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放人?”孟博昌喝了口热酒,啧啧嘴,操起筷子夹了块牛肉放进嘴里,肉炖的恰到好处,很有嚼劲,看得出是费了不少工夫。
“因为他把自己的女儿献给了你?”孟博昌抬头看了眼杨昊,嘲弄地说道。杨昊低着头,没有做解释。
门被推开了,冷风夹着雪花灌入屋中,一个十五六岁的红裙少女气喘吁吁地站在了孟博昌面前,晴儿紧跟在她的身后,搓着手,一脸的焦灼和无奈。红裙少女跪在桌前,倔强地说道:“人是我私自放走的,你要杀就杀我吧。”
孟博昌没有理睬她,自顾自地喝了几杯酒,瞥了眼红裙少女,冷声说道:“果然是个妙人儿。杨昊,你就因为她把人放了?”
杨昊道:“吕将军为国征战多年,劳苦功高,他既然自愿交出兵权,我想不通为何非要置他于死地。”
“啪!”孟博昌狠狠地将酒杯摔在地上,砰地一声,门外闯进来四名杀气腾腾的铁甲武士。晴儿满心慌乱地站在了杨昊身边。
杨昊低头道:“我违抗了军法,甘受惩处。”
红衣少女道:“吕家三代为国戍边,父亲五十岁才得幼弟,家父若死,幼弟势必不能存活,吕家香火从此断绝。将军若肯网开一面,吕芮愿三世为奴报答将军。”言讫叩头带声。
孟博昌冷面不应,吕芮便叩头不止,二三十下过后额头已流血不止。晴儿一把抱住吕芮,冲着孟博昌叫道:“人已经放走了,你就真的忍心逼死她吗?我以为催命判官是何英雄人物,原来也是一幅冷冰冰的铁石心肠。”孟博昌闻听这话,鼻子里重重地哼出了一股气。四名铁甲卫士知趣地退下。杨昊向晴儿使个眼色说:“带她下去吧,孟大哥不会再追究了。”
吕芮伏地又要叩头,晴儿拦着不让,但吕芮性情十分倔强,依然伏地给孟博昌叩了三个响头。二人离去后,杨昊忙给孟博昌找了个新杯子,斟上了酒,又盘膝陪侍在对面。孟博昌冷声问道:“我这么做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杨昊点了点头。
孟博昌冷笑一声:“你看错了人,吕本中根本不值得你冒险放他。他前日还派密使到九原(丰州治所)去见曾重阳,告发你组建巡防营是意图不轨,是不放心他。此人貌似忠厚其实是个老油条、老滑头。”
杨昊见他有些醉了,便说道:“你一路劳累,我已经安排好了房间。”孟博昌摇了摇头,骂道:“婆婆妈妈的,真是个娘们做派。杨昊,我跟你说,你这般心慈手软,早晚是要吃大亏的。”孟博昌放下酒杯,扶着杨昊的肩说道:“你不是一直想知道侯捷他们在哪吗?走,我带你去找他们。”
永丰城北三十里处有一片小山,从远处看盘曲如一条巨蟒。
孟博昌用马鞭遥指道:“知道为何叫梅山吗?”杨昊答道:“或许山上有梅树梅花吧。”孟博昌道:“胡扯!这里寸草不生,哪有什么梅花。梅山,其实应该叫煤山。煤,这地底下有挖不完的煤。长安百姓烧煤取暖,回鹘人也用它取暖。经营这座煤矿的老板早已富可敌国,他一年的收益比永丰、丰州、丰安三城田赋总和都多。”
杨昊讶然失色,他没想到离城这么近的地方竟有如此规模的一个大煤矿,只是这跟侯捷他们失踪有何关联?难道竟是……
“都说煤是山脉的精髓,可挖煤是件苦差事。这座梅山矿有矿工三千人,其中九成都是矿主从鬼帮那里买来的苦力,你的五十名弟兄就是让鬼帮给卖到这里当苦工啦。而你最信任的张呈就是鬼帮里的一个小老大,你指望他去找人,是所托非人啊。”
孟博昌的一席话让杨昊甚感吃惊,鬼帮之名他也略有耳闻,这是一个盘踞在永丰城的秘密帮会,常干些欺行霸市,拐带人口的买卖。张呈身为监门校尉若说跟鬼帮毫无关系,说出去鬼也不信,但杨昊还是没有想到侯捷的失踪竟跟他有直接关系。至于孟博昌说自己所托非人,指望张呈找不回侯捷等人,杨昊倒不这么看。张呈心气很高,很想在官场有番作为,自己交代他的事,他应该会竭尽全力去办的。
杨昊又望了眼风雪迷蒙中的梅山,颇为不解地问:“既然有如此暴利,孟尝为何不打他的主意?难道他一个小小的煤矿还能养兵十万不成?”
