牌风。

    随着一些商品的销量扩大,对玻璃瓶的需求量也在增加,玻璃厂在济南已经开了一个分厂,专门生产各样式的玻璃瓶。

    玻璃厂最高端的产品,无疑就是光学镜片了。

    望远镜,瞄准镜,都是玻璃厂制造出来的,随着扩军计划的展开,望远镜的需求量比较大。

    军部再次向玻璃厂订购了一批望远镜。

    赵岩在玻璃厂视察了一下实验室,实验室有很多间,分别研究不同的项目。

    不过核心的一点,就是研发新的玻璃品种,以及玻璃的生产效率。

    玻璃的潜力远远不止于此,各种各样的玻璃在后世琳琅满目,作用也各有不同,研究的主要方向,还是军用。

    实验室里每头都在做大量的实验,正尝试着用不同的材料来烧制玻璃,为此已经得到三十几种的新型玻璃。

    这些新型玻璃很多都毫无实用价值,不过成果还算不错。

    赵岩来到玻璃厂,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扩大玻璃板的生产能力,明年玻璃镜要走向平民化了。

    再过几年,等失去暴利后,就可以把玻璃厂的大部分产品都丢给那些商人来经营,留下实验室就行。

    (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八十六章:决战浑河之畔(上)

    辽东!

    寒冷的冬夜,人人都躲在帐篷里,不敢面对外面的寒风。

    外面实在太冷了,若是在外面站着不动,极有可能被冻伤,衣衫单薄一些的人甚至会被冻死。

    黎明还未到,度过浑河的山东军军营内,便已是一片喧腾。

    各营已经早早的把士兵唤醒,然后埋锅造饭。

    多铎一夜未睡,山东军已经兵临城下,连夜都在调兵遣将,同时沈阳城内的金银珠宝要带走,铠甲兵器要多带,城内满人统统都要撤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3958 43959 43960 43961 43962 43963 43964 43965 43966 43967 43968 43969 43970 43971 43972 43973 43974 43975 43976 43977 43978 43979 43980 43981 43982 43983 43984 43985 43986 43987 43988 43989 43990 43991 43992 43993 43994 43995 43996 43997 43998 43999 44000 44001 44002 44003 44004 44005 44006 44007 44008 44009 44010 44011 44012 44013 44014 44015 44016 44017 44018 44019 44020 44021 44022 44023 44024 44025 44026 44027 44028 44029 44030 44031 44032 44033 44034 44035 44036 44037 44038 44039 44040 44041 44042 44043 44044 44045 44046 44047 44048 44049 44050 44051 44052 44053 44054 44055 44056 4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