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张阳靠近了城门,城头的士兵已经全部下来,排成两队,迎接这张阳入城。
“鼎臣何在?”张阳问道。
“就在城里的军营里,正在训练士兵,大哥您先进城,到了官署里歇息歇息,小的给您叫去。”一个十夫长说道。
今天才大年初四,汤和就开始练兵了?张阳心头一喜:“不用通报了,带我去军营看看。其余的,接着守卫城门。”
“是,大哥。”被叫到的十夫长过来,牵着张阳的马,向城里走去。
军营在泰州城的北面,当初攻入泰州城之后,这个军营在张阳部队的摧残下,血流成河,等到战斗结束,汤和将这里重新整理干净,作为新的军营,张阳让汤和招兵后,就驻扎在这里训练了,这里本来能够供两万人马使用,现在只有几千人马,当然绰绰有余。
还没进了军营,就随风飘来了汤和那大嗓门:“长矛要举平,刺出的时候要用力,刺不死对方,死的就是你们自己,知道吗?听从长官的命令,谁要是再不用心,小心我的皮鞭抽你们!”接着,传来“啪啪”两声皮鞭响,是汤和在做示范了。
这个汤和,就知道用暴力,对待自己的兄弟要温柔点嘛!张阳笑了笑,用力夹了夹马腹,接着向前走去。
军营前面的空地上,已经是望不到边的人,他们冻得通红的手,在举着钢制的长矛,一下又一下地反复锻炼着同一个动作。
马蹄声传来,场上训练的士兵,没有一个抬起头来张望,这让张阳感到欣慰,纪律鲜明,从这些小的细节就可以提现出来,这正是张阳所需要的,有了严明的纪律,才会有百战百胜的成绩。
天阙铳还没有发到这些士兵的手中,他们目前的武器,还是长矛。先用长矛,后用天阙铳,这已经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一加入队伍就使用天阙铳,那么,就会让这个士兵有一种优越感,以为远程消灭敌人,就完事了,要是敌人近身之后,就会在慌乱中不知如何抵抗,先培养他们与敌人肉搏的顽强意志,才是正途,以后就算是天阙铳出了故障,他们也会拿着上了刺刀的天阙铳或者拾起地上的长矛,狠狠地冲上去。
“大哥,你过来了?”汤和发现了进入军营的骑兵,细看之下,是自己的大哥,立刻跑过来迎接。
“嗯,我过来看看,这些士兵训练得怎么样了。”
“大哥,有作战任务?”汤和两眼冒光,张阳无意识的一句话,让汤和看到了希望。
就知道打仗,打高邮没有让汤和参加,他在这里可已经憋坏了,“大哥,这四个营,都已经训练得差不多了。”
才半个月工夫,就想让他们上战场?我可不想,张阳知道,在战场上,死得最快的,是新兵。
“这两天过年,队伍的伙食可够好?”张阳岔开了话题。
“当然好了,整天都有肉吃。你看他们训练得多起劲。”汤和说道,接着看了一眼四周,喊杀声正热闹,都在拼命地练习刺杀,是不是做给张阳看的,不得而知。
“这新建立的四个营,还没有千夫长吧?”张阳突然问道。有了长官,有了由上而下的指挥机构,才是完整的一支队伍。
“是啊,不过,为了更好地训练这四个营,我已经在他们之中,暂时任命了十夫长和百夫长,而四个千夫长,暂时由我手下的四个百夫长担任。”汤和说道。
不用说,张阳也看到了,潘元明,潘元绍,徐义,张天琪四个人,分别站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严肃地监视着训练的士兵,看到哪个有偷懒的,就会过去单独训练。
这个汤和,还真是先下手为强,张阳知道,汤和说得大义凛然,为了更好地训练这四个营,而实际上,肯定也有他自己的小九九,这四个人在汤和手下为百夫长,现在,汤和将他们提到了千夫长的位置上来,肯定非常感谢汤和的,这样一来,这四个营,就都成了他汤和的了。虽然现在汤和对自己忠心不二,虽然潘元明,潘元绍,徐义,张天琪这四个人都是跟随了张阳很多年的盐场兄弟,但是,这千夫长的人员必须由自己来选定,这个规矩是不能被破坏的,即使是汤和这样打擦边球也不行。
张阳这样想着,嘴上说道:“嗯,不错,鼎臣,由你和这四个兄弟训练,我非常放心,他们四个人暂时担任训练的千夫长,等到这四个营训练好了之后,我会将他们分配给士义,你,吕珍,和卞元亨,让你们每个营的兵力为一千人,这样你们这千夫长也当得名副其实。”
每个营五百人,这是张阳当初的标准,对当初的情况来说,比较适合。可是,到了现在,稍稍有些不方便,虽然说人数不是主要的,自己的这五百人,可以抵挡得住两三千人的鞑子进攻。但是,有的时候,并不方便,因为对于动辄上万人的敌人来说,自己队伍的规模还是比较小,比如说守卫这座泰州城,五百人就捉襟见肘,高邮府也是。而调两个营过来,这又产生了谁听从谁的问题,都是平级的指挥,相互之间不一定能配合好,不如将现在的这个编制扩大,一个营一千人,比如对于汤和来说,守卫泰州,就差不多了。
而且,这样的话,少了这几个千夫长的职位,这四个弟兄也无话可说,还是回去乖乖做百夫长吧,以后队伍扩大了规模,再由自己将他们升起来,才会将潜在的危险消灭于无形之中。
听说自己的手下由五百人变成了一千人,汤和非常高兴:“谢谢大哥!”汤和简直就想喊出:大哥万岁来了。
“大哥,外面太冷,我们还是回衙门说话吧。”汤和说道。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三十二章 高邮府的新府尹和达鲁花赤
衙门里面,李华甫正在处理着公事。
突然,他听到一阵脚步声,抬头一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汤和那张熟悉的大脸,跟在汤和后面的,是张士诚?
