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的真正实际上是陆地上的战争,因为双方都有登陆权,双方又无法短时间内绕到对面去打一场。

    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的较量多是在陆地上的。

    西班牙人面对陆上拥有较大兵力的加州殖民地,最终也只得以妥协收场,最起码在签订《中美洲条约》后还能保住秘鲁的产金地和古巴的产糖地。

    至于抵抗,西班牙人没怎么想过。

    此时的西班牙帝国已经没有了当初那种睥睨天下的霸气,同时他们面对的是远东的大明帝国。

    在欧洲人眼中,那是一个庞大到令人窒息,国力强大到令人恐惧的帝国。

    若是以前,这样的恐惧只是多余的,然而当前赵岩逐渐掌控这个帝国,正显示出强悍的獠牙。

    西班牙人若增兵支援中美洲,赵岩同样可以增兵支援中美洲。

    西班牙人在中美洲战争中落败,之后还得带着笑容与加州殖民地搞好关系,在美洲只能在加州殖民地才能买到大明的货物,而且货物量已经越来越大。

    此时加州殖民地已经与各国议和,贸易也随之恢复,西班牙若能在贸易中买到更多的货物,则他们的收益就越大。

    而且这场战争,西班牙人在道义上落了下风。加州殖民地以西班牙人屠杀南洋两万华人为理由开战,在道义上已经压过了西班牙人。

    割让中美洲也属于赔偿中的一部分,西班牙人把整个产银地都赔了进去。首先在议和时加州殖民地已经占据了近半据点,剩下的一半据点还可以有些抵抗,在看不到胜利,且加州殖民地提出两千万两白银的赔偿时,西班牙人只好把整个中美洲都赔了进去。

    中美洲是加州殖民地定然要完整吞下的肥肉,西班牙人的这个赔偿方案在争论再三后,最终同意了。

    虽然势必要吞下,但若是抢攻的话,也要花些功夫。再则中美洲利润惊人,就像是抢到只下金蛋的鸡一样。

    中美洲战争就这么在欧洲各国惊愕中快速结束,欧洲各国原本以为战争会持续很久,毕竟西班牙人在中美洲拥有许多据点,对付这些据点想必需要一些时曰。

    如此短暂就结束了整场战争,而且西班牙帝国如此快速的就妥协了,也让欧洲各国看清楚了西班牙帝国的实力。

    西班牙帝国已经垂垂暮年,已经不复当年的强盛。

    先是英国,后是荷兰,现在是远东的大明帝国,英国人赢得战争也许是运气,荷兰人赢得战争可能是侥幸,但大明帝国赢得战争,靠的却是实力。

    西班牙人妥协并不出乎意料,远东的大明帝国已经展露出恐怖的国力,只是太快了一些。

    一旦西班牙人失去中美洲的贵金属收益,那么西班牙的国力就会遭到进一步的打击。

    西班牙人的工业基础薄弱,许多东西都依赖进口,进口又需要许多贵金属,可以想象西班牙人在失去了贵金属收益后的窘迫了。

    只是欧洲各国并不想和这个迟暮的帝国开战,他们与大明帝国不同,大明帝国远在万里之外,双方没有太多的交集,打就打了,西班牙人无法从其他方面进行报复。

    而欧洲各国却要考虑开战后对贸易的影响,双方开战前必须做好充足的战前准备,所以欧洲各过在未做好开战的准备前,都不会频繁的去挑衅对方。

    ……而在本土,随着海外的扩张脚步,移民也在不断的进行,十二年上半年,山东向海外移民了将近上百万人。

    其中南洋移民了三十万人,澳大利亚东南部移民了十万人,北海道移民了十万人,往加州移民了三十万人,夏威夷群岛移民了两万人,阿拉斯加移民了两万人,库页岛上移民了两万人。

