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以稳妥为第一,绝对不能在正式行动之前,就暴露出了自己的实力。

    对于这次遭遇,双方都是很纳闷。

    (未完待续)
------------

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醉

    接到马三立和史龙的汇报,看到中箭的尸体,常遇春愤怒了。

    在自己的地盘上,居然被人给暗算了,我常遇春自出道以来,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亏?而且,还让对方给溜掉了!已经要将他们找出来,全部剁碎了,喂狗!

    连降兵都喜欢杀的常遇春,一旦发起狠来,非常可怕。

    虽然生气,他也知道,在漆黑的夜里,对方根本就靠的是听觉,这样都可以准备命中对手,对方的实力,一定很强,这么支强兵,来高邮府干什么?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其中,不简单。

    虽然马三立的报告说,对方是小股鞑子,但是,常遇春不这么认为。

    如今的鞑子,哪里还有勇气来高邮府?早就被打怕了,再说,朝廷正乱着呢,谁还有闲心管一个已经顺从了朝廷的江南江北行省?再说,看那箭矢的羽毛,不像是鞑子用的,反而,很像是某支起义军用的。

    有小股的起义军渗透过来了?他们想干什么?常遇春感觉到其中情况不妙,如今,整个高邮府,只有区区四千人的军队防守,到处都是漏洞,自己这两万人,又是在训练之中,还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

    搜?如今,已经将附近的山头搜了个遍,什么都没有找到,连只被踩掉的鞋子都没有!

    对方一定在执行某种秘密任务,也非常害怕和自己接触,不过,这一定不是什么好事!

    一定要将这些威胁很大的人找出来!常遇春下了决心。

    怎么找?再扩大搜索范围?天知道对方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常遇春的脑子急速地运转起来,对方既然来了,那么,就一定有很重要的目的,而现在,在整个高邮府,兴化,宝应,高邮,反而不是战略对象,高邮府里面,最有价值的,最值得偷袭的,第一就是基地,第二就是盐场。

    与其追着这些不知来路的队伍转悠,不如以逸待劳。派八个千人队,回守盐场,十二个千人队,防守基地外围!因为常遇春知道,基地,肯定是对方的首要目标,论随机应变的能力,恐怕谁也赶不上常遇春。

    “史龙,你带着第一到第八千人队,向东赶回盐场,在盐场的外围,建立起一条防线来,不管有多少人来攻击,都要给我顶住!”常遇春开始下命令了。

    史龙是这两万人之中,最杰出的一个人才,家里世代习武,身体素质很好,一直受到常遇春的刻意提拔。

    “是。”史龙高兴地回答,俗话说,有什么将领,就能带出什么样的兵,在常遇春的带领下,手下的这些人,也都有了他敢打敢拼的劲头。更何况,这次对方突袭,让他们个个都很生气,得给对方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其余的,跟我立刻回基地,将所有的陆路和水路,都封死了!”训练新军,所在的地方,就是杀人港,杀人港和基地,只是一水之隔。

    如果对方想要偷袭基地,那就得选择水路,将基地附近的水路和陆路,全部堵死,就不信堵不到你!

    布置好工事,以逸待劳,不信揪不出这些该死的家伙。

    如果他们想要打高邮那些大城市,更会让他们磕破了脑袋。

    训练结束,返回军营,所有的士兵,没有一个因为训练结束而庆幸,他们知道,战争,真的来了。

    他们训练了这么多天,不就等待的是现在这个时候吗?守护自己的家园,保卫自己的亲人,任何来犯之敌,都要坚决地消灭掉!

    徐达收到陆风的消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立刻下令自己的部队改道,急行军,在天亮之前,跑出了一百多里,这样,才避免了和常遇春相遇。

    徐达知道,自己的行踪,可能有泄露的危险,所以,他只剩下一个方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赶到目的地,干净利落地解决战斗!

    他不再昼伏夜出,白天晚上都开始赶路,马腿都要跑断了,胯下内侧磨得火辣辣地疼,每天只休息几个时辰,以坚强的意志,不可思议地速度,迅速向得胜湖挺进。

    前锋陆风已经提前出发,赶到合适的地方,征集渔船。

    徐达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办到!

    虽然他走的是小路,但是,还是不可避免地被人发现,他的战术,就是速度,必须靠着速度快,才能在高邮府的守军反应过来之前,办完自己的事。

    很快,这支部队就引起了守军的注意,只是他们都在承担着要地的防守任务,不能分兵出来搜寻这支军队,不过,在高邮府,还有一支准军队,没有作战任务,就是常遇春!

    此时的常遇春,虽然在江南的战斗中一往无前,但是,毕竟指挥得战斗还少,并不出名,不过,离他扬名立万的时候,越来越近了。

    汤和出了府衙,自己的士兵,还笔直地站立在那里,不错,自己的兵,就得拿出这种气势来。

    “先让他们到兵站里,休息一下吧,好容易来了应天府,他们也都累了。等他们休息够了,让他们看看应天府的繁华。”朱元璋说道。

    汤和一想,也是,自己的这些手下,也真够累的,刚想答应,忽然一股警觉传来,他说道:“算了吧,他们都是乡下的土包子,适应不了这么大的市面。”

    “走,跟在我后面。”汤和说道。

    士兵们整齐划一地将天阙铳背在身后,跟着汤和向外面走去。

    在这种随时都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一支强有力的武力,是自己安全的保证,汤和已经有一些感觉,自己的这些发小,很可能在隐瞒着什么。

    周德兴和朱元璋,带着汤和,来到了秦淮河畔。

    秦淮河是集庆古老文明的摇篮。早在远古时代,流域内就有人类活动。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东吴以来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的居民地。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隋唐以后,渐趋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搔客来此凭吊,咏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到了宋代逐渐复苏为江南文化中心。这里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桨声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

    虽然经历了战乱,这里依旧繁华,成了无数有钱公子的销金窟。

    汤和听到那些娘娘腔的唱调,就有些烦,他最不喜欢这种地方,但是,又拨不开面子。

    朱元璋边走边说:“这里,就是应天府最繁华之地,我们到这里最大的醉春楼,喝上几杯,今天我已经包下了醉春楼三楼的所有雅座。”

    吃个饭,喝个酒,还用跑这么远吗?就算是路边一个小酒肆,也足够把酒言欢了。

    汤和跟在后面,上了醉春楼。

    他带来的士兵,立刻将这里封锁,占领各处制高点,保护他的安全。

    谁知,汤和进入醉春楼之后,直到夜幕降临,也没有出来。

    虽然吃过了大饼,肚子还是很饿,此时的士信,却没有感觉到饿意,他一直都在等待这,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够将自己救出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824 825 826 827 828 829 830 831 832 833 834 835 836 837 838 839 840 841 842 843 844 845 846 847 848 849 850 851 852 853 854 855 856 857 858 859 860 861 862 863 864 865 866 867 868 869 870 871 872 873 874 875 876 877 878 879 880 881 882 883 884 885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