孟博昌闻言嘿然而笑:“你呀,真是个呆瓜,这煤矿里也有他孟尝的股份嘛,不光有他的,永丰城大小官员都有股份在里面,你放走的那个吕本中每年从这里能拿走三千两银子的分红。孟楚兄弟不是吃斋念佛的善人,他们也不是不想打煤矿的主意,实在是利益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们是有心无力罢了。”
杨昊道:“你半夜三更带我来这,莫不是想打他的主意?”孟博昌道:“你总算说了句明白话。天赐之物不取反受天谴。”说话时天色微明,孟博昌折转马头往西奔驰,走了十几里地天色已经大亮,眼前是一座废弃的鬼城。此刻这座鬼城里驻扎着近千名士卒,这是孟博昌从丰州带来的右军主力。
杨昊问:“曾大人去了丰安,你将右军主力带到永丰,这么快就要分道扬镳了么?”孟博昌冷哼了一声,说道:“你记着,他的死活从此与你我无关。”
------------
第51章 梅山
杨昊苦笑着问:“我如今真是越听越糊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曾大人是上面派来统筹举义的佩剑将军,如今又是天德军留守,你我的顶头上司,这怎么突然说不管他的死活了呢?我真是被你们闹糊涂了,不,不,我不是现在糊涂,自从十月马球场扳倒王守澄起我就一直糊里糊涂,孟大哥,孟将军,我的亲哥哥,不管你眼里有多瞧不起兄弟,但在这你能信任的只有我一个人,你能不能破个例,行行好,给兄弟讲讲这其中的曲折原委?”
孟博昌把脸一沉,叫道:“你急躁什么?该说的我自然会说。”
杨昊没敢再跟他争执。士卒端进来一盆带有冰凌子的冷水,孟博昌俯身将脸浸入冰水中,静默片刻才取毛巾擦脸,杨昊被他这怪异举动惊的目瞪口呆。孟博昌又将手放在冰水中浸泡了会,揉揉手腕把水甩干,这才坐到火盆前烤火。
火盆上架着一口圆颈砂罐,里面是半罐子浓白色的羊油杂碎汤。军士送来一盘荞麦饼和一盘酱牛肉。孟博昌招呼杨昊:“边吃边说吧。”
杨昊知道跟他心急也没有用,只得耐着性子坐下来用饭。孟博昌吃饭极快,杨昊半块荞麦饼还没吃完,他已经吃饱喝足漱了口。
孟博昌斜靠在软榻上,乜斜着眼看着杨昊平静地说道:“本来这些话我是不该跟你说的,毕竟你只是一个执戟,还没资格知道这些。不过你说的也对,在这我也只能信任你,那我就破个例跟你说个清楚。再说总让你稀里糊涂地去办事,也未必是件好事。”
孟博昌徐徐一叹,缓缓地说道:“我早你几年由国子监入刺马营,如今是正四品横刀,你我同属不受人待见的宝历社,换句话说你我都听命于一个大总管。”
杨昊喝了口羊油汤,觉得嗓子里有些腻歪,于是就讨了杯茶喝,又问道:“我们是宝历社?这么说刺马营中有很多派系?”
孟博昌答道:“也不算多,总共也就分成四派:元和社、长庆社、宝历社、大和社。元和社人数最多,大和社势力最壮,长庆社夹在中间,只有咱宝历社因为敬宗皇帝御宇海内时间太短,他老人家又忙着享乐,如今都快落到讨饭吃的地步了。”
杨昊苦笑道:“还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看来四社之间并不算和睦了。曾大人应该不是咱们宝历社的吧。”
孟博昌点点头:“他是大和社的,真正的天子亲卫。此次宫变失败,大和社元气大伤。不然他们岂会跟咱们搅在一起?”杨昊陡然明白了曾重阳为何一直对孟博昌格外倚重,原来此次天德军举义实际上是两家联手作为,他虽然资历、地位都高过孟博昌,但终归不是一家人,彼此之间还是要留着体面。
“韩大哥呢?他似乎跟曾大人不是一脉,跟我们也不是一脉。”
“他是元和社的,元和社人数众多,人才辈出,但被小青衣浸染太重,他们内部又分帮拉派,虽大而不强。你知道吗?郑注就是元和社的佩剑,我们的韩大将军原先也是元和社的,后来转投宝历,这次宝历和大和合作,就是他和李训捣得鬼。”
“这么说李训也和咱们宝历社有渊源咯。我总举得此人华而不实,心机太重却又没有独当一面的大才。不知陛下为何就偏偏信任他。”
孟博昌哼了一声,无奈地说道:“陛下也是被逼急了。大和社兵强马壮却群龙无首,也不是没有龙首,只是这龙首太大太强,陛下已经对他心存芥蒂了。李训看准这个机会,毅然舍弃宝历改投大和,获得陛下的信任。宫变之前他这个佩剑的权势比大和的大总管还要大,倘若宫变成功,大和社的大总管之位非他莫属!”
