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大仗打起来,何照依一个女儿家,出了什么事,总归是不好的,至少自己精盐的很大一笔销路就失去了。

    “主公,我们的人得到消息的时候,何照依已经登船出发了,据说,这次又带了上次的那个敏敏小姐。”

    飞鸽传书过来,他们就准备上船了,现在恐怕都已经过河间了,还怎么阻止?自己的那些密探,负责的是保护她的安全,并不能干涉她的自由。

    敏敏小姐?张阳的脑海里,想起了那个靓丽的身影来,她怎么也跑来了?不知道她老爹正准备剿灭自己吗?这蒙古女子,还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也不怕自己把她抓起来威胁她老爹?

    张阳错怪了敏敏,敏敏虽然知道何照依和张阳有来往,但是,她已经非常信任何照依了,并不认为何照依会将她绑给张阳。说到底,张阳只是个乱臣贼子而已,根本成不了什么气候,而何照依,如果办成了此事,就会受到朝廷的嘉奖,到时候,在大都城里也会有新的发展,她何必自掘坟墓,跑来见张士诚啊。

    她很相信何照依,以为真的可以有其他的方式将南方的粮食运过来,她却没有想过,要是有其他方式,那些精明的粮商,还不争先恐后地运粮啊。而何照依根本的打算,就是找士诚哥哥去让他放自己的运粮船过去。但是敏敏又跟在她后面上了路,何照依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只好顺流南下,随机应变了。

    “命令元亨的水军,若是发现何照依和敏敏小姐,将他们都扣押起来!”张阳说道。

    扣押?罗贯中两眼一直,主公还真有魄力,“是,主公。”罗贯中说着下去了。

    何照依要真是不要命到自己这里来了,那在大都的生意以后也不要做了,大都的一只蚊子都会知道,她和自己有联系,皇上一怒之下,在大都好容易打开的局面,就都化为乌有了。

    管她来这里有什么事呢,要是进了高邮府的地界,先扣下再说,马上就要打仗了,两个都是容貌秀美的姑娘,要是落在个低俗的大兵手里,那就太不值了。何况里面也有敏敏贴睦迩,虽然张阳知道,不可能用敏敏来威胁脱脱,脱脱贵为太师,就是牺牲了女儿,也不会和自己妥协,但是,暂且备下,以后就是一颗棋子。

    抓就抓了,以后最多就再找个机会放了呗。

    接到命令之后,卞元亨的水军,立刻就离开了水军大营。

    又装备了二十多艘蒸汽机船,卞元亨整天笑得合不拢嘴,一条船上能容纳近二百人,这些大船,就已经把他的这支水军几乎全装下了。

    而且,战神炮也配备到了战船上,每艘船都配了六门战神炮,打起水战来,十里之外,就能将对方打得满地找牙。靠近了之后,还有几十门散花炮,靠弹雨覆盖对方,更是大杀器,最后,还有无数杆天阙铳在瞄准着对方,接舷战,跳帮战,这种古老的海战样式,现在估计可以淘汰了,在接触之前,就能够将对方消灭干净。

    卞元亨留下了六艘蒸汽机船,剩下的十八艘(包括原来的四艘),北上寻找战机。

    上次只有几艘蒸汽机船,就将从淮安路下来的鞑子水军彻底歼灭,从那时起,鞑子就丧失了在行省水上的主动权,可以说,只要船能过去,什么地方卞元亨都敢去。

    冒着浓烟,蒸汽机船从高邮湖向北航行,慢慢靠近了淮河。

    现在是北风,鞑子从大都过来的水军,很容易就可以顺风南下,而卞元亨的水军,若还是使用帆船的话,就非常麻烦了,得反复调整船帆和船头,走之字形路线,在运河里,那就得借助岸上的纤夫了。

    可是,蒸汽机船却是所向无敌的,两侧巨大的水轮在划着水,船就可以随意航行了,航速的快慢也非常简单,调教蒸汽机的阀门大小就可以。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个东西一旦坏了,卞元亨的水军没几个人会修理。所以,临出发之前,从基地借调了几个技术人员在船上,一旦出现了故障,可以让他们去修理。

    北方的河流不多,尤其是中书省,非常适合骑兵运动。

    脱脱的大军向南进发,走了几天之后,就渐渐拉开了距离。

    月阔察儿和雪雪带领的是精锐的骑兵,行走速度非常快,一天就能走出百里,这还是没有放开马蹄。

    而中间的行省军队,探马赤军还好说,大部分都是骑兵,而新附军,就近乎是步兵了,走了半天,就渐渐拉开了距离。

    而各个汗国的军队,也都是骑兵,纪律却是最差的,他们几次纵马,前队都到了新附军的后队里面,队伍越来越散乱。

    最后面的阿鲁,彻底沦为了辎重队长,赶着马车,拉着东西,速度就更慢了,新招来的人,都是冲着军饷来的,缺乏进取心,也是拖拖拉拉。

    虽然行军的队伍一字长蛇阵拉得太长,又没有向两翼派出得力的部队守护,脱脱还不是太担心。这段路途已经非常安全,在李思齐和察罕帖木儿两股势力的打击下,红巾军已经被压缩到了一隅,附近的土匪除非是失心疯了,否则绝对不敢向几十万军队下手的。

