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和美洲的铁路修筑经费并不多,因为从本土运钢材什么的太耗费财力,因此澳洲和美洲将在明年建立一个可以生产钢轨的钢铁产,今年修建的铁路只是修在不得不修的地方。
而在医疗上,今年拨款3000万,帝国的免费医疗政策宣告破产,帝国根本没有那么多钱。因此赵岩决定恢复医疗收费,但只收取药品成本的100%,帝国负责养医疗人员。
在施行收费的条件下,赵岩向医疗部下达了指示,医师必须先救人后收费,若有人耍赖不交的话,不可以强行收取。
收取医药费上,完全靠自觉了,现在帝国已经没钱施行免费医疗了,又不能分地域来区别对待,那只能用此计策了。
例如那些小病痛,病人看完医生一般都会给钱的,有能力不给的那是人格有问题。至于那些大灾大病,很多家庭就承受不了了,因此赵岩允许他们不给钱,相当于是小病痛收费,大病痛免费。
这样一来,三千万银元是绝对够用的。
同时拨款500万银元为科研经费。
另外还剩下1500万银元,赵岩让内阁留着应急。
帝国每年的财政收入基本上当年就花光了,几乎没有什么储备,在没有强大外敌的情况下,储备基本上没什么必要。
不过帝国却不像原本历史上的英国那样,有着众多的储备,因为帝国更具有发展意识,相信只要撑过帝国初期,帝国就会拥有庞大的储备。
……新一年的预算一直算到了正月,这年的春节十分热闹,帝国各省皆是载歌载舞的过了这个春节。
整个帝国的人民都在期望着这个新的皇朝能有开明的政治,让他们摆脱贫困。
明王朝所遗留的问题较多,最主要的就是贫富差距问题。不过这种贫富差距还是比较容易调控的。
这年代没有人口压力,人均占有的资源在帝国成立之前的快速扩张中,得到了极大的飞跃。
新的一年,对于土地兼并的调控有了新的力度。
整个帝国本土,都施行了《农业税改革法》,这一法案在去年年末时修改了一番,变得更加完善。
帝国本土的耕地价格,从年初起,价格就开始一路狂降。
没有哪个地主敢把土地再留在手中,因为土地越多,被收的税就越多,土地上到了上十万亩的,当年之内就可以破家了,当然,资本雄厚的倒是可以硬撑两年。
不过基本上没有什么大地主愿意去硬撑,若说要硬撑,小地主倒是可以,毕竟土地少,税收虽然较高,但也不是说吃不消。
同时更没有多少地主打算抗税,更多的只是想偷税。
此时帝国在各省都布置了大量的武警,想抗税那和找死没区别,地主又不是土匪,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至于偷税,很多地主有着这种想法。意图通过瞒报田亩来偷漏农业税,只不过这一招对帝国官员来说,没有任何用处。
崇祯十一年赵岩在山东可是砍了三百多名官员,这些官员不论能力、政绩,就因为收受了贿赂被砍光了,而且还扒了皮。
对于待遇较高,又不需要买官的帝国官场来说,99%的官员不愿意接受地主的贿赂,反而会将他们抓起来。
这些被调出山东的官员,都是经历过那场大反腐的。
因为有先例,所以他们到了地方后,首先做的就是反复丈量田亩,数据上绝对不能有一分一毫的差错。
有的官员是不由分说的去反复丈量。
有的地方官则比较阴险了,是先通知当地地主,让他们自己去量,然后把亩数报上来,接着官府再去量,同样是反复丈量个几遍,谁瞒报的亩数达到一定程度就送谁上法院,多打掉一些违法乱纪的地主,可是有助于提高政绩的啊!
拥护帝国的新地主,都是属于那种后来崛起的,这些地主拥有的田亩一般不会超过三千亩,同时发展的也是养殖业。这些地主是帝国培养起来的,他们拥护帝国的统治。
而传统的地主,那是明王朝的拥护者,并且占据了大量的生产资料,帝国的政策就是打压旧地主。
只是这种打压是有原则的,在没有抓到把柄前,不能刻意的进行打压,不过一旦抓到把柄,马上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升华,主要的处罚手段就是没收土地。
土地价格不断下跌,有的地方的地价甚至降低到了一亩五块银元,帝国通过三个方面降低地价。
一个是农业税改革,地主必须出让土地,否则就会被收取高额农业税,在众多地主出手土地的过程中,地价开始下跌。
第二个是帝国规定地主在收取地租时,不得超出每亩20斤粮食,如此微薄的税收,就算有一万亩地,收上来的粮食以每石一块银元的价格卖出去,也才一千多块银元的收入,连税都不够扣。
第三个是帝国正在不断向海外移民,佃户变少了。
特别是第二条,让那些依靠佃农交租的地主没有了任何利润。这一条政策,是赵岩为了把那些寄生在佃农身上的地主剔除才制定的。
赵岩其实并不反对兼并,因为兼并会导致更专业的生产方式出现,但绝对不是那种转手租出去的兼并,那种兼并只能说是寄生,例如将一万亩土地租给许多户佃农,这些佃农之间又没有资本,更不会在租用的土地上投入太多的资金,生产力虽然会有发展,但绝对是发展缓慢的。
而那种请长工来经营的地主才是赵岩欢迎的,因为他们自己经营土地,会在土地上投入资金来强化生产力,走向专业的生产路线。
至于移民方面,赵岩在今年停下了移民的脚步,只是鼓励个人进行移民,帝国分摊路费,去殖民地就分田产的政策也停止了。
两亿人口在本土显得很少,特别是在西、北方向的疆域扩大后,人口就显得更少了。
年初赵岩与帝国高层商议之后,决定将南洋、澳洲、美洲建设成土地储备地区,即除了开发部分经济效益极高的地区外,不再对这些地区进行开发。
同时帝国应在这些地区施行彻底的扩张,将这些地区的土著彻底清理干净,最好让这些地区变为无人区。
南洋、澳洲、美洲的80%地区将成为帝国未来的储备生存空间,殖民方向将转移到印度和欧洲。
这主要是赵岩反思了发展路线后制定下的。
赵岩想的是,帝国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扩张,再扩张,让汉人遍布全球吗?发展,再发展,向后世的中国一样只重视经济吗?
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路线。
扩张是需要的,而且需要将一切敌人都扼杀在摇篮中,但不能胡乱的糟蹋地球啊!一旦已经进入工业时代的汉族分布到了世界各地,那么就会演变成后世那样,到处都是环境污染,大量生物灭绝。
同时人口一旦过多,人均占有的资源自然也就少了。汉族的人口也是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的,赵岩觉得十亿就是分界线,七八亿人应该是理想状态。
赵岩想的主要还是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有土地储备,储备的生存空间中不能被任何种族所染指。当帝国有了足够的发展,对污染的控制有了一定能力,同时人口实在过多时,就可以再考虑使用储备土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687
2688
2689
2690
2691
2692
2693
2694
2695
2696
2697
2698
2699
2700
2701
2702
2703
2704
2705
2706
2707
2708
2709
2710
2711
2712
2713
2714
2715
2716
2717
2718
2719
2720
2721
2722
2723
2724
2725
2726
2727
2728
2729
2730
2731
2732
2733
2734
2735
2736
2737
2738
2739
2740
2741
2742
2743
2744
2745
2746
2747
2748
2749
2750
2751
2752
2753
2754
2755
2756
2757
2758
2759
2760
2761
2762
2763
2764
2765
2766
2767
2768
2769
2770
2771
2772
2773
2774
2775
2776
2777
2778
2779
2780
2781
2782
2783
2784
2785
2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