杨昊忧心匆匆道:“昔日只听说‘四大总管统领天下,佩剑将军位高不发’,原来都是各忙各的。刺马营如此一盘散沙,几时能扫除阉党?重整朝纲?”
孟博昌打了个哈欠,道:“扫除天下的大事自然是急不来的,咱们先在永丰站稳脚跟,以此为根据徐图发展。等羽翼丰满时再提一支劲旅南下勤王,那时各地义士群起响应,大事定然可成!”杨昊见他说得轻松只当做是句玩笑话。
稍稍停了一下,孟博昌支起身子压低了声音说道:“今春三月,大总管要在永丰召集宝历社无面会,到时腿脚放勤快些,讨得他的欢心说不定就能升你为横刀。常话说‘佩剑不离京’,京城之外可都是横刀当家。”
刺马营里流传着一句话“佩剑不出京,横刀行天下”,佩剑地位崇高,除了偶尔外出巡视,一般都留在京城协助大总管统摄天下,京外各道府州县都是横刀做主。至于执戟因为地位低微,只能为从属而不能独挡一面。
说到这孟博昌竟是哈欠连天,“睡会,养养精神,过午咱们就去端了梅山煤矿,救出你的一干好兄弟来。”
杨昊这才明白孟博昌深夜来永丰,原来是为了攻打梅山煤矿,看他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似乎早已成竹在胸。杨昊仍然有点不放心,于是问:“要不要我回城调兵助攻?”
“不必了,”孟博昌闭着眼哼了一声,“你的军营里到处都是他们的探子,我把你叫出来就是要掩人耳目。”孟博昌说完这话,拉过毛毯盖在身上,片刻就响起了轻微的鼾声。
午时初刻,右军各营集结完毕,没有慷慨激昂的战前动员演说,各军按照早已定好的计划依次离开鬼城,分四路向梅山煤矿进发。这是杨昊第一次随军参战,心中既兴奋又紧张。他向孟博昌请命统率一军从侧面攻打煤矿东门,被孟博昌断然拒绝。孟博昌乜斜着眼嘲弄道:“你的本事不过是带几个人冲冲府邸抓抓人,指挥数百人攻坚野战,你行吗?”
杨昊羞惭的满面通红,他没有跟孟博昌争执,众将面前他不能不维护孟博昌的权威。孟博昌或许也觉得自己的话太过伤人,于是缓了口气说:“以后仗有的打,你先跟着观摩一下。”又压低了声音说道:“其实我也是一知半解,咱们一起看看他们是怎么打的。”
孟博昌说的“他们”是指右军的两个统军副将凌彤和李通,二人都是凭军功由士卒升任副将的,戍守边疆多年,能征惯战,攻打只有几百卫队防守的梅山煤矿实在是小菜一碟。
战前,孟博昌召集八品以上武将,让他们围着沙盘整整讨论了一整天,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当讨论结束时,一直冷眼旁观的孟博昌心里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他不让杨昊领兵,一是怕刀枪无眼无端送了他的性命,第二也是让杨昊能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好好学习用兵的玄机。杨昊很快明白了孟博昌的苦心,对这位冷面孤傲的上司兼兄长不由地多了一份亲近。
进攻的号角在午时三刻吹响。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107
10108
10109
10110
10111
10112
10113
10114
10115
10116
10117
10118
10119
10120
10121
10122
10123
10124
10125
10126
10127
10128
10129
10130
10131
10132
10133
10134
10135
10136
10137
10138
10139
10140
10141
10142
10143
10144
10145
10146
10147
10148
10149
10150
10151
10152
10153
10154
10155
10156
10157
10158
10159
10160
10161
10162
10163
10164
10165
10166
10167
10168
10169
10170
10171
10172
10173
10174
10175
10176
10177
10178
10179
10180
10181
10182
10183
10184
10185
10186
10187
10188
10189
10190
10191
10192
10193
10194
10195
10196
10197
10198
10199
10200
10201
10202
10203
10204
10205
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