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目前在应天府内的,主要将领大本营的史文炳,张天琪,卞元亨,常遇春,还有罗贯中和施耐庵,都已经聚齐在府衙内,紧急商议目前的形势。
即使是作战经验丰富的史文炳张天琪,勇往直前的常遇春,信心满怀的卞元亨,老谋深算的施耐庵,精明的罗贯中,都感觉到,这次的形势很严峻。
打仗,最怕的不是对方人多,而是不知道对方在哪里,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即使对方数倍于己,也可以用巧妙的战术。而最害怕的,就是不知道对方的位置,不知道对方在打什么目的。
“情况大家都知道了,陈友谅的水军,已经消失了一整天,在这一整天里,对方的水军,如果顺流而下,即使到不了我们应天府,也应该出现在附近,但是,现在在应天府周围,并没有出现对方的一艘小船。我们现在,就是要想法,把他找出来,看他们究竟藏在什么地方。”张阳说道。
“除此之外,朱元璋的军队已经出动了,一路向南,目标很明确,恐怕就是要渡过长江,再次夺回应天府。”罗贯中补充道。
几个人都陷入了沉思,陈友谅的水军,究竟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这可是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的,几个人都在思考之中,只可惜,几个大老粗在那里抓耳挠腮,就是没有思路。
要是有士信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在,肯定又该大放阙词了,只可惜,张阳一直都在晾着他,暂时不给他任何职务,希望可以改掉他的坏毛病。
施耐庵凝视着地图,沉思着,沉思着。
从昨天晚上,到现在开始,经过了一个白天,对方的水军,根本不可能隐藏行踪,既然没有在长江流域出现,那么,就一定在其他地方!
这种手绘的地图,虽然比例不是很准确,但是,大致的方向,还是差不多的。
施耐庵没有向下游看,而是目光巡视了上游。
突然,他的眼光直了。
只要向上游,到达太平之后,接着向东,进入石白湖,再沿着水路向东,穿过潥阳和宜兴,直接就能够进入太湖!
由于主力已经被聚集到了应天府,导致后方兵力出现空挡,在太湖岸边的平江路和接着向东的杭州,恐怕都会在对方的攻击范围之内。
而且,最可怕的是,由于水军的主力战船都被调集在这里,巡视太湖的,只有一条蒸汽机大船,面对着几百艘高大的敌舰,就算是火力再强大,也无力回天。
施耐庵的心如同跌入了冰窟窿,赶紧说道:“主公,你看这里。”
张阳顺着施耐庵所指的方向,也看清了所指,顿时,也是一阵心惊。
这简直就是一条捷径,从这边,几乎是直接走了个直线,就到达太湖了。
如今的太湖,可是张阳的老巢,尤其是建立在平江路边上的造船厂,是绝对不能出现意外的。
“这,好像不太可能吧!”卞元亨说道:“这些水路非常难走,小船没问题,但是陈友谅的大型战船,通过非常困难。”
“这个不一定,要知道,这段时间以来,由于经常下雨,水位早已经上涨,很有可能,陈友谅的水军能够顺利地通过。”罗贯中说道。
“对,这段时间以来,连长江水位都上涨了,更不用说那些水流。”史文柄说道。
“那么,我们首先要确定的,就是陈友谅的水军,真的在那里。”张阳平静地说道。
众人一想,如果真的陈友谅的水军走了这条路,那么,最要紧的,就是确定一下,然后,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
“贯中。”张峰说道:“连夜派人,前去潥水,每人哪怕准备三匹马,全部把马累死了,也要在天亮前给我赶到,如果陈友谅的水军真的走这条路,那么,今天晚上,他一定在潥水南面的石白湖里休息,发现陈友谅的行踪之后,立刻飞鸽传书,回来报信。”
“是,主公,我马上去安排。”罗贯中说着急匆匆地退了出去。
“诸位,如果陈友谅的水军,真的走这里,那么,未尝不是我们的一个好机会。”张阳说道。
余下的众人抬起头来,望着张阳。
施耐庵猜出了主公的心思,轻松地扇着扇子,等待这张阳的阐述。
“我们的水军,到目前为止,只有三十条先进的战船,和几百条大型战船的陈友谅的水军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我们想要在水面上正面打败他,虽然最终的胜利是我们的,但是,我们一定也会付出很大的代价,这样的话,不利于我们,我们每次打仗的原则,都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张阳说道:“现在,陈友谅的水军自己走了这么一条难走的路,他的水军规模越大,他的劣势就越大,水路崎岖,他只能一条条船地一条线航行,而且,沿途有些地方,两岸还是高山,我们只需要带着我们的野战散花炮,在预定的地点伏击他,比在水面上打仗,要容易得多。”