    而水军就和他们拉得更长了,水军走的是水路,又是顺风,士兵们不用费力,就驶出了一大截。几天下来,水军就驶出了中书省。

    董抟霄也算是一名几经沙场的人了,至正十一年,以济宁路总管陷安丰、攻濠州,镇压北方红巾军。十二年,又攻杭州,围剿农民起义军,移师江南,升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十三年,再平徽州,升枢密院判官,随大军征发高邮。

    作为一个在战场上几经风雨的老将,董抟霄非常慎重,尤其是,和其他的将领一样,他并没有打过水战,虽然曾任水军都万户,却没有打水战的经历。

    上次行省进攻高邮府,董抟霄已经仔细研究过其中的水战,当时的主将郭义海本是个海盗,水上战斗经验丰富,可是,却落了个全军覆没的下场,究其原因,无怪乎孤军远进,又不熟悉水路,才走上了绝路。

    所以,出了中书省,董抟霄并没有冒进,在微山湖暂时停了下来,等待朝廷的主力部队。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七十五章 水战三步走

    微山湖地处中书省与淮南江北行省交界,北半个在中书省,南半个在淮南江北行省,紧挨归德府,归德府的东面,就是淮安路,再向南,就是高邮府。

    微山湖与昭阳湖、南阳湖、独山湖共同构成了南四湖,南北走向,东西狭长。它是漕运的一部分,离东面的官路只有几十里地。

    董抟霄暂时将水军驻扎在了微山湖东面的一处岸边,在岸上建立起了水军大营,等待脱脱率领的军队前来。

    水军大营的四周,已经密密麻麻地挖下了各种防御工事,在湖面上,也时刻有战船在巡逻,虽然这里离高邮府还隔着两个路府,董抟霄一点也不敢大意。

    远处的村庄里,传来了一阵阵公鸡的打鸣,天色渐渐地亮了。

    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董抟霄就是站在高高的瞭望哨上,向北望去,看大军是否已经赶到。

    极目远望,还是一片沉寂,一点也没有大军到来的迹象,董抟霄回过了头,望向西面的微山湖。

    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翠绿的荷叶,微山湖里面,至少有十万亩荷花,此时正在展现着美丽的身姿,洋洋洒洒地铺到湖面上,醉人的阳光洒满了整个湖面,岸边的袅袅炊烟,远处的山,湖中心的小岛,构成了一副美丽的画面,风光秀丽,自然洒脱。

    如果不是战事,董抟霄简直有在这里常驻下去的**,每天呼吸着湖面上飘来的清新的空气,便心旷神怡。

    “大人,我们下去吧。”副官李然说道。“早饭已经给您准备好了。”

    董抟霄最后望了一眼四周,就准备下去了。

    突然,他感觉南面有点不同寻常,本来晴朗的天空,怎么升起了些“乌云”?

    “李然,你看南面是什么?”董抟霄问道。

    李然的视力比较不错,他已经看到,在远处的湖面上,仿佛有船的痕迹。浓烟就是在船的上空冒出来的。

    “大人,好像是有船过来。”李然说道。

    董抟霄也看到了,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驶来了一条船,那艘船的后面,仿佛还有其他的船,距离太远了,看不清楚,更何况,那些船都没有升帆,目标太小了。

    此时,北风正烈,董抟霄心中有些纳闷,那些船是干什么的?看样子是条大船,可是,为什么没有帆啊?难道是桨手在划桨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211 8212 8213 8214 8215 8216 8217 8218 8219 8220 8221 8222 8223 8224 8225 8226 8227 8228 8229 8230 8231 8232 8233 8234 8235 8236 8237 8238 8239 8240 8241 8242 8243 8244 8245 8246 8247 8248 8249 8250 8251 8252 8253 8254 8255 8256 8257 8258 8259 8260 8261 8262 8263 8264 8265 8266 8267 8268 8269 8270 8271 8272 8273 8274 8275 8276 8277 8278 8279 8280 8281 8282 8283 8284 8285 8286 8287 8288 8289 8290 8291 8292 8293 8294 8295 8296 8297 8298 8299 8300 8301 8302 8303 8304 8305 8306 8307 8308 8309 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