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东西,就是一千两,也得买。

    而想要得到较大的压力,还是借助水来帮忙,水位越高,压力就越大,即使到了现代,也是用水压机的比较多。所以张阳让人修建了一个类似水塔的东西,比高炉还要高,耸立在瞭望哨上面,周围用树枝掩盖,让人提水上到瞭望哨上面,将水灌满,顺着密闭的水道流下来,最后流在巨木制成的活塞里。

    越向下,压力越大,毛竹肯定不能承受,张阳经过实验,才用了两人合抱粗的巨木,中间挖出一个拳头大小的孔,孔做得非常光滑,再将合适的软木塞入,这样将水引来之后,软木充当活塞,就会在水的压力下运动,将活塞通过直杆与挤压头相连,与枪管平行放置,再缓缓转动枪管,膛线就做好了。

    只有一个挤压头,所以暂时只能有一条生产线,不过,由于效率比较高,可以在钢管冷却之前,将膛线挤压出来。

    “大哥,可以开始了。”李伯升已经将水力转了过来,灌造枪管的模子已经开始高速旋转,只需要流入钢水,就可以在旋转的过程中,变成优质的无缝钢管。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几个奇特的装置上,张阳嘴中,慢慢吐了几个字:“好的,开始制造铳管!”

    李伯升脸色无比兴奋,他亲手拨动巨大的手柄,坩埚开始缓缓翻转,火红的钢水,流入了旋转的模子之中。

    看着流到了指定位置,李伯升快速收起手柄,摇转支架,接着浇铸第二个旋转的模子,

    一连四个模子,全部浇铸完成。

    在高速的运转中,铁水被紧紧地甩在了外壁上,慢慢凝结,变成了无缝钢管。

    “停止旋转,转移到水压机上。”李伯升接着下达了第二个命令。

    李成瑞小心翼翼地拿着钢钳,将做好的无缝钢管放入了水压机的立柱上,将挤压头塞到钢管顶端,开始拨动水道开关。

    巨大的水压压来,活塞下移,将钢管使劲地撑开,撑出一条条的膛线来。

    李成瑞小心地转动着,活塞一边下移,钢管一边转动,第一根成品铳管,终于在基地诞生了!

    接着,第二根,第三根…两坩埚钢水,足足做出了一百多根枪管。

    张阳看着越来越多的枪管,脸上挂满了笑容,手铳算个鸟,老子的线膛枪,才是这个时代的王道!

    (中国古代有金刚石的记载。据《本草纲目》载:“金刚石砂可钻玉补瓷,故谓之钻”。在古代为中国玉雕文化的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
------------

第九十六章 天阙铳

    待枪管冷却之后,张阳拿起一根枪管,仔细地端详,却发现,这个枪管的成品率,还是不理想,刚才的一百多根枪管,其中只有七十几根达到了要求,剩下的,有的是在转运的过程中,有稍许弯曲,有的是内径稍大,膛线没刻好,这些没达到要求的,只好都报废了。

    即使这样,张阳也比较满意,在他的计划里,只要有一半的成品率,就心满意足,这年代的工业水平几乎为零,而枪管的制造,即使到了现代,各种高精度工具大量使用的前提下,还是有废品存在的。

    枪管造好了,下一个主要的工作就是造枪身。

    枪管是一个刻着膛线的铁管,虽然制造过程有点复杂,但看起来还是简单的。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但是这个枪身,用两个字来说,那叫复杂,用四个字来说,那叫极其复杂,用六个字来说,那叫极其极其复杂!

    张阳先在纸上面画出原理图,李伯升,李成瑞他们,还有那几个铁匠,谁都不懂,又用木头做了一个模型,比划着讲解,终于有一个铁匠稍稍明白了一点点,张阳感觉自己简直就是在给小学生将大学课本一样,这也不能怪他们,这个时代只注重知识,对科技知识的传授,那是少之又少。

    不过,张阳要做的这个枪,原理还真是复杂。

    既然是轻武器专业的,虽然炼钢不太懂,但是这个武器制造,尤其是造枪,张阳可真是再熟悉不过了。

    火枪的基本原理,那就是一个管子,塞入火药,捣实,放入弹丸,点火,弹丸飞出,完成发射。

    火枪经历的许多变化。管子由竹管变成了生铁管,再变成铜管,再变成精钢管,最后发展为合金钢管,点火方式由直接点火,变成靠火石打火,就是燧发枪,再变成由雷汞做成的底火,撞针击发方式,火药由纸包变成了铜泡,弹头由石头,铁珠,最后变成了铅弹。火药也由黑火药变成了无烟火药。