“大哥,您怎么来了?这也不提前通知一声,让我好准备出去迎接。”李华甫说道。
“不用了,我就是随便看看,你这大过年的,怎么也不休息啊?还在忙着处理公务?”张阳问道。
谁都知道,封张阳为泰州州尹兼兴化县尹,那是和行省之间的一种权宜之计,张阳早就把泰州的管理权交给李华甫了。作为一个领导者,凡事不能事必躬亲,否则的话,学做诸葛亮,早就累死了。
而李华甫知道,张阳能够将这样放心大胆地将泰州交给自己这样一个投降过来的人,除了感激之外,自然得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报答大哥的知遇之恩。
所以,刚过正月初三,他就来到了衙门,处理一下最近的公务。
“大哥,有几件小事,得处理一下。”李华甫说道。
“都有什么事啊?”张阳随口问道,走上前去,翻看着刚才李华甫正在处理的公文。
“也没什么大事,主要是过年的时候,泰州城里面发生了一起入室抢劫的案件,我已经派差役去现场查看了,还有就是东面一个村子里有几个年过七旬的老人,也分得了五亩土地,可是,并没有能力耕种,乡里的里正请示,是否可以将他们的土地转移到壮实的人家里面。”
“哦?”张阳对这个感兴趣,按他的要求,每个人都可以分得五亩土地,多余出来的,作为军田,而这里面会出现许多细小的问题,比如说刚才的这个,分了土地,可是没有能力耕种,该怎么办?
“那你是怎么批示的?”张阳问道。
“转移到壮实的人家里面,这个可以,但是,转移到谁的家里,那这家得负责照顾这个老人的生活,为老人养老送终。”李华甫说道。
那人家的土地,可以,但是,那得照顾人家,李华甫提供的这个解决方案,还是比较合理的,毕竟,五亩土地,对大多数人来说,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
“嗯,不错。”张阳说道:“为政者,就是要为百姓办实事,这样才能获得百姓的拥护。”
汤和也在后面点了点头,如果元朝能够从百姓的角度出发,将百姓的生死放在第一位,哪里还会有这么多起义?
“大哥,既然来了泰州,那就多呆几天,明天就是初五了,这里的家家户户,都要接财神,还有民众自发的踩高跷,舞龙狮什么的,可热闹了。”汤和说道。
真是愚昧,大哥怎么会为了图个热闹在泰州多呆几天?李华甫心里暗暗想到。
“大哥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泰州视察,这是我们的荣耀,如果大哥有时间,就多在泰州呆几天,也好体察一下泰州的风土乡情。”
虽然意思相同,但是这话说得比汤和高明多了。张阳摇了摇头:“不了,我就是过来看看,过完年之后,百姓们就开始耕种了,多关心百姓,这是我们的根本。在这里呆一天,明天我就走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4369
24370
24371
24372
24373
24374
24375
24376
24377
24378
24379
24380
24381
24382
24383
24384
24385
24386
24387
24388
24389
24390
24391
24392
24393
24394
24395
24396
24397
24398
24399
24400
24401
24402
24403
24404
24405
24406
24407
24408
24409
24410
24411
24412
24413
24414
24415
24416
24417
24418
24419
24420
24421
24422
24423
24424
24425
24426
24427
24428
24429
24430
24431
24432
24433
24434
24435
24436
24437
24438
24439
24440
24441
24442
24443
24444
24445
24446
24447
24448
24449
24450
24451
24452
24453
24454
24455
24456
24457
24458
24459
24460
24461
24462
24463
24464
24465
24466
24467
24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