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灾荒,首先被抛弃的就是儿童。若是受灾严重了,说不定会把孩子杀来吃。
“文龙,你去宣传一下,让人去领养这些孩子。”赵岩对张步云说道,张步云点头应道:“明白。”
“看来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要尽早解决啊!”赵岩叹了一声,师资力量还不够。媛儿目前学得也很认真,当老师估计是没问题了,可以办个女子学校让她去教。
“主公不如先成立一个书院,专门培养师资,然后把学堂规模慢慢扩大。”刘衡建议道。
“嗯!一会仲平你去落实。”
……
赵岩带着人行到地头,让人挖开一块红薯地。他关心的还是这红薯的产量,只要有足够的红薯,就能在这生产荒废的乱世活人,不至于损耗了太多元气。
挖了一小块地,拿到秤上一秤,又算了一下,一亩产量大概2000多斤,离后世的亩产万斤相差甚远。
又挖了几块地,亩产最高的不过5000斤,不过极少。最低的不过1500斤。
现在离霜降还有一段时间,产量还能提一些,不过顶天也就再长一个多月,产量最多也就高个两三百斤。
平均值大概在3000斤左右。
显然还是品种问题,红薯也是有品种之分的。不过有这个产量也已经不错了,就算是最低的1500斤,也比小麦的产量高出了四五倍,看来那些农家肥没白下。
开春种下了大概十万亩红薯,按照3000斤的平均值来算,也有15万吨红薯收获,这个数值可能有些出入,不过一般不会差到哪去,足够养活五十多万人一年时间了。如此多的红薯产出,赵岩连忙让人扩大地窖,以便储藏这些红薯。
春小麦亩产也就一石超过一些,在200斤到300斤之间,这么低的产量几乎不会出现小麦倒伏的现象。
这样的产量在当代也能算是丰收了,北方的小麦亩产都在一石左右。
唐贤明带着县衙的主簿和十几个衙役已经来统计田亩了,统计之后给赵岩报了个五千两的税银。
赵岩很爽快的把银子交了,唐正泽见赵岩交了银子,对赵岩问道:“大人,这些费用要不要摊到地租里去?”
“不用,地租就按照三麦九薯的比例收吧!”赵岩说道,“另外要卖粮的,以公道价钱收。”
“公道……呃……”唐正泽一时不知道多少才是公道的价钱。
“就是卖了,我们卖出去还能赚一笔的价钱,每石小麦利润控制在一两银子即可,红薯每石收二钱银子。”赵岩说道。
赵岩定下了地租的收取方式,那些屯民听了都欢天喜地。
每户都分到了50亩地,其中一半中了小麦。今年每户产出的小麦都在30石左右,交掉三成,还剩下20石左右。
红薯交掉九成,按照唐正泽给出平均值来算,还有40石。一年下来竟然收了60石粮食。
往年当佃户,一年下来能有个十多石粮食就不错了。把40石红薯卖了,虽然每石只有二钱银子,但也有8两银子啊!那些小麦就留着自己吃好了。
再加上今年乡勇大比时领到的赏银,一年也有十多两的收入。这样的收入对于处于社会上层的人来说并不算什么。但能分摊到每个佃户身上,那就天下仅有,主要还是粮食产量增加了许多倍。
若是去年种红薯时没有把底肥施足,今年也不可能收上这么多的粮食。
佃户赚得多,今年肯定能过个肥年。
赵岩更在意还是粮食产量,不过他赚得也多,15万吨红薯,在这个到处受灾的年代,运作得好最少也有50万两入账,不过赵岩并不打算赚这些银子。
赵家堡、安民堡、平寇堡三个区域的屯地的丰收,以及亩产3000斤红薯的消息传到山外的屯地,那些正在播种的流民们顿时焕发出巨大的热情。
外面屯地的流民一户都分到了50亩地,原本让他们一半种小麦,一半中红薯还有些不乐意,因为人们并不懂得红薯是什么。
参观了赵家堡种出的红薯后,他们对种红薯的积极姓非常高。因为大部分地租都算到红薯里去了,而且剩下的红薯卖到的银子还很丰厚。
……
赵岩一群人回去后算了半天,留下8万吨红薯就够了,赵岩手下的屯民、工匠、军队加在一起,也只有40万人,40万人吃大半年顶天也有10万吨红薯了,除了红薯还有3000多吨的小麦入库,加上库存的那10万石米麦,也就是将近9400多吨,顶天也就吃掉这些。
“公子打算如何处理这些多出来的红薯?”赵全对赵岩问道。
“我们的粮行什么时候能开?”赵岩想了想问道。
赵全估计道:“年底能铺开吧!老奴已经派人到南方收粮了。”
“我们济民商行既然取叫济民,就要做些事实。粮行遇到粮食价贱时就把价格抬高些大量收购,遇到价高时就低价卖出以平抑粮价。总的来说,耗些心力,做到收支平衡就好。”赵岩交代道,他这种方式采用宋朝王安石改革时所列的一项,这个政策非常不错,只是王安石的改革并未成功。
“那么多红薯顶多就放两年,没有米粮好储存,都拿去施粥吧!活个三四十万人还不是问题。”
农业这一块,做到收支平衡就可以,并不需要去赚这方面的银子,这也是赵岩与这个年代的地主之间的差别。
“公子,恐怕……”赵全欲言又止。
“有什么不对?”赵岩奇怪的问道。赵全搓着手说道:“我们若是这样施为,那可是和天下粮商过不去啊!他们都是低买高卖,我们却是高买低卖,这不是断人财路吗?”
“那些粮商被断了财路,必然会使些手段,到时候生意可就难做了。”赵全为难的说道,赵全对那些粮商最明白不过了,天下为什么那么多地主啊!不就因为粮食存在很大的利润,无数商人都在吃这口饭。要是这样一搅合,必然惹来敌视。
见赵岩在沉思,赵全接着说道:“公子,您现在就算是登莱游击,也镇不住他们啊!要是他们大摇大摆的来找麻烦,公子手下这么多精锐兵马自是不用怕他们,可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呀!”
――――――
第二更,差不多6000了,等本鸟的第三更。。。。呼呼,,,,票票!
;
------------
第十章:七年冬,荥阳大会
“他们耍手段,至多不过是派些流氓地痞,多派护卫就是了。让雇佣营再招三千人,小县驻十人,中县二十人,上县三十人,那些繁茂的州城驻五十人。商队运货派二十人到两百人不等以为护卫。”赵岩却不信那个邪了,顶天派些兵马护卫就是。
“若是他们贿赂官府、官军呢?他们可不认识公子您啊!”赵全说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378
11379
11380
11381
11382
11383
11384
11385
11386
11387
11388
11389
11390
11391
11392
11393
11394
11395
11396
11397
11398
11399
11400
11401
11402
11403
11404
11405
11406
11407
11408
11409
11410
11411
11412
11413
11414
11415
11416
11417
11418
11419
11420
11421
11422
11423
11424
11425
11426
11427
11428
11429
11430
11431
11432
11433
11434
11435
11436
11437
11438
11439
11440
11441
11442
11443
11444
11445
11446
11447
11448
11449
11450
11451
11452
11453
11454
11455
11456
11457
11458
11459
11460
11461
11462
11463
11464
11465
11466
11467
11468
11469
11470
11471
11472
11473
11474
11475
11476
11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