说完,张阳指了指地图上的位置,正是离太湖很近的宜兴,这里水道最为崎岖,大船只是行走,就颇为不易,很容易搁浅,两岸还都是高山,只要轰上几炮,保证他的水军会大乱。
“大家回去之后,整顿所部兵马,如果真的如我们所料,那么,我们最大的困难,不是如何消灭陈友谅的水军,而是如何能够尽快赶到宜兴,长途急行军,才是我们最需要的。”张阳说道。
“是,大哥。”所有人答道。
“大哥,还有朱元璋的军队呢?”张天琪问道。
“朱元璋?”张阳说道:“我根本就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要不是想着平稳发展,重点建设水军,滁州早就被我拿下了。他早已经没有年初的那种气势,现在如果他要真的不识趣,我们留在应天府的军队,就足能将他消灭得一干二净。”
张阳说完,眼睛眯了起来,在这个乱世中,要多学学陈友谅的厚黑学,斩草就要除根,既然打了朱元璋,那就要彻底把他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否则的话,等他东山再起,就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
众人散去,张阳推开窗户,望着外面的月光,来到这里几年,原来的那个有些天真的自己,早已经消失了,自己在逐步地成长,内心也在逐步地变得坚强。
同样的月光下,一支巨大的船队,正在石白湖内停泊,做短暂地休息。一个大大的“陈”字的旗帜,在每艘船的桅杆上高高飘扬。
(未完待续)
------------
第三百七十三章 布置
陈友谅是狂妄,因为他有狂妄的资本:他的无敌水军。他也很谨慎,上次在应天府前锋吃了败仗之后,陈友谅就变得非常小心了,他派出各路探子,将张士诚手下的各个城池都已经打探一番,确定了防守最严密的是应天府和杭州,其余的城池,就不是很严密了。
尤其是太湖边上的平江城,城外附近,还有一个巨大的造船厂,虽然防守很严密,但是,也可以看出冒出的黑烟,那是对方特有的战船冒出来的,陈友谅就知道,张士诚的战船,都是从那里造出来的。
有的时候,陈友谅反而像一个赌徒,他确定了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会全力以赴去做。
所以,这次,他的水军倾巢出动,而且,走了一条奇特的水路,从这里,绕开应天府,直接出现在太湖里!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避开了张士诚最厉害的火炮,给他以沉重的打击,突然袭击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虽然这条水路有些难走,但是,他还是坚定地执行了自己的计策。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陈友谅还派赵普胜给江北的朱元璋送信,请他牵制张士诚的应天府的军队,虽然他和朱元璋没什么来往,但是,他相信,朱元璋会接受这个邀请的,毕竟,应天府对朱元璋来说,太重要了。
不过,陈友谅对自己的约定,从来没有太注意过,为了达成目的,什么都可以答应,等到事后,绝对不承认!盟约,就是用来撕毁的,为了大义,可以牺牲小义,应天府对朱元璋重要,对自己更重要,那是个战略要地,陈友谅是不会让朱元璋得到那个地方的。
赵普胜回来说,朱元璋答应了,都说朱公子是个讲义气的人,那就让他在应天府死扛着张士诚吧!陈友谅非常满意,终于开始了出动。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097
3098
3099
3100
3101
3102
3103
3104
3105
3106
3107
3108
3109
3110
3111
3112
3113
3114
3115
3116
3117
3118
3119
3120
3121
3122
3123
3124
3125
3126
3127
3128
3129
3130
3131
3132
3133
3134
3135
3136
3137
3138
3139
3140
3141
3142
3143
3144
3145
3146
3147
3148
3149
3150
3151
3152
3153
3154
3155
3156
3157
3158
3159
3160
3161
3162
3163
3164
3165
3166
3167
3168
3169
3170
3171
3172
3173
3174
3175
3176
3177
3178
3179
3180
3181
3182
3183
3184
3185
3186
3187
3188
3189
3190
3191
3192
3193
3194
3195
3196