    子弹的装填方式,开始是从枪口塞进去的,叫做前装枪,再后来变成从后面装入,叫做后装枪。

    这个时代,火铳的发射方式还是靠用火点燃,而张阳要做的,是领先这个时代的燧发枪,即利用击锤击打燧石,发出火花,引燃火药,进行射击。

    这样,不管风吹曰晒,刮风下雨,都不会担心点不着火药了。

    普通的燧发枪都是前装枪,也就是由枪管口放入火药和弹丸,这对于滑膛枪来说还好说,因为枪管和弹丸是一样粗的,可是对于线膛枪来说,由于需要膛线挤压弹丸,所以弹丸都会比内径稍粗一点,这样,弹丸从前面塞入时,得使劲用通条捣,有时还会发生将弹丸卡在中间,上不来,下不去的尴尬局面。

    为什么不从后面塞入呢?因为后面开孔的话,会导致一个密封姓的问题,怎样连接活动的枪尾部和枪管,使它既便于开关,又连结得牢固。密封得不严的话,燃气泄露,火药的能量得不到有效利用。

    而这些,都已经被精巧的装置所解决了。

    张阳的这个火铳原理,是模仿清朝戴梓制造的连珠火铣,在枪身尾部做一个锥孔,再做一个比锥孔稍大的可转动的机轮,机轮塞入锥孔,就将枪管紧密地封好了,机轮有两个小圆槽,与外面的弹仓出孔和发射药仓出孔相合,转一下,将发射药和弹丸塞入枪膛,再一转,就将小孔转到了其他位置,密封上了。枪机采用撞击式隧石发火,机头上夹有隧石,机头前方有一打火镰。枪机中部有引火药仓,上置盖启闭,仓内亦正好与机轮细柄上的引火药槽相合。(具体原理得结合图片来说)

    机柄也有两个,一个用来转动机轮,完成装药,装弹头的过程,另一个机柄,用来发射。

    两个机柄,左右两手可以同时艹作,完成一系列的动作,然后,瞄准,射击。

    说起来,有点和连击弩类似,连击弩也是有两个手柄,一个在上面,用来将竹箭上弦,一个在下面,控制发射。

    而这两个机柄的作用相似,位置也相似,在上面的,用来装填弹药,在下面的,用来控制射击。

    火药被事先用纸包好,做成一份一份的,每转动一次,将一份火药塞入,则有点类似左轮手枪的意思。

    至于子弹,则是铅弹。铅比较软,能够在膛线的作用下迅速旋转,而且,击入人体能够产生变形,造成更大的杀伤力。

    子弹,火药,都是贮存在枪托里,枪托是可以打开的,便于装填弹药。

    达不到标准的钢水已经被做成了钢锭,这些细小的部件,需要铁匠们手工打造。

    由于张阳已经做出的木制的模型,虽然工匠们不明白原理,但是张阳也不需要他们明白原理,他们只是生产线上的一个环节,各人负责打造各人的零件,最后再组装起来就可以。

    在张阳的督促下,几个工匠们经过一天的敲打,终于将所有部件都组装了起来。

    一把崭新的火铳,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桃木的枪柄,乌黑的枪身,精心打造的两个握柄,每一个地方,都仿佛是一个初生的婴孩,让张阳爱不释手。

    枪管长三十五寸,口径零点三八寸,加上枪托,全长四十二寸,将枪托放在地上,大概到成年人的胸部下方。

    以后,这个就是争霸天下的武器了,放眼天下,舍我其谁。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元失其鹿,这鹿是我张士诚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1238 51239 51240 51241 51242 51243 51244 51245 51246 51247 51248 51249 51250 51251 51252 51253 51254 51255 51256 51257 51258 51259 51260 51261 51262 51263 51264 51265 51266 51267 51268 51269 51270 51271 51272 51273 51274 51275 51276 51277 51278 51279 51280 51281 51282 51283 51284 51285 51286 51287 51288 51289 51290 51291 51292 51293 51294 51295 51296 51297 51298 51299 51300 51301 51302 51303 51304 51305 51306 51307 51308 51309 51310 51311 51312 51313 51314 51315 51316 51317 51318 51319 51320 51321 51322 51323 51324 51325 51326 51327 51328 51329 51330 51331 51332 51333 51334 51335 51336 5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