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已经由产粮地变为棉花、大豆、花生产地,以及以玉米、苜蓿为主的青贮饲料产地。

    辽东则变为新的商品粮产地,同时这个商品粮产地正在向产肉的方向转变。

    今年辽东的粮食产量增多,但一时没有运到内陆地区。

    而受粮食产量影响,商品粮价格已经上涨了两成,虽然有以上种种因素存在,并且虽然贵重金属数量有所增加,但还是非常反常的。

    毕竟这几年大明逐渐安定下来,流贼、建虏已经被完全消灭,而土匪也在各省武警部队的清剿下逐渐消声灭迹。

    水利设施也有所加强,农业生产比起前些年的动乱时期却是好了许多,粮食产量也更多,但粮价却上涨了。

    调查之下,情报部门发现,江南粮商正在囤积粮食。

    而且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囤积,而是普遍的囤积。山东的商品粮输入减少,粮价上涨两成。

    而在江南地区,个别城市的粮价已经上涨了三成至四成。

    赵岩在赵家堡显得极为紧张,当天召集武装部、情报部、行政部、商业部联合会议。

    “情报部继续监控各城市粮食价格,一有情况立即上报。”赵岩对情报部部长梁正生说道。

    “是。”梁正生点头道,情报部的情报网络已经遍布整个大明,对各个领域都有监控,要监控各城市的粮价却是比较简单。同时目前电报已经牵到了周边各省,情报传递更加便利。

    “商业部,立即从东北、朝鲜地区调集粮食运,靠近铁路线的运至火车站等待铁路通行后以铁路运至关内,远离铁路线的地区运至港口,以海运方式运回山东港口,行政部进行配合。”赵岩对张步云和赵全两人说到。

    “再则,商业部旗下粮行立即开仓平抑粮价,情报部随后监控粮价,若粮价没有被成功平抑,你们要确定囤积粮食的商家。”赵岩说道。

    “是。”

    “情报部在开仓后确定继续囤积粮食的商人名单后,交由武装部,武装部出动逮捕不法商贩,没收囤积的粮食。”

    “以何名义?”

    “囤货居奇,扰乱市场正常秩序。”

    ……很快赵岩就将应对方案吩咐了下去,各部门立即分头行动,赵家堡电报局不断向外界下达领命。

    商业部很行政部开始在辽东地区调集粮食,此时已经是七月,秋收再过一月便到了,在这一个月内必须保证商品粮的价格稳定。

    赵岩下达了调控粮价的方案后,并不担心粮价方面有什么波折。

    这个年代的城市化程度不高,虽然已经是全球第一了,而比较高的城市化地区,主要是江南、山东两地。

    江南那是传统的繁华地区,这次那些商人囤积粮食主要就在江南进行。

    像农村、乡镇级别的地区,人们家中一般都有囤积够吃一年的粮食,外面粮价再怎么暴涨,也波及不到那些地区。

    需要调控的地区范围很小,主要就是江南地区。

    在调集粮食的同时,济民粮行在江南各城市开仓放粮,价格直接往下压。

    济民粮行的动作果然在短期内收到了成效,江南各地区的粮价在三天内恢复了正常水平。

    然而接下来让人大吃一惊的是,粮价又上涨了。

    而且上涨速度之迅猛,远超之前的速度,不到一个星期就上涨了将近五成。

    就在粮价嗖嗖往上蹿的时候,赵家堡与江南各地的联络却是非常频繁,电报已经架设到了南直隶,通讯变得非常快速。

    济民粮行此次调集的粮食是储量的20%,按理说足以平息这次的上涨凤巢,经过情报部的调查,济民粮行放出的粮食,在十天内被各地粮商以各种手段收购一空,这是导致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情报部在一个星期内陆续罗列了几百份粮商名单,在去除重复名单后,正式锁定商家二十三粮行。

    这二十三家粮行与济民粮行可谓积怨已久。

    济民粮行这些年不断扩张,在各州县都成立了粮行,济民粮行的管理可谓是越来越精湛,最主要的就是运输成本的不断下降,同时济民粮行拥有完善的情报系统,能比其他粮商更早知道各地的粮价波动。

    同时济民粮行与一般的粮行不同,济民粮行根本没指望赚钱,平时济民粮行都是高买低卖。

    某地粮价暴跌,济民粮行就会抬高价格,以保护粮农的利益,而某地粮价暴涨时,又开仓放粮平抑价格。

    其他粮行在以前根本竞争不过济民粮行,因此只好按照济民粮行画的线条去经营,虽然依旧有利润,但以前那种暴利的情况却是一去不复返了。

    以前也不是没有粮商与济民粮行硬抗过,但这些粮商根本与济民粮行这个不断壮大的庞然大物相抗衡。

    就如囤积粮食拉高价格来说,济民粮行会立即从周边州县的仓库调集粮食,迅速将粮价平抑下去。

    若是囤积粮食的粮商继续硬抗,不断收购济民粮行的粮食,那么济民粮行就会调集更多的粮食前来,多到粮商吃不下的恐怖程度。在这种手段下,那些试图硬抗的粮商一个个都折戟沉沙,以亏本的结局收场。

    以前这些粮商玩囤货居奇的手段可是很滑溜的,最主要的就是在受灾地区,不过某地若是受灾,济民粮行直接赈灾了,更是没他们什么事。

    至于耍其他手段,例如勾结官府对济民粮行开刀,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每个粮行都有配备护卫的,以武力是掀不掉济民粮行的招牌的,至于以行政手段,谁不知道济民粮行是赵岩的产业,去动济民粮行那岂不是找死?

    然而这次却不同,由于赵岩在五省进行农业税改革,这已经动摇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江南地区的地主、官僚、贵族等上层阶级都联合了起来。

    在联合的过程中,这些粮商也结成了联盟,决定完次大的。

    江南地区六家大粮行陆续又联络了十七家中小粮行,同时又从各地的会馆中募集了数百万两资金。

    在夏收、秋收这个中间段,打算干票大的,在秋收之后的青黄不接阶段,还要干上一票。

    在这二十三家粮行的行动下,迅速演变成了一场大规模的涨价风波。这次的涨价已经不限于一县一地,而是逐渐波及到了山东地区。

    ……南京,秦淮河。

    两岸河房,雕栏画槛,绮窗丝障,十里珠帘。

    临近傍晚时分,秦淮河金石丝竹,琴箫激荡之声逐渐隐没,河畔边的小厮正叫卖着各种充作香料的花草,还有商人从山东贩卖过来的香水等等。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8907 28908 28909 28910 28911 28912 28913 28914 28915 28916 28917 28918 28919 28920 28921 28922 28923 28924 28925 28926 28927 28928 28929 28930 28931 28932 28933 28934 28935 28936 28937 28938 28939 28940 28941 28942 28943 28944 28945 28946 28947 28948 28949 28950 28951 28952 28953 28954 28955 28956 28957 28958 28959 28960 28961 28962 28963 28964 28965 28966 28967 28968 28969 28970 28971 28972 28973 28974 28975 28976 28977 28978 28979 28980 28981 28982 28983 28984 28985 28986 28987 28988 28989 28990 28991 28992 28993 28994 28995 28996 28997 28998 28999 29000 29001 29002 29003 29004 29005 29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