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和一干侍卫气喘吁吁地跑了过來,杨昊此行明里只带了十名侍卫,张朗和三名侍卫负责白天警卫,晚间则由李卫和另外六名侍卫值宿,一炷香的工夫前,孟博昌突然來到阊阖客栈,进门后就把李卫叫了过去,询问杨昊晚上和谁住在一起,李卫如实以告,孟博昌把眉头一皱,说了句:“把他们掌柜的找來。”

    孟博昌是带着侍卫來的,但说话时身边却一个人也沒有,李卫犹豫了一下,只得亲自去找阊阖客栈的掌柜,谁知他一踏进前堂就被孟博昌的贴身卫队给缴了械,再一看另外六个同伴早他一步已经被拘押在这了,

    杨昊沒有责备众人,孟博昌亲自出马,换成自己也照样会被他缴械,杨昊捡起丢在地上的红绫盖在林同为的头上,让几个卫士抬着大瓮从客栈后门出去找块荒地埋了,
------------

第5章 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二日一大早,孟博昌來请杨昊一起去拜访夏绥节度使张清凉,

    晴儿、小鱼、吕芮三人因为昨晚那场惊吓,闹到天明才睡下,此时都酣眠不醒,杨昊沒叫她们,自己孤身与孟博昌离开了阊阖客栈,张清凉原是宝历社正三品横刀,因为年近六旬,按刺马营的规矩,他即将要卸甲回长安养老,张清凉是文官,所谓卸甲便是辞去担任的实职,回长安在朝中挂个虚职领一份俸禄安享晚年,

    身为节度使,张清凉却不肯住在牙署,他的私宅甚至不在牙城内,夏州城西南有个小湖,名叫雁荡,相传每年大雁南迁时都要在这里聚集,张清凉的私宅就在雁荡湖畔,几间草庐,竹篱小院,面湖背城,景色颇为清幽,杨昊和孟博昌到的时候,张清凉正穿着麻布粗衣在菜园子里给青菜浇水,直到二人进來院门他才发现,

    张清凉握着杨昊的手爽朗地笑道:“久闻大名啊,今日一见,果然是少年才俊啊。”杨昊道:“大帅称誉太过,杨昊可担不起啊。”张清凉道:“不叫大帅,叫大哥,叫大哥方显亲切。”张清凉的老妻吴氏闻言从灶间出來,一样的粗布衣裳,脸上布满了风霜,若非张清凉唤她为老妻,杨昊还以为是他家的厨娘呢,

    这一日,风和日丽,茶桌就摆在菜园子的水井旁,茶具是陶器粗瓷但茶却是地地道道的好茶,喝着茶,聊着天,片刻之后,就都熟络起來,

    张清凉盯着杨昊望了一阵子,低声地问:“这一次是升官还是升职。”在來的路上孟博昌已经告诉杨昊张清凉走后,他将正式接掌夏绥出任节度使,但在刺马营里他还是正三品的横刀,沒有得到任何升迁,

    杨昊如实回答道:“升了官,沒有升职。”

    张清凉悠悠一叹,道:“我似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只是长安县里的一个文吏,将近四十岁才做到正九品的执戟,那时候可从未想过能有今天,出镇一方的节度使,想也沒想过啊,可是沒想到就真的做到了,人生如梦啊,张清凉这辈子就这么过去咯。”

    孟博昌道:“事已至此,你就不要发这些牢骚,你又不缺钱,身体也不错,跟嫂子又对的上脾气,回到长安去买所宅子,种种花养养鸟,平日再找几个朋友喝喝酒,何等的逍遥快活,不比在这边境小城苦熬强么。”

    杨昊问:“大哥有几个子女,怎么身边连一个侍奉茶水的也沒留么。”

    张清凉伸出五个手指:“三男两女,五个,嫁人的,做官的,都跑了,到头來就剩我这孤老头子一个人咯。”

    “你不还有嫂子陪着吗,子女纵然都在身边,终究也不如老伴知冷知热么。”话说到这,吴氏从厨房里出來,一边擦手一边向这边张望,杨昊站了起來,吴氏腼腆一笑,问:“现在能开饭了吗。”

    张清凉起身招呼道:“还是到屋里吃,这里风大,饭菜一会儿就凉了。”

    张清凉的几间茅屋从外面看一点也不起眼,里面布置的倒并不寒酸,一应家具器物都胜过小康人家,只是深秋,屋里就生了地炉,异常暖和,张清凉解释道:“老胳膊老腿的就怕冷,所以,早早的就把地炉给生了。”又冲吴氏喊:“把火弄小些,别热着他两个。”吴氏正在摆设桌椅,闻言匆忙却撤火,被杨昊给拦住了,

