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既然对他动手,赵岩自然不会玩愚忠,以后自然不可能把权力还给他,所以在使用武力的同时,宣传攻势也是要配合行动的,让自己的名望高出崇祯,是宣传重点。
《大明曰报》就是赵岩目前手中的王牌。
《大明曰报》的售价很低,只要一个铜板就能买到一份,所以销售量非常大,但这样的价格对于报纸来说,依旧有利润可赚。
由于使用了活字印刷,加上登莱的纸张生产起步很早,在工艺上也是最为顶尖的,成本也是最低的,所以价格自然就低了。
活字印刷在大明并不普遍,因为这年代的文人买书都是买那种雕版印刷的,因为这样有艺术姓,用活字印刷出的书籍在销售上并不是很好。
古代的文人嘛!都爱讲究一些东西,登莱印刷出来的书籍,卖出山东的价格是最低的,比建阳、建安印出来的‘泛滥版’书籍卖得还要低,结果销量也只是取代了闽北印刷行业的那一部分,那些雕板精致的印刷书照样卖得好。
虽然说活字印刷在后世名列四大发明,但在应用上却是很少很少。
但《大明曰报》在一些省份还是有亏损的,毕竟不是每个省的情况都一样,在报纸传递中就占据了较大的成本。
而报纸这个东西,在宋代其实早就有,在发达的地区也较为普遍。同时宋代也有审核部门,宋代可以说是在生产管理上最为精密的封建王朝,很多管理方式都是非常超前的,所造就的繁荣,成了历代无法超越的巅峰存在,只是重文轻武太过严重,已成赵岩的反面教材,这才是赵岩要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建设二十万职业化军队的原因。
前几天发出去的那份刊有《打到沈阳过春节》的报纸,在山东一经发行就被抢购一空,而在其他各省的销售情况还未传回,一些省份还未把报纸发出,不过想来也是不错。
正如赵岩所想,那篇《打到沈阳过春节》的战地报道,让大明曰报的销量在当天猛增,许多不看报纸的人也专门去买了一份。
自从清君侧之后,赵岩的名声自然是名扬整个大明,但名望就说不上好了,一些人支持赵岩,一些人则对赵岩怀着敌视的态度。
如两淮盐商,江南布商,郑氏集团,还有一些明王朝的死忠,对赵岩都很不爽。
看到那篇春节前打到沈阳的战地报道,很多人都人都认为这是山东军在吹牛皮,而且很快这个牛皮就会不攻自破了。
只有山东的百姓才不觉得自己的子弟兵们在吹牛皮。
……很快,新一期的《大明曰报》,开始对辽东大胜大报特报。
歼灭清军二十余万,浑河决战十三万,抚顺又歼七万,解救汉民二百余万,抓获女真野人预计也将超过两百万。
同时赵岩也在《大明曰报》上宣布,辽东不出半月将全面收复,建虏也已无翻身之地,两宋异族之祸大致剪除。然建虏残部,及蒙古各部落,依旧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明的主要安全威胁。
同时被虏至辽东的各地汉民,若有想要返乡者,山东军将把他们送回关内。
这一期报纸一经发行,销售量便一路猛增。
荡灭建虏,可谓是天大一般的事。
朝廷官军在辽东一败再败,让多少大明志士为之心痛,之前赵岩扬言三年复辽,在很多人看来那是不可能完成的。
但赵岩只用了两年,便已将辽东收复。
之前质疑的声音一下哑火了,什么打到沈阳过春节,人家山东军打到沈阳后连春节都不过了,直接开始全面收复辽东了。
辽东,这个困扰了大明将近五十年的问题,终于被荡灭。
赵岩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从不说大话,三年复辽,他只用了两年,甚至严格的说,他只用了一年。
紫禁城内,崇祯收到消息,心情很复杂。
他不得不承认,在军事上大明无人可与赵岩相比。
最近一段时间,大明的政务,都被内阁给包揽去了,这让崇祯有了种久违的轻松,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钻研一些东西。
最主要的还是理财方面,军事上由杨嗣昌去干就行了。
杨嗣昌自被赵岩放了后,表现出了苦干、硬干、强干的精神,让崇祯很欣慰,最近朝中的大事,无疑就是军费上的拨款问题。
崇祯还拥有兵权,理论上,内阁与皇帝分工,一个掌握政权,一个掌握军权,但内阁到底会给多少军费,却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内阁有赵岩撑腰,压根不怕崇祯。
所以这两天内阁与几个太监部门争得很厉害,暂时还没有个定论。崇祯觉得,与其指望内阁,还不如自己想办法多赚点银子。
他赵岩能从一穷二白的乡下土豪,几年发展到这个地步,他自然也可以,这一点崇祯有着他盲目的自信心。
但他对这方面涉猎很少,所以决定明年赵岩大婚时,去山东巡访一遍。
……崇祯十年,可谓是个多事之秋。
然而,大明各地却出现了愈加稳定的势态,先是开春后赵岩攻辽,将黄台吉围在朝鲜,全歼进入朝鲜的清军,只有部分清军跑进了山区当中。
之后又是赵岩西征流贼,生擒闯王高迎祥,又招抚刘国能一部。
紧接着就更劲爆了,赵岩突然打出清君侧的旗号,直接走海路进攻京师,不到半个月就拿下了京城,然后迫使崇祯签订《立宪约法》。
年末时,山东军在辽东再次发动攻势,一举收复辽东。
东北的建虏已经被荡灭。西北的流贼,在征剿和救济之下,也渐渐消声灭迹。李自成、张献忠与罗汝才等大部流贼纷纷就抚熊文灿。
流贼在西北已经无法生存,自从赵岩征剿西北后,流贼被打掉大半,同时还在陕西大肆移民,并运粮救济。
在饿不死的情况下,已经没有人愿意从贼。同时孙传庭将十余万官军调集陕西,陕西流贼有的窜入四川,有的窜入湖广。
四川有辽东军第二营,同时还有秦良玉的兵马。进川和找死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各部流贼纷纷就抚,熊文灿是一个一个的往上报,内阁就稳定着想,也一个个的给了官职。
那些流贼目前还很安分,自然不是因为熊文灿和朝廷的官职,而是在忌惮赵岩的征剿,赵杀星的恐怖,流贼之中人尽皆知。
赵岩在《大明曰报》上就曾对这些这些流贼表态过,若谁敢诈抚,定派重兵剿灭,这让那些受抚的流贼一时不敢再乱来。
过不了多久,就是崇祯十一年了。
赵岩相信,到明年,大明的形势将更好。
(未完待续)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3495
43496
43497
43498
43499
43500
43501
43502
43503
43504
43505
43506
43507
43508
43509
43510
43511
43512
43513
43514
43515
43516
43517
43518
43519
43520
43521
43522
43523
43524
43525
43526
43527
43528
43529
43530
43531
43532
43533
43534
43535
43536
43537
43538
43539
43540
43541
43542
43543
43544
43545
43546
43547
43548
43549
43550
43551
43552
43553
43554
43555
43556
43557
43558
43559
43560
43561
43562
43563
43564
43565
43566
43567
43568
43569
43570
43571
43572
43573
43574
43575
43576
43577
43578
43579
43580
43581
43582
43583
43584
43585
43586
43587
43588
43589
43590
43591
43592
43593
43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