    赵岩逐渐建立起了一个海外殖民体系,凡汉民移民地区,异族必然遭到清洗,特别是南洋地区。

    整个上半年伴随着巨大的动荡,那样的华人在官府的武装下,大肆在南洋圈地,四处扫荡土著部落。

    吕宋、爪哇、三齐佛地区最为动荡,马六甲地区稍稍稳定。这种动荡是相对于南洋猴子来说,汉人在划定区域是很安全的。澳大利亚地区的情况倒是还好,与异族虽然有摩擦,但没有采取那么铁血的手段。

    而陆上的移民则更加频繁,这年上半年,也有近百万人移民到了东北、朝鲜、奴尔干都司,以及漠南、漠北、漠西、吐番,以及交趾地区。

    交趾地区是一个很特殊的地区,交趾也就是后世的越南,这个国家是东南亚汉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曾数次被纳入中国版图。

    更准确的说,这是一个汉化未进行彻底的中国省份,或者是民族融合未完成的省份。汉族与南方各种族的融合自汉人发展重心向南移动时,就从未停止过。

    从各种方言中就能看出,曾经中国各地存在过许多不同的部落和民族,这些民族后来都融合进了汉族之中,而这些方言大多都是原先语言融合了汉语后出现的。

    这个年代的汉语普及度是较低的,但语言融合现象很普遍,例如闽北方言,就是古越语与汉语融合后所产生的,大量发音与汉语相同,造词有带有古越语的特点。广东流行的粤语,也是古越语和汉语融合而成。自秦代以后,语言融合就在不断的持续。

    交趾就属于那种融合不彻底,自宋朝时中途中断的融合地区,这与朝鲜的现象有些相似。

    朝鲜和越南即有受汉族的民族融合所影响,但因为历史原因中断了融合,造成了即有汉化现象,又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的现象。

    在仔细研究了历史后,赵岩觉得应该在交趾将民族融合继续进行下去。

    在这个年代,连欧洲都没有产生民族意识,产生了民族意识的唯有中国,但中国的民族意识也不强烈。

    赵岩来到这个年代,成功的唤醒了民族意识。

    对交趾地区的民族融合,事实上是一种文化入侵,对方根本没有没民族意识,也就未形成自己的民族,只是形成了自己的文化。

    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判定种族的界限并非根据血统,而是根据文化、习俗,就算是小国,判定种族也是根据文化和习俗,例如两个生活在同一个岛屿上,却拥有不同文化习俗的民族,他们的祖先血统肯定是一样的,但为什么却分成两个种族呢?

    区分民族的方式上,血统也是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不过这是在不同的人种上时,黑人和白人自然不可能是同一个种族。

    对交趾的民族融合,并无血统上的障碍,同时交趾百姓确有汉族血统。因此对待交趾政策,就是加大文化输出。

    因此山东政斧在上半年向交趾移民了二十余万汉人,并且还向交趾调派了一千余名教师,官方大力推行汉语。

    交趾的汉化程度较高,这样的文化输出很容易。

    不过大明突然灭了交趾,接管了交趾的行政,这让交趾人产生了如同明初的情况,各地反抗不断。

    对于这些反抗,官方的态度就是直接镇压。

    在交趾部署了两万武警部队,同时还有一个新成立的08山地团,镇压反抗还真是轻而易举。

    什么游击战,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后世的越南能以游击战与美国周旋,那是因为中国源源不断的支援,以及苏联的支援。

    中国在后世支援了越南可以装备200万部队的武器装备,还资源了各种物资,甚至直接给钱,贷款,还派遣了军事人员帮助他们指挥战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53 1154 1155 1156 1157 1158 1159 1160 1161 1162 1163 1164 1165 1166 1167 1168 1169 1170 1171 1172 1173 1174 1175 1176 1177 1178 1179 1180 1181 1182 1183 1184 1185 1186 1187 1188 1189 1190 1191 1192 1193 1194 1195 1196 1197 1198 1199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1212 1213 1214 1215 1216 1217 1218 1219 1220 1221 1222 1223 1224 1225 1226 1227 1228 1229 1230 1231 1232 1233 1234 1235 1236 1237 1238 1239 1240 1241 1242 1243 1244 1245 1246 1247 1248 1249 1250 1251 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