    饭菜摆上來,虽然都是些家常菜,烹饪的手艺却是一流,这让杨昊对吴氏产生了兴趣,张清凉出身官宦世家,做了一辈子官,论他的家世能跟他结亲的应该也是大户人家,看吴氏的气度也确有些大家闺秀的风范,大家小姐亲自下厨烹炸煎炒在这个时代还是极其少见的,吴氏的这份手艺难道是从娘胎里带來的不成,

    酒过三巡,张清凉的脸红通通的,话也多了起來,他冲着杨昊说:“老弟听我一句劝,这两年万事小心为妙,上面又将有大的动作。”杨昊闻言倒是來了兴趣,张清凉自饮了一盅酒,喷着酒气神神叨叨地说道:“你们知道么,大管家要换人啦。”

    杨昊皱了皱眉道:“不会吧,大总管刚刚巡视过夏绥,若是要换人,他这么做却是何道理。”杨昊早已从李忱的话音里听出这一层意思,故意装作不知情,无非是想引张清凉继续往下说,果然,张清凉來了精神,笑眯眯道:“这才是他的高明之处,临近下台广施恩惠,有仇的让你忘了他的恶,沒仇的让你记着他的好,风水轮流转,说不定过个三五年,人家又东山再起啦。”

    杨昊忽然插了一句问:“光王殿下做大总管有几年了。”

    张清凉掐指一算道:“这一次也就两年多吧,他是在甘露宫变后接任大总管的。”杨昊心里一惊,急问道:“此前谁是宝历社的大总管。”张清凉正要答话,孟博昌咳嗽了一声,责备杨昊道:“这些事不该你问的。”

    张清凉红着脸道:“嗨,这些事迟早也该他知道的,早说晚说又有什么分别。”他把头转向杨昊笑道:“孟老弟什么都好,就是为人太过古板,杨老弟又不是外人有什么话不好说的。”

    孟博昌哼了一声,沒有答话,张清凉跟杨昊碰了一杯酒,一饮而尽,啧啧嘴说道:“自当今御宇海内,宝历社的大管家只有两个人做过,你做两年,我做两年,从未传过外人,一位是当今的皇叔光王李忱殿下,另一位是皇弟颍王李炎殿下,起先两位殿下是你做两年,我做两年,轮流坐庄,可是在大明宫变的前后,那是走马灯似的换來换去,你干两天我干两天你再干两天,由谁坐庄全凭陛下的一句话,光大和九年十一月,就是宫变发生的那个月,咱们的大总管就换了三次,月初是光王殿下,月中是颍王殿下,月末又是光王殿下。”

    说到这张清凉问孟博昌:“博昌,宫变发生那天是谁在做大总管。”

    孟博昌想了想:“早起是颍王殿下,宫变发生时改成了光王殿下,宫变失败后,光王殿下一度离京避祸,由颍王殿下代理了几天,韩约他们在真珠镇被一网打尽后,光王殿下突然回京,从颍王殿下那接掌大总管,一直到现在都是他在主持大局。”

    “这么说,永丰无面会时也是光王殿下啦。”杨昊插了一句,

    “世上除了他,谁敢破格重用你。”

    “大和九年端午节前,又是谁在执掌宝历社。”

    杨昊这个问題问的有点突然,张清凉和孟博昌想了一阵,齐声答道:“是李训。”张清凉解释道:“彼时,陛下一心想扳倒王守澄,各社都归大和社调度,大和社里真正掌权的可不就是李训嘛。”说到这,张清凉问孟博昌:“你说,若是扳倒王守澄后四社仍听李训一人的调度,甘露惨变是不是就可以避免。”

    孟博昌摇摇头:“不可能的是事,马球场之变之所以能成功,绝非是李训的功劳,是王守澄气数已尽,其实那一次实在是凶险万端,王守澄若是听了郭勤的话,或者稍微谨慎一点,你我近日就谁也别想坐在吃酒了。”

    含光殿前扳倒王守澄的马球场政变,杨昊虽然是亲身参与者,但对整件事的來龙去脉,他从來也沒有真正理清过,那已经是很遥远的事了,杨昊不想纠缠于每一个细节,他只想弄清楚一件事,

    “当日我带人抓捕了郭勤,后來是谁向陛下保了他的,光王殿下还是颍王殿下。”

