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岩边抄家,边接见了那些商铺的掌柜,几百名晋商的掌柜一脸彷徨,真是被吓到了,赵岩对他们一阵温言抚慰。
这些掌柜也是比较宝贵的人才,他们长期在张家口经营商铺,对张家口这里的业务十分熟悉。
赵岩可是很求贤若渴的,这些掌柜若能招揽,商业部必然能够充实许多。
……查抄工作持续了三天,三天后张家口和来远二堡都查抄完毕了。
“查抄现银三百六十万两,裘皮二十余万张,价值大概在五百万两左右,其余商品大概有一百余万两。”会计将统计好的数目报了上来。
“也差不多上千万了,呵呵!不错。”赵岩笑道,“把那些裘皮留在张家口继续出售,其他的东西全部搬走。”
第四天,赵岩就离开了张家口。
而他在张家口留下了一千人,把张家口控制了起来,同时留下了几个商业部的人员,在这里负责接手商铺和裘皮作坊。
此次查抄的商铺足有六百多家,而查抄的裘皮加工作坊,有四十多个,这些作坊的制革技术很高,属于大明顶尖水平。
赵岩决定回去后成立了一个皮革加工技术研究小组,现在海军已经打出去了,未来在海外运回的裘皮将会越来越多,而加工方法却不是很先进。
赵岩带着一万九千武装警察浩浩荡荡的返回山西,队伍中押送着几百个晋商,还有许多财货。
抄家就要抄这种大户,果然是能够让人暴富。
随便把张家口的晋商一查抄,就是上千万两银子。
而晋商向来习惯守着一大堆银子,穿得‘破破烂烂’,也不去怎么享受,活脱脱的土财主。
而这样的风格,在全国各地都是有的。
很多地主家里良田千亩,可穿的是最烂的,吃的最差的,其全部心思都用在扩张上,他们对金钱的意识很强大,也是造就他们比别人富裕的原因之一吧!
只是山西的土财主更多,不过那些富商也并非全部如此,只是比其他地区的商人更节约些,不会像盐商那般穷奢极欲。
……而此时的山西,却是沉寂在一片抄家的恐怖氛围之中,这种氛围对于那些山西的商人来说,无疑是万分恐怖的。
在茅元仪的指挥下,武装警察对名单在列的28家晋商进行了查抄。武装警察直接进入那28家晋商所在的州县,然后直接锁定目标,一个大队一个大队的冲进晋商的家中,将那些晋商和其家属抓获。
茅元仪一面让人查抄晋商家产,一面让人拿着查抄的契约去查抄晋商分布在北方各地的产业。
同时将那些抓获的晋商集中起来审问,审问的主要目标就是其余通敌的晋商。
还别说,真让茅元仪审出了不少晋商,不到五天,名单上又多了十二家,虽然很多都是小级别的,但数量却很可观,而且新的目标还在不断被牵出。
在茅元仪的指挥下,武装警察开始奔赴各地。
山西商人陷入了一个集体的恐慌之中,因为山东的武警已经开始封锁山西,到处都是他们设立的关卡。
同时地方官员也开始不给当地商人发放路引了,山西商人在山西可谓是寸步难行,一旦上了路,极易被武装警察拦截下来。
而抄家还在继续,不断有人被牵扯进去。
四处打听之下,那些山西商人才知道,山东军是在查抄私通建虏的卖国商人,这一下让许多晋商更加恐慌起来。
在山西,凡是大一些的商人,大部分都有参与对满清的贸易活动。
毕竟与满清贸易的利润实在太惊人了,而且走私又比较容易,只要有一定的资本就可以进行。
而那些中小商人,也有很多参杂在其中。
只是很多时候,他们的贸易量不是那么多,满清没有进行确切的记录。
赵岩到达太原的时候,已经有大量的人员和财货被押送到了太原。查抄到的可动产全部都先押送到了太原,而那些不动产,则先查封,土地则全部免除佃租,小额度的高利贷全部免除,大额度的高利贷,全部免除利息,但要去收回。
最忙碌的无疑是商业部,晋商拥有的大量产业都要整理和接收,工作量非常大。赵全在山东连续派出了上百名干练的管理人员,但人手却还是不太够。
每个参与参加的大队,几乎都能在那些晋商家中查抄出大量现银。
有的几十万两,有的上百万两,还有几家三四百、五六百万两不等的。
“这次,光是现银和容易变现的珠宝,估计能有七八千万两进账。”茅元仪对赵岩说道,“现在查抄的现银已经达到四千万两了,那些珠宝奇珍少说也有上千万两,若是继续严查下去,查抄的还会更多。”
“加上那些不动产,这次恐怕能上亿。”茅元仪说道。
“晋商的资本果然恐怖。”赵岩不由叹道,“恐怕也就只有两淮盐商能与他们相比了。”
“但两淮盐商依靠的私盐的暴利,在经营手段上,与晋商相比还要差上一些。”茅元仪说道。
晋商,乃是北方的霸主,典型的官商勾结、走私通敌的致富典范。
“不过这么多的银钱,主公真舍得给皇帝四分之一?”茅元仪问道。
“当时哄他的。”赵岩笑道,“我可没当真。”
“呃……”茅元仪不由愕然,“那我们给多少合适?”
“给他两百万两意思一下就行了。”赵岩说道,两百万两,那可是很多了啊!若是不知道晋商资本的,还真以为两百万两是其中的四分之一。
但晋商产业遍布整个北方,除了被赶出山东之外,其他北方省份都能找到他们的影子,他们拥有大量的当铺、票号、粮行、客栈、酒楼等产业,整个北方的这些产业中,大部分都是晋商开设的。
晋商靠官商勾结的方式,在北方很吃得开。
同时他们还给部队提供军需,更给蒙古人、满清提供物资。
在这样的全面经营下,晋商的财力,远远比表面上的来得庞大,若算上那些产业和不动产,身家在千万上下的还真不少。
大明在流通上的银子不多,并不代表着查抄到的资产就少。那些不动产、珠宝、各种产业,都是可以算成银子的。
把这些晋商查抄了能弄到多少银子,还真是不好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5000
25001
25002
25003
25004
25005
25006
25007
25008
25009
25010
25011
25012
25013
25014
25015
25016
25017
25018
25019
25020
25021
25022
25023
25024
25025
25026
25027
25028
25029
25030
25031
25032
25033
25034
25035
25036
25037
25038
25039
25040
25041
25042
25043
25044
25045
25046
25047
25048
25049
25050
25051
25052
25053
25054
25055
25056
25057
25058
25059
25060
25061
25062
25063
25064
25065
25066
25067
25068
25069
25070
25071
25072
25073
25074
25075
25076
25077
25078
25079
25080
25081
25082
25083
25084
25085
25086
25087
25088
25089
25090
25091
25092
25093
25094
25095
25096
25097
25098
25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