    孟博昌抽了下鼻子,警惕地问道:“你问这个做什么。”

    杨昊故作轻松地笑道:“有什么不妥吗。”

    一向大大咧咧的张清凉此刻也劝杨昊:“此事关系重大,还是不提为好。”

    “这么说,你们二位都是知情人了,话出你们的嘴,入我的耳,还怕我会说出去吗。”

    二人依旧静默不言,杨昊从鼻子里哼出一声:“你们不说我也猜的到,是颍王李炎是不是,当日若是照李训的意思杀了郭勤、林同为,灭了小青衣,或许整个大唐朝的历史都将改写,就是因为他的自作聪明才让数万人的鲜血染红了长安城。”杨昊说到这有些激动起來,想到祁玉,想到月孤,想到严华,想到许许多多被小青衣害死的人,杨昊心里一阵阵的绞痛,他自顾自地一连喝了好几杯酒,心里越喝越乱,

    “此一时彼一时啊,颍王殿下当日保郭勤也是有他的用意,坏事的还是李训,是这个奸佞小人刚愎自用逼反了郭勤,最终坏了大事。”张清凉开始为李炎辩解,

    杨昊冷笑了起來:“他当日就该知道李训是什么样的人,留着郭勤跟李训合作,岂不等于把数万人的性命当儿戏么。”

    “好了,颍王纵然有过失,也轮不到你來苛责他,你要记住的是,你能有今天,全靠他的举荐、保全,而今他又是你的顶头上司,你要是再跟他对着干,就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当儿戏。”孟博昌的一席话震醒了杨昊,大明宫的是是非非已经烟消云散了,连皇帝都有肚量让李炎复出,自己又凭什么去苛责于他呢,如今他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倘若相互关系处理不好,不光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势必将会牵连到许许多多的人,

    “喝酒,喝酒。”张清凉眼看二人要吵起來,赶忙來打圆场,这顿酒喝到这也就清淡如水了,终于不欢而散,当日申时杨昊便携晴儿、小鱼、吕芮三人离开了夏州,
------------

第6章 仙女山之夜

    秋天的仙女山在蓝天白云下红艳欲滴,满山的枫树秋叶正浓,东南方的无名小湖上秋波荡漾,一阵阵大雁停落在湖边,它们从更北的地方來,在此歇脚积存体力为即将开始的漫漫南征做准备,仙女山东面的三岔路口处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镇甸,这完全是民间力量推动形成的,不管是杨昊还是丰安县都无寸功,

    镇甸至今还沒有官府承认的名字,行商私下称其为三岔口,镇上也沒有官府机构,日常管理完全靠镇上的商会维持,治安则由附近的护路所兼理,

    杨昊一行赶到三岔口时已近黄昏,由丰安通往小长安的道路虽然修的又宽又平,奈何马车轱辘是木头的沒有弹性,百十里路颠簸下來,人差不多都散架了,因此到了三岔口,小鱼便赖着不肯再走,央求杨昊在这歇一晚再回丰安,杨昊劝她不了,只得让李卫去定房,

    李卫颇为为难地问:“大人和三位夫人要定几间房。”杨昊白了他一眼,沒有说话,去侍候晴儿下车,晴儿这天正值例假,百十里路走下來,脸色煞白煞白的,杨昊自责道:“怪我考虑不周,害的你受这场罪。”晴儿笑道:“不跟你们一起來,我一个人留在丰安更心烦,别管我了,去照看照看小芮,这一路也够她受的。”

    小鱼和晴儿都是丫鬟出身,粗活细活都做过,身体还算结实,吕芮做惯了大小姐,身子虚弱,沒怎么吃过苦,去的时候她看路上什么都觉得新奇,还不觉得累,回來的路上就顶不住了,此刻马车已停,她还缩在车厢里懒懒的不肯下车,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5595 25596 25597 25598 25599 25600 25601 25602 25603 25604 25605 25606 25607 25608 25609 25610 25611 25612 25613 25614 25615 25616 25617 25618 25619 25620 25621 25622 25623 25624 25625 25626 25627 25628 25629 25630 25631 25632 25633 25634 25635 25636 25637 25638 25639 25640 25641 25642 25643 25644 25645 25646 25647 25648 25649 25650 25651 25652 25653 25654 25655 25656 25657 25658 25659 25660 25661 25662 25663 25664 25665 25666 25667 25668 25669 25670 25671 25672 25673 25674 25675 25676 25677 25678 25679 25680 25681 25682 25683 25684 25685 25686 25687 25688 25689 25690 25691 25692 25693 25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